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選題 )(1)水庫邊釣魚(2)送交水庫管理處(3)小明放暑假(4)放歸水庫中(5)捉到一只百年烏龜
A. 1-5-2-4-3
B. 5-2-4-3-1
C. 3-1-5-2-4
D. 3-5-4-1-2
正確答案是 C,
來源:黑龍江2006
考點:邏輯順序
解析:事件為:小明暑假中去水庫邊釣魚,結(jié)果捉到一只百年烏龜,于是把這只龜送交到水庫管理處,管理處又把烏龜放回水庫。因此,本題答案為C選項。
2( 單選題 )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區(qū)分了兩大類影響人們工作的因素,一類是與工作環(huán)境和條件相關的保健因素,這些因素處理不好,員工就會感到不滿,即使解決了也只是沒有不滿而已;一類是與工作本身有關的激勵因素,表現(xiàn)為工作的性質(zhì)、實際的責任、個人成長和獲得認可的機會以及成就感等,這些因素具備了,就可以對員工產(chǎn)生激勵。下列屬于激勵因素的是()。
A. 人際關系
B. 技術監(jiān)督系統(tǒng)
C. 公司的政策與行政管理
D. 上級對個人工作的認同
正確答案是 D,
來源:國家2005
考點:心理學類
解析:本題考察的是多定義判斷,題干給出保健因素與激勵因素兩種定義,但提問只問了激勵因素,因此只觀察激勵因素的定義要件:1、與工作本身有關;2、工作的性質(zhì)、實際的責任、個人成長、獲得認可的機會、成就感等因素產(chǎn)生的激勵。D項符合。A項不是工作本身有關;B項技術監(jiān)督系統(tǒng)與人的工作本身也沒關系;C項公司的政策與行政管理與讓人的本身工作也無關。
3( 單選題 )
列聯(lián)問題指的是兩個相互關聯(lián)的問題,其中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必須依據(jù)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情況作答。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哪項中的兩個問題屬于列聯(lián)問題?
A. 你現(xiàn)在餓嗎?你打算去哪吃飯?
B. 你的屬相是仁德以?你今年多少歲?
C. 買房的合同簽了嗎?你去看房了嗎?
D. 你喜歡小動物嗎?你妹妹喜歡小動物嗎?
正確答案是 A,
來源:無地區(qū)2014
考點:其他定義
解析:“列聯(lián)問題”指兩個相關聯(lián)的問題。A項只有回答第一問,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才能提出第二問。B、C、D三個選項中,無論第一問得到的答案是肯定還是否定都不影響第二問的提出,兩問之間沒有必然聯(lián)系。因此,正確答案為A項。
4( 單選題 )(1)年逾花甲(2)豆蔻年華(3)而立之年(4)兩小無猜(5)知命之年
A. 4—2—3—5—1
B. 4—2—3—1—5
C. 3—1—4—2—5
D. 2—1—4—3—5
正確答案是 A,
來源:江蘇(C卷)2005
考點:時間順序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一體類排序中的時間順序。本題考查的是從幼到老的年齡排序?!皟尚o猜”指的是童年,“豆蔻年華”指的是女子十三四歲,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
5( 單選題 )路徑依賴:指人類社會中的技術演進或制度變遷有慣性,即一旦進人某一路徑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chǎn)生依賴,不斷自我強化,輕易走不出去。下列不屬于路徑依賴的是( )
A. 蕭規(guī)曹隨
B. 刻舟求劍
C. 隨波逐流
D. 守株待兔
正確答案是 B,
來源:江蘇(A卷)2011
考點:社會學類
解析:定義的關鍵要件為:一旦進入某一路徑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chǎn)生依賴。在A項中,蕭規(guī)曹隨的意思是,蕭何創(chuàng)立了規(guī)章制度,死后,曹參做了宰相,仍照著實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規(guī)辦事,符合定義的要件,排除;在C項中,隨波逐流的意思是,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只能隨著別人走,符合定義的要件,排除;在D項中,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狹隘經(jīng)驗,不知變通,符合定義的要件,排除。在B項中,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fā)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不符合定義要件。因此,本題答案為B選項。
6( 單選題 )
王濤的好朋友都喜歡歌手周某的歌。王濤在某咨詢公司工作的同學都不喜歡歌手周某的歌。麗莎既是王濤的同學,也是他的好朋友,米藍是王濤的同學但不在該咨詢公司工作,賀宇是王濤的同學但不喜歡歌手周某的歌。
根據(jù)以上陳述,一定可以得出以下哪項?
A. 米藍喜歡歌手周某的歌
B. 王濤不在該咨詢公司工作
C. 賀宇在該咨詢公司工作
D. 麗莎不在該咨詢公司工作
收起
解析:糾錯講收藏本題正確答案是 D,
來源:北京2014
考點:選言命題聯(lián)言命題
解析:題干翻譯:(1)王濤的好朋友→喜歡周某的歌,(2)王濤在咨詢公司工作的同學→不喜歡周某的歌,麗莎:王濤的同學且王濤的朋友,米藍:王濤的同學且否定咨詢公司工作,賀宇:王濤的同學且否定喜歡周某的歌。由上述條件可以得到:米藍是王濤的同學且否定咨詢公司工作是對(2)的否前,不能得到確定的結(jié)論。賀宇不喜歡周某的歌,根據(jù)是對(2)的肯后,不能得到確定的結(jié)論。麗莎是王濤的好朋友是對(1)的肯前,那么必然肯后即麗莎必然喜歡周某的歌,而麗莎喜歡周某的歌是對(2)的否后,否后必然否前,則麗莎一定不在咨詢公司工作。故本題正確打答案為D。
7( 單選題 )某公司在選派與外商談判的人員時,有甲、乙、丙、丁四位候選人。為了組成談判陣容,公司有如下安排:如果派甲去,而且不派乙去,那么丙和丁中至少要派一人去。如果公司沒有派甲去,最能支持這一結(jié)論的是()。
A. 派乙去,不派丙和丁去
B. 不派乙去,派丙和丁去
C. 乙、丙、丁都沒派去
D. 乙、丙、丁都派去
正確答案是 C,
來源:吉林(乙卷)2008
考點:選言命題充分條件聯(lián)言命題
解析:題干可以翻譯成:甲且-乙→丙或丁。現(xiàn)在給的結(jié)論是“-甲”,要想得到這一結(jié)論,必須否定后件,即-丙且-丁。根據(jù)“否后必否前”的規(guī)則,應該得到-甲或乙。要想得到“-甲”的結(jié)論,只能否定另一個選言支,即-乙。因此,最能支持這一結(jié)論的是乙、丙、丁都沒派去。因此,本題答案為C選項。拓展對于聯(lián)言命題的否定是否定一個即可,對于選言命題的否定必須是同時否定。用公式表達即:-(P或Q)=-P且-Q;-(P且Q) =-P或-Q。
8( 單選題 )
殷商甲骨卜辭中有大量關于天文現(xiàn)象的記載,包括對日月出入、日月食、立表測日景、恒星、行星、新星、彗星的記錄。這些卜辭材料說明殷代的天文學已經(jīng)到了相當發(fā)達的水平。而所有這些天文觀測是與敬天的巫教分不開的。由此說明從敬天的巫教中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測天的天文學,其通天的宗教目的是一致的。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結(jié)論?
A. 天文觀測的方式受到了巫教敬天的影響
B. 巫教盛行的同時,天文觀測水平也不斷在發(fā)展
C. 殷商甲骨卜辭記錄的天文現(xiàn)象代表了當時天文觀測的水準
D. 在巫教敬天的過程中,天文觀測是占卜天意有規(guī)則可循、可靠的方法
正確答案是 D,
來源:重慶市2014
考點:其他定義
解析:這是一道加強論證類題目,首先必須找出題干中的論點。此題論點是“敬天的巫教中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測天的天文學”;題干中出現(xiàn)了“由此”一次,由此之前的話即為論據(jù),“這些天文觀測是與敬天的巫教分不開的”??梢园l(fā)現(xiàn),題干的論證是存在斷層的,無法由觀測與巫教分不開,得出巫教中產(chǎn)生了天文學的結(jié)論。而四個選項中,只有D選項,說明了巫教在敬天過程中采用了天文觀測的方法,加強了論據(jù)與論點之間的聯(lián)系。
9( 單選題 )
視覺對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間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視覺經(jīng)驗。它可能是由于光線的不同強度在空間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一個物體的顏色受到其周邊物體顏色的影響而發(fā)生色調(diào)改變引起的。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屬于視覺對比的是:
A. 日光燈的光線每秒閃動100次,人們卻看不出它在閃動
B. 在注視亮著的電燈后,閉上眼睛,眼前會出現(xiàn)一個燈的光亮形象
C. 長時間觀察掛鐘時,會感覺指針從上往下走時比從下往上走時快
D. 同樣灰度的正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下比放在黑色背景下顯得暗得多
正確答案是 D, 你沒有回答這道題 。
來源:青海2014
考點:其他定義
解析:題干中定義說到,視 顏色的覺對比“可能是由于一個物體的顏色受到其周邊物體顏色的影響而發(fā)生色調(diào)改變引起的”。D選項符合定義內(nèi)容,因此,本題答案選擇D選項。
10( 單選題 )(1)工人失業(yè)增多(2)自由競爭(3)勞動生產(chǎn)率提高(4)貧富差距加大(5)采用先進生產(chǎn)技術
A. 5—3—2—4—1
B. 2—5—3—1—4
C. 5—2—3—4—1
D. 1—2—5—3—4
正確答案是 B,
來源:上海2006
考點:時間順序
解析:在自由競爭的條件下,那些采取先進生產(chǎn)技術的工廠,提高了自己的勞動生產(chǎn)率,但同時也淘汰了富余的勞動力,造成工人失業(yè)率的上升,貧富差距也由此加大。因此本題答案為B。
11( 單選題 )
![]()
A. 如圖所示
B. 如圖所示
C. 如圖所示
D. 如圖所示
正確答案是 A,
來源:黑龍江2005
考點:運算
解析:觀察圖形發(fā)現(xiàn),在第一段圖形中,第一幅圖和第二幅圖求異得到第三幅幅。延續(xù)此規(guī)律,第二段中第一幅圖和第二幅圖求異,得到第三幅圖。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拓展運算中的求異指的是2幅圖去掉相同的部分保留不同的部分,還有一種叫求同,它指的是去掉不同的部分,保留相同的部分。
12( 單選題 )可能所有報考文秘專業(yè)的考生都想從事秘書工作。以下哪項斷定的含義與上述斷定最為一致( )。
A. 可能有的報考文秘專業(yè)的考生不想從事秘書工作
B. 可能有的報考文秘專業(yè)的考生想從事秘書工作
C. 必然有的報考文秘專業(yè)的考生不想從事秘書工作
D. 必然所有的報考文秘專業(yè)的考生都不想從事秘書工作
正確答案是 B,
來源:吉林(甲卷)2012
考點:充分條件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有的”的集合概念,即至少至多為全部。故本題正確答案為:可能有的報考文秘專業(yè)的考生想從事秘書工作。所有的能夠推出有的。這是集合命題中的知識點。答案為B。
13( 單選題 )
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
![]()
A. 如圖所示
B. 如圖所示
C. 如圖所示
D. 如圖所示
正確答案是 D,
來源:海南2014
考點:交點
解析:本題數(shù)量類,第一行直線與曲線交點個數(shù)分別是:0、1、2;第二行直線與曲線交點個數(shù)分別是0、1、2;第三行直線與曲線交點個數(shù)分別是0、1、2。A項和C項直線與曲線沒有交點,B項直線與曲線交點個數(shù)為4。因此選擇D選項。
14( 單選題 )傳統(tǒng)邏輯把排中律當作事物的基本規(guī)律之一,意為任一事物在同一時間里具有某屬性或不具有某屬性,而沒有其他可能。排中律也是思維的規(guī)律,是指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一個命題不可能既不是真的,又不是假的,即兩個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可能同時為假。據(jù)此定義,以下違反排中律的一項是( )。
A. 小陸踢完足球回到宿舍,小陳問他:“贏了嗎?”小陸說:“沒有?!毙£悊枺骸澳敲矗斄?”小陸說:“也沒有?!?BR> B. 小周在回答招聘單位面試問題時說:“我的專業(yè)不是社會學,也不是教育學。”
C. 甲、乙二人下完棋后,一位觀棋者笑著說:“看來你倆是誰也贏不了誰?!?BR> D. 這場戰(zhàn)爭,既不能說它是正義的,也不能說它是非正義的
正確答案是 D,
來源:吉林(乙卷)2010
考點:其他定義
解析:排中律的定義要件:1、兩個互相矛盾的思想;2、不可能同時為假。A項足球賽的結(jié)果存在輸、贏、和局三種可能;B項小周的專業(yè)除了社會學和教育學外,還存在許多種其他可能;C項棋局的結(jié)果與足球賽一樣,也存在輸、贏、和局三種可能,A、B、C三項都與排中律無關;D項戰(zhàn)爭的性質(zhì)只有正義和非正義兩種可能,D項又將二者都否定了,不可能同時為假,違反了排中律,選擇D項。
15( 單選題 )有研人員指出,自工業(yè)革命以來,人類活動的能力和滿園都顯著增加,與此同時,海洋的PH值卻在逐漸下降,因此人類活動與海洋酸化之間具有因果關系,這將給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不可逆轉(zhuǎn)的損害。但是,反對者認為,大氣中本身含有的二氧化碳才是導致海洋酸化的罪魁禍首。如果沒有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將遠高于當前水平,全球變暖的影響將更加嚴重。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消弱反對者的觀點( )。
A. 工業(yè)革命以前的人類活動并沒有導致海洋酸化
B. 據(jù)統(tǒng)計,工業(yè)革命以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顯增加
C. 二氧化碳不會全部被海洋吸收,有相當一部分殘留在大氣中
D. 到2100年海水酸度將下降到7.8,那時海水酸度將比1800年高150%
正確答案是 B,
來源:吉林(甲卷)2012
考點:雙觀點
解析:論點是:“大氣中本身含有的二氧化碳才是導致海洋酸化的罪魁禍首。”B選項提到了工業(yè)革命之后二氧化碳的增加,故說明海洋酸化是工業(yè)革命帶來的二氧化碳所造成的,與大氣本身的二氧化碳含量無關,否定了論點。而C選項雖然提到了二氧化碳,但是與大氣本身無關,所以C跟A、D選項一樣,與論點無關都是為無關選項,故此題答案為B。
16( 單選題 )(1)暈倒(2)領導探望(3)步入社會(4)工作任勞任怨(5)成為勞模
A. 4-2-1-3-5
B. 1-3-2-4-5
C. 5-4-1-3-2
D. 3-4-1-2-5
正確答案是 D,
來源:北京(應屆)2007
考點:時間順序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事件的時間順序,某人開始是步入社會,在工作中任勞任怨,導致暈倒,之后領導進行探望,最后嘉獎評為勞模。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
17( 單選題 )(1)計算機配件產(chǎn)量降低(2)臺灣占領了亞洲地區(qū)大部分計算機配件市場(3)亞洲地區(qū)計算機配件價格上漲(4)計算機配件工廠受到破壞(5)臺灣發(fā)生地震
A. 2—5—4—1—3
B. 5—1—3—2—4
C. 5—2—4—3—1
D. 3—1—4—5—2
正確答案是 A,
來源:國家2000
考點:邏輯順序
解析:通過觀察本題涉及的5件事可以發(fā)現(xiàn):這5件事中只有地震會使工廠遭到破壞,從而使得產(chǎn)量降低,進一步導致產(chǎn)品價格上漲。對照選項,只有A符合此推理,再檢查A的排序,確認其符合邏輯。故正確答案為A。
18( 單選題 )非正式組織是指人們在共同工作或相互接觸中以感情、性格、愛好相投為基礎形成的若干人群。這些群體不受正式組織的行政部門和管理層次等的限制,也沒有明確規(guī)定的正式結(jié)構(gòu),但在其內(nèi)部形成一些特定的關系結(jié)構(gòu),自然涌現(xiàn)出自己的“”,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行為準則和規(guī)范。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提及的人群屬于非正式組織的是:
A. 老王過生日,邀請了十多位同事在自己家中聚會
B. 小劉下班后和本單位的幾名年輕人一起踢足球
C. 小張是校學生會文藝部部長,經(jīng)他介紹,幾名同學參加了文藝演出
D. 幾位退休職工自發(fā)成立老人曲藝社,利用周末時間在社區(qū)演出
正確答案是 D,
來源:國家2011
考點:管理學類
解析:非正式組織的關鍵要件有:(1)沒有明確規(guī)定的正式結(jié)構(gòu);(2)內(nèi)部形成特定的關系;(3)組織。A項只是一次聚會,而不是組織,不符合要件,排除。B項也沒有形成組織,不符合要件,排除。C項中校學生會是個正式組織,不符合要件,排除。D項符合定義的要件,屬于非正式組織。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
19( 單選題 )
![]()
A. 如圖所示
B. 如圖所示
C. 如圖所示
D. 如圖所示
正確答案是 A,
來源:北京(應屆)2007
考點:運算
解析:本題考查樣式類的求異運算問題。前一組圖形中,前兩個圖形中正方形內(nèi)部去同存異得到第三個圖形;按照相同的規(guī)律,后一組圖形中前兩個圖形正方形內(nèi)部去同存異得到第三個圖形。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拓展運算是圖形推理中??嫉膬?nèi)容,圖形的運算是指兩個圖形之間按照某種規(guī)則得出第三個圖形,其中規(guī)則主要分為相加、相減、求同以及求異運算,同時涉及到的除了圖形的形狀外還包括圖形的顏色。
20( 單選題 )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 有些青年是黨員,大學生是青年,所以大學生是黨員
B. 所有盜竊犯都是罪犯,王某是罪犯,所以王某是盜竊犯
C. 凡是信仰宗教的人都不是唯物主義者,這些學生不信仰宗教,所以這些學生是唯物主義者
D. 吃素的人不吃魚,陳某吃素,所以陳某不吃魚
正確答案是 D,
來源:福建(春季)2007
考點:充分條件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集合之間的關系,可以運用直言命題的推理規(guī)則,也可以通過畫文氏圖的方法來解題,首先用直言命題的推理規(guī)則來推理,D項中說吃素的人不吃魚,即所有吃素的人都不吃魚,又說陳某吃素,根據(jù)遞推規(guī)則,可知,陳某不吃魚。應用文氏圖的方法解題如下:
![]()
看圖可知,陳某包括在不吃魚的集合之中,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糾錯A項中有些青年是黨員,大學生是青年,第一句話中的青年之前是“有的”,不滿足遞推規(guī)則,因此不能推理;B項中所有盜竊犯都是罪犯,可以換位為有的罪犯是盜竊犯,又知道王某是罪犯,因為第一句話中的罪犯前不是“所有”,因此不滿足遞推規(guī)則,所以不能確定王某是盜竊犯;C項中凡是信仰宗教的人都不是唯物主義者,可以形式化的表達為:宗教→非唯物主義,又知有些學生不信仰宗教,是否前的形式,否前不能必然的否后,因此,C項錯誤。
同樣用文氏圖的方法解題如下:
![]()
拓展涉及到集合之間關系的題目,要掌握的是集合之間有四種關系:所有S都是P,所有S都不是P,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還涉及到三種換位推理:所有S都是P,換位為:有的P是S
有的S是P,換位為有的P是S
所有S都不是P,換位為,所有的P都不是S;
以及一個遞推規(guī)則:S→P,P→Q,可以推出S→Q,前提是兩個P代表的集合完全相同,并且第二個P前面必須是“所有”。
A. 1-5-2-4-3
B. 5-2-4-3-1
C. 3-1-5-2-4
D. 3-5-4-1-2
正確答案是 C,
來源:黑龍江2006
考點:邏輯順序
解析:事件為:小明暑假中去水庫邊釣魚,結(jié)果捉到一只百年烏龜,于是把這只龜送交到水庫管理處,管理處又把烏龜放回水庫。因此,本題答案為C選項。
2( 單選題 )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區(qū)分了兩大類影響人們工作的因素,一類是與工作環(huán)境和條件相關的保健因素,這些因素處理不好,員工就會感到不滿,即使解決了也只是沒有不滿而已;一類是與工作本身有關的激勵因素,表現(xiàn)為工作的性質(zhì)、實際的責任、個人成長和獲得認可的機會以及成就感等,這些因素具備了,就可以對員工產(chǎn)生激勵。下列屬于激勵因素的是()。
A. 人際關系
B. 技術監(jiān)督系統(tǒng)
C. 公司的政策與行政管理
D. 上級對個人工作的認同
正確答案是 D,
來源:國家2005
考點:心理學類
解析:本題考察的是多定義判斷,題干給出保健因素與激勵因素兩種定義,但提問只問了激勵因素,因此只觀察激勵因素的定義要件:1、與工作本身有關;2、工作的性質(zhì)、實際的責任、個人成長、獲得認可的機會、成就感等因素產(chǎn)生的激勵。D項符合。A項不是工作本身有關;B項技術監(jiān)督系統(tǒng)與人的工作本身也沒關系;C項公司的政策與行政管理與讓人的本身工作也無關。
3( 單選題 )
列聯(lián)問題指的是兩個相互關聯(lián)的問題,其中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必須依據(jù)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情況作答。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哪項中的兩個問題屬于列聯(lián)問題?
A. 你現(xiàn)在餓嗎?你打算去哪吃飯?
B. 你的屬相是仁德以?你今年多少歲?
C. 買房的合同簽了嗎?你去看房了嗎?
D. 你喜歡小動物嗎?你妹妹喜歡小動物嗎?
正確答案是 A,
來源:無地區(qū)2014
考點:其他定義
解析:“列聯(lián)問題”指兩個相關聯(lián)的問題。A項只有回答第一問,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才能提出第二問。B、C、D三個選項中,無論第一問得到的答案是肯定還是否定都不影響第二問的提出,兩問之間沒有必然聯(lián)系。因此,正確答案為A項。
4( 單選題 )(1)年逾花甲(2)豆蔻年華(3)而立之年(4)兩小無猜(5)知命之年
A. 4—2—3—5—1
B. 4—2—3—1—5
C. 3—1—4—2—5
D. 2—1—4—3—5
正確答案是 A,
來源:江蘇(C卷)2005
考點:時間順序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一體類排序中的時間順序。本題考查的是從幼到老的年齡排序?!皟尚o猜”指的是童年,“豆蔻年華”指的是女子十三四歲,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
5( 單選題 )路徑依賴:指人類社會中的技術演進或制度變遷有慣性,即一旦進人某一路徑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chǎn)生依賴,不斷自我強化,輕易走不出去。下列不屬于路徑依賴的是( )
A. 蕭規(guī)曹隨
B. 刻舟求劍
C. 隨波逐流
D. 守株待兔
正確答案是 B,
來源:江蘇(A卷)2011
考點:社會學類
解析:定義的關鍵要件為:一旦進入某一路徑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chǎn)生依賴。在A項中,蕭規(guī)曹隨的意思是,蕭何創(chuàng)立了規(guī)章制度,死后,曹參做了宰相,仍照著實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規(guī)辦事,符合定義的要件,排除;在C項中,隨波逐流的意思是,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只能隨著別人走,符合定義的要件,排除;在D項中,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狹隘經(jīng)驗,不知變通,符合定義的要件,排除。在B項中,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fā)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不符合定義要件。因此,本題答案為B選項。
6( 單選題 )
王濤的好朋友都喜歡歌手周某的歌。王濤在某咨詢公司工作的同學都不喜歡歌手周某的歌。麗莎既是王濤的同學,也是他的好朋友,米藍是王濤的同學但不在該咨詢公司工作,賀宇是王濤的同學但不喜歡歌手周某的歌。
根據(jù)以上陳述,一定可以得出以下哪項?
A. 米藍喜歡歌手周某的歌
B. 王濤不在該咨詢公司工作
C. 賀宇在該咨詢公司工作
D. 麗莎不在該咨詢公司工作
收起
解析:糾錯講收藏本題正確答案是 D,
來源:北京2014
考點:選言命題聯(lián)言命題
解析:題干翻譯:(1)王濤的好朋友→喜歡周某的歌,(2)王濤在咨詢公司工作的同學→不喜歡周某的歌,麗莎:王濤的同學且王濤的朋友,米藍:王濤的同學且否定咨詢公司工作,賀宇:王濤的同學且否定喜歡周某的歌。由上述條件可以得到:米藍是王濤的同學且否定咨詢公司工作是對(2)的否前,不能得到確定的結(jié)論。賀宇不喜歡周某的歌,根據(jù)是對(2)的肯后,不能得到確定的結(jié)論。麗莎是王濤的好朋友是對(1)的肯前,那么必然肯后即麗莎必然喜歡周某的歌,而麗莎喜歡周某的歌是對(2)的否后,否后必然否前,則麗莎一定不在咨詢公司工作。故本題正確打答案為D。
7( 單選題 )某公司在選派與外商談判的人員時,有甲、乙、丙、丁四位候選人。為了組成談判陣容,公司有如下安排:如果派甲去,而且不派乙去,那么丙和丁中至少要派一人去。如果公司沒有派甲去,最能支持這一結(jié)論的是()。
A. 派乙去,不派丙和丁去
B. 不派乙去,派丙和丁去
C. 乙、丙、丁都沒派去
D. 乙、丙、丁都派去
正確答案是 C,
來源:吉林(乙卷)2008
考點:選言命題充分條件聯(lián)言命題
解析:題干可以翻譯成:甲且-乙→丙或丁。現(xiàn)在給的結(jié)論是“-甲”,要想得到這一結(jié)論,必須否定后件,即-丙且-丁。根據(jù)“否后必否前”的規(guī)則,應該得到-甲或乙。要想得到“-甲”的結(jié)論,只能否定另一個選言支,即-乙。因此,最能支持這一結(jié)論的是乙、丙、丁都沒派去。因此,本題答案為C選項。拓展對于聯(lián)言命題的否定是否定一個即可,對于選言命題的否定必須是同時否定。用公式表達即:-(P或Q)=-P且-Q;-(P且Q) =-P或-Q。
8( 單選題 )
殷商甲骨卜辭中有大量關于天文現(xiàn)象的記載,包括對日月出入、日月食、立表測日景、恒星、行星、新星、彗星的記錄。這些卜辭材料說明殷代的天文學已經(jīng)到了相當發(fā)達的水平。而所有這些天文觀測是與敬天的巫教分不開的。由此說明從敬天的巫教中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測天的天文學,其通天的宗教目的是一致的。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結(jié)論?
A. 天文觀測的方式受到了巫教敬天的影響
B. 巫教盛行的同時,天文觀測水平也不斷在發(fā)展
C. 殷商甲骨卜辭記錄的天文現(xiàn)象代表了當時天文觀測的水準
D. 在巫教敬天的過程中,天文觀測是占卜天意有規(guī)則可循、可靠的方法
正確答案是 D,
來源:重慶市2014
考點:其他定義
解析:這是一道加強論證類題目,首先必須找出題干中的論點。此題論點是“敬天的巫教中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測天的天文學”;題干中出現(xiàn)了“由此”一次,由此之前的話即為論據(jù),“這些天文觀測是與敬天的巫教分不開的”??梢园l(fā)現(xiàn),題干的論證是存在斷層的,無法由觀測與巫教分不開,得出巫教中產(chǎn)生了天文學的結(jié)論。而四個選項中,只有D選項,說明了巫教在敬天過程中采用了天文觀測的方法,加強了論據(jù)與論點之間的聯(lián)系。
9( 單選題 )
視覺對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間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視覺經(jīng)驗。它可能是由于光線的不同強度在空間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一個物體的顏色受到其周邊物體顏色的影響而發(fā)生色調(diào)改變引起的。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屬于視覺對比的是:
A. 日光燈的光線每秒閃動100次,人們卻看不出它在閃動
B. 在注視亮著的電燈后,閉上眼睛,眼前會出現(xiàn)一個燈的光亮形象
C. 長時間觀察掛鐘時,會感覺指針從上往下走時比從下往上走時快
D. 同樣灰度的正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下比放在黑色背景下顯得暗得多
正確答案是 D, 你沒有回答這道題 。
來源:青海2014
考點:其他定義
解析:題干中定義說到,視 顏色的覺對比“可能是由于一個物體的顏色受到其周邊物體顏色的影響而發(fā)生色調(diào)改變引起的”。D選項符合定義內(nèi)容,因此,本題答案選擇D選項。
10( 單選題 )(1)工人失業(yè)增多(2)自由競爭(3)勞動生產(chǎn)率提高(4)貧富差距加大(5)采用先進生產(chǎn)技術
A. 5—3—2—4—1
B. 2—5—3—1—4
C. 5—2—3—4—1
D. 1—2—5—3—4
正確答案是 B,
來源:上海2006
考點:時間順序
解析:在自由競爭的條件下,那些采取先進生產(chǎn)技術的工廠,提高了自己的勞動生產(chǎn)率,但同時也淘汰了富余的勞動力,造成工人失業(yè)率的上升,貧富差距也由此加大。因此本題答案為B。
11( 單選題 )

A. 如圖所示
B. 如圖所示
C. 如圖所示
D. 如圖所示
正確答案是 A,
來源:黑龍江2005
考點:運算
解析:觀察圖形發(fā)現(xiàn),在第一段圖形中,第一幅圖和第二幅圖求異得到第三幅幅。延續(xù)此規(guī)律,第二段中第一幅圖和第二幅圖求異,得到第三幅圖。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拓展運算中的求異指的是2幅圖去掉相同的部分保留不同的部分,還有一種叫求同,它指的是去掉不同的部分,保留相同的部分。
12( 單選題 )可能所有報考文秘專業(yè)的考生都想從事秘書工作。以下哪項斷定的含義與上述斷定最為一致( )。
A. 可能有的報考文秘專業(yè)的考生不想從事秘書工作
B. 可能有的報考文秘專業(yè)的考生想從事秘書工作
C. 必然有的報考文秘專業(yè)的考生不想從事秘書工作
D. 必然所有的報考文秘專業(yè)的考生都不想從事秘書工作
正確答案是 B,
來源:吉林(甲卷)2012
考點:充分條件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有的”的集合概念,即至少至多為全部。故本題正確答案為:可能有的報考文秘專業(yè)的考生想從事秘書工作。所有的能夠推出有的。這是集合命題中的知識點。答案為B。
13( 單選題 )
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

A. 如圖所示
B. 如圖所示
C. 如圖所示
D. 如圖所示
正確答案是 D,
來源:海南2014
考點:交點
解析:本題數(shù)量類,第一行直線與曲線交點個數(shù)分別是:0、1、2;第二行直線與曲線交點個數(shù)分別是0、1、2;第三行直線與曲線交點個數(shù)分別是0、1、2。A項和C項直線與曲線沒有交點,B項直線與曲線交點個數(shù)為4。因此選擇D選項。
14( 單選題 )傳統(tǒng)邏輯把排中律當作事物的基本規(guī)律之一,意為任一事物在同一時間里具有某屬性或不具有某屬性,而沒有其他可能。排中律也是思維的規(guī)律,是指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一個命題不可能既不是真的,又不是假的,即兩個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可能同時為假。據(jù)此定義,以下違反排中律的一項是( )。
A. 小陸踢完足球回到宿舍,小陳問他:“贏了嗎?”小陸說:“沒有?!毙£悊枺骸澳敲矗斄?”小陸說:“也沒有?!?BR> B. 小周在回答招聘單位面試問題時說:“我的專業(yè)不是社會學,也不是教育學。”
C. 甲、乙二人下完棋后,一位觀棋者笑著說:“看來你倆是誰也贏不了誰?!?BR> D. 這場戰(zhàn)爭,既不能說它是正義的,也不能說它是非正義的
正確答案是 D,
來源:吉林(乙卷)2010
考點:其他定義
解析:排中律的定義要件:1、兩個互相矛盾的思想;2、不可能同時為假。A項足球賽的結(jié)果存在輸、贏、和局三種可能;B項小周的專業(yè)除了社會學和教育學外,還存在許多種其他可能;C項棋局的結(jié)果與足球賽一樣,也存在輸、贏、和局三種可能,A、B、C三項都與排中律無關;D項戰(zhàn)爭的性質(zhì)只有正義和非正義兩種可能,D項又將二者都否定了,不可能同時為假,違反了排中律,選擇D項。
15( 單選題 )有研人員指出,自工業(yè)革命以來,人類活動的能力和滿園都顯著增加,與此同時,海洋的PH值卻在逐漸下降,因此人類活動與海洋酸化之間具有因果關系,這將給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不可逆轉(zhuǎn)的損害。但是,反對者認為,大氣中本身含有的二氧化碳才是導致海洋酸化的罪魁禍首。如果沒有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將遠高于當前水平,全球變暖的影響將更加嚴重。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消弱反對者的觀點( )。
A. 工業(yè)革命以前的人類活動并沒有導致海洋酸化
B. 據(jù)統(tǒng)計,工業(yè)革命以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顯增加
C. 二氧化碳不會全部被海洋吸收,有相當一部分殘留在大氣中
D. 到2100年海水酸度將下降到7.8,那時海水酸度將比1800年高150%
正確答案是 B,
來源:吉林(甲卷)2012
考點:雙觀點
解析:論點是:“大氣中本身含有的二氧化碳才是導致海洋酸化的罪魁禍首。”B選項提到了工業(yè)革命之后二氧化碳的增加,故說明海洋酸化是工業(yè)革命帶來的二氧化碳所造成的,與大氣本身的二氧化碳含量無關,否定了論點。而C選項雖然提到了二氧化碳,但是與大氣本身無關,所以C跟A、D選項一樣,與論點無關都是為無關選項,故此題答案為B。
16( 單選題 )(1)暈倒(2)領導探望(3)步入社會(4)工作任勞任怨(5)成為勞模
A. 4-2-1-3-5
B. 1-3-2-4-5
C. 5-4-1-3-2
D. 3-4-1-2-5
正確答案是 D,
來源:北京(應屆)2007
考點:時間順序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事件的時間順序,某人開始是步入社會,在工作中任勞任怨,導致暈倒,之后領導進行探望,最后嘉獎評為勞模。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
17( 單選題 )(1)計算機配件產(chǎn)量降低(2)臺灣占領了亞洲地區(qū)大部分計算機配件市場(3)亞洲地區(qū)計算機配件價格上漲(4)計算機配件工廠受到破壞(5)臺灣發(fā)生地震
A. 2—5—4—1—3
B. 5—1—3—2—4
C. 5—2—4—3—1
D. 3—1—4—5—2
正確答案是 A,
來源:國家2000
考點:邏輯順序
解析:通過觀察本題涉及的5件事可以發(fā)現(xiàn):這5件事中只有地震會使工廠遭到破壞,從而使得產(chǎn)量降低,進一步導致產(chǎn)品價格上漲。對照選項,只有A符合此推理,再檢查A的排序,確認其符合邏輯。故正確答案為A。
18( 單選題 )非正式組織是指人們在共同工作或相互接觸中以感情、性格、愛好相投為基礎形成的若干人群。這些群體不受正式組織的行政部門和管理層次等的限制,也沒有明確規(guī)定的正式結(jié)構(gòu),但在其內(nèi)部形成一些特定的關系結(jié)構(gòu),自然涌現(xiàn)出自己的“”,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行為準則和規(guī)范。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提及的人群屬于非正式組織的是:
A. 老王過生日,邀請了十多位同事在自己家中聚會
B. 小劉下班后和本單位的幾名年輕人一起踢足球
C. 小張是校學生會文藝部部長,經(jīng)他介紹,幾名同學參加了文藝演出
D. 幾位退休職工自發(fā)成立老人曲藝社,利用周末時間在社區(qū)演出
正確答案是 D,
來源:國家2011
考點:管理學類
解析:非正式組織的關鍵要件有:(1)沒有明確規(guī)定的正式結(jié)構(gòu);(2)內(nèi)部形成特定的關系;(3)組織。A項只是一次聚會,而不是組織,不符合要件,排除。B項也沒有形成組織,不符合要件,排除。C項中校學生會是個正式組織,不符合要件,排除。D項符合定義的要件,屬于非正式組織。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
19( 單選題 )

A. 如圖所示
B. 如圖所示
C. 如圖所示
D. 如圖所示
正確答案是 A,
來源:北京(應屆)2007
考點:運算
解析:本題考查樣式類的求異運算問題。前一組圖形中,前兩個圖形中正方形內(nèi)部去同存異得到第三個圖形;按照相同的規(guī)律,后一組圖形中前兩個圖形正方形內(nèi)部去同存異得到第三個圖形。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拓展運算是圖形推理中??嫉膬?nèi)容,圖形的運算是指兩個圖形之間按照某種規(guī)則得出第三個圖形,其中規(guī)則主要分為相加、相減、求同以及求異運算,同時涉及到的除了圖形的形狀外還包括圖形的顏色。
20( 單選題 )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 有些青年是黨員,大學生是青年,所以大學生是黨員
B. 所有盜竊犯都是罪犯,王某是罪犯,所以王某是盜竊犯
C. 凡是信仰宗教的人都不是唯物主義者,這些學生不信仰宗教,所以這些學生是唯物主義者
D. 吃素的人不吃魚,陳某吃素,所以陳某不吃魚
正確答案是 D,
來源:福建(春季)2007
考點:充分條件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集合之間的關系,可以運用直言命題的推理規(guī)則,也可以通過畫文氏圖的方法來解題,首先用直言命題的推理規(guī)則來推理,D項中說吃素的人不吃魚,即所有吃素的人都不吃魚,又說陳某吃素,根據(jù)遞推規(guī)則,可知,陳某不吃魚。應用文氏圖的方法解題如下:

看圖可知,陳某包括在不吃魚的集合之中,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糾錯A項中有些青年是黨員,大學生是青年,第一句話中的青年之前是“有的”,不滿足遞推規(guī)則,因此不能推理;B項中所有盜竊犯都是罪犯,可以換位為有的罪犯是盜竊犯,又知道王某是罪犯,因為第一句話中的罪犯前不是“所有”,因此不滿足遞推規(guī)則,所以不能確定王某是盜竊犯;C項中凡是信仰宗教的人都不是唯物主義者,可以形式化的表達為:宗教→非唯物主義,又知有些學生不信仰宗教,是否前的形式,否前不能必然的否后,因此,C項錯誤。
同樣用文氏圖的方法解題如下:

拓展涉及到集合之間關系的題目,要掌握的是集合之間有四種關系:所有S都是P,所有S都不是P,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還涉及到三種換位推理:所有S都是P,換位為:有的P是S
有的S是P,換位為有的P是S
所有S都不是P,換位為,所有的P都不是S;
以及一個遞推規(guī)則:S→P,P→Q,可以推出S→Q,前提是兩個P代表的集合完全相同,并且第二個P前面必須是“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