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考最不按套路出牌題目:電影竟成選項

字號:

國考常識判斷每年題目的形勢已經非常成熟化,考察的方面也基本不會太出格,但是在一些題目的選擇上卻有一些不按套路出牌的地方。主要呈現出以下三個方面:
    一、知識常規(guī),題型新穎
    二戰(zhàn)屬于常規(guī)的知識點,但是今年的題型卻比較新穎,如13題:
    下列作品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有關的是( )
    A. 《辛德勒名單》
    B. 《靜靜的頓河》
    C. 《智取威虎山》
    D. 《戰(zhàn)爭與和平》
    答案:A
    解析:二戰(zhàn)時間為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A選項,《辛德勒名單》,是一篇以二戰(zhàn)為背景的小說。B選項,《靜靜的頓河》是以二戰(zhàn)之前俄羅斯哥薩克人參與一戰(zhàn)為背景的作品。C選項,《智取威虎山》,是以1946年解放戰(zhàn)爭為背景的京劇作品。D選項,《戰(zhàn)爭與和平》是一部描寫19世紀初俄國人民反對拿破侖入侵的衛(wèi)國戰(zhàn)爭的小說。故答案選A項。
    我們沒有想到的是,出題形式會把小說跟戰(zhàn)爭背景結合在一起去考,那么這幾個小說我們都應該看過,或者了解過才行。同時也看到,像A也是一個非常知名的電影,而C也是在國內上映且大火的電影,所以我們還是會發(fā)現一個規(guī)律,考試內容并不難,還是靈活,并且需要大家多關注生活的方方面面,方能取勝。
    二、題型常規(guī),內容出新
    而其他題目中,在今年的考試中,我們發(fā)現地理知識與環(huán)境知識結合在一起考,知識的考察更加注重實際,更加注重城市發(fā)展。而不像以前一樣僅僅考察自然地理或國情。例如網友回憶第14題:
    某城市空氣質量較差,檢測結果顯示,在主要污染物,PM10顆粒濃度嚴重超標,PM2.5顆粒濃度及有害氣體濃度尚在正常范圍,如果你是城市決策者,采取以下哪些措施能在影響小的情況下,有效的改善空氣質量?( )
    ①整改郊區(qū)水泥廠 ②整改郊區(qū)造紙廠
    ②市區(qū)車輛限號行駛 ④改善郊區(qū)植被環(huán)境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PM2.5指環(huán)境空氣中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細顆粒物、可入肺顆粒物,能較長時間懸浮于空氣中。PM10是環(huán)境空氣中小于等于10微米的可吸入顆粒物,指漂浮在空氣中的固態(tài)和液態(tài)顆粒物的總稱,PM10是包含PM2.5的。從題意中可以看出,該城市空氣質量差的原因是PM10濃度嚴重超標,PM2.5顆粒濃度及有害氣體濃度尚在正常范圍,所以從能夠改善空氣質量有效的方式是要減少PM10的排放量,也就是主要減少固態(tài)顆粒排放量。①水泥廠的污染物肯定會涉及一些固態(tài)顆粒物污染,所以應該整改。而②造紙廠主要的污染是廢氣廢水污染,產生的粉塵固態(tài)顆粒污染物并不多,因此整改郊區(qū)造紙廠并不能有效的改善空氣質量。所以②不選,而車輛的尾氣排放主要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和固體懸浮顆粒等,影響的也是PM2.5,所以③不選,而④,郊區(qū)植被環(huán)境會影響城市的環(huán)流,所以會影響粉塵的流動,所以①④能有效的改善空氣質量。故正確答案是B。
    三、形式規(guī)矩,考點出奇
    每年的考試中,總有一些我們無法預測的知識點,雖然題目不多,但是這些題目往往是令我們感到頭疼的。比如今年考察恐龍知識的第18題:
    下列關于恐龍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主要活躍在中生代時期
    B.霸王龍和劍龍都是肉食性動物
    C.屬于脊椎亞門類動物中的哺乳綱
    D.可通過某個DNA片段克隆出恐龍
    答案:A
    解析:恐龍是出現于中生代多樣化優(yōu)勢陸棲脊椎動物,所以A項正確;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大的一種,是龐大的陸地肉食性動物之一和的食肉恐龍,劍龍,為一種巨大的草食性恐龍,是一種生存在侏羅紀晚期的食草性動物,所以B項說法錯誤;恐龍主要是群生存于陸地上的主龍類爬行動物,并不是哺乳綱動物,所以C項錯誤;理論上只要將完整的基因序列提取出來,就可以進行克隆,但是只通過某個DNA片段是無法克隆的,所以D項說法錯誤。綜上所述,本題選A。
    常識大部分考題都是屬于常規(guī)題型,在課程中也都提到過,從新的考卷中也可以看出,常識考察更加生活化,更加注重實際,想要拿高分,需要你加油更加熱愛生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