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國家公務(wù)員考試《行測》考點預(yù)測題連載:數(shù)量關(guān)

字號:

一、數(shù)學(xué)運算
    361分、2分和5分的硬幣共100枚,價值2元,如果其中2分硬幣的價值比1分硬幣的價值多13分,那么三種硬幣各多少枚?(  )
    A.51、32、17
    B.60、20、20
    C.45、40、15
    D.54、28、18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用代入法最簡便。32 X2—51=13,其余各項皆不符合題義。故選A。
    37某次數(shù)學(xué)競賽設(shè)一、二等獎,已知:
    (1)甲、乙兩校獲獎人數(shù)的比為6:5;
    (2)甲、乙兩校獲二等獎的人數(shù)總和占兩校獲獎人數(shù)總和的60%;
    (3)甲、乙兩校獲二等獎的人數(shù)之比為5:6。
    甲校獲二等獎的人數(shù)占該校獲獎總?cè)藬?shù)的百分數(shù)等于(  )。
    A.40%
    B.45%
    C.50%
    D.60%
    參考答案:C
    38甲、乙分別自A,B兩地同時相向步行,2小時后在中途相遇,相遇后,甲、乙步行速度都提高了1千米/小時,當(dāng)甲到達B地后立刻按原路向A地返行,當(dāng)乙到達A地后也立刻按原路向B地返行。甲、乙二人在第一次相遇后3小時36分再次相遇,則A,B兩地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
    A.36
    B.32
    C.30
    D.26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如圖設(shè)A、B兩地距離為s千米,甲的速度與乙的速度之和為v千米/小時,則甲、乙同時相向而行,2小時后第一次相遇,此時甲、乙二人共行s千米從第一次相遇又經(jīng)過3.6小時,甲、乙二人又共行了2s千米后,第二次相遇,于是有s=2v,2s=(v+2)×3.6,解得s=36,知A、B兩地距離是36千米。故選A。
    39有人將1/10表示為1月10日,也有人將1/10表示為10月1日,這樣一年中就有不少混淆不清的日期了,當(dāng)然,8/15只能表示8月15,那么,一年中像這樣不會搞錯的日期最多會有多少天?(  )
    A.221
    B.222
    C.234
    D.144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每個月1~12日(其中1月1日,2月2日,……,12月12日除外)容易搞錯,故一年中容易搞錯的日期有12 × 12—12.=132天,而題干中要問的是一年中不會搞錯的日期最多會有多少天?所以一年應(yīng)按366天計算。所以有366—1 32=234天。故選C。
    40一列隊伍沿直線勻速前進,某時刻一傳令兵從隊尾出發(fā),勻速向隊首前進傳送命令,他到達隊首后馬上以原速返回,當(dāng)他返回隊尾時,隊伍行進的距離正好與整列隊伍的長度相等。問傳令兵從出發(fā)到最后到達隊尾所行走的整個路程是隊伍長度的多少倍?(  )
    A.1.5
    B.2
    C.
    
    D.
    
    參考答案:C
    41馬悅從一樓往六樓爬,每層樓之間有13個臺階,問他需要爬多少臺階?(  )
    A.60個
    B.78個
    C.65個
    D.91個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從1樓爬到6樓,需要爬5層樓梯,1層樓梯13個臺階,共需爬13 X 5=65個臺階。故選C。
    43有一個油罐,把油灌滿需要15個小時,若放掉一滿罐油需要20個小時,現(xiàn)在先往這種空罐里灌油3個小時之后再關(guān)掉進油管,然后放掉油罐中的油,那么需要多長時間將油放完?(  )
    A.6/小時
    B.20小時
    C.4小時
    D.5小時
    參考答案:C
    44甲、乙兩名工人8小時共加工736個零件,甲加工的速度比乙加工的速度快30%,問乙每小時加工多少零件?(  )
    A.30個
    B.35個
    C.40個
    D.45個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設(shè)乙每小時加工x個零件,則甲每小時加工1.3x個零件,(x+1.3x)×8=736,解得x=40。故選C。
    45大學(xué)四年級某班共有50名同學(xué),其中奧運會志愿者10人,全運會志愿者17人,30人兩種志愿者都不是,則班內(nèi)是全運會志愿者而非奧運會志愿者的同學(xué)為多少?(  )
    A.3
    B.7
    C.10
    D.17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本題屬于集合問題,設(shè)既是奧運會志愿者又是全運會志愿者的人數(shù)為戈,根據(jù)容斥原理得(10一x)+x+(17一x)+30=50,解得x=7人,17一x=10。故選C。
    46由于帽子以20元一頂?shù)膬r格賣不出去,男士服飾店老板決定把價格降到8元一頂,但還是沒有人要,因而他不得不再一次降價,降到3.2元一頂,最后又降到1.28元,要是下一次再降價,這位老板就只能按成本價出售了。假定他是在按照同一種規(guī)律降價,你是否知道下一次降到什么價?(  )
    A.0.5元/頂
    B.0.512元/頂
    C.0.132元/頂
    D.0.80元/頂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依題意得,每次降價后的價格分別為8元,3.2元,1.28元,從中可以看出任一項乘以0.4得出下一項,故下一次降到1.28×0.4=0.512元。故選B。
    47在一周長為50米的花壇周圍種樹,如果每隔5米種一棵,共要種多少棵樹?(  )
    A.9
    B.10
    C.11
    D.12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本題是圓周種樹問題,始端與終端重合,則一共種50÷5=10棵。故選B。
    48甲、乙、丙、丁四人共做零件325個。如果甲多做10個,乙少做5個,丙做的個數(shù)乘以2,丁做的個數(shù)除以3,那么,四個人做的零件數(shù)恰好相等。問:丁做了多少個?(  )
    A.180
    B.158
    C.175
    D.164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由題干可知。丁做的個數(shù)是3的倍數(shù),只A項符合條件。故選A。
    49某供銷社采購員小張買回一批酒精,放在甲、乙兩個桶里,兩個桶都未裝滿。如果把甲桶酒精倒人乙桶,乙桶裝滿后,甲桶還剩10升;如果把乙桶酒精全部倒入甲桶,甲桶還能再盛20升。已知甲桶容量是乙桶的2.5倍。那么,小張一共買回多少升酒精?(  )
    A.28
    B.41
    C.30
    D.45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由題干可知,甲桶與乙桶的容量相差10+20=30升,甲桶與乙桶的容量相差1.5個乙桶容量,那么乙桶容量為30÷1.5=20升,所以小張共買回酒精為20+10=30升。故選C。
    50池塘里的蓮菜每天長大一倍,l5天長了半個池塘,那么(  )天能長滿整個池塘。
    A.30
    B.18
    C.16
    D.25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從題干中可以看出蓮菜每天長大一倍,15天長了半個池塘,則16天就會長滿整個池塘。故選C。
    55637 951,59 736,6 795,976,(  )
    A.96
    B.69
    C.76
    D.67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該數(shù)列的規(guī)律是:第一項去掉1,再從后向前排列得到第二項,第二項去掉3,再從后向前排序得到第三項,第三項去掉5,再從后向前排序得到第四項,即去掉該項最小的奇數(shù),再倒序排列,則未知項為69。故選B。
    58 1,3,11,123,(  )
    A.15 131
    B.146
    C.16 768
    D.96 543
    參考答案:A
    59 1 356,1 399,1 485,1 556,(  )
    A.1 587
    B.1 597
    C.1 624
    D.1 689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原數(shù)歹1j滿足1 399=1 356—13+56,1 485=1 399—13+99,1 556=1 485—14+85,(  )=1 556—15+56=1 597。故選B。
    60 3,3,6,(  ),21,33,48
    A.9
    B.12
    C.15
    D.18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后項與前項的差分別為0,3,6,9,12,15,是公差為3的等差數(shù)列。故選B。
    611,3,8,15,26,(  )
    A.38
    B.39
    C.40
    D.41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后數(shù)與前數(shù)的差分別為2,5,7,11,13,都是質(zhì)數(shù)。故選B。
    627,8,11,7,15,(  ),19,5
    A.8
    B.6
    C.11
    D.19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這個數(shù)列是奇數(shù)項為等差為4的等差數(shù)列,偶數(shù)項為等差為一1的等差數(shù)列,即為8,7,(6),5。故選B。
    63一8,15,39,65,94,128,170,(  )
    A.180
    B.210
    C.225
    D.256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該數(shù)列后項減前項得到新數(shù)列:23,24,26,29,34,42,再把新數(shù)列進行后項減前項得到數(shù)列:1,
    2,3,5,8,此數(shù)列為一個和數(shù)列,由此可知原數(shù)列的未知項為225。故選C。
    64
    A.2
    B.4
    C.6
    D.8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原數(shù)列滿足3+4÷2=1+4,4+6÷2=2+5,5+8÷2=3+6,7+10÷2=4+?,故?=8。故選D。
    654,3,1,12,9,3,17,5,(  )
    A.12
    B.13
    C.14
    D.15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分組數(shù)列,每三個數(shù)字一組,在每組數(shù)字中,前一個數(shù)字是后兩個數(shù)字之和。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