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章:喝完了這碗雞湯,該吃藥了

字號:

有這么一則寓言故事:
    一只黃鼠狼找不到吃的,又是想了一個辦法。對著森林的雞鴨到處做宣傳,在山頂上立了一塊碑:你是一只飛翔的雄鷹,為什么天天淪落到在地上覓食捕獵?你應該驕傲的飛到天上俯瞰大地,為什么天天跟這些走獸淪為一體?不嘗試一下,你怎么知道自己不能飛翔呢?
    心靈雞湯的原罪
    后的結果大家都知道,黃鼠狼天天在山崖下找到各種食物的尸體,從此衣食無憂。
    這個東西大家是不是很熟悉的場景?那些所謂的成功學講師,在臺上講著每個人上完課程都會成功,但實際上呢,你只不過交了學費,喝了點雞湯而已,反而讓你自己容易癡迷雞湯,忘記現實的殘酷。這也是那些無腦的心靈雞湯制造者的原罪。
    其實很多人是明白人,為什么還會喜歡喝雞湯呢?
    因為人都喜歡心靈的慰藉,而忽略殘酷的真相。就跟肉體記憶一樣,你還記得你痛苦的時候是什么事情嗎?那你現在感覺還痛嗎?
    人呀,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心靈雞湯就是好的養(yǎng)料。
    拿近一個段子來說:
    這兩份名單你認識多少?第一份名單:傅以漸、王式丹、畢沅、林召堂、王云錦、劉子壯、陳沆、劉福姚、劉春霖。第二份名單:李漁、洪昇、顧炎武、金圣嘆、黃宗羲、吳敬梓、蒲松齡、洪秀全、袁世凱。哪份名單這兩份名單你認識多少?第一份名單:傅以漸、王式丹、畢沅、林召堂、王云錦、劉子壯、陳沆、劉福姚、劉春霖。上你認識的人多一些?答案揭曉:前者全是清朝科舉狀元;后者全是當時落第秀才。
    偶然一看,覺得還挺有道理是吧,第二份名單確實比較熟悉一點。但仔細想想,太不對了。
    首先對比一定是得看數據的,數據不對,結果一定是不對的,你的數據范圍本來就是大的不公平??婆e狀元屈指可數,而落第秀才呢,多了去了。你應該這樣想,落第秀才才成功了這么幾個,已經很是特殊了。
    混淆數據偏差,以偏概全,以結果去推論過程,是邏輯的一大錯誤。
    不能說第二份名單出名了是因為沒有考上狀元而導致成功的,也不能說第一份名單考上了狀元就默默無光了。
    實際上呢,第一份名單中是有名大學者居多,后面名單中秀大刀的比較多。
    完全不是同一個級別,能通過比有名就能說服的嗎?
    再舉一個例子,搜索王石的文章很多,大多是講別人為什么這么成功的,5個好習慣,什么六十歲了額,還活得如此努力?仿佛你做到了就能像他這樣成功一樣?
    實際上呢,你永遠不可能從他的傳記中看到:王石的父親當年是王震王胡子的部下。
    任志強也不會告訴你他父親是曾經的商業(yè)部副部長;潘石屹不會告訴你他的發(fā)跡是和女富豪張欣結婚后開始的;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他的發(fā)跡和他的三次婚姻有關。這樣的事情多了去了。
    我們很多時候只看到別人光鮮的一面,成功大師的雞湯和成功學喜歡利用自己的成功包裝自己,而你還不知道自己就是別人的養(yǎng)料。你看到出來演講的多是哪一類人,培訓行業(yè)的居多。
    心靈雞湯不過是普通民眾的心靈慰藉產物,如果你要問我,那還能不能看,能不能聽。
    我說,當然要看呀,不然你以后怎么裝逼做演講呀,怎么談我的奮斗。
    主要心靈雞湯可以喝,但不要貪杯哦。
    好好的踏實奮斗才是王道。
    喝完了雞湯,人生還是該吃點苦口的良藥。(簡書:譚笑風聲)
    不要總是看到別人光鮮亮麗的一面,多看看人家努力的時候吧!沒人能隨隨便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