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海南專升本《編程語言基礎(C語言)》考試大綱

字號:

《編程語言基礎(C語言)》課程考試大綱
    一、目的
    本大綱是根據教育部制訂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根據高等院校本科學生培養(yǎng)計劃和目標而制訂。C語言程序設計是大學生學習計算機相關課程的必修基礎課,使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程序設計的基本步驟和通用方法,提高通過編寫程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參考教材
    教材:C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
    主編:蘇小紅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7月
    三、主要內容
    第一章 為什么要學C語言
    1.1 引言
    1.2 游戲、黑客和C語言
    1.3 C語言、不老的傳說
    1.4 C語言的愛與恨
    1.5 C語言交給我們的事
    1.6 什么是“編程”
    1.7 本章小結
    第二章 C數據類型
    2.1 常量與變量
    2.2 簡單的屏幕輸出
    2.3 數據類型
    2.4 如何計算變量或數據類型所占內存空間的大小
    2.5 變量的賦值和賦值運算符
    第三章 簡單的算術運算和表達式
    3.1 C運算及其表達式
    3.2 宏常量和宏替換
    3.3 const變量
    3.4 自動類型轉換與強制類型轉換運算符
    3.5 常用的標準數學函數
    第四章 屏幕輸入和輸出
    4.1 單個字符的輸入/輸出
    4.2 數據的格式化屏幕輸出
    4.3 數據的格式化屏幕輸入
     第五章 選擇控制結構
    5.1 生活中與計算機中的問題求解方法
    5.2 算法的概念及其描述方法
    5.3 關系運算符與關系表達式
    5.4 用于單分支控制的條件語句
    5.5 用于雙分支控制的條件語句
    5.6 條件運算符與條件表達式
    5.7 用于多分支控制的條件語句
    5.8 用于多路選擇的switch語句
    5.9 邏輯運算符和邏輯表達式
    第六章 循環(huán)控制結構
    6.1 循環(huán)控制結構與循環(huán)語句
    6.2 計數控制的循環(huán)
    6.3 條件控制的循環(huán)
    6.4 嵌套循環(huán)
    6.5 流程的轉移控制
    第七章 函數
    7.1 分而治之與信息隱藏
    7.2 函數的定義
    7.3 向函數傳遞值和從函數返回值
    7.4 遞歸函數
    7.5 變量的作用域和存儲類型
    7.6 模塊化程序設計
    第八章 數組
    8.1 一維數組的定義和初始化
    8.2 二維數組的定義和初始化
    8.3 向函數傳遞一維數組
    8.4 排序和查找
    8.5 向函數傳遞二維數組
    第九章 指針
    9.1 變量的內存地址
    9.2 指針變量的定義和初始化
    9.3 間接尋址運算符
    9.4 按值調用與按地址調用
    9.5 用指針變量作函數參數的程序
    9.6 函數指針及其應用
    第十章 字符串
    10.1 字符串變量
    10.2 字符串的存儲
    10.3 字符指針
    10.4 字符串的訪問和輸入/輸出
    10.5 字符串處理函數
    10.6 向函數傳遞字符串
    第十一章 指針和數組
    11.1 指針和一維數組間的關系
    11.2 指針和二維數組間的關系
    11.3 指針數組及應用
    第十二章 結構體和共用體
    12.1 從基本數據類型到抽象數據類型
    12.2 結構體的定義
    12.3 結構體數組的定義和初始化
    12.4 結構體指針的定義和初始化
    12.5 向函數傳遞結構體
    12.6 共用體
    第十三章 文件操作
    13.1 二進制文件和文件操作
    13.2 文件的打開和關閉
    13.3 按字符讀寫文件
    13.4 按格式讀寫文件
    13.5 按數據塊讀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