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舞基礎(chǔ)教程:爵士舞的起源

字號:

非洲的黑人由于受到長達約三百年的奴隸交易,使得他們被遣散在美國及世界各地。在新環(huán)境,新生活中過著暗淡悲慘的奴隸日子,雖在這種痛苦的情況中,仍然未忘記他們的音樂與舞蹈。無論在人生的喜、怒、哀、樂或拜神的集會里,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唱起故鄉(xiāng)的歌曲,大跳其民族舞蹈。又因他們不斷的創(chuàng)新,發(fā)明新舞步,逐漸地美國人對這些充滿韻律節(jié)奏感的黑人舞蹈感到興趣。于是久而久之乃逐漸變成喜氣洋洋、都巿型的音樂和舞蹈。
    「爵士」一詞本來是一類音樂的名稱,在音樂用語的 “Jazz” 一詞是在一九零零年以后才被使用,在那以前似乎叫做 “Jass”。爵士舞于二十世紀早期因循爵士樂自然伴隨而演進下來,又因爵士樂在演奏上,一向相當熱鬧,“Jazz” (jazz up) 才會有喧鬧、狂躁、活潑之意。最早的爵士舞蹈是由黑人的社交舞配上爵士音樂來表演的,盛行于美國南方的鄉(xiāng)下,特別是紐奧良城的一些業(yè)余舞者,他們會在聚會上或俱樂部的場所表演爵士舞蹈。到了一九一七年,當時的流行舞者順著歌詞的意思來表演,有一位叫班頓歐爾斯崔(W. Benton Overstreet)寫了一首歌叫 “The Jazz Dance”,而這首歌里的 “Jazz Dance” 就變成爵士舞蹈的永久代名詞,爵士舞的名稱就此產(chǎn)生了。
    當爵士舞在即興演奏和節(jié)奏明快的爵士樂伴奏下以「舞曲」的形式出現(xiàn)后,那些黑人、白人的舞蹈家將基本步伐加以改良及變化,此外又啟發(fā)后進者的創(chuàng)新靈感而增加了臀部的擺動,肩部的抖動和身體其它部位的獨立動作。
    隨著一九二零年紐奧良的黑人們開始演奏其爵士音樂以來,就流行許多以混會體方式的搖滾型舞蹈,如查爾斯登舞(Charleston)、西迷舞(Shimmy)、琳蒂舞(Lindy)等均盛行一時,后來更由于布吉烏吉(Boogie-Woogie)和吉特巴(Jitterbug)的誕生,在舞蹈的型式上有了一個很大的變化,從以往一向擁抱的舞蹈,改變成一種舞者與舞伴分開來對跳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