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練習卷

字號:

一、口算。(每題1分,共16分)
    90÷30= 26+56= 64÷16= 630÷70=
    540-60= 450÷9= 16×6= 24×5=
    130÷26= 87÷3= 125×0= 400÷80=
    51÷17= 73×20= 620-380= 650÷5=
    二、填空。(每空1分,共17分)
    1、在計算584÷27中,把除數(shù)27看作( )來試商,商的位在( )位,584里面最多有( )個27。
    2、在15°、150°、80°、160°、25°、270°中,銳角有( ),鈍角有( )。
    3、經(jīng)過1小時,鐘面上時針旋轉(zhuǎn)( ),分針旋轉(zhuǎn)( )。
    4、小林看一本132頁的《數(shù)學童話》,平均每天看12頁,第五天,他從第( )頁看到第( )頁。
    5、4個直角=( )個平角,1個周角=( )個直角。
    6、印刷廠在裝訂910本圖書,平均每天裝訂90本,工作( )天后,還剩下190本沒有完成。
    7、如果 ×10+ =550,那么 =( )。
    8、根據(jù)23×32+4=740,寫出740÷23=( )……( )。
    9、一道除法算式的商和余數(shù)都是18,被除數(shù)最小應(yīng)是( )。
    10、東東在計算120—□×5時,把運算順序弄錯了,結(jié)果得到500。這道題的正確結(jié)果是( )。
    三、判斷。(每題1分,共6分)
    1、被除數(shù)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一定也有0。………………………( )
    2、在鐘面上,3:30時,時針與分針成90°的角。 ……………… ( )
    3、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如果有余數(shù),余數(shù)是99?!? )
    4、小明畫了一條長4厘米的直線,它的一半是2厘米?!?( )
    5、同一平面內(nèi)的兩條直線要么平行,要么相交。 …………………( )
    6、30°的角被投影儀投到屏幕上時角就變大了?!? )
    四、計算。(共22分)
    1、用豎式計算。(第3小題要驗算)(第3題4分,其余每題3分,共10分)
    900÷62 896÷36 339÷47
    2、混合運算。(每題3分,共12分)
    568-168÷8 725-(125+237)
    65+35×14 (363-227)÷17
    五、操作題。(每題2分,共4分)
    1、下面的角是( )°,以A為頂點,以這個角的一條邊為邊再畫一個35°的角。
    ·
    A
    2、點A是大象的家,AB、CD表示河流的兩條河岸。大象要去河岸邊飲水,請設(shè)計一條使大象飲水最近的線路圖。
    ·A
    A
    B
    D
    C
    六、解決問題。(第1題5分,其余每題6分,共35分)
    1、一壺油重1000克,把這些油倒入只能裝80克的小瓶中,至少準備多少個這樣的小瓶?
    2、一堆煤,計劃每天燒60千克,可以燒45天。實際每天燒54千克。那么這堆煤實際燒多少天?
    3、甲乙兩地相距960千米。一輛汽車從甲地到乙地,前5小時行了300千米。照這樣計算,到乙地還要幾小時?
    4、甲、乙兩人同時加工一種零件,4天完成248個,甲每天加工32個,乙每天加工零件多少個?
    5、修建一塊占地8000平方米的市民廣場,如果每50平方米要用地磚40塊,修這個廣場至少要準備多少塊地磚?
    6、一只電鍋的價格是420元,它的價錢是是一只鋁鍋的15倍。買這樣的兩種鍋各一只,一共需要多少元?
    考前思考:
    1、學生對鈍角的理解比較片面;認為只要大于90度都是,270度就是對他們的考驗。
    2、這次的練習中考學生的審題的地方較多。如:填空第4小題,第五天從第幾頁看起;第9小題知道商和余數(shù),除數(shù)最小是多少?被除數(shù)最小是多少?
    3、應(yīng)用題只有反復讀題理解題意才行,期中有些計算可能學生要出錯,如;8000/50。如果不看題,不去想可能全軍覆沒。
    亮點:
    1、第一題的口算題學生基本不失分,只是個別同學125*0=125。
    2、第三題的判斷題同學作得也很好,全對的同學很多。說明學生的概念掌握較好。
    3、用豎式計算和脫式計算也不錯,失分不多。
    不足之處:
    1、果然不錯,有許多學生把270度歸在鈍角之中。填空的第4小題學生的失分很多,學生沒有理解第五天是在前面看完4天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因此第5天從那一頁開始看學生的答案花樣百出。
    2、操作題中學生缺少生活經(jīng)驗,選擇的路線不是最近的,個別同學設(shè)計了兩條路線。
    3、解決問題由于計算的數(shù)字較大 、題目的轉(zhuǎn)彎之處較多,學生的正確率不高,甚至有全軍覆沒的同學。
    4、總之這次的練習不夠理想,補差是任重道遠的事。
    存在的問題:
    1、填空題第2題,有許多學生把270度歸在鈍角之中。明顯概念不清。
    2、填空題第4題,基本沒人做對。許多學生都是從48頁看起,沒有理解第五天是在前面看完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因此第5天應(yīng)從49頁開始看。
    3、計算部分中學生錯的主要問題依舊是計算沒有過關(guān)。尤其是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計算錯誤率高,例如一個因數(shù)是整十數(shù)相乘以后忘寫0的;也有個別學生運算順序出現(xiàn)錯誤的。
    4、解決問題的題目由于計算的數(shù)字較大且題目的轉(zhuǎn)彎之處較多,學生的正確率不高。需要加強審題訓練。
    存在的問題:
    1、概念部分:就填空題來說,學生的錯誤率,尤其是審題方面的錯誤,例如、在15°、150°、80°、160°、25°、270°中,銳角有( ),鈍角有( )。
    經(jīng)過1小時,鐘面上時針旋轉(zhuǎn)( ),分針旋轉(zhuǎn)( )。
    小林看一本132頁的《數(shù)學童話》,平均每天看12頁,第五天,他從第( )頁看到第( )頁。 這樣三題,學生將270°也放在鈍角中,經(jīng)過1小時鐘面上的時針旋轉(zhuǎn)是度數(shù)還是什么角;小林看書第五天從第幾頁看起。而不是第五天看了幾頁。
    2、操作部分的畫一個35度的角,學生沒有明確應(yīng)該以原頂點為頂點,以原角的一條邊為邊,學生對于解題的要求沒有十分明確。
    3、解決問題,解決問題中也存在著計算的問題,1000*50學生中有50%的計算錯誤。除了第二題,學生的審題都存在問題,解決問題也存在困難。在今后的練習中需要多加訓練。
    1、概念部分:就填空題來說,學生的錯誤率,尤其是審題方面的錯誤,例如、在15°、150°、80°、160°、25°、270°中,銳角有( ),鈍角有( )。
    經(jīng)過1小時,鐘面上時針旋轉(zhuǎn)( ),分針旋轉(zhuǎn)( )。
    小林看一本132頁的《數(shù)學童話》,平均每天看12頁,第五天,他從第( )頁看到第( )頁。 這樣三題,學生將270°也放在鈍角中,經(jīng)過1小時鐘面上的時針旋轉(zhuǎn)是度數(shù)還是什么角;小林看書第五天從第幾頁看起。而不是第五天看了幾頁。
    2、操作部分的畫一個35度的角,學生沒有明確應(yīng)該以原頂點為頂點,以原角的一條邊為邊,學生對于解題的要求沒有十分明確。
    3、解決問題,解決問題中也存在著計算的問題,1000*50學生中有50%的計算錯誤。除了第二題,學生的審題都存在問題,解決問題也存在困難。在今后的練習中需要多加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