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期末語文考試試卷

字號:

一、根據(jù)要求寫字詞練習
    1.看拼音寫詞。
    hǎi jiāng
    bǎo lǎn
    xié tiáo
    duàn liàn
    fèng xì
    xiū cán
    míng mèi
    bào zhà
    ( )
    2.用√選擇正確的 。
    (1)下列字作為姓氏時的讀音是:
    華(huá huà)
    應(yīng yìng)
    皇甫(huáng pǔ huáng fǔ)
    ( )
    (2)選擇正確的漢字。
    (暮 幕)春
    云(綿 錦)
    (振 震)驚
    迫不(急 及 級)待
    ( )
    (3)選擇加點字正確的字義或讀音。
    奮筆疾書(病 快)
    兇相畢露(完結 完全)
    不足為奇(值得 充足)
    痛悼(diào dào)
    機械(jiè xiè)
    鳥棲(xī qī)蟲居
    ( )
    3.按要求寫成語或四字詞語。(6分)
    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 )( )
    神話故事:
    嫦娥奔月( )( )
    近義詞:
    滴水穿石:( )( )
    4.先把下列歇后語、諺語補充完整,再選擇合適的填在橫線上(填序號)。
    (1) ( )過?!黠@神通
    (2)千里送鵝毛——( )
    (3)三個臭皮匠-——頂個( )
    (4)臺上三分鐘,( )
    (5)師傅領進門,( )
    元旦聯(lián)歡會學校要舉行文藝節(jié)目匯演,我們班出什么節(jié)目呢?幾個班委在一塊商量,不一會兒就有了主意,這正是( )。領到節(jié)目的同學刻苦排練,因為他們知道( )的道理。元旦那天,節(jié)目既精彩又豐富,有的演課本劇,有的演小品,有的搞詩歌朗誦……正是( )。
    二、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16分)
    1.迎客松( ),枝干遒勁,雖然( ) ,卻仍然郁郁蒼蒼,( ) 。
    2.富蘭克林堅持做“風箏實驗”,終于揭開了 ( );談遷面對( )的打擊,毫不氣餒,寫出了《國榷》;李時珍經(jīng)過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寫出了藥學巨著( ),這些事例都給予我們啟示:目標專一而不( ) ,持之以恒而不 ( ),就一定能夠?qū)崿F(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5分)
    3.“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遠方?!边@幾句話用詩句來表示是,( )。表達友情的詩句你知道的還有:( )。
    4.“林沖棒打洪教頭”這個故事出自古典小說《( )》。由這部小說你還想到的故事有( )、 ( ),聯(lián)想到的成語有 ( )、( ) 。
    三、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一)推敲(片斷)
    賈島就把自己寫詩的事告訴了韓愈,并說自己正在猶豫不決,不知道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韓愈也是一位的詩人,便很有興致地思索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對賈島說:“還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訪友,即使友人家門沒有閂,也不能莽撞推門,敲門表明你是一個懂禮貌的人。再說,用‘敲’字更能襯托出月夜的寧靜,讀起來也響亮些?!辟Z島聽了,連連點頭。
    后來,人們就把在寫詩和作文時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1.賈島反復推敲《題李凝幽居》中的詩句是:( )
    2.韓愈認為用“敲”字更好的理由:一是 ;( )二是:( )
    3.本學期我們還學過賈島的《尋隱者不遇》:( )
    (二)
    《那姐妹倆》
    去年春天,我去一個貧困山區(qū)采訪。
    那天,我走進一家昏暗的屋子里,看到了眼前的一切:破銅爛鐵和廢紙張殘器具隨處可見,一個小女孩低頭忙著將各種各樣的廢品分門別類地碼整齊,墻壁上貼滿了獎狀。那些獎狀引起了我的注意:每一張獎狀上,無一例外都寫著兩個名字:程思愛、程思晴,似乎每次表彰都是兩個人同時獲得。但仔細一看,就發(fā)現(xiàn)并非如此。每張獎狀,初只有一個名字,另一個名字的字跡歪歪斜斜,分明是后來添上去的。
    小女孩發(fā)現(xiàn)我在打量獎狀,主動說話了:“我叫程思晴,姐姐叫程思愛?!?BR>    我問:“你姐姐呢?”
    思晴:“我姐姐去學校讀書了?!?BR>    我找了個小板凳,坐下,問:“你干嗎不去上學?”思晴的臉瞬間紅了,她低下頭,將腦袋埋進兩膝間:“我明天才去上學,今天該姐姐上學。”
    我驚奇地問:“你們姐妹倆輪流去讀書?”“嗯?!彼记绲穆曇舯任米雍叩眠€低。
    我很吃驚,一邊幫思晴整理廢品,一邊和她攀談起來。
    我很快知道,她家的生活很艱難:毫無收入的媽媽只能靠撿破爛維持全家人的日常生活,再供兩個孩子讀書就很困難了。這樣一來,思愛和思睛這對10歲的雙胞胎姐妹,只能輪流去學校讀同一班級,真是一條奇特的“妙計”。
    這對可憐的姐妹,每天只能有一個去學校讀書,另一個要么隨媽媽去拾荒撿破爛,要么待在家里清理廢品并進行分類。到了晚上,去學校讀書的那個就當“老師”,把當天學來的知識全部“教”給另一個。
    至于考試,趕上哪個去學校,哪個就當考生……
    思晴越說興致越高,她指著滿墻的獎狀驕傲地說:“叔叔,你看,我和姐姐老考第一,又都是班干部,學習委員輪著當,同學們常把我倆當小老師,有不懂的就問我們……”
    我望著思晴那張沾著黑色泥漬卻無比明媚的小臉,心里說不上是欣慰還是沉重。
    1.文中的姐妹分別叫 ( )和 ( ),請用橫線畫出表現(xiàn)她們家生活艱難的句子。
    ( )
    2.文中的“奇特的妙計”具體指的是 ,( )   “每張獎狀初只有一個名字,另一個名字的字跡歪歪斜斜”,這是因為( )。
    3.“思晴的臉瞬間紅了,她低下頭,將腦袋埋進兩膝間”,此時思晴心里可能在想( )。
    4.讀了這篇文章,請你用幾句話寫出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
    讀了《那姐妹倆》,你一定被她倆深深地感動了。在你的身邊也會有讓你感動的人或事,請選擇一個人或一件事,具體地寫下來。題目自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