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三年級上冊《音樂中的故事》教案

字號:

第七課 音樂中的故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欣賞《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2、能邊聽邊有情感的講述故事。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交流自己知道的戰(zhàn)爭時期的小英雄。
    2、引出王二小,學生交流有關(guān)王二小的故事。
    3、引入。
    二、欣賞歌曲
    1、初次欣賞,思考討論:歌曲是以什么樣的情感演唱的? (敘事、回憶地)
    2、再次欣賞,交流:我從歌曲中聽到了……
    3、看書上的插圖,嘗試配樂講述《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4、展示,激發(fā)學生對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三、整體欣賞,總結(jié)。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歌曲《老爺爺趕鵝》
    教學目標:1、能用自然的聲音、較準確的節(jié)奏和音調(diào)有表情地演唱《老爺爺趕鵝》。
    2、能一邊唱一邊表演,不斷提高協(xié)調(diào)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欣賞一首歌曲《詠鵝》。
    2、(出示《老爺爺趕鵝》歌片)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一首羅馬尼亞兒童歌曲《老爺爺趕鵝》。
    二、整體感知,熟悉歌曲。
    1、聽賞,了解歌曲的情緒風格。(歡快、風趣的)
    2、跟音樂輕唱,熟悉旋律。
    三、學習歌曲
    1、教師指導學生有節(jié)奏的朗讀歌詞。
    2、教師彈琴,學生逐句跟唱。
    3、以各種形式練習。
    四、拓展:邊唱邊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表演。
    五、展示,總結(jié)。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歌曲《蝸牛與黃鸝鳥》
    教學目標:
    1、通過唱游歌曲《蝸牛與黃鸝鳥》,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深刻內(nèi)涵,學習蝸牛身上的高貴品質(zhì);
    教學過程:
    一、播放《春天在哪里》帶學生走入教室。
    二、引入教學:出示蝸牛與黃鸝鳥圖片。
    三、學唱歌曲《蝸牛與黃鸝鳥》
    1、聽音樂,講故事?!澳俏伵Ec黃鸝鳥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們來聽一聽?!?BR>    2、學生講故事,做動作。模仿蝸牛和黃鸝鳥的語氣和動作。
    3、(出示歌詞)帶有節(jié)奏的朗讀,選一位同學帶讀,教師打節(jié)奏。
    4、聽音樂,模仿動作。
    5、學生跟琴演唱。
    6、教師范唱。請學生分析演唱的不同點,處理歌曲。
    7、分角色演唱。
    四、拓展
    1、討論:你喜歡蝸牛還是黃鸝鳥?為什么?
    2、欣賞《蝸牛過橋》的組圖,讓學生發(fā)現(xiàn)蝸牛堅持不懈的精神。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音樂劇《蝸牛與黃鸝鳥》
    教學目標:
    通過小小音樂劇的實踐體驗,提高學生們綜合藝術(shù)的表現(xiàn)能力并貫穿思想教育,讓學生知道,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戰(zhàn)勝困難。
    教學過程:
    一:節(jié)奏律動:
    二:激情導入:
    1、播放課件:《蝸牛與黃鸝鳥》,教師提示學生用動作或拍手表現(xiàn)音樂情緒。
    2、學生講述故事。
    三:音樂劇的編排:
    1.看一下課本中的圖片,自己說一說每幅圖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以及每幅圖提出的要求。
    2、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每幅圖的內(nèi)容。
    3、總結(jié):蝸牛不怕吃苦,非常認真。
    4、欣賞老師們編排的音樂劇。
    5、學生表演: 學生分組排練;帶上頭飾表演;完整的一組一組的進行。
    四:課堂總結(jié):
    學習小蝸牛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