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舞蹈究竟為了什么

字號:

舞蹈班在許多家長眼里就是培養(yǎng)未來的舞蹈家,讓自己的孩子有亭亭玉立的身段,能夠參加各種舞蹈比賽演出,獲得參加各種活動的體驗,多有一些表現(xiàn)的機會,獲得各類證書能夠將來以特長生的優(yōu)勢進入好的小學、中學、大學。然而在這些良好愿望的期待里,家長們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問題,比如孩子們是否愿意舞蹈?怎樣舞蹈才符合他們心理生理的發(fā)展?孩子們的個性以及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還有美育等等。許多家長把衡量一個舞蹈班的專業(yè)與否理解成職業(yè)化的舞蹈訓練,舞蹈班的職能變成專業(yè)舞蹈的“學前班”了,難怪孩子們把舞蹈理解為辟叉、下腰。那么這些舞蹈技能的獲得是否就是在藝術教育中培養(yǎng)孩子的有效方法,如果童年期的舞蹈藝術的教育目的是為專業(yè)舞蹈院校輸送人才,那是否凡練習舞蹈的孩子將來都能夠從事專業(yè)舞蹈的工作,是否每一個孩子的身體條件都符合專業(yè)舞蹈演員的要求,童年期舞蹈藝術的啟蒙教育是否就是專業(yè)化、技術化、成人化的教育過程,那孩子們學習舞蹈究竟為了什么?
    幼兒舞蹈是幼兒游戲的一種高級形式,所以趣味性、娛樂性應當是幼兒舞蹈的一個主要的藝術特點,而幼兒舞蹈又是展示幼兒心靈的窗口和表現(xiàn)幼兒情感世界的直接方式。幼兒是處在人之初的階段,有其認識活動形象性的特征,幼兒是生活在有聲音、形象、色彩以及動感世界里,好動是幼兒的天性,那么如何動、怎樣動,如何在動的過程中讓幼兒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用他們的感觀來認識周圍的世界,以達到美育的功能,這是舞蹈帶給孩子們的特有的方式。幼兒的思維常常是直覺思維,先做動作后思維,他們的學習具有明顯的直接經驗性,難以離開對客觀事物的直接感受,形象思維是幼兒的思維特點,由一個具體形象來引發(fā)他們的動因,這是讓幼兒舞蹈的先決條件。因為幼兒看事物的第一反應是形象,它是什么?形狀、顏色、味道都是幼兒第一的直接反應,他們對形象是為敏感的。當幼兒看到一只小貓時,貓走路的步態(tài)、聲音以及小貓洗臉的動態(tài),幼兒都非常的感興趣,他們樂于去模仿小花貓的這些動態(tài)。也就是說舞蹈的形象動作是幼兒舞蹈的條件,幼兒舞蹈藝術教育作為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提供什么樣的學習經驗和如何組織一些經驗才能讓幼兒在兒童時期建立一些美的經驗、美的行為、美的認識,這才是幼兒舞蹈藝術教育所構成的教育目的與意義。
    現(xiàn)代教育提倡的是培養(yǎng)人的綜合素質,教育是如何開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力是20世紀以來哲學、心理學、教育學和美學等學科領域共同關心的問題,而藝術教育又被歷代人認為是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領域。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和普通人的大區(qū)別就在于他能從一般人眼里的不同之處知覺到某種相似性的存在,那么這個不同之處的培養(yǎng),就需要我們給幼兒提供藝術創(chuàng)造的空間。假如我們只關注孩子們在舞蹈中的專業(yè)化、技術化的程度如何,在一個情景中只有老師的動作表現(xiàn)是的情感表達方式,評價孩子舞蹈的標準是模仿老師動作的標準與否。其結果形成的思維方式就只有你教我學,凡是老師沒教過的舞蹈,孩子們就是聽到音樂也不會跳舞,不是“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孩子們是在機械地、僵化地、徒有其表的、被動地理解、學習舞蹈。因為沒有讓孩子們從熟悉的生活經驗中來獲取學習、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來創(chuàng)造自己認為的動作,沒有空間讓他們獲取自發(fā)的舞蹈經驗。而我們評價幼兒舞蹈的標準是幼兒模仿教師動作的標準與否,忽略了幼兒的想法,忽略了幼兒自我學習經驗的獲取。杜威說:“現(xiàn)代心理學已經指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人的固有的本能是他學習的工具。一切本能都是通過身體表現(xiàn)出來的;所以抑制軀體活動的教育,就是抑制本能,因而也就是妨礙了自然的學習方法?!弊層變涸诠适虑榫爸杏凶约旱南敕ǎ鲎约赫J為的動作,讓幼兒以不同與他人的方式來運動,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認識更多的身體語言符號,學會美、創(chuàng)造美,這種舞蹈經驗的積淀是自己不斷地在表演中修正、改進、調整后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主動學習的外化特征,它使得幼兒自己是在輕松、投入的積極情緒的狀態(tài)中達到主動學習,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個性以及表現(xiàn)力也正是在這樣的方式中得到培養(yǎng)。我作為雙重角色的母親和教師16年前我也曾帶著自己的女兒去舞蹈班學習過,當時的我是專業(yè)的舞蹈演員和編導,我的女兒去了幾次以后也和許多的孩子有著同樣的感受,不喜歡練基本功,喜歡跳舞,再后來她就不愿意去了。她喜歡在家里放著各種風格的音樂自己做動作,我非常驚呀的發(fā)現(xiàn)她居然可以合著任何風格的音樂節(jié)奏做動作,而且音樂與動作的關系處理的非常好。
    我團一位舞蹈編導到我家來談工作,偶然間看到她的表演,激動的對我說,這個孩子有天賦,而且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要好好保護和發(fā)展,有沒有想過讓她搞舞蹈。我自己就是從事這個專業(yè)的我很清楚這個專業(yè)需要具備的條件,我只是希望通過舞蹈來培養(yǎng)她的個性、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力。我與女兒經常一起聽音樂做即興舞表演,有時我還讓她說一說自己剛才跳的是什么?她喜歡玩這樣的舞蹈游戲,現(xiàn)在想來如果家長們也能在家與孩子一起玩這樣的舞蹈游戲,那對培養(yǎng)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是非常有效的。因為我們不能總是戴著一幅“專業(yè)的眼鏡”來評價她,而需要戴著一幅“形象的眼鏡”來寬容的接納贊美他們。當時每周末我都要帶著孩子去參加繪畫班,在繪畫班里我看到有孩子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我女兒特別的喜歡,她經常在家里自由的畫,有一天突然拿著一幅自己畫的向日葵來給我看,她從來沒有看到過梵高的向日葵,可居然有類似的顏色和情緒的表達,我咨詢了許多畫家,他們都一致認為童年期不要教成人化的東西,更不能強加給她成人的意識和一些繪畫的技法,要讓她自由的發(fā)揮,想畫什么就畫什么。4歲時她畫了一幅《花》參加了少年兒童美術作品展,她是參賽中年齡小的。我周圍的許多藝術家都說這個孩子有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那時我就在思考一個問題幼兒舞蹈是否也應該像繪畫那樣不僅僅只是模仿一種學習方式,而還應該讓孩子有自由表現(xiàn)的空間。
    因此,兒童舞蹈決不是那么簡單的為舞而舞的“小舞蹈教學”,它應該在更為大的課程背景中來讓兒童獲得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的“大舞蹈教學”。因為舞蹈的特點是一門運動著的藝術,它的形象和動態(tài)是幼兒容易接受的方式,從生活中提煉動作是舞蹈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以“情”為紐帶來展開表演與創(chuàng)作是藝術的手段。幼兒是在自己的生活故事中把身體、情感、精神合而為一的,而舞蹈美育是通過身體動作去感受音樂形象,通過表情、動作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舞蹈是以動作為表現(xiàn)手段,是一種空間性、時間性、綜合性的動態(tài)造型藝術,它結合了音樂的感受、審美的眼光、感情的表達,從而形成活潑、開朗、健康的性格特征,可以說舞蹈所傳達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把人的身體、情感、精神合而為一,也就是“溶和無間”。所以舞蹈帶給孩子的正是這樣一種溶和無間的積極情緒體驗的美育。幼兒舞蹈的美是天然之美、稚拙之美、是童真、童趣、童舞之美,是幼兒心理活動、情感、想象力、認知特點、理解水平以及個人情緒等等的表現(xiàn)。
    兒童舞蹈是兒童身體的語言,每一個兒童的生命都是豐富多彩的個性,并形成千差萬別的兒童動作姿勢與形象,他們運用不同的身體表達不同的生命感覺,其方式自然是千姿百態(tài),千變萬化。因此,允許運動的不同表達方式是舞蹈教育尊重個性的表現(xiàn);允許不同生命體之間的平等對話,是教育尊重個人存在的基礎。要允許孩子有不同的學習方式,接納孩子有不同的學習程度;只要孩子的動作與故事內容是吻合的就可以,重在參與創(chuàng)造和體現(xiàn)個性化的教育。可我們對兒童舞蹈的審美卻非要把千人千面的人變?yōu)椤扒艘幻妗?,把豐富多彩的動態(tài)世界變成“百席一道湯”。尤其是兒童期的啟蒙教育,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孩子們通過舞蹈藝術的學習,他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獲得了什么?家長與教師是引導者,而不是訓練者,每一個幼兒都是藝術家,都蘊涵著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需要我們成人來讀懂、來了解、來保護、來支持。兒童舞蹈就應該具有兒童化、生活化、游戲化的特點,它的培養(yǎng)目標應該是豐富幼兒的生活,激發(fā)幼兒的情感,提高幼兒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舞蹈藝術教育中獲取美的經驗,從而達到理想的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