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畫龍點睛的故事

字號:


    【成語】: 畫龍點睛
    【拼音】: huà lóng diǎn jīng
    【釋義】畫龍之后再點上眼睛。比喻在關(guān)鍵地方簡明扼要地點明要旨;使內(nèi)容生動傳神。也比喻在整體中突出重點。
    【語出】 唐· 張彥遠(yuǎn)《歷代名畫記》:“武帝崇飾佛寺;多命僧繇畫之…又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睛者見在?!鼻濉の目怠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八瓦@等山珍海味的小題大作起來;還可以說畫龍點睛?!?BR>    【解釋】: 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guān)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zhì),使內(nèi)容生動有力。
    【成語故事】
    唐·張彥遠(yuǎn)《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艘詾橥Q,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BR>    張僧繇是梁朝的畫師。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樂寺的墻壁上畫龍。不一會兒,兩條栩栩如生的龍就出現(xiàn)在墻壁上了。這時皇帝發(fā)現(xiàn)這兩條龍都沒有眼睛,就問張僧繇這是為什么。張僧繇回答說:“畫上眼睛的話,它們就會飛走的?!贝蠹也恍?,皇帝一定要他畫上眼睛,張僧繇只好給其中的一條龍點上了眼睛。霎時間,電閃雷鳴,那條龍真的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