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國家的政策調整后,幼師生可以對口升大學,這對我們學校的學生來說能夠進入高校深造,提供了一個機會.。根據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幼師班分成就業(yè)班和升學班,就業(yè)班的學生不想考大學,兩年后就找工作,升學班的學生一心考大學,專業(yè)課與文化課同時進行。我們學校的學生剛來時文化基礎知識薄弱,音樂、舞蹈等藝術方面的知識更是弱之又弱,如何借鑒幼師教育的理論與經驗,遵循舞蹈教育強調過程性與實踐性的教學規(guī)律,根據大學對對口升學學生的要求,努力探索出一條真正具有特色的、實用的舞蹈教學體系勢在必行。本人根據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十年舞蹈教學經驗積累,把一些粗淺的探索介紹給大家,以就教于專家同行。
一、循序漸進、加強舞蹈技巧課的訓練
技巧課包括基本素質訓練:軟開度、彈跳力、控制力、翻、轉等技巧動作等,還有地面技巧、空中技巧等的訓練內容。我吸取了一些藝術體操、戲曲、雜技等其他姊妹藝術思維模式的動作探索練習方法,根據學生的條件,加以改造,為我所用。我比較重視舞蹈技巧和身韻課,幾年的教學經驗證明了這一點。技巧課不僅有效地解決了舞蹈學生身體各部位的基本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在力度、軟度、靈活性及彈跳爆發(fā)力等方面得到極大改善和加強,更主要的是在掌握一定水平的高難度翻騰技巧和較全面的地面滾動技巧后,對于提高舞蹈表演技巧和技能,豐富舞蹈語匯,擴大舞蹈藝術的表演力,將會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我校幼師學生一年級舞蹈課很少,一星期只有三節(jié)。到二年級分班考大學,任務非常緊,學校才安排的專業(yè)課比較多,所以需要加大力度加緊基本功的訓練,加強技巧課的訓練。
我的訓練方法是:
1、觀察模仿、建立動作表象
引導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的觀察和動作的模仿獲取動作外形,進而依據自己的觸覺、運動覺、平衡覺、機體覺等自身的內部動作感覺來體會動作的要領和方法。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生接受能力的不同,課上選擇重點單一動作進行示范、講解、練習指導。
2、中間加組合
以中間訓練為主,以組合訓練為主,這樣有利節(jié)省時間,提高綜合訓練效果,有利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3、體驗感受動作
給學生講解示范,并用實例舞蹈讓學生體驗和感受技能動作在舞蹈中的作用和效果,并啟發(fā)和提示技能動作在舞蹈中形象的表現和情緒的變化,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性;
4、音樂即興練習
這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訓練,讓學生充分調動聽覺、視覺、本體感受等感官來感知音樂,體驗聯想,并創(chuàng)造動作;
5、想象創(chuàng)造、綜合練習
通過舞蹈編創(chuàng)的練習,啟迪學生想象思維,產生創(chuàng)作靈感和沖動,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培養(yǎng)實際的操作能力;
6、特長動作的訓練
根據學生的自身條件,生理情況,訓練個人的特長動作,這也是為以后個人的舞蹈打基礎。然后不同年級的學生經常授課,讓她們互相溝通,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7、評價反饋
舞蹈考試初以基本功為主,把學習的內容組合起來進行匯報,促進學生基本功水平的提高。然后是即興編創(chuàng)舞蹈,考察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肢體感覺的效果
二、提高學生視野,增加欣賞和表演
學生增加了舞蹈欣賞和表演課。所選的作品必須有深刻的主題,立意和較高的欣賞價值,使學生在欣賞作品的同時,在思想上能夠得到深刻的啟迪,在審美認識上有一個大的提高。我選擇的有舞劇、舞蹈組合、舞蹈片段、戲曲、歌劇等。舞劇、戲曲、歌劇是讓學生感受舞蹈中人物形象,理解把握人物內心世界,感知舞蹈的形體語言,增加舞蹈語匯。如:我讓學生欣賞《白毛女》時,先講解故事內容,然后播放。當學生看到動情之處,我就用情感去激發(fā)學生,讓學生表演,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然后分組討論,設計動作,也可以模仿舞劇里面的動作,要把握人物的情緒,播放音樂,看她們表演的效果。起初學生的表演很一般,這時需要老師多鼓勵她們,還要激發(fā)她們的熱情,布置一些作業(yè),設計一些能夠表現如親人離別、歡聚和一些容易用動作語言表達的場面和情節(jié),同時還鼓勵學生模仿倒垂柳,雄鷹展翅等的動作,以加深學生對舞蹈的切身感受。平時再給她們多上些表演課,分析戲曲中的人物形象和內心情感,學習話劇、舞劇、戲曲片段,增加學生的表演知識。舞蹈組合是讓學生了解并掌握舞蹈韻律、特點、規(guī)律知識等。然后再欣賞學習其他各種舞蹈,來提高學生對舞蹈的興趣。經常讓學生自編一些小的舞蹈,在班級之間比賽,參加學校的舞蹈大賽,給她們提供很好的鍛煉機會。
一、循序漸進、加強舞蹈技巧課的訓練
技巧課包括基本素質訓練:軟開度、彈跳力、控制力、翻、轉等技巧動作等,還有地面技巧、空中技巧等的訓練內容。我吸取了一些藝術體操、戲曲、雜技等其他姊妹藝術思維模式的動作探索練習方法,根據學生的條件,加以改造,為我所用。我比較重視舞蹈技巧和身韻課,幾年的教學經驗證明了這一點。技巧課不僅有效地解決了舞蹈學生身體各部位的基本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在力度、軟度、靈活性及彈跳爆發(fā)力等方面得到極大改善和加強,更主要的是在掌握一定水平的高難度翻騰技巧和較全面的地面滾動技巧后,對于提高舞蹈表演技巧和技能,豐富舞蹈語匯,擴大舞蹈藝術的表演力,將會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我校幼師學生一年級舞蹈課很少,一星期只有三節(jié)。到二年級分班考大學,任務非常緊,學校才安排的專業(yè)課比較多,所以需要加大力度加緊基本功的訓練,加強技巧課的訓練。
我的訓練方法是:
1、觀察模仿、建立動作表象
引導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的觀察和動作的模仿獲取動作外形,進而依據自己的觸覺、運動覺、平衡覺、機體覺等自身的內部動作感覺來體會動作的要領和方法。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生接受能力的不同,課上選擇重點單一動作進行示范、講解、練習指導。
2、中間加組合
以中間訓練為主,以組合訓練為主,這樣有利節(jié)省時間,提高綜合訓練效果,有利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3、體驗感受動作
給學生講解示范,并用實例舞蹈讓學生體驗和感受技能動作在舞蹈中的作用和效果,并啟發(fā)和提示技能動作在舞蹈中形象的表現和情緒的變化,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性;
4、音樂即興練習
這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訓練,讓學生充分調動聽覺、視覺、本體感受等感官來感知音樂,體驗聯想,并創(chuàng)造動作;
5、想象創(chuàng)造、綜合練習
通過舞蹈編創(chuàng)的練習,啟迪學生想象思維,產生創(chuàng)作靈感和沖動,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培養(yǎng)實際的操作能力;
6、特長動作的訓練
根據學生的自身條件,生理情況,訓練個人的特長動作,這也是為以后個人的舞蹈打基礎。然后不同年級的學生經常授課,讓她們互相溝通,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7、評價反饋
舞蹈考試初以基本功為主,把學習的內容組合起來進行匯報,促進學生基本功水平的提高。然后是即興編創(chuàng)舞蹈,考察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肢體感覺的效果
二、提高學生視野,增加欣賞和表演
學生增加了舞蹈欣賞和表演課。所選的作品必須有深刻的主題,立意和較高的欣賞價值,使學生在欣賞作品的同時,在思想上能夠得到深刻的啟迪,在審美認識上有一個大的提高。我選擇的有舞劇、舞蹈組合、舞蹈片段、戲曲、歌劇等。舞劇、戲曲、歌劇是讓學生感受舞蹈中人物形象,理解把握人物內心世界,感知舞蹈的形體語言,增加舞蹈語匯。如:我讓學生欣賞《白毛女》時,先講解故事內容,然后播放。當學生看到動情之處,我就用情感去激發(fā)學生,讓學生表演,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然后分組討論,設計動作,也可以模仿舞劇里面的動作,要把握人物的情緒,播放音樂,看她們表演的效果。起初學生的表演很一般,這時需要老師多鼓勵她們,還要激發(fā)她們的熱情,布置一些作業(yè),設計一些能夠表現如親人離別、歡聚和一些容易用動作語言表達的場面和情節(jié),同時還鼓勵學生模仿倒垂柳,雄鷹展翅等的動作,以加深學生對舞蹈的切身感受。平時再給她們多上些表演課,分析戲曲中的人物形象和內心情感,學習話劇、舞劇、戲曲片段,增加學生的表演知識。舞蹈組合是讓學生了解并掌握舞蹈韻律、特點、規(guī)律知識等。然后再欣賞學習其他各種舞蹈,來提高學生對舞蹈的興趣。經常讓學生自編一些小的舞蹈,在班級之間比賽,參加學校的舞蹈大賽,給她們提供很好的鍛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