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學年高一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測試題

字號:

一、基礎題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南(fàn) 逢孫(féng) 夜縋而出(zhuì)若不闕秦(quē)
    B.目(zhēn) 忤視(wǔ) 皆為戮沒(lù) 切齒拊心(fǔ)
    C.鯫生(zōu) 彘肩(zhì) 目眥盡裂(cì) 按劍而跽(jì)
    D.師箴(zhēn) 瞍賦(sǒu)川壅而潰(yōng) 并行不悖(bèi)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彌謗 原隰衍沃 斟酌 流王于彘
    B.玉缺 交戟之士 刀俎 不勝杯杓
    C.偏袒 扼腕而進 箕踞 目眩良久
    D.慷概 晉軍函陵 濡縷 唯君圖之
    3.下列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以其無禮于晉(因為) 秦軍南(駐軍)
    B.臣乃得有以報太子(就) 秦王購之金千斤(收購)
    C.將軍戰(zhàn)河北(黃河以北) 沛公安在(在哪里)
    D.其與能幾何(贊許) 甚于防川(比)
    4.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張良出,要項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而卒惶急無以擊軻 D.朝濟而夕設版焉
    5.下列各句中不屬于賓語前置的一項是( )
    A.何厭之有 B.惟利是圖 C.君之所知也 D.沛公安在
    6.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思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C.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D.財用于是乎出
    7.從句式角度考慮,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 )
    A.王怒,得衛(wèi)巫,使監(jiān)謗者 B.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C.大王來何操 D.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8.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與例句中加點字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
    例:今者出,未辭也
    A.近者奉辭伐罪 B.何辭為
    C.卮酒安足辭 D.動以朝廷為辭
    二、填空題
    9.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1)因人之力而敝之, ; ,不知; ,不武。
    (2)風蕭蕭兮易水寒, 。
    (3)吾入關, ,籍吏民, ,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 。
    (4)殺人如不能舉, 。
    (5)臣死且不避, 。
    (6) , ,何辭為?
    (7) ,大禮不辭小讓。
    (8)防民之口, 。
    10.文學常識填空。
    (1)《國語》是我國早的 體史書,共21卷,分為《國語》《 》《晉語》《 》《 》《 》《越語》八部分,它記載了由周穆王十二年( 前990起到東周貞定王十六年(前453)共538年各國內(nèi)政、外交等重大事件。
    (2)《史記》是我國第一部 體通史,它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間的歷史。全書130篇,包括本紀 篇,世家 篇,列傳 篇,書8篇,表10篇。魯迅先生贊之為" , ",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3)《戰(zhàn)國策》,初有《國策》《國事》《 》《事語》《長書》《 》等名稱,由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它主要記載戰(zhàn)國時期各國謀臣策士游說諸侯或進行謀權論辨時的政治主張和縱橫捭闔、爾虞我詐的故事,也記述了一些義士豪俠不畏強暴、勇于斗爭的行為。它是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 。
    (4)《左傳》又名《 》或《 》,相傳作者是春秋末期魯國史官左丘明。全書共十三卷,比較系統(tǒng)詳盡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和外交等社會情況?!蹲髠鳌返奈膶W價值很高,尤其善于描寫戰(zhàn)爭,如我們在初中學過的《 》。
    11.釋詞填空。
    (1)辨析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古義和今義。
    ①沛公居山東時
    古義: 今義:
    ②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古義: 今義:
    ③口之宣言也,善敗于是乎興
    古義: 今義:
    ④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義: 今義:
    ⑤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義: 今義: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
    ①越國以鄙遠( )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
    ③吾其還也( )
    ④皆白衣冠以送之( )
    ⑤顧計不知所出耳( )
    ⑥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
    ⑦項伯殺人,臣活之( )
    ⑧常以身翼蔽沛公( )
    ⑨籍吏民,封府庫( )
    ⑩沛公已去,間至軍中( )
    三、閱讀題
    (一)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6題。
    鞠詠為進士,以文學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詠擢第,釋褐為大理評事,知杭州仁和縣。將之宮,先以書及所作詩寄王公,以謝平昔獎進,今復為吏,得以文字相樂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禮!課其職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是不復冀其相知,而專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為參知政事,首以詠薦。人或問其故;答曰:" 鞠詠之才,不患不達。所憂者氣峻而驕,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聞之,始以三公為真相知也。
    12.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知杭州仁和縣( ) (2)以謝平昔獎進( )
    (3)于是不復冀其相知( )(4)所憂者氣峻而驕( )
    13.下面句中"以"的含義相同的兩項是( )
    A.以文學受知于王公化基 B.以謝平昔獎進
    C.得以文字相樂之意 D.以成其德耳
    14.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及至任,略不加禮!課其職事甚急。
    譯文:
    (2)鞠詠之才,不患不達。
    譯文:
    15.王化基對鞠詠"故抑之"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話回答)。
    16.王化基對待下屬的可貴之處表現(xiàn)在 。
    (二)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21題。
    黃昌字圣真,會稽余姚人也。本出孤傲。居近學官,數(shù)見諸生修庠序之禮,因好之,遂就經(jīng)學。又曉習文法,仕郡為決曹。刺史行部,見昌,甚奇之,辟從事。
    后拜宛令,政尚嚴猛,好發(fā)*伏。人有盜其車蓋者,昌初無所言。后乃密遣索客至門下賊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時殺戮。百姓戰(zhàn)懼,皆稱神明。
    朝廷舉能,遷蜀郡太守。稱太守李根年老悖政,百姓侵冤。及昌到,吏人訟者七百余人,悉為斷理,莫不得所。密捕盜帥一人,脅使條諸縣強暴之人姓名居處,乃分遣掩討。無有遺脫。宿惡大*,皆奔走它境。
    初,昌為州書佐,其婦歸寧于家,遇賊被獲,遂流轉(zhuǎn)入蜀為人妻。其子犯事,乃詣昌自訟。昌疑母不類蜀人,因問所由。對曰:"妾本會稽余姚戴次公女。州書佐黃昌妻也。妾嘗歸家,為賊所略,遂至于此。"昌驚,呼前謂曰:" 何以識黃昌邪?"對曰:" 暑左足心有黑子,常自言當為二千石。"昌乃出足示之。因相持悲泣,還為夫婦。
    視事四年,征,再遷陳相。縣人彭氏舊豪縱,造起大舍,高樓臨道。昌每出行縣,彭氏婦人輒升樓而觀。昌不喜,遂敕收付獄,案殺之。
    又遷為河內(nèi)太守,又再遷穎川太守。永和五年,征拜將作大匠。漢安元年。進補大司農(nóng),左轉(zhuǎn)大中大夫。卒于官。
    (節(jié)選自《后漢書》)
    17.對下列句子中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政尚嚴猛,好發(fā)*伏 尚:崇尚
    B.其婦歸寧于家 歸寧: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親
    C.視事四年 視事:就職治事
    D.遂敕收付獄,案殺之 案:立案
    18.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因好之,遂就經(jīng)學
    A
    (余)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
    為賊所略,遂至于此
    B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何以識黃昌邪
    C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昌乃出足示之
    D
    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19.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黃昌"政尚嚴猛"的一組是( )
    ①刺史,行部,見昌,甚奇之 ②悉收其家,一時殺戮
    ③悉為斷理,莫不得所 ④宿惡大*,皆奔走它境
    ⑤其子犯事,乃詣昌自訟 ⑥遂敕收付獄,案殺之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2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黃昌任宛令時,對偷盜之人嚴懲不貸,曾把偷取他車蓋的人全家悉數(shù)殺死,使百姓們嚇得發(fā)抖。
    B.黃昌任蜀郡太守時,有七百多人前來訴訟,黃昌都給予了合理的判決處理。
    C.黃昌任州書佐時,他失散多年的妻子和他相認,他們抱頭痛哭,仍舊結(jié)為夫婦。
    D.黃昌任陳相時,認為彭氏婦人行為放縱,將其收捕入獄,并殺之。
    2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密捕盜帥一人,脅使條諸縣強暴之人姓名居處,乃分遣掩討。無有遺脫。
    (2)其子犯事,乃詣昌自訟。昌疑母不類蜀人,因問所由。
    (三)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1-25 題。
    給匆忙走路的人
    嚴文井
    我們每每在一些東西的邊端上經(jīng)過,因為匆忙使我們的頭低下,往往已經(jīng)走過了幾次,還不知有什么曾經(jīng)在我們旁邊存在。有一些人就永處在憂愁的圈子里,因為在他即使不需要匆忙的時候,他的心也儼然是有所焦灼。這種人的樂趣就是埋首于那貧乏的回憶里。
    這樣的人多少有點不幸。他的日子同精力都白白地浪費在期待一個時刻,那個時刻對于他好像是一筆橫財,那一天臨到了,將要償還他的一切。于是他棄掉那一刻以前所有的日子而處在焦慮粗率之中,也許真的那一刻可以令他滿足,可是不知道他袋子內(nèi)所有的時刻已經(jīng)花盡了。我的心不免替他難過。
    一條溪水從孕育它的湖泊往下流時,它就進發(fā)著,喃喃地沖激著往平坦的地方流去。在中途,一根直立的蘆葦可以使它發(fā)生一個漩渦,一塊紅沙石可以使它跳躍一下。它讓時間像風磨一樣地轉(zhuǎn),經(jīng)過無數(shù)的曲折,不少別的細流匯集添加,后才徐徐地帶著白流入大海里,它的被人嘆賞絕不是因它后流入了海。它自然得入海。詩人歌頌它的是它的閃光,它的旺盛;哲學家贊揚它的是它的力,它的曲折。這些長處都顯現(xiàn)在它奔流當中的每一刻上,而不是那個終點。終點是它的完結(jié),到達了終點,已經(jīng)沒有了它。它完結(jié)了。
    我們豈可忽略我們途程上的每一瞬!
    如果說為了懼怕一個后的時候,故免不了憂慮,從此這個說話人的憂慮將永無窮盡,那是我們自己愿意加上的桎梏。
    一顆星,閃著藍色光輝的星,似乎不會比平凡多上一點什么,但它的光到達我們的眼里需要好幾千年還要多。我們此刻正在驚訝的那有魅力的耀人眼目的一點星光,也許它的本體早已寂冷,或者甚至于沒有了。如果一顆星想知道它自己的影響,這個想法就是愚人也會說它是妄想。星是靜靜地閃射它的光,絕沒有想到永久同后來,它的生命就是不理會,不理會將來,不理會自己的影響。它的光是那樣亮,我們每個人在靜夜里昂頭時都發(fā)現(xiàn)過那藍空里的一點,卻為什么沒有多少人于星體有所領悟呢?
    那個"后"在具體的形狀上如同一個點,達到它的途程如同一條線。我們是說一點長還是一條線長呢?
    忽略了大長的一節(jié),卻專門守候那極小的后的一個點,這個會講究利益同價值的人類卻常常忽略了他自己的價值。
    偉大的智者,你能保證有一個準確的后一點,是真美,真有意義,超越以前一切的嗎?告訴我,我不是懷疑者。
    不是嗎?完善的意義就是一個時間的完善加上又一個時間的完善,生命的各個小節(jié)綜合起來方表現(xiàn)得出生命,同各個音有規(guī)律地連貫起來才成為曲子,各個色有規(guī)律地組合起來才成為一幅畫一樣。專門等待一個后的好的時刻的人就好像是在尋找一個曲子完善的收尾、同一幅畫后有力的筆觸,但忽略了整個曲子或整幅畫的人怎么會在后一下表現(xiàn)出他的杰作來?
    故此我要強辯隕星的存在不是短促的,我說它那搖曳的成一條銀色光帶消去的生命比任何都要久長,它的每一秒沒有虛擲,它的整個時辰都在燃燒,它的后就是沒有燼余,它的生命發(fā)揮得純凈。如果說它沒有一點遺留,有什么比那一瞬美麗的銀光的印象留在人心里還要深呢!
    過著一千年空白日子的人將要實實在在地為他自己傷心,因為他活著猶如沒有活著。
    (選自《山寺暮》,1937年6月初版,有刪改)
    22.根據(jù)文意,解釋"匆忙走路的人"的含義。
    23.作者為什么要用較多筆墨寫溪水、星光、隕星?試作簡要分析。
    24.文章后一段寫到了匆忙走路的人的"傷心",文中哪詞語與之相呼應?這種寫法有什么作用?
    25.下列對這篇文章的賞析,錯誤的兩項是( )
    A.本文是一篇哲理色彩較濃的散文,它探討的是關于如何對待人生、對待時間的問題。
    B.除了比喻,文中還使用了擬人、反問、對比等修辭手法,使文章更富有藝術感染力。
    C.作者認為,偉大的智者能保證他的" 后一點"是真美,又有意義,且超越以前一切的。
    D.匆忙走路的人古今中外都有。在焦灼中生活,實在是人類的痼疾,作者對此給予了深刻而尖銳的批判。
    E.《給匆忙走路的人》中的"等待"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其寓意不盡相同。
    四、詩歌鑒賞題
    26.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江寧夾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黃昏,小店無燈欲閉門。
    側(cè)出岸沙楓半死,系船應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黃昏,野店無燈欲閉門。
    倒出岸沙楓半死,系舟猶有去年痕。
    (1)兩首詩的首句均用了"月黃昏"三個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請問,兩詩借此營造的
    是一種什么氛圍?
    (2)兩首詩的末句,一用"應有",一用"猶有",哪個更好?為什么?請簡要賞析。
    五、語言運用題
    27.閱讀下面一段話,完成(1)(2)題。
    ①今天是大熊貓過生日,②幾個小朋友來到他家為他慶賀。③當大熊貓吹滅生日蠟燭后,④朋友們問他剛才許了什么愿。⑤" 從我懂事時起,就有兩個大的愿望,"⑥大熊貓輕聲回道:⑦" 一個是我的黑眼圈兒治好,⑧還有一個是照張彩色照片。"
    (1)找出在標點、結(jié)構等方面有毛病的句子( )。(只填序號)
    (2)任選三個有毛病的語句加以修改,不能改變原意。
    28.閱讀下面一則寓言,用一個精練而深刻的語句總結(jié)其寓意。(不超過10個字)
    螃蟹媽媽對兒子說:"我的孩子,你別再橫爬了,直爬多好看啊!"小螃蟹回答說:"好媽媽,一點兒不假。如果你教我直爬,我一定能學著做。"螃蟹媽媽用了各種方法嘗試直爬都不行,于是她才明白起初那樣要求孩子有多愚蠢。
    29.2008年奧運會部分水上項目將在青島市舉行,請按要求為比賽場地擬寫兩條標語,語言要親切友善,富有文采。(每條20字左右)
    (1)展現(xiàn)水上運動員的拼搏風采:
    (2)表現(xiàn)對各國運動員的熱情: "
    六、寫作題
    30.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們問丹麥物理學家玻爾教授:"您創(chuàng)建了一個第一流的物理學派,有什么秘訣?"不料玻爾卻回答:"因為我不怕在學生面前顯露我的愚蠢。"聽到這個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詫異和不解。
    玻爾的回答確實出人意料,但仔細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碰到類似的情況,請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為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所寫內(nèi)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nèi)。答案與解析研讀
    1.D (A 逢páng;B ,chēn);C 眥zì)
    2.C (A 彌---弭;B 缺---;D 概---慨)
    3.B (購:重金懸賞。)
    4.D (A 要---邀;B 倍---背;C 卒---猝)
    5.C
    6.B (A 夫人:古義為"那個人",今義尊稱別人的妻子。C 非常:古義為意外的變故;今義為表程度的副詞,很、非常。D 于是:古義為兩個詞," 從這里";今義為連詞,表順承關系。)
    7.C (賓語前置句,其它三句均為介詞結(jié)構后置句。)
    8.B (告辭、告別;A 旨意;C 推辭;D 借口。)
    9.(1)不仁 失其所與以亂易整;(2)壯士一去兮不復還;(3)秋毫不敢有所近封府庫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4)刑人如恐不勝;(5)卮酒安足辭;(6)人為刀俎,我為魚肉;(7)大行不顧細謹;(8)甚于防川。
    10.(1)國別魯語齊語鄭語楚語吳語;(2)紀傳體12 30 70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3)《短長》《修書》歷史著作;(4)《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曹劌論戰(zhàn)》。
    11.(1)古義:崤山以東今義:山東省;(2)古義:結(jié)為兒女親家今義:多為結(jié)婚的事;(3)古義:發(fā)表言論今義:指(國家、政黨或團體)對重大問題公開表示意見,以進行宣傳號召的文告;(4)古義:寬容今義:冒充、假托;(5)古義:出使的人今人:常用于出門時所帶的包裹、箱子、網(wǎng)袋等物品;(2)①鄙: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疆界。②敝:損害,形容詞的使動用法。③其:表商量語氣,還是。④白:形容詞作動詞,穿白色衣服,戴白色帽子。⑤顧:副詞,表轉(zhuǎn)折,不過。⑥窮困:處境艱難。⑦活:使動用法,使......活命。⑧翼:名詞作狀語,像鳥翅。⑨籍:名詞作動詞,登記造冊。⑩間:名詞作狀語,抄小道。
    12.(1)掌管;(2)往常;(3)希望;(4)高傲。
    13.B D
    14.(1)到了鞠詠就任后,王化基對他一點兒不加以禮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公務。
    (2)憑鞠詠的才能,不用擔心將來不顯達。
    15. 擔心他恃才傲物。
    16.知人善任。
    17.D (追究、查辦)
    18.C (什么/ 為什么;A 因此;B 被;D 于是,就)
    19.C
    20.C(與妻子相識,不是在任州書佐時)
    21.(1)黃昌暗中拘捕了一個盜匪的首領,逼使那匪首分條列出各縣中強暴之人的姓名和住處,于是派人分頭全部捕捉,無人漏網(wǎng)。(2)她的兒子犯案,她就到黃昌那里訴訟自責,黃昌疑心犯人的母親不像蜀地人,就問她原因。
    【參考譯文】
    (一)鞠詠做進士,憑借文學功底跟從王公化基學習,到王公主管杭州,詠及第,升詠做大理評事,主管杭州仁和縣。鞠詠將到任,先把書和自己作的詩寄給王公,來感謝往常對自己的激勵,現(xiàn)在又做官吏,借此可以文字互相娛樂,王公不答應。到了詠到任后,王化基對他一點也不加禮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務。鞠詠大失所望,于是不再把他當作知己,而專門學習做官吏的事,那以后,化基升為參知政事,沒有把詠推薦,有人問原因,回答說:"憑詠的才能,不用擔心將來不顯達,擔心的是盛氣驕人,我所以壓抑他,來成全他的德行罷了。"鞠詠聽到以后,開始把王化基當作真正相知的朋友。
    (二)黃昌字圣真,會稽余姚人。出身寒微,居住的地方靠近學校,多次見到儒生們在校學習行禮,因此喜愛學問,學習經(jīng)學。他又懂得法律文案,因此在郡中任決曹。當時州刺史巡行所屬部域,見到黃昌,很賞識他,就征召他為從事。
    后來黃昌擔任宛令,處理政事嚴厲兇猛,喜歡揭發(fā)*邪。有人偷了黃昌的車蓋,黃昌開始并不聲張,后來才秘密派出親信到他部下賊曹的家里,并突然找到贓物,于是把賊曹一家悉數(shù)收捕,同時殺死。百姓們見此嚇得發(fā)抖,都稱黃昌神明。
    朝廷提拔有才能的官員,黃昌升為蜀郡太守。前任太守李根年老,為政糊涂,百姓多被侵害蒙冤。等到黃昌到任,吏胥百姓前來訴訟的達七百多人,黃昌都給予判斷處理,無不合理。他暗中拘捕了一個盜匪的首領,逼使那盜首交代各縣中強暴的人的姓名和住處,于是派人分頭捕捉,無一漏網(wǎng)。以前的*惡之人,都逃亡到其他郡境。
    當初,黃昌擔任州書佐的時候,他妻子回娘家,遇到盜賊被劫走,因此流轉(zhuǎn)到蜀地成了別人的妻子。她兒子犯案,她就到黃昌那里投案責備自己。黃昌懷疑犯人的母親不像蜀人,就問她原因。她回答說:"我本是會稽姚戴次公的女兒,州書佐黃昌的妻子。我曾因為回家,被強盜擄掠,于是流落到這里。"黃昌大驚,叫她上前并說道:" 怎樣識別黃昌呢?"她回答說:"黃昌左腳心有黑痣,常自稱當官至二千石。"黃昌于是伸出腳來給她看。兩人因此相抱痛哭,仍舊結(jié)為夫婦。
    黃昌在職四年,被征召,再遷為陳相??h里人彭氏原來驕橫放縱,在大路邊建造高樓。黃昌每次出行巡視縣境,彭家的婦女就登樓去看他。黃昌很不高興,就下令收捕入獄,治罪殺了她們。
    又升為河內(nèi)太守,再轉(zhuǎn)為潁川太守。永和五年,被征召擔任將作大匠。漢安元年,升為大司農(nóng)。又貶為太中大夫,死于任上。
    22.指那些不注重過程之美,只追求結(jié)果的人。
    23.使用多個比喻強調(diào)說明不可忽視我們路途上的每一瞬。與匆忙走路的人形成對比。形象、情感、哲理三者相融,更生動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
    24.憂愁、焦灼、焦慮、憂慮,構成一條貫穿全文的情感線索,既使文章結(jié)構緊湊,又呼應文題。
    25.C.D 。
    26.(1)"月黃昏"三字為兩詩營造氛圍、表達心緒定下了基本色調(diào)??痛?、"無燈"野(小)店、半死楓樹,這一切都籠罩在昏黃的月光中,暗淡朦朧,營造了一種凄迷、蕭索、沉寂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孤寂悵惘的心緒。
    (2)①"應有"更好。"應有"二字蘊意豐富,傳達出了詩人在孤寂中力尋舊影時的復雜心情,其中既有希冀與自信,也有失意與惆悵,更有尋而未見的不甘心,可謂傳神之筆;"猶有"二字則無此意趣。②" 猶有"更好。" 猶有"二字,自然道出,卻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跡還保存到現(xiàn)在,說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進一步傳達出了詩人那種孤寂悵惘的心緒;而"應有"二字卻不能道出此意。③二者各有其妙。(理由見上)
    27.(1)①⑤⑥⑦。(2)①今天大熊貓過生日(或:今天是大熊貓的生日)⑤我從懂事時起就有兩個大的愿望(或:從懂事時起,我就有兩個大的愿望)⑥大熊貓輕聲回答道⑦一個是能把我的黑眼圈兒治好(或:一個是把我的黑眼圈兒治好)
    28.身教勝于言教。
    29.(1)(示例)滄海無垠,方顯英雄本色;碧波萬頃,盡展健兒風姿。
    (2)用微笑迎接你,用掌聲鼓勵你,用鮮花祝賀你。
    30、【寫作點撥】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是一個題意相對顯豁的關系型話題作文。" 出人意料"與"情理之中"間的關系,無非是生活中不少事件、做法,表面看來" 出人意料",實際上又在"情理之中"。這個話題,體現(xiàn)出一種生活的辯證法,指向的其實是偶然性中蘊涵著必然性這樣一個哲學命題。
    怎樣構思作文呢?可以先細讀材料。材料中玻爾的回答,耐人尋味。創(chuàng)建第一流學派的原因,竟然是"不怕在學生面前顯露我的愚蠢",這確實不是一般人所能預料的。其中又包含著深刻的道理。因為"不怕在學生面前顯露我的愚蠢",正表現(xiàn)了玻爾實事求是的科研態(tài)度、謙虛的治學精神、博大的胸懷以及與學生之間平等相處、坦誠相待的人際關系,而這些都是創(chuàng)建一流學派必備的條件。明乎此,可以推出一個觀點---" 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回答,往往揭示了成功的秘訣。進而可在頭腦中搜尋相關的事例,比如很容易想到下面一則素材:有人曾問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在什么地方學到的東西是重要的。學者說在幼兒園,因為他從那里學到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要表示歉意......這位學者的回答自然出人意料;但他在幼兒園里學到的美好品德,為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又在情理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話題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樣,是立意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它只是引發(fā)考生思考的一個"由頭",是啟發(fā)考生打開思路的一個" 例子",是" 舉一反三"的"一"。所以,作文時完全可以跳出材料,用偶然性與必然性對立統(tǒng)一的原理來剖析"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種種生活現(xiàn)象。文章的選材、立意,可以是關于文藝創(chuàng)作、體育比賽等其他各個領域的;部分能寫雜文的考生,還可以運用反諷手法,針對社會上某些不正常的現(xiàn)象針砭時弊,激濁揚清。當然,相比于議論文,本題更適合寫成記敘文或小小說。選寫記敘類的文章時,只要事情的結(jié)果出人意料而道理合乎情理即可。不過要善于點題,在敘述的基礎上要有點睛之筆,以免因表達過于含蓄而遭誤判。
    【例文】
    小議"出人意料與情理之中"
    冰心說:"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她現(xiàn)實的明艷,然而當初的芽兒卻浸透了生命的血雨,灑滿了奮斗的淚泉。"也許花開得艷麗迷人,會出乎人們的意料,然而當你看到花兒所付出的犧牲后,你便會覺得一切盡在情理之中。
    也許沒有人會相信一只烏龜能跑過兔子,然而事實是烏龜真的贏了。揭開面紗,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一切又在情理之中。兔子自恃跑得快,驕傲自大,不思進取,竟然躺在樹下睡起了大覺;而烏龜認識到自己的缺陷,不氣不餒,堅持不懈,終贏得了勝利。
    如果說兔子懂得"不怕慢就怕站"的道理,它又怎能敗于烏龜?成功只青睞勤奮而又堅持不懈的人,他們的成功盡在情理之中。
    俗話說:"天上不會掉餡餅。"每一個出人意料的結(jié)局,都有一段撼動人心的故事。
    人們一直驚訝為什么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會殺死同室學友。然而,當你了解到馬家爵那貧困的少年生活,那自卑而敏感的性格,以及同室學友對他的輕視與諷刺,當代教育體制存在的弊端之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件事的發(fā)生是有一定理由的。
    事出皆有原因。每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件后面都會有原因,每一個奇跡的背后都會有理由。
    是的,當劉翔身披國旗站在奧運冠軍領獎臺上時,西方人驚訝了:怎么一個黃種人能跑出12秒91的成績,并一躍成為奧運冠軍?人們只驚訝于他的好成績,然而他背后的努力卻鮮為人知,那是連魔鬼也不能承受的訓練。要說劉翔創(chuàng)造了出人意料的成績,那是因為他付出了出人意料的努力。
    霍金能夠創(chuàng)造出令人炫目的成就,那是他夜以繼日研究的結(jié)晶;牛頓能夠發(fā)現(xiàn)震驚中外的萬有引力定律,那是上天對他苦思冥想、嘔心瀝血的回報;馬克思能夠發(fā)現(xiàn)剩余價值規(guī)律,那是與他廢寢忘食、勤勤懇懇地研究分不開的。
    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塊土地,如果你在土地上種上鮮花,你將收獲一個芳香四溢的人生;如果你在上面種上綠樹,你就會收獲一個郁郁蔥蔥的人生。相反,如果你在這塊土地上種上野草,你將會收獲一個荒涼的人生。
    如果你不懈付出了,那么你收獲成功也必將在情理之中。還是那句話,有付出終會有回報,付出得越多,收獲得越豐。
    意外的收獲只有在默默耕耘之后。
    看似出人意料,其實,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點評』 這是一篇較為成功的典型議論文。標題中的" 小議"給文章貼上了標簽。開頭引用冰心的詩句分析引出文章的中心論點,直接點明了話題。本論部分舉典型事例分析闡明觀點,在舉出事例后,能夠針對觀點進行具體分析,事理結(jié)合,增強了論證的力度。同時,該考生在處理論據(jù)時,能夠做到詳略得當:大學生馬家爵殺死學友,體育健兒劉翔榮獲世界冠軍,寫得較為詳細,因為前者太出人意料,不可思議,后者世界為之震驚,不詳寫不足以表達心聲;略寫的事例用排比句組合在一起,文字雖簡略但論證力量不減。結(jié)論部分語句相當精練,再次亮明觀點,點明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