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課堂練習(xí)冊答案

字號:

第一課
    看圖說一說 P2
    原始人類遺址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區(qū)。
    想一想 P4
    火的作用有:1照明,從而擴大生活領(lǐng)域。2、御寒。3、熟食。熟食縮短了消化過程,有利于攝取食物營養(yǎng),促進人類體質(zhì),尤其是大腦的發(fā)展和健康。4、火可以幫助人么驅(qū)逐野獸,增強人類自衛(wèi)和狩獵能力。
    第二課
    比一比 P8
    1、 使用時間不同。打制石器廣泛應(yīng)用于舊石器時代,磨制石器則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特征
    2、 制作方法不同。打制石器僅僅是將石塊打制成形,而磨制石器是將打制成形的石器磨去不必要的棱角而制成的,因而刀部鋒利,器形規(guī)整。
    3、 勞動效用不同。打制石器比較粗糙難用,而磨制石器精致好用。
    議一議 P10
    相同點: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都是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二者都開始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定居生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不同點:二者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不同,半坡聚落位于黃河流域,而河姆渡聚落位于長江流域;房屋結(jié)構(gòu)不同,前者為半地穴式房屋,后者為干欄式房屋,半坡聚落主要種粟,而河姆渡聚落主要種植水稻。
    材料閱讀 P11
    走出洞穴蓋房定居,使人們進一步擺脫了對自然的依賴,改善了生存環(huán)境,擴大了活動空間,提高了生活質(zhì)量。
    第三課
    材料閱讀((原文大意)P17
    中華民族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遠古時期的部落,相互雜居在一起,通過相互接觸、交往,它們之間的差異逐漸消失,相同的地方增多,這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華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