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與羅斯福新政:
1929-1933年經濟危機爆發(fā)的原因:① 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所有制之間的矛盾,② 生產相對過剩與人民購買力相對不足的矛盾,③ 國際經濟的不平衡,導致國際上滯銷的農產品,初期產品增多,④ 地產與股票投機的狂熱(美國),⑤ 歐洲各國對美國資本的依賴性
后果:① 工農業(yè)生產銳減,企業(yè)停產,銀行倒閉,失業(yè)人數增多,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社會秩序混亂② 激化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矛盾 ③ 使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間的矛盾尖銳起來 ④ 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⑤ 打破了戰(zhàn)后建立的賠款制度和債務關系 ⑥ 導致了資本主義世界的分化和國際格局的急劇變化。
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① 整頓財政金融:1933.3頒布了《緊急銀行法》,整頓銀行,放棄金本位制,恢復銀行的信譽。② 調整工業(yè)生產:1933.6頒布《全國工業(yè)復興法》,調整各企業(yè)之間的關系,把資本主義生產的無政府狀態(tài)納入有控制的軌道,調整雇主和工人的關系,規(guī)定雇主有組織起來集體談判雇傭合同的權利。③ 限制農業(yè)生產:1933.5國會通過《農業(yè)調整法》,設立“農業(yè)經濟調整局”,對全國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進行調節(jié)。④ 興辦公共工程,救濟失業(yè)難民,1933.3國會通過了《社會救濟條例》,吸納失業(yè)者,大規(guī)模實施“以共代賑”。⑤ 調整勞資關系,實施社會保險,1935.7﹑8月先后頒布了《國家勞工關系法》
《社會保障法》。
影響:①使社會生產力得以恢復,推動了國家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調整了生產關系,緩和了國內階級矛盾,維護了美國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 ② 維護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美國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 美國政府和總統(tǒng)的權力增大,戰(zhàn)后的歷屆政府和總統(tǒng)繼承了這筆寶貴財富 ④ 新政中實施的福利政策,使美國走上了福利化國家的道路。但是,新政未能根本解決資本主義固有的矛盾,因而也沒有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羅斯福新政時期美國外交的主要內容:為了緩和危機,通暢國際貿易通道,鞏固美國在世界市場中的地位 ① 發(fā)出對蘇友好的信號,1933.11美蘇兩國正式建交并就債務問題,賠款問題,宗教問題達成了諒解。
② 1934.6國會通過《互惠貿易協(xié)定法》,降低了長期以來美國的高關稅政策,以此來緩和美國與西方各資本主義國家的關系,改善對外貿易環(huán)境。
③ 對拉美提出了“睦鄰政策”。廢除侵犯古巴主權的憲法修正案,取消干涉墨西哥內政的條約,撤回駐海底和尼加拉瓜的美軍,擴大對拉美國家的惠顧待遇,為美國經濟貿易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國際環(huán)境。
對法西斯的侵略擴張采取中立政策,1935.8通過《中立法案》,對交戰(zhàn)國實施武器禁運,1940.3通過《租借法案》,徹底改變中立政策,開始向反法西斯國家提供實質性援助。
相關推薦:
>>>全國各地2016年考研考場考點信息匯總
>>>全國各地2016年考研準考證打印時間及打印入口匯總
>>>2016考研時間安排專題
>>>2016年考研真題及答案專題
>>>2016年考研成績查詢時間及入口專題
>>>2016年考研國家線、分數線專題
新東方網校推薦:2016年考研課程?。↑c擊進入免費試聽>>
1929-1933年經濟危機爆發(fā)的原因:① 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所有制之間的矛盾,② 生產相對過剩與人民購買力相對不足的矛盾,③ 國際經濟的不平衡,導致國際上滯銷的農產品,初期產品增多,④ 地產與股票投機的狂熱(美國),⑤ 歐洲各國對美國資本的依賴性
后果:① 工農業(yè)生產銳減,企業(yè)停產,銀行倒閉,失業(yè)人數增多,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社會秩序混亂② 激化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矛盾 ③ 使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間的矛盾尖銳起來 ④ 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⑤ 打破了戰(zhàn)后建立的賠款制度和債務關系 ⑥ 導致了資本主義世界的分化和國際格局的急劇變化。
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① 整頓財政金融:1933.3頒布了《緊急銀行法》,整頓銀行,放棄金本位制,恢復銀行的信譽。② 調整工業(yè)生產:1933.6頒布《全國工業(yè)復興法》,調整各企業(yè)之間的關系,把資本主義生產的無政府狀態(tài)納入有控制的軌道,調整雇主和工人的關系,規(guī)定雇主有組織起來集體談判雇傭合同的權利。③ 限制農業(yè)生產:1933.5國會通過《農業(yè)調整法》,設立“農業(yè)經濟調整局”,對全國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進行調節(jié)。④ 興辦公共工程,救濟失業(yè)難民,1933.3國會通過了《社會救濟條例》,吸納失業(yè)者,大規(guī)模實施“以共代賑”。⑤ 調整勞資關系,實施社會保險,1935.7﹑8月先后頒布了《國家勞工關系法》
《社會保障法》。
影響:①使社會生產力得以恢復,推動了國家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調整了生產關系,緩和了國內階級矛盾,維護了美國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 ② 維護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美國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 美國政府和總統(tǒng)的權力增大,戰(zhàn)后的歷屆政府和總統(tǒng)繼承了這筆寶貴財富 ④ 新政中實施的福利政策,使美國走上了福利化國家的道路。但是,新政未能根本解決資本主義固有的矛盾,因而也沒有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羅斯福新政時期美國外交的主要內容:為了緩和危機,通暢國際貿易通道,鞏固美國在世界市場中的地位 ① 發(fā)出對蘇友好的信號,1933.11美蘇兩國正式建交并就債務問題,賠款問題,宗教問題達成了諒解。
② 1934.6國會通過《互惠貿易協(xié)定法》,降低了長期以來美國的高關稅政策,以此來緩和美國與西方各資本主義國家的關系,改善對外貿易環(huán)境。
③ 對拉美提出了“睦鄰政策”。廢除侵犯古巴主權的憲法修正案,取消干涉墨西哥內政的條約,撤回駐海底和尼加拉瓜的美軍,擴大對拉美國家的惠顧待遇,為美國經濟貿易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國際環(huán)境。
對法西斯的侵略擴張采取中立政策,1935.8通過《中立法案》,對交戰(zhàn)國實施武器禁運,1940.3通過《租借法案》,徹底改變中立政策,開始向反法西斯國家提供實質性援助。
相關推薦:
>>>全國各地2016年考研考場考點信息匯總
>>>全國各地2016年考研準考證打印時間及打印入口匯總
>>>2016考研時間安排專題
>>>2016年考研真題及答案專題
>>>2016年考研成績查詢時間及入口專題
>>>2016年考研國家線、分數線專題
新東方網校推薦:2016年考研課程?。↑c擊進入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