四年級語文下冊《太平洋的來客》同步練習題

字號:

一、自主學習。
    1、認讀下列詞語,并抄寫下面的橫線上。
    大潮 堤壩 白虹 噴雪滾玉 咆哮 浪濤 天坍地陷 洶涌 喇叭 山岳 虎嘯獅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名讀課文。
    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文講的是中秋節(jié)這天,“我”和伯伯去看_________。課文先寫________,再介紹________。
    3、默讀課文,找出“描寫觀看大潮”和“介紹大潮成因”的段落。
    ( )~( )自然段描寫觀看大潮,( )~( )自然段介紹大潮的成因。
    4、談談你對錢塘江大潮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熟讀課文,根據(jù)課文填一填。
    1、人們在觀潮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從哪兩個方面來描寫錢塘江大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課文怎么樣描寫大潮的形態(tài)、聲音的變化?
    A東南角江口天和海連接的地方,閃出一溜黑氣,一端又慢慢變成白花花的,像( )。玻璃棒漸漸變粗,拉長,不一會兒,化作( ),逐漸變大,堤壩般溯江推來。
    B 潮頭像( ),白花簇簇,噴雪滾玉;又如( ),以排山倒海之勢壓了過來。 C 隨著潮水的推近,浪濤的轟響越來越大,開初如( ),接著便似( ),到近處就像( )。
    這三處是按( )順序來寫的?在這三處的描寫中,作者用了( )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作者這些有聲有色的描寫,使人如臨其境,感到響聲越來越大,大潮越來越近,潮頭越來越高,聲勢越來越猛。)
    4、錢塘江大潮這樣獨有的奇觀是怎樣形成的?為什么會被稱為“太平洋的來客”?
    錢塘江這樣獨有的奇觀是因為( )、( )和( )之間相互有吸引力,地球上的海水就會吸引得上漲;還因為錢塘江入口處,像只( ),江身( ),江口( );( )的海水涌到江口, ( )所以形成了這樣獨有的奇觀,從而稱大潮為“ ”。 ( 在文中找到描寫大潮成因的句子,指名讀 )
    三、達標檢測。
    1、看拼音寫詞語。
    páo xiào
    lǎ bā
    lànɡ tāo
    xiōnɡ yǒnɡ
    dī bà
    cháo shuǐ
    hǎi cháo
    cǎi hónɡ
    2、讀詞語,再照樣子寫幾個。
    齊刷刷: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花簇簇:___________________。
    3、讀課文,看看作者把潮水依次比作什么,再寫三個比喻句。
    作者把潮水先比作( ),緊接著把它比作( ),再比作( ),然后將潮水比作( ),又比作( )。真是比喻巧妙,惟妙惟肖。
    4、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錢塘江海潮是怎樣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