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一、(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桀驁(jié) 迷惘(wǎng) 一曝十寒(pù) 緘默不語(jiān)
B.熾熱(zhì) 繾綣(quǎn) 玲瓏剔透(tī) 迥(jiǒnɡ)乎不同
C.聯(lián)袂(mèi) 逮捕(dǎi) 俊秀婀娜(ē) 毀家紓難(shū)
D.輕佻(tiāo)酣暢(hān) 亙古不變(gèn) 莘莘學子(xīn)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彈劾 捉迷藏 膽顫心驚 訖今為止
B.暇想 度假村 趨之若騖 海市蜃樓
C.淤積 威攝力 重巒迭嶂 相形見絀
D.拷問 元宵節(jié) 殘羹冷炙 剛愎自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豁検? )
(1)飲食習慣多與氣候有關。以湖南為例,那里氣候潮濕,當?shù)匕傩站拖矚g吃辣椒,以此來 濕氣,保證身體健康。
(2)不要因為一時的挫折而懷疑自己的能力, 我們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3)有的機構(gòu) 說,經(jīng)過他們培訓的求職者,平均月薪五千元,高的能達到七八千元。
A.驅(qū)除 畢竟 吹捧 B.驅(qū)除 究竟 吹噓
C.祛除 究竟 吹捧 D.祛除 畢竟 吹噓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
A.司機張師傅冒著生命危險解救乘客的事跡,一經(jīng)新聞媒體報道,就被傳得滿城風雨,感動了無數(shù)市民。
B.這部號稱投資上億的影片,盡管故事情節(jié)和演員的表演都很難讓人滿意,但瑕不掩瑜,它的布景和服裝仍深受觀眾好評。
C.廣交會為企業(yè)提供了內(nèi)外貿(mào)對接的契機,但這種對接不可能一蹴而就,絕大多數(shù)出口企業(yè)由于不熟悉國內(nèi)市場,即使有意內(nèi)銷也無從著手。
D.如果我們選擇了力不勝任的職業(yè)而又不能把它做好,那么我們就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會成員,由此產(chǎn)生的必然結(jié)果就是妄自菲薄自己。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這個年輕人初涉文壇,第一部處女作就是這樣一部意味深長的長篇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B.為了您的人身安全,請勿用左手啟動家電,以防萬無一失。
C.這位院士表示,他要努力去做一個樂意給年輕人打開一切科學道路使他們奪得科學高峰的人。
D.有些作家背離了大眾的欣賞習慣,弄些非驢非馬的東西,卻自詡是在搞探索和實驗。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大學生志愿精神的培育
陳 翔
所謂志愿精神,是指一種自愿、無償?shù)貐⑴c推動人類發(fā)展、促進社會進步和完善社區(qū)工作的精神,是公眾參與社會生活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志愿精神是當代全球社會推崇的重要價值理念,它是體現(xiàn)一個民族精神風貌、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在一些國家,志愿精神是公民社會和公民社會組織的精髓,是個人對生命價值、人類社會積極態(tài)度的彰顯。因此,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基本內(nèi)容的志愿精神是全世界所追求的美好的、崇高的文化精神,是一種以無私助人為價值取向的生命價值觀,它對社會進步、文明創(chuàng)造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在封建時代,志愿精神有其時代的社會價值內(nèi)容和價值特征,而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志愿精神演化成為一種高尚理念和價值奉獻。志愿精神的培育過程必然是公民對志愿精神所體現(xiàn)的價值理念的認同過程,是對志愿精神內(nèi)涵的認知、評價、選擇、實踐的動態(tài)開發(fā)和深化過程,進而落實、推進和成型,終內(nèi)化為社會成員的一種穩(wěn)定的思想意識和價值標準。
當代中國,大學生是青年群體中的精英,他們正處于人生價值觀形成和塑造的關鍵年齡階段,處于社會責任和完整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是社會未來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承載者,是志愿精神傳承及建設的主力軍。大學生的志愿精神,自然要遵循價值觀形成的固有規(guī)律,經(jīng)由價值認同環(huán)節(jié)來完成培育重任。價值認同的過程,是大學生塑造自身志愿精神和價值觀念的必由路徑,也是改造思想、統(tǒng)一意識的重要途徑。志愿精神的培育需要對志愿精神內(nèi)涵的認知、態(tài)度和情感等進行不斷內(nèi)化,即從價值觀層面去認知、評價、選擇。
探索大學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方法,不僅能引導大學生提高個人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穩(wěn)定的道德品質(zhì),構(gòu)建和諧校園,更是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抓手。
培育大學生志愿精神,首先是對志愿精神的認知,其核心方法是對志愿精神的宣教,在大學生思想上滲透,使他們獲得情感上的尊重、實踐中的榮譽體驗,進而形成穩(wěn)定的德性需求和志愿倫理規(guī)范的思想品德。大學生要準確把握志愿精神的科學內(nèi)涵,要了解怎樣的公民行為體現(xiàn)了志愿精神,要明白志愿精神對個人成長、社會進步及人類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其次是對志愿精神的情感認同,在認知的基礎上,對志愿精神形成肯定、喜愛及積極參與等態(tài)度,這些情感體驗,是滿足人們自身的“友愛、歸屬與尊重”的心理與情感需要。
大學生的志愿精神不能僅僅停留在認知和情感上,更重要的是落實到行動上,形成行動認同。只有通過認知、情感和深入行動三方面,大學生的志愿精神才能有效地內(nèi)化成穩(wěn)定的公益?zhèn)惱?。特別是在志愿服務實踐中,志愿精神的傳播和志愿價值的體現(xiàn),會進一步促進和推動大學生志愿活動的榜樣效應和志愿精神的傳承發(fā)展,使大學生真正成為志愿精神踐行的主力軍和生力軍,為帶動全社會的志愿風氣和未來社會的良好道德秩序做出有益的、積極的貢獻。
(選自《光明日報》2013年2月16日,有改動)
6.下列關于“志愿精神”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志愿精神是體現(xiàn)民族精神風貌、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是一個國家公民社會和公民社會組織的精髓。
B.志愿精神是美好的、崇高的文化精神,體現(xiàn)的是無私助人的生命價值觀,在推動社會進步、促進文明創(chuàng)造等方面作用重大。
C.志愿精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體現(xiàn)的社會價值內(nèi)容和價值特征也不相同,在我國現(xiàn)階段演化成為一種高尚理念和價值奉獻。
D.志愿精神可以培育,通過培育使公民認同志愿精神的價值理念,并終內(nèi)化為社會成員的一種穩(wěn)定的思想意識和價值標準。7.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培育大學生志愿精神的方法的一項是( )
A.引導大學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穩(wěn)定的道德品質(zhì),構(gòu)建和諧校園,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B.在大學生中宣教志愿精神,在思想上滲透,使他們在情感上和實踐中有所獲得,形成穩(wěn)定的思想品德。
C.使大學生在情感上認同志愿精神,形成肯定、喜愛、積極參與等情感體驗,以滿足自身的心理與情感需要。
D.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實踐活動,形成大學生對志愿精神的行動認同,使大學生以實際行動落實志愿精神。
8.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培育大學生志愿精神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學生在青年群體中處于精英地位,他們正處于人生的關鍵時期。
B.大學生承載著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在志愿服務實踐中應真正成為志愿精神踐行的主力軍和生力軍。C.培育大學生的志愿精神要遵循價值觀形成的固有規(guī)律,不斷內(nèi)化志愿精神內(nèi)涵的認知、態(tài)度和情感。D.大學生志愿活動的榜樣效應和志愿精神的傳承發(fā)展,帶動了全社會的志愿風氣和未來社會的良好道 德秩序。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甘羅者,甘茂孫也。茂既死后,甘羅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呂不韋。
秦始皇帝使剛成君蔡澤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質(zhì)于秦。秦使張?zhí)仆嘌?,欲與燕共伐趙以廣河間之地。張?zhí)浦^文信侯曰:“臣嘗為秦昭王伐趙,趙怨臣,曰:‘得唐者與百里之地?!裰啾亟?jīng)趙,臣不可以行?!蔽男藕畈豢?,未有以強也。甘羅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質(zhì)矣,吾自請張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羅曰:“臣請行之?!蔽男藕钸吃唬骸叭?我身自請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羅曰:“太項橐(tuó)生七歲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于茲矣,君其試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羅見張卿曰:“卿之功孰與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強楚,北威燕、趙,戰(zhàn)勝攻取,破城墮邑,不知其數(shù),臣之功不如也?!备柿_曰:“應侯之用于秦也,孰與文信侯專?”張卿曰:“應侯不如文信侯專?!备柿_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專與?”曰:“知之?!备柿_曰:“應侯欲攻趙,武安君難之,去咸陽七里而立死于杜郵。今文信侯自請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處矣?!睆?zhí)圃唬骸罢堃蛉孀有小!绷钛b治行。
行有日,甘羅謂文信侯曰:“借臣車五乘,請為張?zhí)葡葓筅w?!蔽男藕钅巳胙灾谑蓟?。始皇召見,使甘羅于趙。趙襄王郊迎甘羅。甘羅說趙王曰:“王聞燕太子丹入質(zhì)秦歟?”曰:“聞之?!痹唬骸奥剰?zhí)葡嘌鄽e?”曰:“聞之?!薄把嗵拥と肭卣撸嗖黄矍匾?。張?zhí)葡嘌嗾撸夭黄垩嘁?。燕、秦不相欺者,伐趙,危矣。燕、秦不相欺無異故,欲攻趙而廣河間。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廣河間,請歸燕太子,與強趙攻弱燕?!壁w王立自割五城以廣河間。秦歸燕太子。趙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甘羅還報秦,乃封甘羅以為上卿,復以始甘茂田宅賜之。
(節(jié)選自《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有刪節(jié))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專與 明知:明明知道
B.令裝治行治 行:準備出發(fā)
C.行有日,甘羅謂文信侯曰有 日:有一天
D.燕、秦不相欺無異故異 故:不同的緣故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今之燕必經(jīng)趙,臣不可以行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B.今臣生十二歲于茲矣,君其試臣 其意常在沛公也
C.復以始甘茂田宅賜之 越國以鄙遠
D.應侯之用于秦也 使畢使于前
11.以下六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封甘羅以為上卿”原因的一組是( )
①臣請行之
②始皇召見,使甘羅于趙
③趙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④“請因孺子行?!绷钛b治行
⑤臣不知卿所死處矣
⑥趙王立自割五城以廣河間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當時,秦國派蔡澤出使燕國,燕國派太子到秦國做人質(zhì),秦國又準備派張?zhí)迫パ鄧鲐┫啵@樣,秦、燕兩國交好,使趙國處于燕、秦兩國夾攻的危險之中。
B.秦始皇讓張?zhí)迫パ鄧鲐┫?,張?zhí)撇豢铣霭l(fā),是因為他害怕對他有怨恨的趙國不會放過他,就連呂不韋親自勸說也不肯答應,張?zhí)铺幵谑治kU的境地。
C.甘羅勸說張?zhí)?,引導張?zhí)茖v史教訓與現(xiàn)實情況進行比較,使張?zhí)企@醒過來。為了秦、燕聯(lián)盟,他立即同意出使燕國,甘羅幫助張?zhí)茢[脫險境,顯示了甘羅是一個智謀出眾的人才。
D.甘羅出使趙國,游說趙王,三言兩語就說服趙國割地給秦國,拆散了秦、燕聯(lián)盟,并唆使趙國去攻打燕國,讓秦國從中漁利,甘羅幫趙國脫離了秦、燕夾攻的危險,進一步顯示了甘羅縱橫游說、善于謀劃的才干。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卿之功孰與武安君?(3分)
(2)臣不知卿所死處矣。(3分)
(3)王聞燕太子丹入質(zhì)秦歟?(4分)
1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8分,每小題4分)
雨
杜 牧
連云接塞添迢遞①,灑幕侵燈送寂寥。
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
【注】①迢遞:遙遠。
(1)賞析首句中“添”字的妙處。
(2)詩歌是如何寫“雨”的?請以末兩句為例作簡要分析。
15.按要求寫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小題)(6分)
(1) ,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兒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復為慷慨羽聲, , 。(《荊軻刺秦王》)
(3)毛澤東的《沁園春 長沙》中“ , ”用夸張手法寫出了革命者劈波斬浪的氣魄。
(4)返景入深林, 。(王維《鹿柴》)
,吟鞭東指即天涯。(龔自珍《己亥雜詩》)
五、(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
開中國漫畫先河劉敏慧
1919年,22歲的豐子愷從浙江一師畢業(yè),初出茅廬的他也開始了積極的“藝術(shù)追求之路”。他來到上海,和他的浙江一師校友吳夢非、劉質(zhì)平共同創(chuàng)辦了上海藝術(shù)??茙煼秾W校并擔任西洋畫的教學工作。
豐子愷在上海藝術(shù)??茙煼秾W校任教一年間,漸漸地對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教學能力產(chǎn)生懷疑,他依稀地感覺到自己對西洋畫的了解還不夠全面與深刻,他想窺見西洋畫的全貌,想去西洋畫盛行的日本留學。就這樣,豐子愷帶著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追求踏上了去日本的輪船。在短短10個月的求學生涯中,豐子愷如饑似渴,廢寢忘食,不僅全面學習了西洋畫的知識,還熟練掌握了日語。
豐子愷回國后,受到夏丏尊的邀請,來到了上虞春暉中學任教。作為李叔同先生的嫡傳弟子,豐子愷深得大師人格風范之真?zhèn)?。每次上課,豐子愷都早早地來到課堂,端坐于先生席上,每件事他都親力親為而又做得極其認真。
不僅如此,豐子愷與學生間平等互助的教學關系,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更是深受學生喜愛。
一日授課,豐子愷教導學生:“不論畫什么都要抓住其特點。比如,你們畫一張我的頭像,就抓住我的前額寬、下顎尖這個特點,像個狗頭似的。”邊說著,隨手就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倒置的三角形,添上幾筆之后,黑板上就出現(xiàn)了一個豐子愷的漫畫像。隨即又把眼角、嘴邊修改幾筆,然后對大家說:“你們看這是因為你們畫得好,豐子愷笑了?!闭f完重新改了幾筆說:“這是因為你們畫得不好,豐子愷哭了。”
在春暉中學,豐子愷開辟出一個新的繪畫境界,創(chuàng)立了中國漫畫的雛形——以西洋畫的技巧來表現(xiàn)中國人的形象,把古代的詩趣融入現(xiàn)代的生活。在參加春暉中學的校務會時,豐子愷隨手畫下了神態(tài)各異、垂頭拱手伏在會議上的同事,畫完后又恐學生見了不好,便把這些畫貼在了門的背后。端詳著這些畫,豐子愷興趣盎然,而這之后便一發(fā)不可收拾,包皮紙、舊講義紙、香煙殼的反面都成了畫紙,有毛筆的地方就成了畫室。一幅幅畫,就如一首首小詩——平凡中帶著奇特,淺顯中帶著深奧,風韻獨特地展示著人世間的瑣碎平凡,讓人回味無窮。
1924年,文藝刊物《我們的七月》4月號首次發(fā)表了豐子愷的畫,其后,《文學周報》等報刊也陸續(xù)發(fā)表,并冠以“漫畫”的題頭。自此中國開始真正有了“漫畫”這一名稱,“子愷漫畫”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并被人們所熟知。
豐子愷的漫畫多以兒童為題材,在豐子愷看來“兒童天真爛漫,人格完整,這才是真正的‘人’”。他曾說:“我在世間,永沒有逢到像你們(孩子們)樣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間的人群結(jié)合,永沒有像你們(孩子們)樣地徹底地真實而純潔?!豹?BR> “他生性愛真善美,歌頌真善美,反對虛偽兇暴丑惡。他認為孩子是天真爛漫的人,孩子本性善良,孩子活潑可愛。所以他歌頌孩子。”豐一吟在回憶父親時深情地說。
“我們在他的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教育下,自然也不會做出虛偽兇暴丑惡的事來。例如,看見螞蟻在搬家,決不會去有意踩死它們,反而搬來許多小凳子放在螞蟻搬家隊伍的上面。有來人走過,就勸他們跨過小凳子。”豐一吟說。
豐子愷對童真的珍視和守護讓人敬佩,他的一言一行都飽含了對子女真善美的教育,這種根據(jù)兒童興趣自由發(fā)展的教育方式,在“狼爸”“鷹媽”等高壓教育盛行的今天,尤顯彌足珍貴。
豐子愷愛孩子。然而,他的愛不是毫無法度的縱容之愛,也不是毫無原則的溺愛。他希望孩子們獨立、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豐子愷共有七個兒女。1947年,豐子愷五十歲,他在杭州與子女立下“約法”?!案改腹┙o子女,至大學畢業(yè)為止。大學畢業(yè)后,子女各自獨立生活,并無供養(yǎng)父母之義務,父母亦無供給子女之義務。”
從這份“約法”可以看出,豐子愷給兒女以獨立的愛,讓已經(jīng)“獨立”的子女過自己的生活,這已遠遠超越了舊中國“養(yǎng)兒防老”的觀念。既不向兒女索取回報,也不為兒女安排所謂的舒適的生活,而是讓兒女走自己的路,過自己該過的生活。
豐子愷的這種教育方式也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兒女們。
據(jù)豐羽回憶,工作后的第一個月,他就在父親的要求下從家里搬了出來,豐羽理解父親和爺爺?shù)倪@種做法?!爱敃r我也不覺得他狠,他要求你搬出去,不再供養(yǎng)你,是希望你獨立,早日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也是對社會的貢獻,不給別人添負擔?!豹?BR> (節(jié)選自《豐子愷:文心畫意〓寄情予真》,有改動)
16.下列對這篇傳記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恰當?shù)膬身検? )(4分)
A.豐子愷在上海藝術(shù)??茙煼秾W校時,感覺自己知識和能力都不足,為了全面深刻地了解西洋畫,為了更好地掌握日語,他毅然去日本留學。
B.豐子愷創(chuàng)立的中國漫畫雛形是用西洋畫的技術(shù)來表現(xiàn)中國人的形象,中國真正有“漫畫”這一名稱,起于1924年的文藝刊物《我們的七月》。
C.豐子愷的孩子看見螞蟻搬家,就用凳子來保護它們;豐羽搬出家后對父親的理解,這些都表現(xiàn)了豐子愷對子女的正面影響以及教育有方。
D.豐子愷既不為兒女安排舒適的生活,也不向兒女索取回報,而是讓兒女走自己的路,過自己的生活,這為中國傳統(tǒng)的“孝道”增添了新的內(nèi)涵。
E.本文通過記敘豐子愷教書育人,創(chuàng)立中國漫畫以及對子女教育等情節(jié),從不同角度表現(xiàn)了他不同于常人的一代大家的人格風范。
17.豐子愷作為教師有哪些可貴的品質(zhì)?請簡要概括。(3分)
18.豐子愷在教學、繪畫、教子三個方面有哪些突破傳統(tǒng)的做法?(6分)
19.在教育兒女上,豐子愷主張采取根據(jù)兒童興趣自由發(fā)展的教育方式,而當今社會上很多人贊同“狼爸”“鷹媽”的高壓式教育,你同意哪一種?請結(jié)合原文談談你的理由。(5分)
六、(12分,每小題4分)
20.仿照下面的示例,從“微笑”“奮斗”“淡泊”中任選一個詞語,另寫兩句話,要求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句式與示例相同。
示例:心靈是一方廣袤的天空,它包容著世間的一切;心靈是一片皚皚的雪原,它輝映出一個繽紛的世界。21.把下列句子改寫成一個長單句。(原句內(nèi)容不能省略)
①數(shù)學上的莫比烏斯定理是極其抽象的。
②陳先難教授是中國的物理學家。
③陳先難教授用它解決了物理上一系列既重要又困難的逆問題。
④1990年3月,英國《自然》雜志以整版篇幅評論和祝賀陳先難教授。
22.下面這則請假條,從形式到內(nèi)容都有不恰當之處,請指出5處錯誤并加以改正。
請假條
王老師,您好!
昨天下午放學后,我在騎車回家途中,不慎跌倒,扭傷腳踝,不能到校學習,需要請假,務必批準,祝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學生:李明
七、(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一個有感情的人,常有被感動的時候。有時是因為一件事,有時是因為一個人,有時是因為一個場景,有時是因為一部書,有時是因為一幅畫,有時是因為一首歌,還有時是因為一句話……有時是觸動了塵封已久的記憶,有時是受到了心靈的震動,有時是得到了終生受益的啟發(fā)……
讀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樣的感想?請結(jié)合你的感想寫一篇記敘文或散文。要求:①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要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寫出人物個性,展現(xiàn)人性的光輝;③字數(shù)在800以上。
參考答案
1.A(B.熾chì。C.逮dài。D.莘shēn。)
2.D(A.“膽顫心驚”應為“膽戰(zhàn)心驚”,形容非常害怕。戰(zhàn),發(fā)抖。“訖今為止”應為“迄今為止”,指到現(xiàn)在為止。迄,到。B.“暇想”應為“遐想”,指悠遠地思索或想象。遐,遠?!摆呏趄\”應為“趨之若鶩”,指像鴨子一樣,成群地跑過去,形容許多人爭著去追逐某種事物。鶩,鴨子。C.“威攝力”應為“威懾力”,指用武力或聲勢使對方感到恐懼的力量。懾,害怕,使害怕。“重巒迭嶂”應為“重巒疊嶂”,指重重疊疊的山峰。疊,一層加上一層。)
3.D[“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懼、邪祟等);“驅(qū)除”指趕走,除掉。與“保證身體健康”呼應,應選“祛除”。“畢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結(jié)論,強調(diào)事實或原因;“究竟”側(cè)重于“探究”,在問句中表示追究,在非疑問句里有名詞用法,也可以用于表示強調(diào)或肯定,使用范圍廣于“畢竟”。這一句強調(diào)事實,與“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語境協(xié)調(diào),應選“畢竟”。“吹噓”與“吹捧”都有不切實際地夸大、張揚的意思。貶義詞?!按祰u”主要是自己對自己的優(yōu)點或功勞的夸大,說別人的較少;“吹捧”主要是以恭維、討好對方為目的,為對方吹噓捧場。這一句是“自己對自己的優(yōu)點或功勞的夸大”,應選“吹噓”。]
4. C(A.滿城風雨:形容事情傳遍各處,到處都在議論著,多指壞事。此處為英雄事跡,不合語境。B.瑕不掩瑜:比喻缺點掩蓋不了優(yōu)點,優(yōu)點是主要的,缺點是次要的。這與句子的語意表達剛好相反。C.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能完成。正確。D.妄自菲?。褐高^分地看輕自己。后面不能帶賓語,語意重復。)
5.D(A.語意重復,“處女作”指作者的第一部作品,與“第一部”語意重復,去掉“第一部”;或?qū)ⅰ疤幣鳌备臑椤白髌贰?。B.自相矛盾,將“以防萬無一失”改為“以防萬一”。C.“奪得科學高峰”搭配不當,將“奪得”改為“到達”或“登上”。)
6.A(A項原文是“在一些國家,志愿精神是公民社會和公民社會組織的精髓”。)
7.A(A項是培育的結(jié)果。)
8.C(A項根據(jù)原文第3段“大學生是青年群體中的精英,他們正處于人生價值觀形成和塑造的關鍵年齡階段,處于社會責任和完整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匀灰裱瓋r值觀形成的固有規(guī)律”,這里談的是培育這種精神要遵循價值觀形成的固有規(guī)律而非原因。B項“應真正成為”錯,根據(jù)為原文第3段“他們是社會未來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承載者,是志愿精神傳承及建設的主力軍”。D項“帶動了”錯,將未然說成已然,原文結(jié)尾段說“會進一步促進和推動大學生志愿活動的榜樣效應和志愿精神的傳承發(fā)展,……為帶動全社會的志愿風氣和未來社會的良好道德秩序做出有益的、積極的貢獻”。)
9.B(A.確實知道。C.確定了日期。D.別的緣故。)
10.A(A.動詞,到、去、往。B.語氣副詞,表希望/代詞,他的。C.介詞,把/連詞,來。D.介詞,被/介詞,在。)
11. C(甘羅的功勞,一是勸說張?zhí)频窖鄧鲐┫喑晒Γ钦f趙,使秦廣河間、增地盤?!胺飧柿_以為上卿”是因為后者,含有①④⑤的選項應排除。)
12.C(從張?zhí)撇煌獬鍪沟睦碛珊透柿_采用迂回的方法旁敲側(cè)擊地勸說可以看出,張?zhí)仆獬鍪?,完全是為了自己,是因為怕死而不同意前往,后來又因為怕死同意前往,并非“為了秦、燕?lián)盟”。)
13.(1)你的功勞與武安君相比,誰大?(孰與:與……相比,哪一個……)
(2)我不知道你將死在何處了。(所:與動詞連用,構(gòu)成“所”字結(jié)構(gòu),指死的地方。)
(3)大王聽說過燕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zhì)嗎?(質(zhì):做人質(zhì)。歟:句末語氣詞,嗎。)
參考譯文:
甘羅是甘茂的孫子。甘茂去世的時候,甘羅才十二歲,侍奉秦國丞相文信侯呂不韋。
秦始皇派遣剛成君蔡澤到燕國,三年的時間就使得燕王喜派遣太子丹進入秦國做人質(zhì)。秦始皇又派遣張?zhí)频窖鄧鲐┫?,想與燕國共同攻打趙國來擴大河間的土地。張?zhí)茖ξ男藕钫f:“我曾經(jīng)為秦昭王攻打趙國,趙國怨恨我,懸賞說:‘能抓到張?zhí)频娜?,賞賜百里的土地?!F(xiàn)在去燕國一定要經(jīng)過趙國,我不能起行?!蔽男藕盥犃撕懿桓吲d,可沒有什么辦法勉強他去。甘羅說:“君侯為什么如此不快樂呢?”文信侯說:“我派遣剛成君蔡澤侍奉燕國三年,燕太子丹已經(jīng)到秦國做人質(zhì)了,我親自請張?zhí)迫パ鄧鲐┫?,他卻不肯起行?!备柿_說:“讓我(去說服他,)叫他起行。”文信侯大聲斥責說:“走開!我親自去請他,他都不肯去,你怎么能夠叫他起行?”甘羅說:“項橐七歲的時候就當了孔子的老師?,F(xiàn)在我從出生到今天已經(jīng)有十二歲了,請您讓我去試試吧,何必要這么快斥責我呢?”于是甘羅去見張?zhí)普f:“你的功勞與武安君相比,誰大?”張?zhí)普f:“武安君南面挫敗強大的楚國,北面揚聲威于燕、趙,每戰(zhàn)必勝,破城郭,毀都邑,不計其數(shù),我的功勞比不上他。”甘羅又說:“應侯在秦國被重用,與日前文信侯相比,誰更專擅大權(quán)?”張?zhí)普f:“應侯不如文信侯專擅大權(quán)?!备柿_說:“你確實知道他不如文信侯專擅大權(quán)嗎?”張?zhí)普f:“我確實知道?!备柿_說:“應侯想要攻打趙國,武安君刁難他,結(jié)果離開咸陽七里就立刻死在杜郵。現(xiàn)在文信侯親自請你去燕國做丞相,你卻不肯起行,我不知道你將死在何處了。”張?zhí)?聽了恍然大悟,)說:“就讓我依著你這個小孩子的話起行吧。”于是叫人整理行裝,準備動身出發(fā)。
出發(fā)的日期定下來之后,甘羅對文信侯說:“請借給我五輛車子,讓我替張?zhí)葡鹊节w國去通報一聲?!蔽男藕畋氵M去向秦始皇報告。秦始皇召見甘羅,派遣甘羅去趙國。趙襄王親自到都城的郊外迎接甘羅。甘羅游說趙王說:“大王聽說過燕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zhì)嗎?”趙王說:“聽說過。”甘羅又說:“聽說過張?zhí)埔窖鄧鲐┫鄦?”趙王說:“聽說過?!备柿_說:“燕國送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zhì),是為了表明燕國不欺騙秦國。秦國派張?zhí)迫パ鄧鲐┫?,是為了表明秦國不欺騙燕國。燕、秦不相互欺騙,在于要攻打趙國,(趙國現(xiàn)在實在)太危險了。燕、秦不相互欺騙沒有別的緣故,是要攻打趙國來擴大河間的土地。大王倒不如割給我五個城池,來擴大秦國在河間的土地,(讓我回去轉(zhuǎn)報秦王,)請求遣回燕太子丹,再幫助強大的趙國進攻弱小的燕國?!壁w王(聽了甘羅的游說,)立即割讓五個城池給秦國,使秦國擴大了在河間的土地。秦國也遣回了燕太子。趙國便出兵攻打燕國,占領了上谷三十座城池,把其中十一座送給秦國。
甘羅回到秦國,報告秦始皇,秦始皇就封甘羅為上卿,又把原來甘茂的田宅賜給他。
14.(1)雨水迷蒙,天地間似乎連成一體,給作者增添了距離遙遠的感覺。“添”字看似不合乎實際,但又實實在在地寫出了孤客的漂泊之感。
(2)末兩句通過聽覺來寫雨(或側(cè)面描寫)。之所以知道“窗外有芭蕉”,是因為一夜雨聲不絕于耳而致使孤客“一夜不眠”,這種聲音加劇了孤客內(nèi)心寂寥、凄清之感。
15.(1)亂花漸欲迷人眼 無為在歧路 (2)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 (3)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4)復照青苔上 浩蕩離愁白日斜
16.CE(A.文中沒提到他“為了更好地掌握日語”。B.“起于1924年的文藝刊物《我們的七月》”錯。D.“這為中國傳統(tǒng)的‘孝道’增添了新的內(nèi)涵”不嚴密,應將“孝道”改為“父愛”。
17.①勤學不輟;②為人師表;③認真嚴謹。
18.①教學:與學生建立平等互助的教學關系。
②繪畫:用西洋畫的技巧來表現(xiàn)中國人的形象。
③教子:用“約法”這種教育方式促使兒女獨立思想、獨立生活。
19.觀點一:同意豐子愷的教育方式。
①有利于呵護孩子的童真。
②有利于孩子形成端正、高尚的人格。
③有利于促使孩子獨立思想、獨立生活。
觀點二:同意“狼爸”“鷹媽”的高壓式教育。
①童真雖可愛,卻是一種幼稚的表現(xiàn),不利于孩子融入社會。
②任孩子自由發(fā)展,就是在溺愛孩子,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③孩子自制力差,需立規(guī)管束,以避免誤入歧途。
20.(示例一)微笑是一縷和煦的春風,它吹去人們心底的嚴寒;微笑是一座不朽的橋梁,它架起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
(示例二)奮斗是一塊牢固的柱石,它支撐起你理想的大廈;奮斗是一張鼓起的風帆,它幫助你到達成功的彼岸。(示例三)淡泊是一泓清澈的秋水,它體現(xiàn)著你生命的顏色;淡泊是一座沉著的山峰,它昭示著你人生的態(tài)度。21.1990年3月,英國《自然》雜志以整版篇幅評論和祝賀用數(shù)學上極其抽象的莫比烏斯定理解決了物理上一系列既重要又困難的逆問題的中國物理學家陳先難教授。(先將第④句作為主干句,然后將第①②③句按照合理的順序變成附加成分添加進去。)
22.(1)“您好!”多余,應刪去;將“王老師”后的逗號改為冒號。(2)“需要請假”不準確,應寫明請假的具體天數(shù)。可改為“需要請假×天”。(3)“務必批準”應改為“請予批準”。(4)“祝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一句多余,應刪去。(5)缺少寫作日期,如2014年3月1日。
23.思路點撥:人的情感、情緒總要受到客觀環(huán)境的影響,并受到偶發(fā)事件的牽動和制約。感動之于人也是如此。展現(xiàn)人性的光輝,就要首先調(diào)動生活積累,回憶起曾經(jīng)讓我們感動的人或事、情或景,并選取其中內(nèi)蘊豐富,值得反復咀嚼、玩味的材料組織到文章中來。從內(nèi)容上說,既可寫偉人壯舉,也可寫凡人小事,一定要采擷生活中足以令人感動的事,可以寫父母、朋友、同學、老師,凸顯親情、友情、師生情的偉大、感人。寫身邊的事,抒發(fā)真情實感,用樸實、率真的文字加以表現(xiàn)。本作文要求寫記敘文,要更多關注人物個性的描寫,可以通過細節(jié)、語言、動作、外貌以及精彩的事例等描寫凸顯人物個性,展現(xiàn)人性的光輝。
例文:
哥,是撿來的嗎?
哥,黝黑的皮膚,粗壯的胳膊,像一頭健壯的牛;哥,粗聲粗氣,蓬亂的頭發(fā),像一匹任勞任怨的馬;哥,沉默寡言,起早摸黑,像一頭拉磨的驢。都說哥是撿來的,因為哥是一個只要有飯吃就像牲畜一樣拼命干活的家中的勞力。
風輕輕地劃過身邊,傳來哥喘氣的聲音;麥浪中飄飛著哥的滴滴汗水,在陽光下,像一顆顆珍珠,飛起又沉入無邊的麥浪。
哥真是撿來的嗎?在無邊的黑夜里我問著依然閃爍的群星,也許它們知道哥是不是娘親生的。唉!想起娘,想起我一問她哥是不是撿來的,她就偷偷抹淚的樣子,想起娘看著哥時那種心痛而又無奈的樣子,想起……我想哥不是撿來的吧!群星無語,只有無邊的思索融化在無邊的黑暗里。
然而,終于有一天,一輛汽車接走了……不是哥,而是我……
全村都愕然了,母親單薄的身軀像一張經(jīng)不起揉捏的白紙一樣斜倚在門上,枯黃的頭發(fā)任風胡亂地吹拂著。
哥,我想起了哥,我不顧一切地掙脫親生父母溫暖的手,沖向麥田。陽光下哥黝黑的臉上滾動著顆顆水珠,是淚,還是汗?我站在田埂上任由淚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卻再也無力叫出那個深沉的“哥”!哥傻笑著看著我,說:“回去多陪陪咱娘,她為你犧牲了不少。”
娘為我犧牲了不少,是的,娘犧牲了自己的親生兒子,為了我這個撿來的娃,為了我今天能坐在寬敞的教室里,娘讓哥成為了家里的勞力。
無數(shù)個日子里,娘給我端來一碗香噴噴的米飯,卻給哥塞了一個硬邦邦的窩窩頭,我對娘說:“這不公平!”娘只笑笑說:“你上學需要營養(yǎng)?!豹?BR> 原來,我現(xiàn)在才明白,我和哥的命運是娘一手安排的,娘到底跟哥親,還是跟我親,娘為什么要這樣做?此刻我才明白,原來這世上還有一種比母愛更偉大的東西。
它像一股叮咚的泉水,滋養(yǎng)著我的心田,像一束溫暖的陽光,給我前進的力量。
點評:文章刻畫的人物,個性突出鮮明,形象豐滿,富有感染力。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很成功,比如,“母親單薄的身軀……斜倚在門上,枯黃的頭發(fā)任風胡亂地吹拂著”;母親給“我”端來香噴噴的米飯,塞給“哥”硬邦邦的窩窩頭……這些片段與細節(jié)撥動著讀者的心弦,有力地表現(xiàn)了母親的大愛。同時,運用對比寫法,將母親對待“哥”與對待“我”的態(tài)度和做法進行對比,巧妙地烘托出母親的善良、崇高、偉大。作者還對“哥”的外貌、動作與語言等方面進行了細膩傳神的描寫,突出了“哥”憨厚淳樸、任勞任怨、忍辱負重的個性,凸顯了人性的光輝。
一、(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桀驁(jié) 迷惘(wǎng) 一曝十寒(pù) 緘默不語(jiān)
B.熾熱(zhì) 繾綣(quǎn) 玲瓏剔透(tī) 迥(jiǒnɡ)乎不同
C.聯(lián)袂(mèi) 逮捕(dǎi) 俊秀婀娜(ē) 毀家紓難(shū)
D.輕佻(tiāo)酣暢(hān) 亙古不變(gèn) 莘莘學子(xīn)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彈劾 捉迷藏 膽顫心驚 訖今為止
B.暇想 度假村 趨之若騖 海市蜃樓
C.淤積 威攝力 重巒迭嶂 相形見絀
D.拷問 元宵節(jié) 殘羹冷炙 剛愎自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豁検? )
(1)飲食習慣多與氣候有關。以湖南為例,那里氣候潮濕,當?shù)匕傩站拖矚g吃辣椒,以此來 濕氣,保證身體健康。
(2)不要因為一時的挫折而懷疑自己的能力, 我們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3)有的機構(gòu) 說,經(jīng)過他們培訓的求職者,平均月薪五千元,高的能達到七八千元。
A.驅(qū)除 畢竟 吹捧 B.驅(qū)除 究竟 吹噓
C.祛除 究竟 吹捧 D.祛除 畢竟 吹噓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
A.司機張師傅冒著生命危險解救乘客的事跡,一經(jīng)新聞媒體報道,就被傳得滿城風雨,感動了無數(shù)市民。
B.這部號稱投資上億的影片,盡管故事情節(jié)和演員的表演都很難讓人滿意,但瑕不掩瑜,它的布景和服裝仍深受觀眾好評。
C.廣交會為企業(yè)提供了內(nèi)外貿(mào)對接的契機,但這種對接不可能一蹴而就,絕大多數(shù)出口企業(yè)由于不熟悉國內(nèi)市場,即使有意內(nèi)銷也無從著手。
D.如果我們選擇了力不勝任的職業(yè)而又不能把它做好,那么我們就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會成員,由此產(chǎn)生的必然結(jié)果就是妄自菲薄自己。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這個年輕人初涉文壇,第一部處女作就是這樣一部意味深長的長篇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B.為了您的人身安全,請勿用左手啟動家電,以防萬無一失。
C.這位院士表示,他要努力去做一個樂意給年輕人打開一切科學道路使他們奪得科學高峰的人。
D.有些作家背離了大眾的欣賞習慣,弄些非驢非馬的東西,卻自詡是在搞探索和實驗。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大學生志愿精神的培育
陳 翔
所謂志愿精神,是指一種自愿、無償?shù)貐⑴c推動人類發(fā)展、促進社會進步和完善社區(qū)工作的精神,是公眾參與社會生活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志愿精神是當代全球社會推崇的重要價值理念,它是體現(xiàn)一個民族精神風貌、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在一些國家,志愿精神是公民社會和公民社會組織的精髓,是個人對生命價值、人類社會積極態(tài)度的彰顯。因此,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基本內(nèi)容的志愿精神是全世界所追求的美好的、崇高的文化精神,是一種以無私助人為價值取向的生命價值觀,它對社會進步、文明創(chuàng)造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在封建時代,志愿精神有其時代的社會價值內(nèi)容和價值特征,而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志愿精神演化成為一種高尚理念和價值奉獻。志愿精神的培育過程必然是公民對志愿精神所體現(xiàn)的價值理念的認同過程,是對志愿精神內(nèi)涵的認知、評價、選擇、實踐的動態(tài)開發(fā)和深化過程,進而落實、推進和成型,終內(nèi)化為社會成員的一種穩(wěn)定的思想意識和價值標準。
當代中國,大學生是青年群體中的精英,他們正處于人生價值觀形成和塑造的關鍵年齡階段,處于社會責任和完整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是社會未來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承載者,是志愿精神傳承及建設的主力軍。大學生的志愿精神,自然要遵循價值觀形成的固有規(guī)律,經(jīng)由價值認同環(huán)節(jié)來完成培育重任。價值認同的過程,是大學生塑造自身志愿精神和價值觀念的必由路徑,也是改造思想、統(tǒng)一意識的重要途徑。志愿精神的培育需要對志愿精神內(nèi)涵的認知、態(tài)度和情感等進行不斷內(nèi)化,即從價值觀層面去認知、評價、選擇。
探索大學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方法,不僅能引導大學生提高個人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穩(wěn)定的道德品質(zhì),構(gòu)建和諧校園,更是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抓手。
培育大學生志愿精神,首先是對志愿精神的認知,其核心方法是對志愿精神的宣教,在大學生思想上滲透,使他們獲得情感上的尊重、實踐中的榮譽體驗,進而形成穩(wěn)定的德性需求和志愿倫理規(guī)范的思想品德。大學生要準確把握志愿精神的科學內(nèi)涵,要了解怎樣的公民行為體現(xiàn)了志愿精神,要明白志愿精神對個人成長、社會進步及人類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其次是對志愿精神的情感認同,在認知的基礎上,對志愿精神形成肯定、喜愛及積極參與等態(tài)度,這些情感體驗,是滿足人們自身的“友愛、歸屬與尊重”的心理與情感需要。
大學生的志愿精神不能僅僅停留在認知和情感上,更重要的是落實到行動上,形成行動認同。只有通過認知、情感和深入行動三方面,大學生的志愿精神才能有效地內(nèi)化成穩(wěn)定的公益?zhèn)惱?。特別是在志愿服務實踐中,志愿精神的傳播和志愿價值的體現(xiàn),會進一步促進和推動大學生志愿活動的榜樣效應和志愿精神的傳承發(fā)展,使大學生真正成為志愿精神踐行的主力軍和生力軍,為帶動全社會的志愿風氣和未來社會的良好道德秩序做出有益的、積極的貢獻。
(選自《光明日報》2013年2月16日,有改動)
6.下列關于“志愿精神”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志愿精神是體現(xiàn)民族精神風貌、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是一個國家公民社會和公民社會組織的精髓。
B.志愿精神是美好的、崇高的文化精神,體現(xiàn)的是無私助人的生命價值觀,在推動社會進步、促進文明創(chuàng)造等方面作用重大。
C.志愿精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體現(xiàn)的社會價值內(nèi)容和價值特征也不相同,在我國現(xiàn)階段演化成為一種高尚理念和價值奉獻。
D.志愿精神可以培育,通過培育使公民認同志愿精神的價值理念,并終內(nèi)化為社會成員的一種穩(wěn)定的思想意識和價值標準。7.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培育大學生志愿精神的方法的一項是( )
A.引導大學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穩(wěn)定的道德品質(zhì),構(gòu)建和諧校園,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B.在大學生中宣教志愿精神,在思想上滲透,使他們在情感上和實踐中有所獲得,形成穩(wěn)定的思想品德。
C.使大學生在情感上認同志愿精神,形成肯定、喜愛、積極參與等情感體驗,以滿足自身的心理與情感需要。
D.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實踐活動,形成大學生對志愿精神的行動認同,使大學生以實際行動落實志愿精神。
8.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培育大學生志愿精神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學生在青年群體中處于精英地位,他們正處于人生的關鍵時期。
B.大學生承載著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在志愿服務實踐中應真正成為志愿精神踐行的主力軍和生力軍。C.培育大學生的志愿精神要遵循價值觀形成的固有規(guī)律,不斷內(nèi)化志愿精神內(nèi)涵的認知、態(tài)度和情感。D.大學生志愿活動的榜樣效應和志愿精神的傳承發(fā)展,帶動了全社會的志愿風氣和未來社會的良好道 德秩序。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甘羅者,甘茂孫也。茂既死后,甘羅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呂不韋。
秦始皇帝使剛成君蔡澤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質(zhì)于秦。秦使張?zhí)仆嘌?,欲與燕共伐趙以廣河間之地。張?zhí)浦^文信侯曰:“臣嘗為秦昭王伐趙,趙怨臣,曰:‘得唐者與百里之地?!裰啾亟?jīng)趙,臣不可以行?!蔽男藕畈豢?,未有以強也。甘羅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質(zhì)矣,吾自請張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羅曰:“臣請行之?!蔽男藕钸吃唬骸叭?我身自請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羅曰:“太項橐(tuó)生七歲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于茲矣,君其試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羅見張卿曰:“卿之功孰與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強楚,北威燕、趙,戰(zhàn)勝攻取,破城墮邑,不知其數(shù),臣之功不如也?!备柿_曰:“應侯之用于秦也,孰與文信侯專?”張卿曰:“應侯不如文信侯專?!备柿_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專與?”曰:“知之?!备柿_曰:“應侯欲攻趙,武安君難之,去咸陽七里而立死于杜郵。今文信侯自請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處矣?!睆?zhí)圃唬骸罢堃蛉孀有小!绷钛b治行。
行有日,甘羅謂文信侯曰:“借臣車五乘,請為張?zhí)葡葓筅w?!蔽男藕钅巳胙灾谑蓟?。始皇召見,使甘羅于趙。趙襄王郊迎甘羅。甘羅說趙王曰:“王聞燕太子丹入質(zhì)秦歟?”曰:“聞之?!痹唬骸奥剰?zhí)葡嘌鄽e?”曰:“聞之?!薄把嗵拥と肭卣撸嗖黄矍匾?。張?zhí)葡嘌嗾撸夭黄垩嘁?。燕、秦不相欺者,伐趙,危矣。燕、秦不相欺無異故,欲攻趙而廣河間。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廣河間,請歸燕太子,與強趙攻弱燕?!壁w王立自割五城以廣河間。秦歸燕太子。趙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甘羅還報秦,乃封甘羅以為上卿,復以始甘茂田宅賜之。
(節(jié)選自《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有刪節(jié))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專與 明知:明明知道
B.令裝治行治 行:準備出發(fā)
C.行有日,甘羅謂文信侯曰有 日:有一天
D.燕、秦不相欺無異故異 故:不同的緣故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今之燕必經(jīng)趙,臣不可以行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B.今臣生十二歲于茲矣,君其試臣 其意常在沛公也
C.復以始甘茂田宅賜之 越國以鄙遠
D.應侯之用于秦也 使畢使于前
11.以下六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封甘羅以為上卿”原因的一組是( )
①臣請行之
②始皇召見,使甘羅于趙
③趙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④“請因孺子行?!绷钛b治行
⑤臣不知卿所死處矣
⑥趙王立自割五城以廣河間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當時,秦國派蔡澤出使燕國,燕國派太子到秦國做人質(zhì),秦國又準備派張?zhí)迫パ鄧鲐┫啵@樣,秦、燕兩國交好,使趙國處于燕、秦兩國夾攻的危險之中。
B.秦始皇讓張?zhí)迫パ鄧鲐┫?,張?zhí)撇豢铣霭l(fā),是因為他害怕對他有怨恨的趙國不會放過他,就連呂不韋親自勸說也不肯答應,張?zhí)铺幵谑治kU的境地。
C.甘羅勸說張?zhí)?,引導張?zhí)茖v史教訓與現(xiàn)實情況進行比較,使張?zhí)企@醒過來。為了秦、燕聯(lián)盟,他立即同意出使燕國,甘羅幫助張?zhí)茢[脫險境,顯示了甘羅是一個智謀出眾的人才。
D.甘羅出使趙國,游說趙王,三言兩語就說服趙國割地給秦國,拆散了秦、燕聯(lián)盟,并唆使趙國去攻打燕國,讓秦國從中漁利,甘羅幫趙國脫離了秦、燕夾攻的危險,進一步顯示了甘羅縱橫游說、善于謀劃的才干。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卿之功孰與武安君?(3分)
(2)臣不知卿所死處矣。(3分)
(3)王聞燕太子丹入質(zhì)秦歟?(4分)
1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8分,每小題4分)
雨
杜 牧
連云接塞添迢遞①,灑幕侵燈送寂寥。
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
【注】①迢遞:遙遠。
(1)賞析首句中“添”字的妙處。
(2)詩歌是如何寫“雨”的?請以末兩句為例作簡要分析。
15.按要求寫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小題)(6分)
(1) ,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兒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復為慷慨羽聲, , 。(《荊軻刺秦王》)
(3)毛澤東的《沁園春 長沙》中“ , ”用夸張手法寫出了革命者劈波斬浪的氣魄。
(4)返景入深林, 。(王維《鹿柴》)
,吟鞭東指即天涯。(龔自珍《己亥雜詩》)
五、(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
開中國漫畫先河劉敏慧
1919年,22歲的豐子愷從浙江一師畢業(yè),初出茅廬的他也開始了積極的“藝術(shù)追求之路”。他來到上海,和他的浙江一師校友吳夢非、劉質(zhì)平共同創(chuàng)辦了上海藝術(shù)??茙煼秾W校并擔任西洋畫的教學工作。
豐子愷在上海藝術(shù)??茙煼秾W校任教一年間,漸漸地對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教學能力產(chǎn)生懷疑,他依稀地感覺到自己對西洋畫的了解還不夠全面與深刻,他想窺見西洋畫的全貌,想去西洋畫盛行的日本留學。就這樣,豐子愷帶著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追求踏上了去日本的輪船。在短短10個月的求學生涯中,豐子愷如饑似渴,廢寢忘食,不僅全面學習了西洋畫的知識,還熟練掌握了日語。
豐子愷回國后,受到夏丏尊的邀請,來到了上虞春暉中學任教。作為李叔同先生的嫡傳弟子,豐子愷深得大師人格風范之真?zhèn)?。每次上課,豐子愷都早早地來到課堂,端坐于先生席上,每件事他都親力親為而又做得極其認真。
不僅如此,豐子愷與學生間平等互助的教學關系,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更是深受學生喜愛。
一日授課,豐子愷教導學生:“不論畫什么都要抓住其特點。比如,你們畫一張我的頭像,就抓住我的前額寬、下顎尖這個特點,像個狗頭似的。”邊說著,隨手就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倒置的三角形,添上幾筆之后,黑板上就出現(xiàn)了一個豐子愷的漫畫像。隨即又把眼角、嘴邊修改幾筆,然后對大家說:“你們看這是因為你們畫得好,豐子愷笑了?!闭f完重新改了幾筆說:“這是因為你們畫得不好,豐子愷哭了。”
在春暉中學,豐子愷開辟出一個新的繪畫境界,創(chuàng)立了中國漫畫的雛形——以西洋畫的技巧來表現(xiàn)中國人的形象,把古代的詩趣融入現(xiàn)代的生活。在參加春暉中學的校務會時,豐子愷隨手畫下了神態(tài)各異、垂頭拱手伏在會議上的同事,畫完后又恐學生見了不好,便把這些畫貼在了門的背后。端詳著這些畫,豐子愷興趣盎然,而這之后便一發(fā)不可收拾,包皮紙、舊講義紙、香煙殼的反面都成了畫紙,有毛筆的地方就成了畫室。一幅幅畫,就如一首首小詩——平凡中帶著奇特,淺顯中帶著深奧,風韻獨特地展示著人世間的瑣碎平凡,讓人回味無窮。
1924年,文藝刊物《我們的七月》4月號首次發(fā)表了豐子愷的畫,其后,《文學周報》等報刊也陸續(xù)發(fā)表,并冠以“漫畫”的題頭。自此中國開始真正有了“漫畫”這一名稱,“子愷漫畫”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并被人們所熟知。
豐子愷的漫畫多以兒童為題材,在豐子愷看來“兒童天真爛漫,人格完整,這才是真正的‘人’”。他曾說:“我在世間,永沒有逢到像你們(孩子們)樣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間的人群結(jié)合,永沒有像你們(孩子們)樣地徹底地真實而純潔?!豹?BR> “他生性愛真善美,歌頌真善美,反對虛偽兇暴丑惡。他認為孩子是天真爛漫的人,孩子本性善良,孩子活潑可愛。所以他歌頌孩子。”豐一吟在回憶父親時深情地說。
“我們在他的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教育下,自然也不會做出虛偽兇暴丑惡的事來。例如,看見螞蟻在搬家,決不會去有意踩死它們,反而搬來許多小凳子放在螞蟻搬家隊伍的上面。有來人走過,就勸他們跨過小凳子。”豐一吟說。
豐子愷對童真的珍視和守護讓人敬佩,他的一言一行都飽含了對子女真善美的教育,這種根據(jù)兒童興趣自由發(fā)展的教育方式,在“狼爸”“鷹媽”等高壓教育盛行的今天,尤顯彌足珍貴。
豐子愷愛孩子。然而,他的愛不是毫無法度的縱容之愛,也不是毫無原則的溺愛。他希望孩子們獨立、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豐子愷共有七個兒女。1947年,豐子愷五十歲,他在杭州與子女立下“約法”?!案改腹┙o子女,至大學畢業(yè)為止。大學畢業(yè)后,子女各自獨立生活,并無供養(yǎng)父母之義務,父母亦無供給子女之義務。”
從這份“約法”可以看出,豐子愷給兒女以獨立的愛,讓已經(jīng)“獨立”的子女過自己的生活,這已遠遠超越了舊中國“養(yǎng)兒防老”的觀念。既不向兒女索取回報,也不為兒女安排所謂的舒適的生活,而是讓兒女走自己的路,過自己該過的生活。
豐子愷的這種教育方式也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兒女們。
據(jù)豐羽回憶,工作后的第一個月,他就在父親的要求下從家里搬了出來,豐羽理解父親和爺爺?shù)倪@種做法?!爱敃r我也不覺得他狠,他要求你搬出去,不再供養(yǎng)你,是希望你獨立,早日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也是對社會的貢獻,不給別人添負擔?!豹?BR> (節(jié)選自《豐子愷:文心畫意〓寄情予真》,有改動)
16.下列對這篇傳記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恰當?shù)膬身検? )(4分)
A.豐子愷在上海藝術(shù)??茙煼秾W校時,感覺自己知識和能力都不足,為了全面深刻地了解西洋畫,為了更好地掌握日語,他毅然去日本留學。
B.豐子愷創(chuàng)立的中國漫畫雛形是用西洋畫的技術(shù)來表現(xiàn)中國人的形象,中國真正有“漫畫”這一名稱,起于1924年的文藝刊物《我們的七月》。
C.豐子愷的孩子看見螞蟻搬家,就用凳子來保護它們;豐羽搬出家后對父親的理解,這些都表現(xiàn)了豐子愷對子女的正面影響以及教育有方。
D.豐子愷既不為兒女安排舒適的生活,也不向兒女索取回報,而是讓兒女走自己的路,過自己的生活,這為中國傳統(tǒng)的“孝道”增添了新的內(nèi)涵。
E.本文通過記敘豐子愷教書育人,創(chuàng)立中國漫畫以及對子女教育等情節(jié),從不同角度表現(xiàn)了他不同于常人的一代大家的人格風范。
17.豐子愷作為教師有哪些可貴的品質(zhì)?請簡要概括。(3分)
18.豐子愷在教學、繪畫、教子三個方面有哪些突破傳統(tǒng)的做法?(6分)
19.在教育兒女上,豐子愷主張采取根據(jù)兒童興趣自由發(fā)展的教育方式,而當今社會上很多人贊同“狼爸”“鷹媽”的高壓式教育,你同意哪一種?請結(jié)合原文談談你的理由。(5分)
六、(12分,每小題4分)
20.仿照下面的示例,從“微笑”“奮斗”“淡泊”中任選一個詞語,另寫兩句話,要求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句式與示例相同。
示例:心靈是一方廣袤的天空,它包容著世間的一切;心靈是一片皚皚的雪原,它輝映出一個繽紛的世界。21.把下列句子改寫成一個長單句。(原句內(nèi)容不能省略)
①數(shù)學上的莫比烏斯定理是極其抽象的。
②陳先難教授是中國的物理學家。
③陳先難教授用它解決了物理上一系列既重要又困難的逆問題。
④1990年3月,英國《自然》雜志以整版篇幅評論和祝賀陳先難教授。
22.下面這則請假條,從形式到內(nèi)容都有不恰當之處,請指出5處錯誤并加以改正。
請假條
王老師,您好!
昨天下午放學后,我在騎車回家途中,不慎跌倒,扭傷腳踝,不能到校學習,需要請假,務必批準,祝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學生:李明
七、(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一個有感情的人,常有被感動的時候。有時是因為一件事,有時是因為一個人,有時是因為一個場景,有時是因為一部書,有時是因為一幅畫,有時是因為一首歌,還有時是因為一句話……有時是觸動了塵封已久的記憶,有時是受到了心靈的震動,有時是得到了終生受益的啟發(fā)……
讀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樣的感想?請結(jié)合你的感想寫一篇記敘文或散文。要求:①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要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寫出人物個性,展現(xiàn)人性的光輝;③字數(shù)在800以上。
參考答案
1.A(B.熾chì。C.逮dài。D.莘shēn。)
2.D(A.“膽顫心驚”應為“膽戰(zhàn)心驚”,形容非常害怕。戰(zhàn),發(fā)抖。“訖今為止”應為“迄今為止”,指到現(xiàn)在為止。迄,到。B.“暇想”應為“遐想”,指悠遠地思索或想象。遐,遠?!摆呏趄\”應為“趨之若鶩”,指像鴨子一樣,成群地跑過去,形容許多人爭著去追逐某種事物。鶩,鴨子。C.“威攝力”應為“威懾力”,指用武力或聲勢使對方感到恐懼的力量。懾,害怕,使害怕。“重巒迭嶂”應為“重巒疊嶂”,指重重疊疊的山峰。疊,一層加上一層。)
3.D[“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懼、邪祟等);“驅(qū)除”指趕走,除掉。與“保證身體健康”呼應,應選“祛除”。“畢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結(jié)論,強調(diào)事實或原因;“究竟”側(cè)重于“探究”,在問句中表示追究,在非疑問句里有名詞用法,也可以用于表示強調(diào)或肯定,使用范圍廣于“畢竟”。這一句強調(diào)事實,與“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語境協(xié)調(diào),應選“畢竟”。“吹噓”與“吹捧”都有不切實際地夸大、張揚的意思。貶義詞?!按祰u”主要是自己對自己的優(yōu)點或功勞的夸大,說別人的較少;“吹捧”主要是以恭維、討好對方為目的,為對方吹噓捧場。這一句是“自己對自己的優(yōu)點或功勞的夸大”,應選“吹噓”。]
4. C(A.滿城風雨:形容事情傳遍各處,到處都在議論著,多指壞事。此處為英雄事跡,不合語境。B.瑕不掩瑜:比喻缺點掩蓋不了優(yōu)點,優(yōu)點是主要的,缺點是次要的。這與句子的語意表達剛好相反。C.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能完成。正確。D.妄自菲?。褐高^分地看輕自己。后面不能帶賓語,語意重復。)
5.D(A.語意重復,“處女作”指作者的第一部作品,與“第一部”語意重復,去掉“第一部”;或?qū)ⅰ疤幣鳌备臑椤白髌贰?。B.自相矛盾,將“以防萬無一失”改為“以防萬一”。C.“奪得科學高峰”搭配不當,將“奪得”改為“到達”或“登上”。)
6.A(A項原文是“在一些國家,志愿精神是公民社會和公民社會組織的精髓”。)
7.A(A項是培育的結(jié)果。)
8.C(A項根據(jù)原文第3段“大學生是青年群體中的精英,他們正處于人生價值觀形成和塑造的關鍵年齡階段,處于社會責任和完整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匀灰裱瓋r值觀形成的固有規(guī)律”,這里談的是培育這種精神要遵循價值觀形成的固有規(guī)律而非原因。B項“應真正成為”錯,根據(jù)為原文第3段“他們是社會未來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承載者,是志愿精神傳承及建設的主力軍”。D項“帶動了”錯,將未然說成已然,原文結(jié)尾段說“會進一步促進和推動大學生志愿活動的榜樣效應和志愿精神的傳承發(fā)展,……為帶動全社會的志愿風氣和未來社會的良好道德秩序做出有益的、積極的貢獻”。)
9.B(A.確實知道。C.確定了日期。D.別的緣故。)
10.A(A.動詞,到、去、往。B.語氣副詞,表希望/代詞,他的。C.介詞,把/連詞,來。D.介詞,被/介詞,在。)
11. C(甘羅的功勞,一是勸說張?zhí)频窖鄧鲐┫喑晒Γ钦f趙,使秦廣河間、增地盤?!胺飧柿_以為上卿”是因為后者,含有①④⑤的選項應排除。)
12.C(從張?zhí)撇煌獬鍪沟睦碛珊透柿_采用迂回的方法旁敲側(cè)擊地勸說可以看出,張?zhí)仆獬鍪?,完全是為了自己,是因為怕死而不同意前往,后來又因為怕死同意前往,并非“為了秦、燕?lián)盟”。)
13.(1)你的功勞與武安君相比,誰大?(孰與:與……相比,哪一個……)
(2)我不知道你將死在何處了。(所:與動詞連用,構(gòu)成“所”字結(jié)構(gòu),指死的地方。)
(3)大王聽說過燕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zhì)嗎?(質(zhì):做人質(zhì)。歟:句末語氣詞,嗎。)
參考譯文:
甘羅是甘茂的孫子。甘茂去世的時候,甘羅才十二歲,侍奉秦國丞相文信侯呂不韋。
秦始皇派遣剛成君蔡澤到燕國,三年的時間就使得燕王喜派遣太子丹進入秦國做人質(zhì)。秦始皇又派遣張?zhí)频窖鄧鲐┫?,想與燕國共同攻打趙國來擴大河間的土地。張?zhí)茖ξ男藕钫f:“我曾經(jīng)為秦昭王攻打趙國,趙國怨恨我,懸賞說:‘能抓到張?zhí)频娜?,賞賜百里的土地?!F(xiàn)在去燕國一定要經(jīng)過趙國,我不能起行?!蔽男藕盥犃撕懿桓吲d,可沒有什么辦法勉強他去。甘羅說:“君侯為什么如此不快樂呢?”文信侯說:“我派遣剛成君蔡澤侍奉燕國三年,燕太子丹已經(jīng)到秦國做人質(zhì)了,我親自請張?zhí)迫パ鄧鲐┫?,他卻不肯起行?!备柿_說:“讓我(去說服他,)叫他起行。”文信侯大聲斥責說:“走開!我親自去請他,他都不肯去,你怎么能夠叫他起行?”甘羅說:“項橐七歲的時候就當了孔子的老師?,F(xiàn)在我從出生到今天已經(jīng)有十二歲了,請您讓我去試試吧,何必要這么快斥責我呢?”于是甘羅去見張?zhí)普f:“你的功勞與武安君相比,誰大?”張?zhí)普f:“武安君南面挫敗強大的楚國,北面揚聲威于燕、趙,每戰(zhàn)必勝,破城郭,毀都邑,不計其數(shù),我的功勞比不上他。”甘羅又說:“應侯在秦國被重用,與日前文信侯相比,誰更專擅大權(quán)?”張?zhí)普f:“應侯不如文信侯專擅大權(quán)?!备柿_說:“你確實知道他不如文信侯專擅大權(quán)嗎?”張?zhí)普f:“我確實知道?!备柿_說:“應侯想要攻打趙國,武安君刁難他,結(jié)果離開咸陽七里就立刻死在杜郵。現(xiàn)在文信侯親自請你去燕國做丞相,你卻不肯起行,我不知道你將死在何處了。”張?zhí)?聽了恍然大悟,)說:“就讓我依著你這個小孩子的話起行吧。”于是叫人整理行裝,準備動身出發(fā)。
出發(fā)的日期定下來之后,甘羅對文信侯說:“請借給我五輛車子,讓我替張?zhí)葡鹊节w國去通報一聲?!蔽男藕畋氵M去向秦始皇報告。秦始皇召見甘羅,派遣甘羅去趙國。趙襄王親自到都城的郊外迎接甘羅。甘羅游說趙王說:“大王聽說過燕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zhì)嗎?”趙王說:“聽說過。”甘羅又說:“聽說過張?zhí)埔窖鄧鲐┫鄦?”趙王說:“聽說過?!备柿_說:“燕國送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zhì),是為了表明燕國不欺騙秦國。秦國派張?zhí)迫パ鄧鲐┫?,是為了表明秦國不欺騙燕國。燕、秦不相互欺騙,在于要攻打趙國,(趙國現(xiàn)在實在)太危險了。燕、秦不相互欺騙沒有別的緣故,是要攻打趙國來擴大河間的土地。大王倒不如割給我五個城池,來擴大秦國在河間的土地,(讓我回去轉(zhuǎn)報秦王,)請求遣回燕太子丹,再幫助強大的趙國進攻弱小的燕國?!壁w王(聽了甘羅的游說,)立即割讓五個城池給秦國,使秦國擴大了在河間的土地。秦國也遣回了燕太子。趙國便出兵攻打燕國,占領了上谷三十座城池,把其中十一座送給秦國。
甘羅回到秦國,報告秦始皇,秦始皇就封甘羅為上卿,又把原來甘茂的田宅賜給他。
14.(1)雨水迷蒙,天地間似乎連成一體,給作者增添了距離遙遠的感覺。“添”字看似不合乎實際,但又實實在在地寫出了孤客的漂泊之感。
(2)末兩句通過聽覺來寫雨(或側(cè)面描寫)。之所以知道“窗外有芭蕉”,是因為一夜雨聲不絕于耳而致使孤客“一夜不眠”,這種聲音加劇了孤客內(nèi)心寂寥、凄清之感。
15.(1)亂花漸欲迷人眼 無為在歧路 (2)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 (3)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4)復照青苔上 浩蕩離愁白日斜
16.CE(A.文中沒提到他“為了更好地掌握日語”。B.“起于1924年的文藝刊物《我們的七月》”錯。D.“這為中國傳統(tǒng)的‘孝道’增添了新的內(nèi)涵”不嚴密,應將“孝道”改為“父愛”。
17.①勤學不輟;②為人師表;③認真嚴謹。
18.①教學:與學生建立平等互助的教學關系。
②繪畫:用西洋畫的技巧來表現(xiàn)中國人的形象。
③教子:用“約法”這種教育方式促使兒女獨立思想、獨立生活。
19.觀點一:同意豐子愷的教育方式。
①有利于呵護孩子的童真。
②有利于孩子形成端正、高尚的人格。
③有利于促使孩子獨立思想、獨立生活。
觀點二:同意“狼爸”“鷹媽”的高壓式教育。
①童真雖可愛,卻是一種幼稚的表現(xiàn),不利于孩子融入社會。
②任孩子自由發(fā)展,就是在溺愛孩子,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③孩子自制力差,需立規(guī)管束,以避免誤入歧途。
20.(示例一)微笑是一縷和煦的春風,它吹去人們心底的嚴寒;微笑是一座不朽的橋梁,它架起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
(示例二)奮斗是一塊牢固的柱石,它支撐起你理想的大廈;奮斗是一張鼓起的風帆,它幫助你到達成功的彼岸。(示例三)淡泊是一泓清澈的秋水,它體現(xiàn)著你生命的顏色;淡泊是一座沉著的山峰,它昭示著你人生的態(tài)度。21.1990年3月,英國《自然》雜志以整版篇幅評論和祝賀用數(shù)學上極其抽象的莫比烏斯定理解決了物理上一系列既重要又困難的逆問題的中國物理學家陳先難教授。(先將第④句作為主干句,然后將第①②③句按照合理的順序變成附加成分添加進去。)
22.(1)“您好!”多余,應刪去;將“王老師”后的逗號改為冒號。(2)“需要請假”不準確,應寫明請假的具體天數(shù)。可改為“需要請假×天”。(3)“務必批準”應改為“請予批準”。(4)“祝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一句多余,應刪去。(5)缺少寫作日期,如2014年3月1日。
23.思路點撥:人的情感、情緒總要受到客觀環(huán)境的影響,并受到偶發(fā)事件的牽動和制約。感動之于人也是如此。展現(xiàn)人性的光輝,就要首先調(diào)動生活積累,回憶起曾經(jīng)讓我們感動的人或事、情或景,并選取其中內(nèi)蘊豐富,值得反復咀嚼、玩味的材料組織到文章中來。從內(nèi)容上說,既可寫偉人壯舉,也可寫凡人小事,一定要采擷生活中足以令人感動的事,可以寫父母、朋友、同學、老師,凸顯親情、友情、師生情的偉大、感人。寫身邊的事,抒發(fā)真情實感,用樸實、率真的文字加以表現(xiàn)。本作文要求寫記敘文,要更多關注人物個性的描寫,可以通過細節(jié)、語言、動作、外貌以及精彩的事例等描寫凸顯人物個性,展現(xiàn)人性的光輝。
例文:
哥,是撿來的嗎?
哥,黝黑的皮膚,粗壯的胳膊,像一頭健壯的牛;哥,粗聲粗氣,蓬亂的頭發(fā),像一匹任勞任怨的馬;哥,沉默寡言,起早摸黑,像一頭拉磨的驢。都說哥是撿來的,因為哥是一個只要有飯吃就像牲畜一樣拼命干活的家中的勞力。
風輕輕地劃過身邊,傳來哥喘氣的聲音;麥浪中飄飛著哥的滴滴汗水,在陽光下,像一顆顆珍珠,飛起又沉入無邊的麥浪。
哥真是撿來的嗎?在無邊的黑夜里我問著依然閃爍的群星,也許它們知道哥是不是娘親生的。唉!想起娘,想起我一問她哥是不是撿來的,她就偷偷抹淚的樣子,想起娘看著哥時那種心痛而又無奈的樣子,想起……我想哥不是撿來的吧!群星無語,只有無邊的思索融化在無邊的黑暗里。
然而,終于有一天,一輛汽車接走了……不是哥,而是我……
全村都愕然了,母親單薄的身軀像一張經(jīng)不起揉捏的白紙一樣斜倚在門上,枯黃的頭發(fā)任風胡亂地吹拂著。
哥,我想起了哥,我不顧一切地掙脫親生父母溫暖的手,沖向麥田。陽光下哥黝黑的臉上滾動著顆顆水珠,是淚,還是汗?我站在田埂上任由淚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卻再也無力叫出那個深沉的“哥”!哥傻笑著看著我,說:“回去多陪陪咱娘,她為你犧牲了不少。”
娘為我犧牲了不少,是的,娘犧牲了自己的親生兒子,為了我這個撿來的娃,為了我今天能坐在寬敞的教室里,娘讓哥成為了家里的勞力。
無數(shù)個日子里,娘給我端來一碗香噴噴的米飯,卻給哥塞了一個硬邦邦的窩窩頭,我對娘說:“這不公平!”娘只笑笑說:“你上學需要營養(yǎng)?!豹?BR> 原來,我現(xiàn)在才明白,我和哥的命運是娘一手安排的,娘到底跟哥親,還是跟我親,娘為什么要這樣做?此刻我才明白,原來這世上還有一種比母愛更偉大的東西。
它像一股叮咚的泉水,滋養(yǎng)著我的心田,像一束溫暖的陽光,給我前進的力量。
點評:文章刻畫的人物,個性突出鮮明,形象豐滿,富有感染力。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很成功,比如,“母親單薄的身軀……斜倚在門上,枯黃的頭發(fā)任風胡亂地吹拂著”;母親給“我”端來香噴噴的米飯,塞給“哥”硬邦邦的窩窩頭……這些片段與細節(jié)撥動著讀者的心弦,有力地表現(xiàn)了母親的大愛。同時,運用對比寫法,將母親對待“哥”與對待“我”的態(tài)度和做法進行對比,巧妙地烘托出母親的善良、崇高、偉大。作者還對“哥”的外貌、動作與語言等方面進行了細膩傳神的描寫,突出了“哥”憨厚淳樸、任勞任怨、忍辱負重的個性,凸顯了人性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