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木工屬于熟練工種,需要大量的實踐,短時間內(nèi)掌握不了。斧鋸刨鑿,看似簡單,其實是簡練不簡單,上手不易,得心應(yīng)手更難。向人請教也不易,木匠自己會做,怎么做心里清楚得很,但就是很難用語言表達(dá)得清楚又確切,可意會難言傳,用文字表達(dá)清楚就更難了。沒有師傅手把手當(dāng)面教真的很難。
木工諺語是一代代木工的經(jīng)驗之談,朗朗上口,形象生動,好記好用,對我們學(xué)習(xí)傳統(tǒng)木工大有裨益。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木工諺語雖是一代代木工的經(jīng)驗結(jié)晶,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的真理,往往有適用的條件,在符合大前提的條件下才是正確的。
一、關(guān)于木工
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石匠
說明不同行業(yè)和加工對象的特點。也說明木工配料及部分工序(如透榫的長度、櫥門和抽屜等)要留有一定的余量,寧長勿短,寧大勿小。類似諺語:木匠不怕長,鐵匠不怕短。
木匠看尖尖,瓦匠看邊邊“尖”即角。
層架的放樣與制作,按切削角度安裝刨刀,錛子的制作,鋸齒的銼磨,家具做斜榫等,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角。尖也指木工榫結(jié)合操作中割肩拼縫的操作質(zhì)量,以此衡量其手藝的高低。榫接的好壞不僅是質(zhì)量高低,同時反映木工在翻樣、識圖、選料、畫線和加工等方面的知識和操作水平??梢娺@些角是木工技術(shù)的關(guān)健。類似諺語:木匠怕摸,瓦匠怕看。
大木匠的斧,小木匠的鋸
傳統(tǒng)木工一般分三類,造房子的粗木工,也叫大木匠;做家具的細(xì)木工,也叫小木匠;箍桶做盆叫桶匠,也叫圓木匠。講的是不同類木匠的基本功。大木匠需要把圓木砍平,斧子及運斧的技能最重要。小木作的門窗、家具制作講究榫卯正確、拼縫嚴(yán)密,這不僅影響外觀,而且關(guān)系到內(nèi)在的質(zhì)量和使用壽命。是以常用榫接合中割肩拼縫的質(zhì)量來評價小木工手藝的高低。在刨、鑿、鋸、削等多項操作工序中,鋸顯得尤為重要。
小木匠的料,大木匠的線
刨料是小木匠重要的基本功。小木匠畫線以料的兩個大畫為依據(jù),這兩面的料刨削得合格,以后的線才能劃得準(zhǔn)。線準(zhǔn),才能保證的加工精度。刨料要求直、方、平。單眼從料一端望另一端,如為直線則直,驗之合矩則方,觀之成平面,直尺測之,與直邊吻合。如此,料才合格。
大木匠以線為準(zhǔn)。線有中線、水平線和尺寸線等。梁、枋柱、檁、椽等,都要先彈出中線,包括迎頭十字中線和順身中線等,然后根據(jù)中線操作。施工放樣、大木構(gòu)件劃線時,還要彈出水平線和其它尺寸線。大木工程有了這些線才好施工。所以線是大木加工及施工作業(yè)中極為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
一料二線三打眼
衡量一個木工基本功的標(biāo)準(zhǔn)。刨料要平整、光滑、方正,畫線要準(zhǔn)確、正確,打榫眼要方正、垂直。
二、關(guān)于木材
干千年,濕千年,干干濕濕兩三年
講的是木材含水率與木材使用年限的關(guān)系。含水率很小或很大時,木材使用年限都很長,而半干半濕或時干時濕,木材就很容易腐朽。
橫挑千斤豎頂萬
指木材不同方向的承受力不一樣。木材橫向與縱向的承載力大約是1:10,要特別注意橫向受力的棖的大小。
干磚不上墻,濕木不做門
木材在干燥過程中容易變形,做家具要選干透的木料。
干楓濕柳,鋸匠對頭
干的楓木、濕的柳木,都很難鋸解。
三、工具及使用
(一)斧
① 快鋸不如鈍斧用斧子砍邊, 木料紋理較直時, 三兩下就可將邊砍成,效率比鋸高;
② 一世斧頭三年刨要掌握刨子不容易,耍好斧子比用好刨更難。類似諺語:千日錛,百日斧,要學(xué)大鋸一早晨;
③ 辨木理,砍順茬砍料前要看清木材的紋理,從順茬的方向下斧。
(二)鋸
① 拉鋸如抓癢拉鋸要不急不躁,輕輕地一下一下有節(jié)奏地拉;
② 鞭打快牛,鋸使兩頭穩(wěn)提穩(wěn)下,不要硬殺輕來輕去,不要狠鋸穩(wěn)、輕、直一條線硬、殺、狠曲曲串使用鋸子要穩(wěn)、輕、直;
③ 齒要尖,料要勻,使用不費力鋸齒鋒利,料路均勻,這樣的鋸子才好使;
④ 輕提條,歡殺鋸,鋸鋸不跑空提鋸時要輕,送鋸時要相對用力;
⑤ 若要不跑線,兩線并一線殺鋸時要眼睛瞅著,使鋸條與墨線重合。
(三)刨
① 立一臥九,不推自走;立一臥八,費力白搭;
② 指的是刨刃與刨底的角度。直角三角形的垂直邊是一寸的話,水平邊是9分,刨刀安在斜邊上。兩條直角邊1:0.9時角度為48.01度,1:0.8時為51.34度。角度小,刨子能吃上力,使用比較省力,但容易戧茬;角度大,推起來費勁,但不容易戧茬;
③ 調(diào)整刨刀一條線,不歪不斜成一線刨刃露出刨底一條線,并且與刨底平行,不歪斜;
④ 要刨面,先沖線,先高后低刨平面先刨凸出的部分,后刨凹下的部分,大致平整后再按墨線通長刨削;
⑤ 前要弓,后要繃,肩背著力往前沖在前的左腿要稍彎曲,在后的右腿要繃直,用力后蹬,雙肩兩臂和手腕同時發(fā)力向前推。類似諺語:前腿兒弓,后腿兒蹬,硬著腰桿兒挺著胸,利刨如扎槍,不搖不擺照直攘;
⑥ 推刨如撼山刨推出后,兩只胳膊要伸直,剛健有力。不管木材有多硬,都要推過去;
⑦ 低頭的刨子抬頭的鋸木工案子要平整,前腳低一些,刨料省力氣,鋸相反。
木工諺語是一代代木工的經(jīng)驗之談,朗朗上口,形象生動,好記好用,對我們學(xué)習(xí)傳統(tǒng)木工大有裨益。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木工諺語雖是一代代木工的經(jīng)驗結(jié)晶,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的真理,往往有適用的條件,在符合大前提的條件下才是正確的。
一、關(guān)于木工
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石匠
說明不同行業(yè)和加工對象的特點。也說明木工配料及部分工序(如透榫的長度、櫥門和抽屜等)要留有一定的余量,寧長勿短,寧大勿小。類似諺語:木匠不怕長,鐵匠不怕短。
木匠看尖尖,瓦匠看邊邊“尖”即角。
層架的放樣與制作,按切削角度安裝刨刀,錛子的制作,鋸齒的銼磨,家具做斜榫等,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角。尖也指木工榫結(jié)合操作中割肩拼縫的操作質(zhì)量,以此衡量其手藝的高低。榫接的好壞不僅是質(zhì)量高低,同時反映木工在翻樣、識圖、選料、畫線和加工等方面的知識和操作水平??梢娺@些角是木工技術(shù)的關(guān)健。類似諺語:木匠怕摸,瓦匠怕看。
大木匠的斧,小木匠的鋸
傳統(tǒng)木工一般分三類,造房子的粗木工,也叫大木匠;做家具的細(xì)木工,也叫小木匠;箍桶做盆叫桶匠,也叫圓木匠。講的是不同類木匠的基本功。大木匠需要把圓木砍平,斧子及運斧的技能最重要。小木作的門窗、家具制作講究榫卯正確、拼縫嚴(yán)密,這不僅影響外觀,而且關(guān)系到內(nèi)在的質(zhì)量和使用壽命。是以常用榫接合中割肩拼縫的質(zhì)量來評價小木工手藝的高低。在刨、鑿、鋸、削等多項操作工序中,鋸顯得尤為重要。
小木匠的料,大木匠的線
刨料是小木匠重要的基本功。小木匠畫線以料的兩個大畫為依據(jù),這兩面的料刨削得合格,以后的線才能劃得準(zhǔn)。線準(zhǔn),才能保證的加工精度。刨料要求直、方、平。單眼從料一端望另一端,如為直線則直,驗之合矩則方,觀之成平面,直尺測之,與直邊吻合。如此,料才合格。
大木匠以線為準(zhǔn)。線有中線、水平線和尺寸線等。梁、枋柱、檁、椽等,都要先彈出中線,包括迎頭十字中線和順身中線等,然后根據(jù)中線操作。施工放樣、大木構(gòu)件劃線時,還要彈出水平線和其它尺寸線。大木工程有了這些線才好施工。所以線是大木加工及施工作業(yè)中極為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
一料二線三打眼
衡量一個木工基本功的標(biāo)準(zhǔn)。刨料要平整、光滑、方正,畫線要準(zhǔn)確、正確,打榫眼要方正、垂直。
二、關(guān)于木材
干千年,濕千年,干干濕濕兩三年
講的是木材含水率與木材使用年限的關(guān)系。含水率很小或很大時,木材使用年限都很長,而半干半濕或時干時濕,木材就很容易腐朽。
橫挑千斤豎頂萬
指木材不同方向的承受力不一樣。木材橫向與縱向的承載力大約是1:10,要特別注意橫向受力的棖的大小。
干磚不上墻,濕木不做門
木材在干燥過程中容易變形,做家具要選干透的木料。
干楓濕柳,鋸匠對頭
干的楓木、濕的柳木,都很難鋸解。
三、工具及使用
(一)斧
① 快鋸不如鈍斧用斧子砍邊, 木料紋理較直時, 三兩下就可將邊砍成,效率比鋸高;
② 一世斧頭三年刨要掌握刨子不容易,耍好斧子比用好刨更難。類似諺語:千日錛,百日斧,要學(xué)大鋸一早晨;
③ 辨木理,砍順茬砍料前要看清木材的紋理,從順茬的方向下斧。
(二)鋸
① 拉鋸如抓癢拉鋸要不急不躁,輕輕地一下一下有節(jié)奏地拉;
② 鞭打快牛,鋸使兩頭穩(wěn)提穩(wěn)下,不要硬殺輕來輕去,不要狠鋸穩(wěn)、輕、直一條線硬、殺、狠曲曲串使用鋸子要穩(wěn)、輕、直;
③ 齒要尖,料要勻,使用不費力鋸齒鋒利,料路均勻,這樣的鋸子才好使;
④ 輕提條,歡殺鋸,鋸鋸不跑空提鋸時要輕,送鋸時要相對用力;
⑤ 若要不跑線,兩線并一線殺鋸時要眼睛瞅著,使鋸條與墨線重合。
(三)刨
① 立一臥九,不推自走;立一臥八,費力白搭;
② 指的是刨刃與刨底的角度。直角三角形的垂直邊是一寸的話,水平邊是9分,刨刀安在斜邊上。兩條直角邊1:0.9時角度為48.01度,1:0.8時為51.34度。角度小,刨子能吃上力,使用比較省力,但容易戧茬;角度大,推起來費勁,但不容易戧茬;
③ 調(diào)整刨刀一條線,不歪不斜成一線刨刃露出刨底一條線,并且與刨底平行,不歪斜;
④ 要刨面,先沖線,先高后低刨平面先刨凸出的部分,后刨凹下的部分,大致平整后再按墨線通長刨削;
⑤ 前要弓,后要繃,肩背著力往前沖在前的左腿要稍彎曲,在后的右腿要繃直,用力后蹬,雙肩兩臂和手腕同時發(fā)力向前推。類似諺語:前腿兒弓,后腿兒蹬,硬著腰桿兒挺著胸,利刨如扎槍,不搖不擺照直攘;
⑥ 推刨如撼山刨推出后,兩只胳膊要伸直,剛健有力。不管木材有多硬,都要推過去;
⑦ 低頭的刨子抬頭的鋸木工案子要平整,前腳低一些,刨料省力氣,鋸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