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名人故事:小屈原挖井

字號:

在屈原的老家秭歸香爐坪的正對面,有座三星巖,三星巖的半山腰,有眼泉水井。井水清亮清亮,象一面菱花鏡子。井邊有塊古碑,刻著“照面井”三個大字。屈原家鄉(xiāng)的人民愛護這口井,世世代代傳誦著屈原少年時代的一個故事。
    相傳屈原從小就養(yǎng)成愛好潔凈的習慣。每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姐姐跟前,請她給自己梳頭、洗臉、整容。姐姐總是一面給弟弟梳洗,一面給弟弟講那些保持高尚美德的故事。年長月久,小屈原漸漸懂得了,不僅要講究外形的整潔,還要永遠保持心靈的純正。屈原漸漸長大了,他不再耽誤姐姐的時間了,自己每天早起后就來到香爐坪坎下的響鼓溪畔,對著清清的溪水照面、洗臉、梳頭、整容。
    有一天,小屈原在溪邊梳洗完畢,突然想到:要是能有一口井,象姐姐說的那樣,既能照出臉上的污垢,又能照出心上的灰塵,該多好啊!想到這里,他就回家去,扛來一把小鋤頭,爬到三星巖邊挖起井來。屈原年紀小,氣力也小,挖著挖著,呼哧呼哧地喘氣了,挖著挖著,唰唰唰地流汗了。一連挖了兩天,才只挖了銅鑼大的一塊地面,深不到一尺。他的行動被三星巖上的山神爺爺看到了,山神爺爺就變成一個白眉白須的老樵夫,挑著柴走下巖邊,問道:
    “小屈原,挖水井嗎?”“是的,老爺爺,我想挖一口又能解渴、又能澆田、又能照面、又能照心的水井?!薄坝兄練庋?,孩子!可挖這井,你沒選準位置呵,你聽著:三星巖,三星巖,對準三星引泉來。折斷龍骨泉眼開、照面照心滌塵埃?!闭f罷,眨眨眼睛,捋捋胡須,挑著柴擔子走了。
    小屈原心眼機靈,一下就明白了老爺爺?shù)囊馑?。夜里,他站在香爐坪,對準三星,選好了井位,第二天一早,就在選好的位置上挖起來了。挖著挖著,手打泡了;挖著挖著,臂震酸了。一連挖了兩天,才挖出銅鑼大的一塊地面,深不到一尺。
    姐姐原以為弟弟每天爬上三星巖是去采山花玩。這一天她悄悄地跟在屈原后面,爬上三星巖一看,弟弟是在挖井。便連忙上前幫忙。姐弟倆又挖了兩天,井面還不過簸箕大,深不到兩尺。
    這情形,又被三星巖上的山神爺爺看到了,他又變成老樵夫下山來了。“小屈原,鋤頭磨鈍了吧?我借給你一把小鎬!”小屈原接過一看,嗨!明晃晃,金閃閃,原來是一把金鎬。老爺爺笑著說道:“金鎬一點石巖開,碰到龍骨我再來;心誠感得天地動,定有明鏡鑲山崖!”
    說罷,打著哈哈,飄然而去。屈原姐弟倆高高興興地干起來,小屈原在井里挖土,姐姐在井邊提土;姐姐在井下創(chuàng)石,小屈原在井上拉繩。那金鎬真怪,舉起來,四兩輕;落下地,千鈞重。他倆挖呀挖呀,只挖了七天,那水井就有九尺九寸深,周圍就有三丈三尺長。誰知就在這時,屈原猛力一鎬掘下去,只聽得叮當一聲響,火星直冒;再一敲,石頭蹦蹦直響,紋絲不動。小屈原急了,姐姐也急了。
    這時,一曲山歌忽然從三星巖的云霧中飄下來,姐弟倆順著聲音一望,那位童顏鶴發(fā)的老樵夫又下山了。
    “哈哈,遇上龍骨石了吧?小屈原!這山里伏著一條千年老龍化成了青石,壓住了地脈,把泉眼封死了,讓老爺爺給你砸開吧!”
    說罷接過鎬,輕輕一舉,“轟──”,第一鎬下去,老龍骨酥筋麻,塊塊龍骨石都飛出了井口。山神再叫小屈原用鋤頭輕輕一點,泉眼開了,泉水汨汨地直往上翻花,那水又清又涼,又甜又香,真跟瓊漿玉液一般。
    小屈原和姐姐正要向老爺爺?shù)乐x呢,可山神爺爺唿地一聲,便駕著青云,往三星高照的空中飛去了。
    鄉(xiāng)親們聞訊趕來,紛紛向屈原姐弟倆祝賀。石匠把龍骨石鑿成半月扇面,鑲作井沿。小孩子們從向王寨山采來芝蘭,小伙子們從北風埡(方言,兩山之間的狹窄地方)移來常青柞樹,栽在井邊,這眼照面井,就這樣嵌在屈鄉(xiāng),照著香爐坪的天,照著香爐坪的山。
    從第二天起中,小屈原每天清早就來到井邊,用清清的泉水沖洗散開的長發(fā),濯洗鮮紅的帽纓。長發(fā)、帽纓浸在水里,泉水就打起漩渦,跳起來為他洗臉。每次梳洗完畢,他就對著明亮的井水,察看自己心地里有沒有私心邪念,行為上有什么不夠檢點,省察自己對楚國忠不忠,對百姓愛不愛,從此,這照面井就象一面明鏡,朝朝暮暮照著他那幼小的心靈,把心兒照得鮮紅透亮,跟珍珠水晶一般。
    這井水也怪,好人喝它,清爽津甜,不生疔瘡;壞人喝它,五內(nèi)俱焚,腹如刀絞。好人愈照愈美,壞人愈照愈丑,最后現(xiàn)出丑惡的原型。有一回,來了一幫貪官,游山逛景,逛到香爐坪,聽說三星巖有一眼寶井,一個個跑來盜寶。他們趴到井邊朝水里一望,井底立刻現(xiàn)出一群牛頭馬面、白粉骷髏,一個個嚇得口白沫,眼珠子直翻,抬回去,都病得掉光了頭發(fā)、脫了層皮。所以古人留下有“照面井寒*侫膽”的詩句。
    千百年來,屈鄉(xiāng)的人民出坡下田,收工路過,都要繞到井邊照一照,洗凈眼里的灰塵,滌去臉上的臟污。在明月當空之夜,姑娘們常常相約,來到井邊對月繡花。有時失手,花針落地,不用費神,借著井里的月光,很快就可以揀起來再繡。所說在這里繡出來的花卉,格外鮮,格外美,蝴蝶飛來也不愿離開。老人們還說;當三星高照的時候,你伏在井臺邊等巧了,興許還能從井底看到屈大夫那憂國憂民的容顏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