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西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知識點《會計基礎》:所有者權益

字號:

1.定義和特征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yè)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
    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
    所有者權益在數量上等于企業(yè)資產總額扣除債權人權益后的凈額,即為企業(yè)的凈資產,反映所有者(股東)在企業(yè)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
    特征:
    ①除非發(fā)生減資、清算或分派現金股利,企業(yè)不需要償還所有者權益;
    ②企業(yè)清算時,只有在清償所有的負債后,所有者權益才返還給所有者;
    ③所有者憑借所有者權益能夠參與企業(yè)利潤的分配。
    2.所有者權益的確認條件
    所有者權益的確認、計量主要取決于資產、負債、收入、費用等其他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
    3.所有者權益的分類
    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
    具體表現: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資本溢價、其他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年初200萬=100萬借的+60萬趙老師、40萬同學(實收資本)
    +1000萬=1000萬利潤(留存收益=盈余公積800+未分配利潤200)
    +1100萬=100萬(實收資本)+1000萬出資溢余(資本公積)
    +2000萬=2000萬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投入的資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業(yè)的資本部分,它既包括構成企業(yè)注冊資本(實收資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額,也包括投入資本超過注冊資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額,即資本溢價或者股本溢價,這部分投入資本在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體系中被計入了資本公積,并在資產負債表中的資本公積項目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