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讓自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字號(hào):

梅蘭芳拜師
    京劇大師梅蘭芳,他不僅在京劇藝術(shù)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畫家齊白石為師,虛心求教,總是執(zhí)弟子之禮,經(jīng)常為白石老人磨墨鋪紙,他不因?yàn)樽约菏峭饷輪T而自傲。 有一次齊白石和梅蘭芳同到一家人家作客,白石老人先到,他布衣布鞋,其他賓朋皆社會(huì)名流或西裝革履或長袍馬褂,齊白石顯得有些寒酸,不引人注意。
    不久,梅蘭芳到,主人高興相迎,其余賓客也都蜂擁而上,一一同他握手??擅诽m芳知道齊白石也來赴宴,便四下環(huán)顧,尋找老師。忽然,他看到了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他就讓開別人一只只伸過來的手,擠出人群向畫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聲“老師”,向他致意問安。在座的人見狀很驚訝,齊白石深受感動(dòng)。幾天后特向梅蘭芳饋贈(zèng)《雪中送炭圖》并題詩道: 記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貴動(dòng)公卿。 如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shí)姓名。 梅蘭芳不僅拜畫家為師,他也拜普通人為師。他有一次在演出京劇《殺惜》時(shí),在眾多喝彩叫好聲中,他聽到有個(gè)老年觀眾說“不好”。梅蘭芳來不及卸裝更衣就用專車把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對老人說:“說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師。
    先生說我不好,必有高見,定請賜教,學(xué)生決心亡羊補(bǔ)牢?!崩先酥赋觯骸伴愊ф蠘呛拖聵堑呐_(tái)步,按梨園規(guī)定,應(yīng)是上七下八,博士為何八上八下?”梅蘭芳恍然大悟,連聲稱謝。以后梅蘭芳經(jīng)常請這位老先生觀看他演戲,請他指正,稱他“老師”。
    道德經(jīng)六十一章
    原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譯文:
    大國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樣,使天下百川河流交匯在這里,處在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安靜守定而勝過雄強(qiáng),這是因?yàn)樗佑谌嵯碌木壒省K?,大國對小國謙下忍讓,就可以取得小國的信任和依賴;小國對大國謙下忍讓,就可以見容于大國。所以,或者大國對小國謙讓而取得大國的信任,或者小國對大國謙讓而見容于大國。大國不要過分想統(tǒng)治小國,小國不要過分想順從大國,兩方面各得所欲求的,大國特別應(yīng)該謙下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