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學專業(yè)本科生實習報告

字號:

2012年的夏天,烈日照常,炙熱的陽光烘烤著嶺南大地。為了踐行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作為傳媒行業(yè)的接班人,我主動加入了**縣廣播電視臺,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實習。在這三個月當中,我學會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從采訪到編稿再到剪輯,全面接觸新聞業(yè)務。
    這是讓自己充實和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獲益匪淺。關于實習中的點點滴滴,我都有著深刻的體會。
    關于采訪
    新聞采訪時新聞記者重要的專業(yè)技能之一,也是成為一名合格的新聞記者的必修課。在實習之初,我對即將進行的采訪活動充滿無限期待,憧憬著自己能拿著話筒,對著鏡頭,氣定神閑地播報新聞,在電視面前大放光彩。但是去了電視臺以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憧憬太過美好,被既定的現(xiàn)實徹底打敗。在實際的采訪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我們的新聞大多數(shù)是政治新聞,基本圍繞著領導們轉(zhuǎn)。像某領導視察、某地召開某會議等,諸如此類。大多數(shù)時候,電視臺的記者就像一個小跟班緊緊跟在后面,沒有發(fā)揮在新聞采訪中的主導作用。即便是這樣,我并沒有沮喪,我明白我要學習的東西永遠都比我要抱怨的多。在歷次的采訪中,我不斷向年長的同事學習經(jīng)驗并付諸實踐。首先,我要清楚我今天報道的線索,找出新聞由頭。在采訪中要弄清楚人物關系,對號入座。采訪中要細心觀察,勤做記錄。后,向事主索要新聞材料。會議新聞大多數(shù)時候是由會議材料的,但是有些時候沒有材料,我們必須做好筆記。有些事件新聞我們必須熟悉它的背景,因此我們通常在采訪中會向事主或有關人員打聽消息。
    似乎每個記者都會經(jīng)歷這么一件難堪的事,就是被人拒訪。雖然我已做好心理準備,但是當我真正被人拒絕的時候情緒還是很失落。那次我采訪的是一個夏令營的帶隊老師,她是這個團隊的主要負責人。我試圖從她口中得知這次活動的目的以及活動目前的進展情況。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她似乎很不樂意接受訪問,總拿“不清楚”“不知道”來搪塞我,后甚至斬釘截鐵地中斷了我的提問,帶著隊伍揚長而去了。因為沒有獲得必要的信息,稿件就無法完成。于是我轉(zhuǎn)而從小朋友下手,逐個逐個地問。后在一個小朋友的幫助下,我成功訪問了另一位帶隊老師,取得了相關的信息,勉強完成了稿件。
    當然,外出采訪并不僅僅是做會議記錄,采訪當事人這么簡單。有些時候,是漫長而無聊的等待,而有些時候是讓人崩潰的全程跟蹤采訪。哪里有新聞,我們就往哪里跑。我們也上高山,我們也下農(nóng)田,36度的高溫,我們在火辣辣的太陽底下站了一個上午,為的是全程跟蹤拍攝。當然,這里辛苦的莫過于攝像大哥了,扛著機器一動也不動,汗流浹背、頭頂都能冒煙。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我深刻體會到新聞記者必須具備較好的身體素質(zhì),因為這項工作隨時都在考驗你的體力。
    關于寫作
    如果說采訪技巧是我的弱項,那么我認為與之互補的就是寫作技巧了。大學期間,我們練習得多的就是新聞寫作,我原本以為我在這方面很專業(yè),很擅長。不過此次實習再*了我對自己的認識。一切從零開始。第寫新聞稿,不知道從何寫起。不知道該寫什么樣的#實習報告# #新聞學專業(yè)本科生實習報告#、不知道哪件事哪句話是重點,不知道什么該報什么不該報。我總糾結(jié)著如何組織材料,如何寫得更有更有文采,如何擬個漂亮的標題??偸窃谖壹m結(jié)的時候同行的記者已經(jīng)寫完稿子拿給主任審閱了。后來在編輯和記者們的指導下我慢慢領會到,電視新聞的寫作無需花哨,只要用通俗的語言簡明扼要表達清楚就行。文章的結(jié)構(gòu)有一個萬能模板,遣詞造句不用煞費苦心,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從材料上面直接摘取關鍵詞。電視新聞無論是長消息還是短消息都必須有一段完整的#實習報告# #新聞學專業(yè)本科生實習報告#,而習慣寫簡訊的我曾一度很排斥寫消息的#實習報告# #新聞學專業(yè)本科生實習報告#。對于報道的重點則在于事件本身,當然還是要突出領導人和政府工作的積極形象。涉及到違法亂紀以及負面形象的則少報或不報。這些行業(yè)中的“潛規(guī)則”很快就指引我步入正軌,開始熟悉這類消息的寫作。
    我們臺里的晚間新聞大多是300到600字的短消息。可即便是短消息,也常常讓我捉襟見肘、無從下筆。這時候我終于堅信“七分采、三分寫”這句話的真理性了。因為前期采訪沒有準備充分,沒有材料沒有背景,直接導致后期寫作的無證可考,使得我在稿件完成的質(zhì)量和效率上都大打折扣。無怪乎每次同行的記者都那么積極地索要材料。
    關于業(yè)務流程
    新聞采訪和寫作是制作一條新聞核心的工作,但對于電視新聞來說,業(yè)務流程卻并非如此簡單。新聞攝影是電視新聞直觀的表達方式,所以電視臺每次外出都得帶上攝像記者。一般情況下,只要不是全程跟蹤拍攝,記者們都會揀幾個重要的鏡頭拍完就趕回電視臺寫稿,有的記者當場就能把稿子寫完。每天的采訪任務超過當天下午五點完成且不僅要的,推遲至次日播出。每天下午三點鐘,播音員就當天的審好的新聞稿陸續(xù)錄音。錄音完成后交由負責該條新聞的攝影記者進行非線性編輯。播音員緊接著上鏡錄影。后交由當天值班的剪輯人員完成當天所有新聞的編輯和加工。這樣新聞的制作就大致完成了,待監(jiān)制審查過后,交由播出部播出。
    關于團隊合作
    電視新聞的制作分工明確,但是需要各部門各同事共同協(xié)調(diào)配合,才能完成。例如在前期采訪中,文字記者與攝像記者必須溝通好要拍什么畫面,寫什么內(nèi)容。在后期剪輯中,剪輯員需要根據(jù)播音材料的長度和文字內(nèi)容來編輯畫面。新聞的發(fā)布需要新聞部與播出部的共同努力。。。。。。因此我們不是單槍匹馬,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而是千軍萬馬,是一整個團隊在運作。我必須學會與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門打交道,并且熟悉各個部門的職能。臺里的同事大多是比我年長的叔叔阿姨,剛開始不知道該如何交流,覺得有代溝,到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們總是一起工作,之間的話題也就越來越多了。原來只要大家都真誠地在溝通,就能構(gòu)建一個融洽的工作氛圍。他們待我如學生,我待他們?nèi)鐜熼L。在這樣一個友好的環(huán)境中我漸入佳境,逐步進入到我的角色中。
    關于新聞環(huán)境
    在縣級電視臺做新聞,由于機制不健全、隊伍不專業(yè)、資金不雄厚等因素,我們的新聞常常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制約??h級電視臺屬于事業(yè)單位,歸行政部門管,由財政撥款,這樣就大大限制了新聞的自由度。在這樣先天不足的環(huán)境下,我們做出來的新聞是類型單一的??h級電視臺不像省級,市級電視臺有新對獨立的采編權(quán),也沒有自身的盈利,新聞的主要來源是各級各部門下發(fā)的任務,很少有主動采集新聞。當?shù)卣畬π侣勢浾摰陌殃P很嚴格,什么該播什么不該播全憑上級一句話。我在電視臺實習期間就遇到過幾次這種情況。第是省領導來我們縣視察森林保護工作,由于領導們只是到縣里的森林公園察看,并沒有什么重要活動或者重要講話。事后在我們的采訪車上縣領導就示意我們這條新聞不用播了,理由是主題不鮮明。第二次是省委宣傳部到我們縣里考察扶貧調(diào)研活動,一切行動正常。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事后在返回電視臺的途中,我們被告知今晚這條新聞不必播出。同行的蔡姐說這樣也好,就不用寫稿了。但是我們四個人冒著烈日當空的酷暑忙活了一整天,后卻被告知稿子沒得播,我頓時覺得自己的工作積極性受到了打擊。但即使是在這樣高壓的環(huán)境下我們還是秉承著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原則,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對于我來說,需要適應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才能在這個環(huán)境中謀求發(fā)展,這也是對我自身綜合素質(zhì)的一個考驗。
    總結(jié)
    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雖然我的實習經(jīng)歷說不上歡樂,但也過得有滋有味。時間在悄悄飛逝,三個月已接近尾聲,到了我該說再見的時候了?;厥走@三個月的時間,我有過迷茫有過困惑,也有過快樂有過滿足。從一個初出茅廬、懵懵懂懂的實習生到漸漸熟悉和掌握電視新聞的制作和電視臺新聞工作的運作規(guī)律,這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zhàn)的過程,也是讓人受益匪淺的成長。
    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我學習到許多關于采訪、寫作、非線性編輯等方面的知識,逐漸熟悉了電視新聞制作的流程,并進一步加深了我對電視媒體行業(yè)的了解。我學習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積累了一定的行業(yè)經(jīng)驗,但同時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在經(jīng)歷了烈日的考驗之后我深刻體會到新聞工作者疲于奔波的艱辛,更強烈地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記者必須具備各方面的素質(zhì),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高超的技能,較強的隨機應變能力,較高的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而且要有吃苦耐勞、愛崗敬業(yè)的精神。同時也體會到新聞工作者身上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和道德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