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考申論熱點話題:建設書香社會從全民閱讀開始

字號:

背景鏈接
    黨的十八大報告歷史性地寫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標志著全民閱讀已經成為黨中央的一項重要戰(zhàn)略部署;2014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倡導全民閱讀”,對進一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guī)劃》等,也多次對倡導和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提出明確要求。
    2014年8月,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杭州“悅覽樹”24小時書店、深圳書城中心城24小時書吧,日前聯合青島、西安、鄭州等地的8家24小時書店,發(fā)出了“打造‘深夜書房’ 力推全民閱讀”的共同宣言,就開辦24小時書店的宗旨、目的、經營模式等,達成了共識。
    2015年伊始,備受矚目的全民閱讀立法工作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從1月1日起,我國首部地方全民閱讀法規(guī)《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促進全民閱讀的決定》,開始在江蘇省正式實施。此外,湖北、深圳等省市全民閱讀立法的工作進程也不斷加快?!逗笔∪耖喿x促進辦法》已于2014年11月24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及公布,并將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深圳在系統(tǒng)總結連續(xù)14年開展“深圳讀書月”經驗的基礎上,起草了《深圳經濟特區(qū)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已提交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在地方全民閱讀立法工作的潮流逐漸興起之時,國家層面的全民閱讀立法工作也在穩(wěn)步推進。目前,《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已經連續(xù)兩年(2013年、2014)列入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
    2015年1月27日,李克強在聽取教育、科技、文化、衛(wèi)生、體育界人士和基層群眾代表對《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和建議時指出,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承載著億萬群眾的精神家園。要打造既有優(yōu)秀文化傳承、又能打動和凝聚人心的良好文化生態(tài),加強知識傳播和積累,建設“書香”社會。
    深度解析
    [權威論述]
    學習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題,也是報國為民的重要基礎。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yè)從實踐起步。
    ——習近平
    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fā),讓人滋養(yǎng)浩然之氣。
    ——習近平
    讀書不僅事關個人修為,國民的整體閱讀水準,也會持久影響到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希望你們把24小時不打烊書店打造成為城市的精神地標,讓不眠燈光陪護守夜讀者潛心前行,引領手不釋卷蔚然成風,讓更多的人從知識中汲取力量。
    ——李克強
    閱讀能使人常思常新。好讀書,讀好書,既可提升個人能力、眼界及綜合素質,也會潛移默化影響一個人的文明素養(yǎng),使人保持寧靜致遠的心境,砥礪奮發(fā)有為的情懷。
    ——李克強
    [存在問題]
    我們也必須看到,我國的全民閱讀仍處于起步階段,與當今社會經濟發(fā)展和建設文化強國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全民閱讀的軟硬件與群眾需求還不相適應,這將成為制約國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的瓶頸。
    一是閱讀公共資源亟須增加。
    根據相關資料,截至目前我國共有縣以上公共圖書館3112個,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書0.55冊,這和國際圖聯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人均1.5—2.5冊圖書館藏書量、圖書館覆蓋半徑和服務讀者數量等標準相比,存在顯著差距。
    二是重點人群閱讀亟須保障。
    我國中西部地區(qū)與沿海發(fā)達地區(qū)、農村與城市的閱讀資源和閱讀習慣地域性差距較大,兼之全國共有2.9億進城務工人員、6100余萬農村留守兒童、8900萬殘疾人(其中視障殘疾人1200萬人),公共閱讀設施現有服務能力明顯不足。
    三是社會閱讀氛圍亟須引領。
    在社會經濟轉型的過程中,“讀書無用論”等錯誤思潮依舊蔓延,手機閱讀、網絡閱讀等雖便捷普及,但內容良莠不齊,一些書店面臨人力、房租的壓力而生存艱難,城市閱讀生態(tài)堪憂。
    四是全民閱讀體制機制建設亟須加強。
    全民閱讀工作涉及面廣,但中央層面還沒有建立全民閱讀協調機制,無法形成合力,長期、持續(xù)深入開展的動力明顯不足。相當多的省市,特別是欠發(fā)達地區(qū),缺乏財稅政策支持,甚至沒有全民閱讀工作經費,無力開展全民閱讀活動。
    [目的和意義]
    第一,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是提升民族素質的重要途徑。
    閱讀可以勵志、養(yǎng)性、立德,是對人生的磨煉和意志的考驗;閱讀能改變命運,增長素質,提高品位;閱讀是傳承文明、更新知識、提高民族素質的基本途徑。一個人閱讀能力的大小,直接影響到他的成長、職業(yè)能力和他對社會作用的發(fā)揮;一個國家國民閱讀率的高低,國民閱讀力的大小,則直接關系到國家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強弱,影響到全社會的總體文明程度和創(chuàng)造能力,國民閱讀水平更標志著一個國家社會發(fā)展的文明程度。國民閱讀力和閱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民族的基本素質、創(chuàng)造能力和發(fā)展?jié)摿Α?BR>    許多文明國家都把全民閱讀作為軟實力建設的重要措施,通過國家行為加以推動。我國和發(fā)達國家相比,原有的閱讀水準還比較低,如不引起重視差距還會拉大。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就是要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讀書傳統(tǒng),激勵當代中國人更好地去讀書,扎扎實實地把讀書作為中華民族振興的一個有效工具來運用。
    第二,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是實現公民文化權利的重要保障。
    閱讀能真正造就城市發(fā)展所需要的高素質的市民群體。因為社會和諧的關鍵在于內心的和諧,而閱讀可以獲得內心寧靜,除掉浮躁,可以扭轉全民閱讀率下滑的現象,對建設高品位城市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因為讀書活動是市民最經常的文化行為,讀書可以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可以進入每一個家庭。開展這一活動也是保障市民文化權益的積極體現。
    第三,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是推動出版發(fā)行單位多出書、出好書的重要手段。
    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很重要的是取決于閱讀的水平,閱讀率的下降,是民族素質的下降。一個國家不是靠巨大的人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應該是靠閱讀的人口。閱讀是一個國家非常重要的活動,只有重視閱讀,我們國家才能有比較好的民族素質的提升,有比較好的民族精神境界。而出版發(fā)行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豐富全民閱讀的內容和手段。
    第四,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是學習型、創(chuàng)新型社會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中央號召要建立學習型社會,全民學習、終身學習,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而建設學習型社會,閱讀是一個重要的。目的是要我們學習人類的整個科學文化,要跟上時代,跟上發(fā)展,還要創(chuàng)造先進的文化、先進的生產力。而要發(fā)展,要創(chuàng)造,不學習是不行的。經濟的后面沒有科技做后盾、沒有文化做基礎,一個國家要實現偉大的復興是很困難的。
    閱讀既是一種個人行為,更是一種社會風氣,從一定意義上講,全民閱讀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我國正在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基礎是學習型社會,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在全社會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不僅對個體閱讀產生積極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激發(fā)全體人民的學習熱情,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因此,提高全民閱讀水平,增強全民族的文化自覺和創(chuàng)新意識,對于建設學習型社會和創(chuàng)新型國家至關重要。
    第五,倡導全民閱讀活動,建設書香社會,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
    閱讀活動廣泛深入的開展,對提升城市文化,城市競爭力,推動市場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一個人不閱讀就會缺乏智慧和判斷力,如果一個民族不閱讀,它的文化必定會喪失創(chuàng)造力和批判性,自主創(chuàng)新將會成為一句空話。所以,下大力氣推動全民閱讀已經是迫在眉睫。
    大力推動全民閱讀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文化建設,增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目的就是要通過讀書活動實現廣大市民群眾的文化權利和利益,營造全社會讀書的扭轉和求學問道的風氣,提高市民素質,提升城市品位。全民閱讀活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讀書,終身學習。讀書已經不僅僅關乎個人的成長,更關系到民族的復興、社會的和諧與人類的進步。
    [建議措施]
    一要盡快建立國家層面的全民閱讀工作協調機制,引領全民閱讀。
    二要加大全民閱讀工作的財政支持力度和稅收優(yōu)惠力度,轉變公共財政投入方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項目補貼等方式,鼓勵和引導全民閱讀。
    三要全面加強閱讀設施建設,創(chuàng)新閱讀指導和服務方式,建立閱讀推廣人隊伍,加強閱讀推廣人才隊伍建設,形成科學規(guī)劃、合理布局、覆蓋城鄉(xiāng)、便利實用、服務高效的公益性閱讀設施體系。
    文章素材
    [標題示例]
    1.讓家庭閱讀照亮書香社會
    [開頭示例]
    1.面對近年來的“閱讀危機”,全國“兩會”上,代表或委員曾多次提案,建言獻策,尤其今年更是有115位政協委員聯名提出了《關于制定實施國家全民閱讀戰(zhàn)略的提案》,建議政府通過立法促進閱讀風尚的形成?!度耖喿x促進條例》初稿出爐,無疑是順應了民眾訴求,契合了發(fā)展大勢,既是落實黨的十八大關于“開展全民閱讀”要求的具體行動,也是培育社會書香氛圍、提升國民文明素質的現實需要。
    [分析示例]
    1.崇尚閱讀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古代那些韋編三絕、鑿壁偷光、囊螢映雪的讀書人,在極其惡劣的環(huán)境中始終堅持自己的讀書生活。近代那些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在顛沛流離的歲月里都不忘留給子孫后代“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的家訓。即便是在戎馬倥傯的戰(zhàn)爭歲月,我們的開國者們依然堅持“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一日不讀”的讀書原則??梢哉f,正是愛讀書、樂讀書的文化傳統(tǒng),造就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正是善讀書、勤讀書的文化傳承,延續(xù)著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如今,身處知識經濟時代和信息化社會,海量信息紛至沓來,文化交融不斷加深,更需要我們將讀書的傳統(tǒng)發(fā)揚光大,讓我們的精神家園在博采眾長中日益充盈、更加豐饒。
    [結尾示例]
    1.“不敢妄為些小事,只因曾讀數行書。”數千年來,一部中國的閱讀史,也是一部兼收并蓄、博采眾長、歷盡滄桑而不曾斷絕的中華文化成長史。我們的文化基因,我們的民族文脈,都在成長的長河中流淌、沉淀。今天,我們促進全民閱讀,旨在促使中華大地上的每一個人都能成為讀書人,讓每個人的真、善、美和創(chuàng)造力,通過閱讀而不斷蔓延,涓滴凝聚,為子孫后代匯集成浩瀚雄渾的文明之洋、心靈之海,潮汐奔涌,推動“兩個一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2.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充實時代變遷中的精神家園,是每一代中國人的使命。讓我們拿起書本,共同品味悠遠的書香,共同傳遞閱讀的力量,為自己也為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園注入一份正能量。
    3.一個過于沉湎于物質主義、實用主義等消極思想的民族,無法真正強大起來。我們應重拾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對“書香門第”、“書香社會”和“書香國度”的追求與理想。“滿窗日色文書香”,讓書香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讓對書籍的熱愛,對閱讀的喜好,成為全民族共同、醉心和無限的熱愛與追求?!按猴L浩浩詩書香”,當全民閱讀形成,當我們用靈魂、精神與知識、文化對話,“書香”就會成為中華文化最美的味道。
    申論范文
    建設書香社會從全民閱讀開始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讀書,自古以來都是中國人未曾舍棄的文明傳統(tǒng),可在現代社會中,讀書似乎成為少數人的獨特興趣與愛好,所謂的“閱讀危機”也頻頻見諸報端。但值得欣慰的是,在政府和社會的多方引導下,讀書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習慣,慢慢回歸主流。
    閱讀是一種責任,承載的是信念,堅守的是忠貞。古人云:“不學方知愧,無才信是貧。文章寧小計,報國最是真?!鼻О倌陙恚瑹o論民間疾苦,還是道統(tǒng)存廢,抑或天下興亡,閱讀人的書向來是沉甸甸的。居廟堂之高也好,處江湖之遠也罷,閱讀人在風雨飄搖之中,獨有一份關于責任的自持和堅守?;蚴恰皻⑸沓扇省薄ⅰ吧嵘×x”,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或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又或是“為了中華之崛起”而發(fā)憤讀書……這種精神傳統(tǒng),在民族和國家的危亡關頭,尤其是近代中國與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中,更彰顯出熠人的光輝。以讀書為貴,以報國為念,也許正是因為這點脾性,讀書之人身上才自有一番卓然不群的堅守和忠貞。
    閱讀是一種心境,遠離的是塵囂,放下的是名利?!皶矶嗲樗乒嗜?,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弊x書為福,讀書為樂,是許多文人墨客的共同感受。閱讀的終極目標不是為了“黃金屋”、“顏如玉”、“千鐘粟”,而是致力于構筑靈魂的金字塔。打開一本好書,內心便不由平靜下來,任窗外云卷云舒,我自有書香做伴。此時,閱讀的心境宛若秋日的澄凈夜空,世俗的浮云一掃而光;閱讀的感覺恰如春天的暗香浮動,生活的味道更加芬芳。不急不躁、不慍不火,如達摩面壁心無雜念、物我兩忘,如此閱讀才能收獲“海水漸退方見石,濃霧散去始見山”的樂趣。
    閱讀是一場修行,考驗的是功夫,升華的是境界。學者王國維描述過閱讀的三種境界。閱讀達到這三個層次,要有“望盡天涯路”那樣高遠的志向,有耐得住“昨夜西風”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靜下心來以苦為樂;要持之以恒、百折不撓,敢于下真功夫、苦功夫、硬功夫,即使是“衣帶漸寬”也“終不悔”,為書消得“人憔悴”;要多學善思、思有所悟,只有“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才能發(fā)現她在“燈火闌珊處”。《道德經》有云:“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笨梢姽湃嗽缭?000多年前就明了閱讀的精髓和要義。通過多閱讀、勤閱讀,讀好書、好閱讀,把握時代脈搏,提升思維層次,悟通經世之道,在感受藝術浸潤帶來愉悅的同時,身上不由會多些書卷特有的香氣,生命的內涵會因此更加豐富,沿途的風景會因此更加多彩。
    有論者曾言:“酒香肉香不如書香,藏金藏銀不如藏書?!弊x書需要日積月累、相伴終生,也需要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正因為如此,當李克強總理提出建設“書香社會”的倡議時,才更值得響應。當整個社會都洋溢著書香的時候,當愛讀書、讀好書成為人們不變的志趣的時候,這樣的社會和這樣的人們必定是健康而富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