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小故事大全

字號:

第1個:三個建筑工人的故事
    一天,一位記者到建筑工地采訪,分別問了三個建筑工人一個相同的問題。他問個建筑工人正在干什麼活,那個建筑工人頭也不抬的回答:“我正在砌一堵墻”。他問第二個建筑工人同樣的問題,第二個建筑工人回答:“我正在蓋房子”.記者又問第三個建筑工人,這次他得到的回答是:“我在為人們建造漂亮的家園?!庇浾哂X得三個建筑工人的回答很有趣,就講其寫進了自己的報道。
    若干年后,記者在整理過去的采訪紀錄時,突然看到了這三個回答。三個不同的回答讓他產(chǎn)生了強烈的欲望,想去看看這三個建筑工人現(xiàn)在的生活怎麼樣。
    等他找到這三個建筑工人的時候,結(jié)果令他大吃一驚:當年的個建筑工人現(xiàn)在還是一個建筑工人,仍然象以前一樣砌著它的墻;而在施工現(xiàn)場拿著圖紙的設(shè)計師竟然是當年的第二個建筑工人:至于第三個工人,記者沒費多少工夫就找到了,他現(xiàn)在成了一家房地產(chǎn)公司的老板,前兩個工人正在為他工作。
    陽光大學(xué)生網(wǎng)-感悟: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眼界,而一個人的眼界直接決定了他的前途。
    第2個: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忙碌并沒有錯,因為忙碌而迷失了自己,那就有點不對頭了。
    在日本的歷生成過兩位偉大的劍手,一位是宮本武藏,另一位是柳生又壽郎,而柳生又壽郎是宮本武藏的徒弟。
    柳生又壽郎由于年少荒嬉,不肯接受父親的教導(dǎo)專心習(xí)劍,被父親逐出了家門。于是受了刺激的柳生,發(fā)誓要成為一名偉大的劍手,而獨自跑到一荒山去見當時較負盛名的宮本武藏,要求拜師學(xué)藝。
    拜見了宮本武藏,柳生熱切地問道:“如我努力地學(xué)習(xí),需要多少年才能成為一流的劍手?”
    武藏說:“你的全部余年!”
    “我不能等那么久,”柳生更急切地說:“只要你肯教我,我愿意下任何苦功去達成目的,甚至當你的仆人跟隨你。那需要多久的時間?”
    “那,也許需要十年。”宮本武藏說。
    柳生更著急了:“哎呀!家父年事已高,我要在他生前就讓他看見我成為一流的劍手。十年太久了,如果我加倍努力學(xué)習(xí)需時多久?”
    “嗯,那也許要三十年?!蔽洳鼐従彽卣f到。
    柳生急得快哭出來了,說:“如果我不惜任何苦功,日以繼夜地練劍,需要多少時間?”
    “哦,那可能要七十年?!蔽洳卣f,“或者這輩子再也沒希望成為劍手了?!?BR>    此時,柳生心里糾結(jié)著一個大疑團:“這怎么說呀?為什么我愈努力,成為流劍手的時間就愈長呢?”
    “你的眼睛全都盯者流劍手,哪里還有眼睛看你自己呢?”武藏平和地說:“流劍手的先決條件,就是永遠保留一只眼睛看自己?!?BR>    柳生眼中的“流劍手”,對你而言代表什么?是權(quán)位?是金錢?還是哪些目標或理想?“流劍手”對你的組織而言又代表什么?賺錢?占有關(guān)鍵地位?還是服務(wù)社會,實踐關(guān)懷?
    是什么原因讓宮本武藏說,不惜任何苦功日以繼夜拼命練劍,反而無法成為流劍手呢?而成為流劍手的先決條件,就是永遠保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宮本說的是什么意思?要看自己什么樣的內(nèi)容呢?
    在工作與生活中,全球快速變化、快速傳播的信息洪流,促使每個人也莫不是汲汲營營地追求新知,唯恐不學(xué)無以活到老;可是在夜深人靜時,卻又迷惘于“我是誰”、“我在追求什么”、“這樣追求的生活是我的理想人生嗎”等思考中,因而久久不能成眠。
    這些現(xiàn)象莫非也是“眼睛全都盯著流劍手,哪里還有眼睛看自己呢”?
    或許,是該用一只眼睛看自己的時候了。什么使你不惜任何苦功,日以繼夜拼命地“練劍”?那背后的心才至關(guān)重要啊!當你在成功與失敗之間掙扎時,是不是已經(jīng)忘記了,什么才是人生之本?人生之本,就是人不是機器,不能編一套程序一直運轉(zhuǎn),直到報廢為止。人每天都在重新選擇,如果你選擇走老路,希望你覺得快樂,或者值得。
    第三個:人生的長短
    在中國,有這樣一位科學(xué)家,今年已經(jīng)92歲,依然擔(dān)任上海大學(xué)校長。
    他叫錢偉長。他在板殼問題、廣義變分原理、環(huán)殼解析解和漢字宏觀字型編碼等方面,有過舉世矚目的突出貢獻。20世紀50年代,他就是中國科學(xué)院院士(那時叫學(xué)部委員)。
    1935年,錢偉長畢業(yè)于清華大學(xué)物理系。當初,他選擇物理專業(yè),不是因為專長,而是出于一個年輕學(xué)子的愛國之情??记迦A時,錢偉長的國文和歷史特別出色,每門都是100分,而數(shù)學(xué)、物理、化學(xué)、外語極差,4門課加起來只有25分,其中,外語是0分,物理是5分?;谶@種情況,他順理成章地選擇清華大學(xué)中文系。
    挑好志愿的第二天,“九·一八”事變爆發(fā)了。錢偉長認為,只有科學(xué)才能救國,于是,他主動要求改學(xué)物理,找到理學(xué)院的院長葉企蓀教授和物理系主任吳有訓(xùn)教授,結(jié)果,他們都建議錢偉長讀中文系。
    為此,錢偉長纏了吳有訓(xùn)一個星期。吳有訓(xùn)每天8時上課,他6時30分就等在他的辦公室。由于不堪糾纏,吳有訓(xùn)只得答應(yīng)了。不過,他與錢偉長訂了一個君子協(xié)定:如果在一年內(nèi),錢偉長的數(shù)學(xué)微積分和物理成績在70分以下,就將他退回中文系。
    錢偉長是一個非常用功的人,除了吃飯、睡覺,將所有的時間都用到學(xué)業(yè)上。吳有訓(xùn)有心栽培,經(jīng)常教他一些正確的學(xué)習(xí)方法,錢偉長的成績迅速提高。學(xué)期結(jié)束時,他的物理及格了;學(xué)年結(jié)束,數(shù)學(xué)、物理、化學(xué)、外語都達到80多分。清華本科畢業(yè)后,他考取本校物理系研究生。后來出國留學(xué),1942年,獲得加拿大多倫多大學(xué)博士學(xué)位。
    第四個:一道受用終身的測試題
    給你做一道題吧,測試一下看看你是不是通得過自己對自己的考驗。這是一家公司招收新職員時其中的一道測試問題:
    你開著一輛車。在一個暴風(fēng)雨的晚上。你經(jīng)過一個車站。有三個人正在等公共汽車。一個是快要死的老人,很可憐的。一個是醫(yī)生,他曾救過你的命,是大恩人,你做夢都想報答他。還有一個女人(男人),她(他)是那種你做夢都想嫁(娶)的人,也許錯過就沒有了。但你的車只能坐一個人,你會如何選擇?請解釋一下你的理由。
    在你看下面的話之前仔細考慮一下?!?BR>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對你性格的測試,因為每一個回答都有他自己的原因。老人快要死了,你首先應(yīng)該先救他。然而,每個老人較后都只能把死作為他們的終點站,你完全有理由先讓那個醫(yī)生上車,因為他救過你,你認為這是個報答他的好機會。
    同時有些人認為一樣可以在將來某個時候去報答醫(yī)生,但是你一旦錯過了這個機會,你可能永遠不能遇到一個讓你這么心動的人了。
    在200個應(yīng)征者中,只有一個人被雇用了,他并沒有解釋他的理由,他只是寫了以下的話:“給醫(yī)生車鑰匙,讓他帶著老人去醫(yī)院,而我則留下來陪我的夢中情人一起等公車!”
    每個我認識的人都認為以上的回答是較好的,但沒有一個人(包括我在內(nèi))一開始就能想到。是否是因為我們從未想過要放棄我們手中已經(jīng)擁有的優(yōu)勢(車鑰匙)?有時,如果我們能放棄一些我們的固執(zhí),狹隘和一些優(yōu)勢的話,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
    曾經(jīng)有個年輕的建筑師一直苦悶自己無法突破前輩們出色的建筑設(shè)計,他只能跟在大師后面亦步亦趨,這使他感到十分沮喪。
    于是,他暫時告別了自己熱愛的工作,帶上所有的積蓄準備游覽全世界的建筑。
    當他跋山涉水走過了一個又一個城市,游覽了一個又一個國家的雄偉建筑,較后來到一個無與倫比的輝煌建筑——聞名世界的泰姬陵時,他被這的建筑迷住了。
    他的靈感頓時泉涌般噴瀉而出,他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出色的建筑設(shè)計。
    他成了知名度頗高的建筑設(shè)計師。
    當思路被阻塞時,暫時放棄,換一種方式也許能突破自己。
    要想采擷一束清新的山花,就得放棄城市的舒適;要想爭做一名登山健兒,就得放棄嬌嫩白凈的膚色;要想傾聽永遠的掌聲,就得放棄眼前的虛榮。
    生活有時會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權(quán)力,不得不放走機遇,甚至不得不拋棄愛情。
    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所以,生活中應(yīng)該學(xué)會放棄。
    苦苦地挽留夕陽,是傻子;久久地感傷春光,是蠢人。什么也不愿放棄的人,常會失去更珍貴的東西。
    今天的放棄,是為了明天的得到。干大事業(yè)者不會計較一時的得失,他們都知道放棄,放棄什么,如何放棄。
    放棄,你就可以輕裝前進。放棄,你就可以擺脫煩惱和糾纏,讓整個身心沉浸在輕松悠閑的寧靜中去。放棄還會改善你的形象,使你顯得豁達豪爽;放棄會使你贏得眾人的信賴;放棄會使你變得更精明,更能干,更有力量。學(xué)會放棄吧!放棄失戀的痛楚,放棄屈辱留下的仇恨,放棄心中所有難言的負荷,放棄費盡精力的爭吵,放棄對權(quán)力的角逐,放棄對虛名的爭奪……凡是次要的,枝節(jié)的,多余的,該放棄的都要放棄。
    人生哲理:對無法得到的東西,忍痛放棄,那是一種豁達,也是一種明智。必須割舍而不肯割舍,則是疑慮與執(zhí)迷,對自己有害無益。能在必須割舍時,毅然地割舍,乃是堅強與灑脫。不要以為只有能“取得”的人才是大智大勇,那些能毅然“割舍”的人,其實具有更高的智慧與更大的勇氣。
    第五個:驢的哲學(xué)人生
    必須渡過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層次,較重要的是永遠看得起自己。
    有一天某個農(nóng)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里,農(nóng)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里痛苦地哀嚎著。較后,這位農(nóng)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它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于是農(nóng)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農(nóng)夫的鄰居們?nèi)耸忠话宴P子,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中。當這頭驢子了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凄慘。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后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農(nóng)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xiàn)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當鏟進井里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yīng)令人稱奇──它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鏟進的泥土堆上面!就這樣,驢子將大家鏟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數(shù)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這只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溫馨提示:就如驢子的情況,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里,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秘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第六個: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zhàn)。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zhàn)鼓雷鳴了,父親莊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只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蹦鞘且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仿佛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yīng)聲折馬而斃.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欲望驅(qū)趕著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一只斷箭,箭囊里裝著一只折斷的箭。我一直刳著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結(jié)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于亂軍之中。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把勝敗寄托在一只寶箭上,多么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么危險!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兒女身上;把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托在單位身上……溫馨提示: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百發(fā)百中,磨礪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