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美術:水粉畫的技巧

字號:

調色
    寫生時調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確觀察和理解對象的色彩關系的基礎上。調配顏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而要考慮整個的色調和色彩關系,從整體中去決定每一塊顏色。水粉畫寫生色彩不易銜接,也應該在明確色彩的大關系的基礎上,把幾個大色塊的顏色加以試調,準備好再往上畫。切忌脫離整體,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接著又調一塊改一塊。水粉畫顏色濕時深,干后淺,干濕變化明顯。水粉畫經(jīng)典《天河白馬》如果調色時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經(jīng)畫了較厚的色層,再著色作畫,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強的紙,顏料的干濕變化就更顯著。這使水粉畫調色不容易做出正確的估計。造成色彩銜接、覆蓋和修改上的困難。這是水粉畫的一個明顯特色和難點。初學時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所以入手時要先畫重顏色。一般來說,趁畫面濕時,顏色濕與濕比,一口氣畫完,色彩關系易于掌握。如果在一色已干的情況下再銜接、覆蓋顏色,就要注意顏色的干濕變化。
    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畫中雖然不及水彩畫中那樣重要,但也是不可忽視的。水主要是起稀釋、媒介的作用。調水粉畫作品欣賞色、用筆和色層薄變化,都與水的使用,有密切關系。《水粉畫》(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般來說,適當?shù)赜盟梢允巩嬅嬗辛鲿?、滋潤、渾厚的效果。過多的用水則會減少色度,引起水漬、污點和水色淤積。而用水不足又會使顏色干枯、粘厚,難于用筆。通常用水以能流暢地用筆、蓋住底色,為宜。在畫暗處、虛處和遠處,一般可適當?shù)囟嘤盟?,以增強其虛遠和透明感。從作畫步驟來說。在鋪大調子時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層較薄,便于再往上著色。在作畫過程中,水太臟了要及時換。尤其是畫色彩鮮明的部位,調色用水要潔凈。
    用筆
    由于各種類型的筆都可以用來作水粉畫,因此水粉畫的用筆技巧是異常豐富的。并且是在借鑒油畫。國畫和水彩畫筆法的過程中,不斷加以發(fā)展的。水粉畫中常見的筆法。
    “平筆法”——筆跡隱蔽。畫面色層平整;
    “散除法”——筆跡顯露,但色層厚薄變化不顯著;
    “厚除法”——色層錯綜重疊,用色較厚、厚薄相間;
    “點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間、初覺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筆觸(色點)塑造形象。(這種筆法用得較少,較難掌握,初學時不宜過早效仿)
    刀畫技法
    此外,水粉畫也吸收了油畫的刀畫技法??捎糜彤嫷蹲鳟?,水粉畫照片集錦(17張)也可用自制竹刀作畫。水粉畫在吸收其它畫種的用筆技法時,必須從水粉畫的特點、性能出發(fā),目的是為了豐富水粉畫的技法,增強水粉畫的表現(xiàn)力。一般在畫虛處、遠處和暗部、陰影時,筆觸要模糊些、平些、顏色薄一些,以增加虛遠感。而在畫近處、實處和亮部時,筆觸則要顯露些、顏色要厚一些,以增強其結實、突出、明晰的效果。當然這些都需要從整幅畫的處理意圖出發(fā),運用不同的筆法。筆觸也有一個整體性的問題。一幅畫的用筆也要有變化而統(tǒng)一,形成一種節(jié)奏感。要防止缺乏整體處理意圖的凌亂用筆。
    銜接
    水粉畫由于顏色干得較快、干濕變化顯著,又加之用水,顏色會在畫面上流動,滲化和容易產(chǎn)生水漬,因此熟練地掌握好銜接技巧,對于畫好水粉畫關系很大。水粉畫的銜接主要可以分為濕接、干接和壓接這三種方法。
    所謂濕接,是鄰接的色塊趁前一塊色尚未干時接上第二、三塊顏色。或是兩塊相鄰的顏色碰接上?;蚴且粔K顏色中趁濕點入其它顏色,讓其滲化。再或在筆頭的不同部位分別蘸上幾種不同的顏色,畫到紙上時利用筆肚的水分,讓其自然化接。
    所謂干接,就是鄰接的色塊在前一塊顏色已經(jīng)干了的時候,再接上第二、三塊顏色。
    所謂壓接,就是相鄰的色塊(形體的轉折或不同的物物體),前一塊色畫得稍大于應有的形,第二、三個色塊成一種節(jié)奏感。要防止缺乏整體處理意圖的凌亂用筆。接上去時,是壓放在前一塊色上,壓出前一塊色應有的形。進行壓接時,要注意顏色(壓接上去的顏色)的蓋色力和粘著性,一般來說壓上去的這塊色要比已畫的色塊稍厚一些。
    覆蓋
    所謂覆蓋,就是在已畫的色層上再畫上一層或數(shù)層顏色。覆蓋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為兩點:一是使畫面色層水粉畫作品欣賞重疊,厚薄有變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種技法;二是一種修改方法。水粉畫顏色的蓋色力是比較強的,但又各有差異,加上作畫時調用清水,覆蓋時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蓋的色層)泛起,產(chǎn)生水漬,造成色彩污濁。有時又故意用很薄的顏色覆蓋,讓底層色透露出來。這些具體效果都不容易估計,所以要掌握好覆蓋技巧也并非易事,得慢慢捉摸。
    著色
    固有色
    固有色,就是物體本身所呈現(xiàn)的固有的色彩。對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準確的把握物體的色相。
    水粉畫由于固有色在一個物體中占有的面積,所以,對它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一般來講,物體呈現(xiàn)固有色最明顯的地方是受光面與背光面之間的中間部分,也就是素描調子中的灰部,我們稱之為半調子或中間色彩。因為在這個范圍內,物體受外部條件色彩的影響較少,它的變化主要是明度變化和色相本身的變化,它的飽和度,也往往。
    (1 )起稿開始象畫素描一樣,先用鉛筆定位置和比例,不必用橡皮,以免損壞紙面,影響著色效果。接著用顏色定稿,根據(jù)靜物的色調,用赭褐或群青色定稿皆可。色線可略重一點,并可用定稿
    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為下一步的著色作鋪墊。造型能力強一些的,也可直接用色線起稿,不示明暗,直接著色。
    (2 )鋪大色調定稿之后,迅速地觀察一下整體色調和大色塊關系,做到胸有成竹,盡快地薄涂。此刻不要考慮形體與筆觸,根據(jù)新鮮的色彩印象大膽揮灑,造成畫面的色彩環(huán)境。有的人在完成上一遍色后,就急于具體刻劃。應進一步調整大色塊的關系,使色彩之間的關系和總的色調,與實際感覺相吻合。
    (3 )具體塑造在大關系比較正確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具體塑造,從畫面主體物著手,逐個完成。集中畫一件物體干濕變化易于掌握,也易于塑造其受光與背光不同面的色彩變化。此時眼睛要隨時環(huán)掃周圍,從局部入手但不能陷入局部,顧此失彼。要看該物體與背景和春他物體的關系,掌握分寸,細節(jié)可留下一步刻劃。這一遍色用色要適當加厚,底色的正確部分可以保留,增加畫面的色彩層次。
    (4 )細節(jié)刻劃對瑣碎多余的細節(jié)固然可省略,但對表現(xiàn)物象特征與質感的重要細節(jié)應加強刻劃,畫龍點睛。細節(jié)要綜合到整體之中。最后的筆觸最為重要,它將不被覆蓋而顯露給欣賞者。
    (5 )調整、完成畫室外一幅靜物寫生,作為基本練習一般以八小時為宜,力求深刻準確。熟練之后三、四個小時也可以表現(xiàn)得比較充分。作畫時間較長,眼睛容易疲勞,色感容易減弱,具體刻劃又容易忘記整體。在寫生接近完成的時候,恢復一下第一印象,檢查一下畫面:在深入刻劃時是否有些地方破壞了整體,局部和細節(jié)的色彩有沒有“跳出”畫面,還有沒有其他毛病。檢查后,調整、修改、加工。錯誤之處,如畫得太厚,要洗掉再畫,直至完成。水粉畫中干和濕的技法應控制到什么程度?有哪些應用范圍?水粉畫運用的干濕技法,主要指調色時含水和白粉量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