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屬于我國民法調整的是()
A.交警對小王的交通違規(guī)行為所進行的行政處罰
B.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批買賣電腦的合同
C.小偷甲因偷盜他人財物被警察逮捕拘留
D.甲市政府因市政規(guī)劃需要將乙家所在區(qū)域劃入拆遷范圍
2.下列不屬于我國民法淵源的是()
A.憲法中的民事法規(guī)
B.《民法通則》
C.國務院制定發(fā)布的民事法規(guī)
D.判例法
3.民法的溯及力屬于()
A.民法的時間效力
B. 民法的空間效力
C. 民法的對人效力
D. 民法的性質
4.下列關于我國民法適用范圍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guī)定
的除外。
B.《民法通則》中關于自然人的規(guī)定,適用于我國領域內的外國人、無國籍人,
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C.我國自然人、法人在國外發(fā)生的民事法律關系,一般也應適用我國法律。
D.我國民事法律規(guī)范一般沒有溯及力,但司法解釋中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5.不屬于我國民法平等原則的是()
A.民事權利能力平等
B. 民事主體地位平等
C. 平等的受法律保護
D. 民事主體自愿行使權利
6.下列屬于我國民法基本原則的是()
A.公示公信原則
B.公平原則
C.過錯原則
D.男女平等原則
7.不屬于我國民事法律關系要素的是()
A.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
B.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
C.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
D.民事法律事實
8.甲在丙開的專賣店買了一塊手表,后因為手表機芯問題,找到店員丁要求退貨,在該法律關系中,主體是()
A.甲和丁
B.甲和丙
C.甲和丙、丁
D.丁和丙
9.下列事實中,不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發(fā)生的是()
A.李某就出賣自己的舊汽車與張某達成協(xié)議
B.王某將李某打傷
C.小張每天堅持踢一個小時的足球
D.80歲的老張因病去世
10.下列屬于表意行為的是()
A.買賣合同
B.無因管理
C.不當?shù)美?BR> D.侵權行為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據(jù)我國《民法通則》第2條和《合同法》第2條規(guī)定,我國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和。也就是說我國民法的調整對象是平等主體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選項A,交警對小王進行了行政處罰,屬于行政法律關系,此時,交警屬于管理者,小王屬于被管理者;選項C,小偷甲被警察逮捕,屬于刑事法律關系,警察屬于社會秩序的管理者,小偷屬于罪犯;選項D,甲市政府把乙家劃入拆遷范圍,屬于行政法律關系,甲市政府屬于管理者,乙家屬于被管理者。
2.【答案】D 解析:民法的淵源,是指民事法律規(guī)范的來源或者表現(xiàn)形式。它主要表現(xiàn)在各國家機關根據(jù)其權利范圍所制定的各種規(guī)范性文件之中。主要包括:(一)制定法:憲法中的民法規(guī)范,《民法通則》以及民事單行法,國務院制定發(fā)布的民事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自治法規(guī)和經濟特區(qū)法規(guī),規(guī)章,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國際條約中的民法規(guī)范。(二)習慣,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交易中形成的經常性做法。而衡平法和判例法都屬于英美法系。因此,此題選D項。
3. 【答案】A 解析:民法時間上的適用范圍是指民法在什么時間發(fā)生效力。包括以下內容:民法生效的時間,民法失效的時間,民法的溯及力。民法的溯及力,是指民事法律規(guī)范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如果適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沒有溯及力。
4. 【答案】C 解析:民法通則>第八條規(guī)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本法關于公民的規(guī)定,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外國人、無國籍人,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我國自然人、法人在國外發(fā)生的民事法律關系,一般適用所在地的法律規(guī)定,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5. 【答案】D 解析:平等原則是我國民法基本原則之一。平等原則是指在民事活動中一切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其含義是:1.民事權利能力平等:民事主體具有平等地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2.民事主體地位平等:任何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參與民事法律關系,其民事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3.民事權益平等地受法律保護:民事主體地位的平等,也意味著對不同的民事主體實行平等的法律保護。此題屬于選非題,A.B.C三項都是正確的,因此,此題選D項。
6. 【答案】B 解析:選項A,是我國物權法的基本原則之一;選項C,是我國侵權責任法的歸責原則之一;選項D,是我國婚姻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只有選項B是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公平原則是指在民事活動中以利益均衡作為價值判斷標準,在民事主體之間發(fā)生利益關系摩擦時,以權利和義務是否均衡來平衡雙方的利益。
7. 【答案】D 解析: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是指構成某一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所必不可少的構成要件。包括主體、客體、內容三個部分。而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即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所以,選項A、B、C三項都是民事法律關系要素,此題為選非題,正確答案應該選D項。選項D,民事法律事實是指民事法律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消滅的客觀現(xiàn)象。
8. 【答案】B 解析: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參與民事法律關系,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人。此題中,甲在丙開的專賣店買了一塊手表,參與給買賣關系的就是甲丙雙方,甲是買方,丙是賣方。丁是店員,不是法律關系的主體。所以,在該法律關系中,主體是甲和丙,應選B項。
9. 【答案】C 解析:民事法律事實是指民事法律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消滅的客觀現(xiàn)象。每天堅持踢一個小時的足球沒有引起法律關系,而是一種普通活動。
10. 【答案】A 解析:表意行為是指行為人通過意思表示,旨在產生、變更或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行為,又稱民事行為,如合同等。
非表意行為是指行為人主觀上沒有產生民事法律關系的目的,但依法律的規(guī)定,客觀上引起了某種法律效果之發(fā)生的行為,又稱事實行為。如無因管理、不當?shù)美?、侵權行為、緊急避險行為、正當防衛(wèi)行為、拾得遺失物、先占、添附等行為。
A.交警對小王的交通違規(guī)行為所進行的行政處罰
B.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批買賣電腦的合同
C.小偷甲因偷盜他人財物被警察逮捕拘留
D.甲市政府因市政規(guī)劃需要將乙家所在區(qū)域劃入拆遷范圍
2.下列不屬于我國民法淵源的是()
A.憲法中的民事法規(guī)
B.《民法通則》
C.國務院制定發(fā)布的民事法規(guī)
D.判例法
3.民法的溯及力屬于()
A.民法的時間效力
B. 民法的空間效力
C. 民法的對人效力
D. 民法的性質
4.下列關于我國民法適用范圍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guī)定
的除外。
B.《民法通則》中關于自然人的規(guī)定,適用于我國領域內的外國人、無國籍人,
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C.我國自然人、法人在國外發(fā)生的民事法律關系,一般也應適用我國法律。
D.我國民事法律規(guī)范一般沒有溯及力,但司法解釋中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5.不屬于我國民法平等原則的是()
A.民事權利能力平等
B. 民事主體地位平等
C. 平等的受法律保護
D. 民事主體自愿行使權利
6.下列屬于我國民法基本原則的是()
A.公示公信原則
B.公平原則
C.過錯原則
D.男女平等原則
7.不屬于我國民事法律關系要素的是()
A.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
B.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
C.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
D.民事法律事實
8.甲在丙開的專賣店買了一塊手表,后因為手表機芯問題,找到店員丁要求退貨,在該法律關系中,主體是()
A.甲和丁
B.甲和丙
C.甲和丙、丁
D.丁和丙
9.下列事實中,不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發(fā)生的是()
A.李某就出賣自己的舊汽車與張某達成協(xié)議
B.王某將李某打傷
C.小張每天堅持踢一個小時的足球
D.80歲的老張因病去世
10.下列屬于表意行為的是()
A.買賣合同
B.無因管理
C.不當?shù)美?BR> D.侵權行為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據(jù)我國《民法通則》第2條和《合同法》第2條規(guī)定,我國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和。也就是說我國民法的調整對象是平等主體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選項A,交警對小王進行了行政處罰,屬于行政法律關系,此時,交警屬于管理者,小王屬于被管理者;選項C,小偷甲被警察逮捕,屬于刑事法律關系,警察屬于社會秩序的管理者,小偷屬于罪犯;選項D,甲市政府把乙家劃入拆遷范圍,屬于行政法律關系,甲市政府屬于管理者,乙家屬于被管理者。
2.【答案】D 解析:民法的淵源,是指民事法律規(guī)范的來源或者表現(xiàn)形式。它主要表現(xiàn)在各國家機關根據(jù)其權利范圍所制定的各種規(guī)范性文件之中。主要包括:(一)制定法:憲法中的民法規(guī)范,《民法通則》以及民事單行法,國務院制定發(fā)布的民事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自治法規(guī)和經濟特區(qū)法規(guī),規(guī)章,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國際條約中的民法規(guī)范。(二)習慣,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交易中形成的經常性做法。而衡平法和判例法都屬于英美法系。因此,此題選D項。
3. 【答案】A 解析:民法時間上的適用范圍是指民法在什么時間發(fā)生效力。包括以下內容:民法生效的時間,民法失效的時間,民法的溯及力。民法的溯及力,是指民事法律規(guī)范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如果適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沒有溯及力。
4. 【答案】C 解析:民法通則>第八條規(guī)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本法關于公民的規(guī)定,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外國人、無國籍人,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我國自然人、法人在國外發(fā)生的民事法律關系,一般適用所在地的法律規(guī)定,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5. 【答案】D 解析:平等原則是我國民法基本原則之一。平等原則是指在民事活動中一切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其含義是:1.民事權利能力平等:民事主體具有平等地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2.民事主體地位平等:任何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參與民事法律關系,其民事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3.民事權益平等地受法律保護:民事主體地位的平等,也意味著對不同的民事主體實行平等的法律保護。此題屬于選非題,A.B.C三項都是正確的,因此,此題選D項。
6. 【答案】B 解析:選項A,是我國物權法的基本原則之一;選項C,是我國侵權責任法的歸責原則之一;選項D,是我國婚姻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只有選項B是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公平原則是指在民事活動中以利益均衡作為價值判斷標準,在民事主體之間發(fā)生利益關系摩擦時,以權利和義務是否均衡來平衡雙方的利益。
7. 【答案】D 解析: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是指構成某一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所必不可少的構成要件。包括主體、客體、內容三個部分。而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即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所以,選項A、B、C三項都是民事法律關系要素,此題為選非題,正確答案應該選D項。選項D,民事法律事實是指民事法律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消滅的客觀現(xiàn)象。
8. 【答案】B 解析: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參與民事法律關系,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人。此題中,甲在丙開的專賣店買了一塊手表,參與給買賣關系的就是甲丙雙方,甲是買方,丙是賣方。丁是店員,不是法律關系的主體。所以,在該法律關系中,主體是甲和丙,應選B項。
9. 【答案】C 解析:民事法律事實是指民事法律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消滅的客觀現(xiàn)象。每天堅持踢一個小時的足球沒有引起法律關系,而是一種普通活動。
10. 【答案】A 解析:表意行為是指行為人通過意思表示,旨在產生、變更或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行為,又稱民事行為,如合同等。
非表意行為是指行為人主觀上沒有產生民事法律關系的目的,但依法律的規(guī)定,客觀上引起了某種法律效果之發(fā)生的行為,又稱事實行為。如無因管理、不當?shù)美?、侵權行為、緊急避險行為、正當防衛(wèi)行為、拾得遺失物、先占、添附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