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政法干警考前政治常識練習題沖刺

字號:

116、簡述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及其成立條件。
    答:先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拒絕其履行要求的權利。
    先履行抗辯權的成立須符合以下條件:
    (1)須合同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
    (2)兩個債務之間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后履行的順序可以是當事人約定的,也可以是法律規(guī)定的。
    (3)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即在合同約定的履行期屆至或?qū)脻M時,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合同義務;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是指不履行以外的其他違約行為,包括遲延履行、不適當履行、部分履行等情形。
      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并不導致對方當事人請求權的消滅,而是阻止對方請求權的行使,因此屬于延期的抗辯權。后履行一方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可以產(chǎn)生一時中 止履行自己債務的效力,以對抗先履行一方的履行請求。在先履行一方采取了補救措施,履行或適當履行了合同債務,先履行抗辯權消滅,后履行一方須履行其債 務。此外,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不影響后履行一方向?qū)Ψ街鲝堖`約責任。
    117、簡述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概念及其成立要件。
    答:同時履行抗辯權,是指在雙務合同中,一方當事人在他方當事人未履行對價義務而請求其履行時,有拒絕履行自己義務的權利。
    其成立須具備以下條件:
    (1)須當事人雙方基于同一合同互負對價的債務。即雙方當事人所負的債務基于同一個合同而產(chǎn)生,且雙方互負的債務之間具有對價性。
    (2)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的當事人須無先履行之義務。
    (3)須對方當事人未履行其債務或未適當履行其債務。如對方當事人已按合同約定履行了債務,即不得拒絕履行自己承擔的債務。
    同時履行抗辯權屬延期抗辯權,而非永久抗辯權。其效力在于,當對方當事人未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對價義務時,有拒絕履行自己債務的權利,由此導致合同的遲延履行,責任應由對方當事人承擔。當事人一方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后,如對方履行了其債務,同時履行抗辯權即歸于消滅,主張同時履行抗辯一方應恢復履行自己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