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的孩子如何關懷教育

字號:

父母離異以后,傷害最深的就是孩子,所以這個時候請一定要給他足夠的關懷跟愛。用正確的教育和親切的關懷,來彌補孩子心靈的創(chuàng)傷,使孩子能健康成長。
    單親家庭的孩子如何關懷教育
    一、給孩子充分的愛撫
    有些家庭解體后,撫養(yǎng)孩子的一方拒絕另一方來看望孩子。有些父母還告訴孩子:“是你爸爸不要你了,他走了?!被颉笆悄銒寢尣灰懔耍吡?。”這些做法不但剝奪了另一方對孩子的探視權以致愛的權利,而且在孩子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chuàng)傷,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有位母親離婚后把自己的仇恨轉(zhuǎn)嫁給孩子,從小教育女兒,男人不是好東西,離他們遠點。結(jié)果這個女孩從小到大不敢和男性接觸,恨男人,厭惡男人,最后導致性變態(tài)。母親自私的感情,毀掉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父母應盡自己的努力,負起對孩子的責任,讓孩子在愛撫中健康成長。要讓孩子明白,父母雖然離婚了,但并不改變對他的愛。無論父親或母親是否和他生活在一起,都不意味著要甩掉他,不愛他。
    二、不要讓孩子成為父母競爭的犧牲品
    有些父母離婚后都想要孩子,于是,雙方爭著滿足孩子的種種要求,以討孩子的歡心。有的父母相反,誰都認為孩子是負擔。無論是哪種,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長。有的孩子學會了控制父母,利用父親的力量去控制母親,利用母親的力量去控制父親,變得自私、虛偽、愛說謊。父母在離婚后,仍應注意對孩子教育的一致性、一貫性。并用摯誠的愛心贏得孩子的尊敬與回報,而不應讓孩子成為彼此競爭的犧牲品。
    三、不要讓孩子充當丈夫或妻子替代角色
    離婚后的父母,往往感情上孤獨、寂寞,容易把孩子作為精神上的寄托,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愛傾注在孩子的身上,同時也希望孩子能陪伴自己,慰藉自己。這樣做的結(jié)果,使孩子養(yǎng)成對父母不健康的依賴性,無法獨立。父母對孩子的感情依賴也越來越重,使孩子感到精神壓力,這種精神壓力超越了孩子能力所承擔的程度,扮演了替代爸爸、媽媽的角色,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有害的。
    夫妻離婚后,應和其他朋友一起出去散散心,參加一些社交活動,使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不要因此影響了孩子獨立生活、健康向上的個性品質(zhì)。
    四、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父母離婚,孩子往往心情不好,不喜歡社交。父母應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根據(jù)他們的年齡,送進托兒所、幼兒園或?qū)W校,讓他們和伙伴們在一起游戲、學習,使他們變得心情舒暢、開朗、活潑。鼓勵孩子發(fā)展自己的興趣、特長,如讓孩子去學樂器、唱歌、繪畫等。孩子有了興趣愛好,精神生活充實了,也會盡早從父母離婚所造成的陰影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