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類的出現(xiàn)
1、起源:非洲南方古猿 (屬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2、時間:距今約三四百萬年前形成。
3、形成原因:長期的進化和勞動,在使用工具過程中學會了制造工具。
4、人類進化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直立行走。
5、完全形成的人: 進化階段 主要代表
早期猿人 坦桑尼亞的“能人”
晚期猿人 印尼爪哇人 中國元謀人和北京人
早期智人 德國尼安德特人 中國丁村人
晚期智人 法國克羅馬農(nóng)人 中國山頂洞人
二、人種的出現(xiàn)
1、時間: 晚期智人出現(xiàn)的同時。 2、分類及依據(jù):根據(jù)人的體貌特征劃分為黃種、黑種和白種人。
3、差異原因:不同自然地理環(huán)境等眾多因素長期影響而成。
三、氏族社會 1、形成原因: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出現(xiàn)了氏族。
2、階段及特點:
母系氏族特點:①由于“群婚”的緣故,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②婦女在社會中占主導地位
③財產(chǎn)公有,生產(chǎn)和分配都以集體為基礎。
父系氏族的特點:①婚姻關系相對固定,人們開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②男子在經(jīng)濟中開始占主導地位;③男子開始支配社會。
▲四、歷史百科:首次提出人和猿有同一祖先的是——赫胥黎
第2課 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
一 四大文明古國
名稱 建立時間 統(tǒng)一時間 大河流域(北緯20°—40°) 文明成果
古代埃及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3000年 尼羅河流域 金字塔
古代巴比倫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18世紀 兩河流域 漢謨拉比法典
古代印度 公元前2500年 印度河流域 種姓制度
古代中國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3世紀 長江、黃河流域 分封制等
二、古代文明發(fā)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1、氣候濕潤,光熱充足; 2、水源充足,便于飲水、灌溉; 3、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三、古埃及相關知識補充1、評價金字塔:①是古埃及國王權力的象征;②人類建筑的奇跡,是古埃及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jié)晶; ③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給人民帶來了沉重負擔。
▲2、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 意思是指:尼羅河不僅養(yǎng)育了埃及人民,也孕育了古代埃及文化四、▲古代兩河流域相關知識補充 ▲1、兩河流域的早居民是蘇美爾人。
▲2、漢謨拉比的主要貢獻:①統(tǒng)一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②制定《漢謨拉比法典》。
3、“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見之于《漢謨拉比法典》▲4、《漢謨拉比法典》目的或?qū)嵸|(zhì):維護奴隸主利益?!?、價值: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五、▲ 種姓制度婆羅門 祭祀貴族 掌握神權‚
剎帝利 國王、武士和官吏 把持國家軍事和行政大權ƒ
吠舍 農(nóng)民、牧民、手工業(yè)者和商人 向國家納稅,向神廟上供,供養(yǎng)第一、二等級;
首陀羅 被征服的土著居民、貧困破產(chǎn)和失去土地的人 幾乎沒有權利,受剝削和奴役,干低賤的職業(yè)?!鴮嵸|(zhì):維護奴隸主利益?!绊懀杭せ水敃r社會矛盾,對后來印度社會發(fā)展帶來了不良影響。
第3課 西方文明之源 一、古代希臘文明 “木馬計”的故事出自特洛伊戰(zhàn)爭,與古代希臘文明有關。 與希臘文明發(fā)展有關的重要地理因素是海洋。二、雅典城邦的繁榮 1、雅典城邦建立的時間:公元前8世紀 ▲2、雅典全盛時間: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伯利克里當政期間。3、雅典繁榮表現(xiàn):經(jīng)濟繁榮,文化昌盛,民主政治達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4、雅典繁榮的原因:①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業(yè)發(fā)達。②伯利克里擴大公民的權利,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參加高權力機構公民大會,決定重大問題。③重視文化教育。三、羅馬共和國的興亡(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1、羅馬城建立:公元前8世紀
2、共和國建立: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建立。(公元前6世紀)3、共和國發(fā)展:①逐步征服意大利半島。②為爭奪地中海霸權,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同迦太基進行了三次布匿戰(zhàn)爭,勝利,占領北非部分地區(qū)。③公元前2世紀,羅馬成地中海霸主,繁榮強盛。4、羅馬共和國的危機:公元前1世紀,羅馬發(fā)生嚴重的社會危機,斯巴達克起義發(fā)生于此時。公元前49年,愷撒奪取政權。5、羅馬帝國建立的標志:公元前27年,屋大維獨攬大權?!?、帝國取代共和國的主要原因:嚴重的社會危機。7、帝國繁榮時期:帝國初大約200年間,是當時世界上強大帝國之一。帝國時期相當于中國的漢朝?!?、簡述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27年羅馬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 羅馬城建立→羅馬共和國→稱霸地中海→羅馬帝國(屋大維) 前8世紀 前509年 前2世紀 前27年
注意:雅典城邦的建立和羅馬城的建立都在公元前8世紀。
雅典成為的奴隸制共和國和羅馬共和國的建立,都在公元前6世紀。
第4課 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
一、大和統(tǒng)一日本
1世紀前后,日本開始出現(xiàn)奴隸制國家,后來本州中部興起奴隸制國家大和,5世紀時大和統(tǒng)一日本。
二、 大化改新 1、背景:①國內(nèi):社會矛盾十分尖銳,政局混亂 ②國際:受中國隋唐制度影響
▲2、時間:7世紀中期 (中國的唐朝) 3、改革者:孝德天皇 (年號大化)
▲4、主要內(nèi)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 ②經(jīng)濟上,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zhuǎn)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nóng)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5、意義: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三、 阿拉伯國家的建立(跟伊斯蘭教的產(chǎn)生有密切關系)
1、 伊斯蘭教產(chǎn)生背景:①多神崇拜,部落戰(zhàn)爭不斷。②各種社會矛盾尖銳,人民渴望統(tǒng)一。(了解即可)
▲2、建立時間:7世紀 3、建立者:穆罕默德 4、地點:麥加 5、經(jīng)典:《古蘭經(jīng)》
6、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動及貢獻:① 7世紀初穆罕默德在麥加創(chuàng)伊斯蘭教 ; ② 622年在麥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伊斯蘭教把622年定為伊斯蘭教教歷元年。 ③ 攻打麥加,麥加貴族接受伊斯蘭教,麥加
成為伊斯蘭教圣地。 ④ 征服麥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tǒng)一。
▲7、伊斯蘭教創(chuàng)立重要意義:為阿拉伯半島統(tǒng)一創(chuàng)造了條件。
補充 中日交往始于何時?什么朝代往來密切?那時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
始于漢朝。唐朝交往密切。原因:①唐朝制度先進,經(jīng)濟繁榮,文化昌盛。②唐朝自身以博大胸懷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
第5課 中古歐洲社會
一、 等級森嚴的西歐封建社會
1、 法蘭克王國建立: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日耳曼人建立起強大的是法蘭克王國。
2、 查理•馬特改革 (時間:8世紀前期)
①內(nèi)容:改變以前無條件賞賜貴族土地的做法,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須為封主服兵役。
②影響:改革在封建貴族內(nèi)部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在各級封建主之下,農(nóng)奴等勞動者處在社會底層。
(重要的意義是:促進了封建社會的形成。)▲強調(diào):查理馬特是法蘭克王國宮相
3、 西歐等級制度的特點:
等級森嚴,層層分封,各級封建主依次從屬。(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保?BR> 4、羅馬教廷在西歐封建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
①羅馬教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②教會和教皇成為西歐大的土地所有者。③是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 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
1、 城市的重新興起:10世紀重新興起,其興起帶動了城市文明的產(chǎn)生。
2、 市民與封建主斗爭:①原因: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 ②方式:金錢贖買、武力 ③典型例子:瑯城自治
3、 市民階級形成的意義: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yè)迅速發(fā)展的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yè)者和商人、銀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fā)展成早期資產(chǎn)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奠定了階級基礎。
三、 拜占廷帝國的滅亡
1、 東羅馬帝國建立:395年,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稱拜占廷,所以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廷帝國。
2、 東羅馬帝國滅亡原因:①為恢復過去的羅馬帝國的版圖,四處征討,財金民窮,帝國內(nèi)憂外患不斷。②西方軍隊東征,征服并統(tǒng)治拜占廷達半個多世紀。③3世紀末奧斯曼土耳其在西亞興起,威脅了其統(tǒng)治。
3、 結(jié)果:15世紀中期,被奧斯曼土耳滅亡。
4、 奧斯曼土耳其的建立:
① 興起:13世紀末在西亞興起
② 擴張:占領小亞細亞,滲入巴爾干半島,滅拜占庭帝國
四、▲西歐封建社會的特點:
①等級森嚴,層層分封,依次從屬的封建等級制度。②教會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進行經(jīng)濟和精神統(tǒng)治。③封建城市興起帶動了城市文明產(chǎn)生。④市民階級形成并從中產(chǎn)生了后來的資產(chǎn)階級,為資本主義興起奠定了階級基礎。
▲強調(diào):西歐封建社會屬于知識分子的是:教會的主教、神甫等神職人員。
第6課 古代世界的戰(zhàn)爭與征服
一、希波戰(zhàn)爭
1、波斯帝國建立:前6世紀,古代伊朗以波斯人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國。
2、擴張:征服埃及,指向歐洲,三次出征希臘,史稱希波戰(zhàn)爭。
3、結(jié)果:希臘軍民頑強戰(zhàn)斗,取勝。
二、亞歷山大大帝東征:
1、經(jīng)過: 亞歷山大出兵東征掃蕩了小亞細亞,攻入埃及,然后回師占領兩河流域,滅掉波斯帝國,遠達印度,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定都巴比倫。
2、影響:給當?shù)厝嗣駧砹松钪貫碾y,但在客觀上也促進了東西方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
三、羅馬帝國大規(guī)模時:1、疆域四至:東起幼發(fā)拉底河上游,西臨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達不列顛、萊茵河和多瑙河 2、疆域大時間:2世紀 ,地中海成為其內(nèi)湖,地跨歐亞非。
3、帝國強盛原因:內(nèi)戰(zhàn)的停止和統(tǒng)治政策的加強,在初約200年間,帝國境內(nèi)局勢安定,經(jīng)濟繁榮
4、影響:①羅馬帝國的征服和統(tǒng)治充滿著暴力 ②羅馬文化滲入到它統(tǒng)治的廣大地區(qū)。
▲5、如何評價古代世界的戰(zhàn)爭與征服?(如希波戰(zhàn)爭、亞歷山大東征和羅馬帝國擴張)
①形成了一些龐大的統(tǒng)一的帝國。②給當?shù)厝嗣駧砹松钪貫碾y,③但在客觀上也促進了東西方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
1、起源:非洲南方古猿 (屬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2、時間:距今約三四百萬年前形成。
3、形成原因:長期的進化和勞動,在使用工具過程中學會了制造工具。
4、人類進化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直立行走。
5、完全形成的人: 進化階段 主要代表
早期猿人 坦桑尼亞的“能人”
晚期猿人 印尼爪哇人 中國元謀人和北京人
早期智人 德國尼安德特人 中國丁村人
晚期智人 法國克羅馬農(nóng)人 中國山頂洞人
二、人種的出現(xiàn)
1、時間: 晚期智人出現(xiàn)的同時。 2、分類及依據(jù):根據(jù)人的體貌特征劃分為黃種、黑種和白種人。
3、差異原因:不同自然地理環(huán)境等眾多因素長期影響而成。
三、氏族社會 1、形成原因: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出現(xiàn)了氏族。
2、階段及特點:
母系氏族特點:①由于“群婚”的緣故,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②婦女在社會中占主導地位
③財產(chǎn)公有,生產(chǎn)和分配都以集體為基礎。
父系氏族的特點:①婚姻關系相對固定,人們開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②男子在經(jīng)濟中開始占主導地位;③男子開始支配社會。
▲四、歷史百科:首次提出人和猿有同一祖先的是——赫胥黎
第2課 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
一 四大文明古國
名稱 建立時間 統(tǒng)一時間 大河流域(北緯20°—40°) 文明成果
古代埃及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3000年 尼羅河流域 金字塔
古代巴比倫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18世紀 兩河流域 漢謨拉比法典
古代印度 公元前2500年 印度河流域 種姓制度
古代中國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3世紀 長江、黃河流域 分封制等
二、古代文明發(fā)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1、氣候濕潤,光熱充足; 2、水源充足,便于飲水、灌溉; 3、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三、古埃及相關知識補充1、評價金字塔:①是古埃及國王權力的象征;②人類建筑的奇跡,是古埃及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jié)晶; ③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給人民帶來了沉重負擔。
▲2、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 意思是指:尼羅河不僅養(yǎng)育了埃及人民,也孕育了古代埃及文化四、▲古代兩河流域相關知識補充 ▲1、兩河流域的早居民是蘇美爾人。
▲2、漢謨拉比的主要貢獻:①統(tǒng)一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②制定《漢謨拉比法典》。
3、“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見之于《漢謨拉比法典》▲4、《漢謨拉比法典》目的或?qū)嵸|(zhì):維護奴隸主利益?!?、價值: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五、▲ 種姓制度婆羅門 祭祀貴族 掌握神權‚
剎帝利 國王、武士和官吏 把持國家軍事和行政大權ƒ
吠舍 農(nóng)民、牧民、手工業(yè)者和商人 向國家納稅,向神廟上供,供養(yǎng)第一、二等級;
首陀羅 被征服的土著居民、貧困破產(chǎn)和失去土地的人 幾乎沒有權利,受剝削和奴役,干低賤的職業(yè)?!鴮嵸|(zhì):維護奴隸主利益?!绊懀杭せ水敃r社會矛盾,對后來印度社會發(fā)展帶來了不良影響。
第3課 西方文明之源 一、古代希臘文明 “木馬計”的故事出自特洛伊戰(zhàn)爭,與古代希臘文明有關。 與希臘文明發(fā)展有關的重要地理因素是海洋。二、雅典城邦的繁榮 1、雅典城邦建立的時間:公元前8世紀 ▲2、雅典全盛時間: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伯利克里當政期間。3、雅典繁榮表現(xiàn):經(jīng)濟繁榮,文化昌盛,民主政治達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4、雅典繁榮的原因:①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業(yè)發(fā)達。②伯利克里擴大公民的權利,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參加高權力機構公民大會,決定重大問題。③重視文化教育。三、羅馬共和國的興亡(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1、羅馬城建立:公元前8世紀
2、共和國建立: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建立。(公元前6世紀)3、共和國發(fā)展:①逐步征服意大利半島。②為爭奪地中海霸權,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同迦太基進行了三次布匿戰(zhàn)爭,勝利,占領北非部分地區(qū)。③公元前2世紀,羅馬成地中海霸主,繁榮強盛。4、羅馬共和國的危機:公元前1世紀,羅馬發(fā)生嚴重的社會危機,斯巴達克起義發(fā)生于此時。公元前49年,愷撒奪取政權。5、羅馬帝國建立的標志:公元前27年,屋大維獨攬大權?!?、帝國取代共和國的主要原因:嚴重的社會危機。7、帝國繁榮時期:帝國初大約200年間,是當時世界上強大帝國之一。帝國時期相當于中國的漢朝?!?、簡述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27年羅馬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 羅馬城建立→羅馬共和國→稱霸地中海→羅馬帝國(屋大維) 前8世紀 前509年 前2世紀 前27年
注意:雅典城邦的建立和羅馬城的建立都在公元前8世紀。
雅典成為的奴隸制共和國和羅馬共和國的建立,都在公元前6世紀。
第4課 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
一、大和統(tǒng)一日本
1世紀前后,日本開始出現(xiàn)奴隸制國家,后來本州中部興起奴隸制國家大和,5世紀時大和統(tǒng)一日本。
二、 大化改新 1、背景:①國內(nèi):社會矛盾十分尖銳,政局混亂 ②國際:受中國隋唐制度影響
▲2、時間:7世紀中期 (中國的唐朝) 3、改革者:孝德天皇 (年號大化)
▲4、主要內(nèi)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 ②經(jīng)濟上,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zhuǎn)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nóng)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5、意義: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三、 阿拉伯國家的建立(跟伊斯蘭教的產(chǎn)生有密切關系)
1、 伊斯蘭教產(chǎn)生背景:①多神崇拜,部落戰(zhàn)爭不斷。②各種社會矛盾尖銳,人民渴望統(tǒng)一。(了解即可)
▲2、建立時間:7世紀 3、建立者:穆罕默德 4、地點:麥加 5、經(jīng)典:《古蘭經(jīng)》
6、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動及貢獻:① 7世紀初穆罕默德在麥加創(chuàng)伊斯蘭教 ; ② 622年在麥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伊斯蘭教把622年定為伊斯蘭教教歷元年。 ③ 攻打麥加,麥加貴族接受伊斯蘭教,麥加
成為伊斯蘭教圣地。 ④ 征服麥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tǒng)一。
▲7、伊斯蘭教創(chuàng)立重要意義:為阿拉伯半島統(tǒng)一創(chuàng)造了條件。
補充 中日交往始于何時?什么朝代往來密切?那時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
始于漢朝。唐朝交往密切。原因:①唐朝制度先進,經(jīng)濟繁榮,文化昌盛。②唐朝自身以博大胸懷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
第5課 中古歐洲社會
一、 等級森嚴的西歐封建社會
1、 法蘭克王國建立: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日耳曼人建立起強大的是法蘭克王國。
2、 查理•馬特改革 (時間:8世紀前期)
①內(nèi)容:改變以前無條件賞賜貴族土地的做法,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須為封主服兵役。
②影響:改革在封建貴族內(nèi)部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在各級封建主之下,農(nóng)奴等勞動者處在社會底層。
(重要的意義是:促進了封建社會的形成。)▲強調(diào):查理馬特是法蘭克王國宮相
3、 西歐等級制度的特點:
等級森嚴,層層分封,各級封建主依次從屬。(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保?BR> 4、羅馬教廷在西歐封建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
①羅馬教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②教會和教皇成為西歐大的土地所有者。③是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 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
1、 城市的重新興起:10世紀重新興起,其興起帶動了城市文明的產(chǎn)生。
2、 市民與封建主斗爭:①原因: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 ②方式:金錢贖買、武力 ③典型例子:瑯城自治
3、 市民階級形成的意義: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yè)迅速發(fā)展的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yè)者和商人、銀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fā)展成早期資產(chǎn)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奠定了階級基礎。
三、 拜占廷帝國的滅亡
1、 東羅馬帝國建立:395年,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稱拜占廷,所以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廷帝國。
2、 東羅馬帝國滅亡原因:①為恢復過去的羅馬帝國的版圖,四處征討,財金民窮,帝國內(nèi)憂外患不斷。②西方軍隊東征,征服并統(tǒng)治拜占廷達半個多世紀。③3世紀末奧斯曼土耳其在西亞興起,威脅了其統(tǒng)治。
3、 結(jié)果:15世紀中期,被奧斯曼土耳滅亡。
4、 奧斯曼土耳其的建立:
① 興起:13世紀末在西亞興起
② 擴張:占領小亞細亞,滲入巴爾干半島,滅拜占庭帝國
四、▲西歐封建社會的特點:
①等級森嚴,層層分封,依次從屬的封建等級制度。②教會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進行經(jīng)濟和精神統(tǒng)治。③封建城市興起帶動了城市文明產(chǎn)生。④市民階級形成并從中產(chǎn)生了后來的資產(chǎn)階級,為資本主義興起奠定了階級基礎。
▲強調(diào):西歐封建社會屬于知識分子的是:教會的主教、神甫等神職人員。
第6課 古代世界的戰(zhàn)爭與征服
一、希波戰(zhàn)爭
1、波斯帝國建立:前6世紀,古代伊朗以波斯人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國。
2、擴張:征服埃及,指向歐洲,三次出征希臘,史稱希波戰(zhàn)爭。
3、結(jié)果:希臘軍民頑強戰(zhàn)斗,取勝。
二、亞歷山大大帝東征:
1、經(jīng)過: 亞歷山大出兵東征掃蕩了小亞細亞,攻入埃及,然后回師占領兩河流域,滅掉波斯帝國,遠達印度,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定都巴比倫。
2、影響:給當?shù)厝嗣駧砹松钪貫碾y,但在客觀上也促進了東西方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
三、羅馬帝國大規(guī)模時:1、疆域四至:東起幼發(fā)拉底河上游,西臨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達不列顛、萊茵河和多瑙河 2、疆域大時間:2世紀 ,地中海成為其內(nèi)湖,地跨歐亞非。
3、帝國強盛原因:內(nèi)戰(zhàn)的停止和統(tǒng)治政策的加強,在初約200年間,帝國境內(nèi)局勢安定,經(jīng)濟繁榮
4、影響:①羅馬帝國的征服和統(tǒng)治充滿著暴力 ②羅馬文化滲入到它統(tǒng)治的廣大地區(qū)。
▲5、如何評價古代世界的戰(zhàn)爭與征服?(如希波戰(zhàn)爭、亞歷山大東征和羅馬帝國擴張)
①形成了一些龐大的統(tǒng)一的帝國。②給當?shù)厝嗣駧砹松钪貫碾y,③但在客觀上也促進了東西方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