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問:“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
惡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曰:“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
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BR> 這一問一答,清簡了多少紅塵瑣事。若飲食男女能做到此,世
間少了多少紛爭。
據(jù)說寒山是隋朝王室楊氏后人,隋朝滅亡,茍延在盛唐,只因
相貌缺陷而屢試不第。頂著遺老的帽子,滿腹才學(xué)無人問津。后機
緣巧合遁入空門,從西京流亡到江南,禮佛侍經(jīng),再無心仕途???BR> 淡了出身,丟掉了紅塵,置身于重巖,只有飛鳥經(jīng)過的白云繚繞的
所在,從此晨鐘暮鼓,做百歲僧人。拾得,是天臺山高僧森林中拾
到的嬰兒,因憐憫帶回寺廟撫養(yǎng),后與寒山結(jié)為莫逆之交,一生向
佛,被后人稱為和合二仙。
這些簡要的介紹來自許多年前父親的故事中,曾經(jīng)居住在鄉(xiāng)村
的多少個夜晚,父親的一個個傳神的故事伴隨著我成長,寒山與拾
得是其中的一個。今日進入因寒山拾得得名的姑蘇寒山寺,父親的
故事情節(jié)又活泛起來,二三十年了,未曾褪色。我在想父親居于鄉(xiāng)
野,未曾進入學(xué)堂,他如何知曉呢!我不得而知,即便我問,父親
也便是淡然一笑,似乎許多故事天生嵌入在他腦海中一樣。
唐朝的某一個夜晚,詩人張繼夜宿楓橋,夜半聽寒山寺的鐘聲
,寒霜漫天的秋夜,家國憂思隨秋霜彌漫開來,后寒山寺因張繼的
詩而聞名,而后人讀著這首詩,也許體會不到詩人的憂愁,更多的
卻是對姑蘇城外這座寺廟的向往與臆測,到底它的鐘聲有著什么樣
的魔力,讓羈旅的人寫出這首名垂千古的詩篇。
早秋的清晨,來到寒山寺,走過寒拾殿,看和合二仙的雕塑,
雙手合十跪拜,心得一縷安寧,替父母祈求平安,告訴父親我在寒
拾殿重溫了孩童時代你給我講述的故事。在空曠的寺院里隨意漫步
,來到聞鐘亭下聽寺院的鐘聲,據(jù)說寺廟的鐘聲以108次為吉利
數(shù)字,一年有12個月,一年有24個節(jié)氣,一年有72候(一年
360天,5天為一候),把這些數(shù)字加起來剛好108。敲滿1
08次意味一年煩惱盡消,盡善盡美。渾厚的鐘聲,多么美好的寓
意,這便是佛家寧神之境吧。
坐在亭內(nèi),看婆娑樹影,聽鐘聲,聽風(fēng)吹過的聲音,游客漸多
的時候,抽身離開,拾得寧靜清晨、寧靜一隅的安寧,再走入市井
,過塵世人生。
惡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曰:“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
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BR> 這一問一答,清簡了多少紅塵瑣事。若飲食男女能做到此,世
間少了多少紛爭。
據(jù)說寒山是隋朝王室楊氏后人,隋朝滅亡,茍延在盛唐,只因
相貌缺陷而屢試不第。頂著遺老的帽子,滿腹才學(xué)無人問津。后機
緣巧合遁入空門,從西京流亡到江南,禮佛侍經(jīng),再無心仕途???BR> 淡了出身,丟掉了紅塵,置身于重巖,只有飛鳥經(jīng)過的白云繚繞的
所在,從此晨鐘暮鼓,做百歲僧人。拾得,是天臺山高僧森林中拾
到的嬰兒,因憐憫帶回寺廟撫養(yǎng),后與寒山結(jié)為莫逆之交,一生向
佛,被后人稱為和合二仙。
這些簡要的介紹來自許多年前父親的故事中,曾經(jīng)居住在鄉(xiāng)村
的多少個夜晚,父親的一個個傳神的故事伴隨著我成長,寒山與拾
得是其中的一個。今日進入因寒山拾得得名的姑蘇寒山寺,父親的
故事情節(jié)又活泛起來,二三十年了,未曾褪色。我在想父親居于鄉(xiāng)
野,未曾進入學(xué)堂,他如何知曉呢!我不得而知,即便我問,父親
也便是淡然一笑,似乎許多故事天生嵌入在他腦海中一樣。
唐朝的某一個夜晚,詩人張繼夜宿楓橋,夜半聽寒山寺的鐘聲
,寒霜漫天的秋夜,家國憂思隨秋霜彌漫開來,后寒山寺因張繼的
詩而聞名,而后人讀著這首詩,也許體會不到詩人的憂愁,更多的
卻是對姑蘇城外這座寺廟的向往與臆測,到底它的鐘聲有著什么樣
的魔力,讓羈旅的人寫出這首名垂千古的詩篇。
早秋的清晨,來到寒山寺,走過寒拾殿,看和合二仙的雕塑,
雙手合十跪拜,心得一縷安寧,替父母祈求平安,告訴父親我在寒
拾殿重溫了孩童時代你給我講述的故事。在空曠的寺院里隨意漫步
,來到聞鐘亭下聽寺院的鐘聲,據(jù)說寺廟的鐘聲以108次為吉利
數(shù)字,一年有12個月,一年有24個節(jié)氣,一年有72候(一年
360天,5天為一候),把這些數(shù)字加起來剛好108。敲滿1
08次意味一年煩惱盡消,盡善盡美。渾厚的鐘聲,多么美好的寓
意,這便是佛家寧神之境吧。
坐在亭內(nèi),看婆娑樹影,聽鐘聲,聽風(fēng)吹過的聲音,游客漸多
的時候,抽身離開,拾得寧靜清晨、寧靜一隅的安寧,再走入市井
,過塵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