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河南公務員考試言語閱讀技巧秒殺:并列主題句

字號:

“并列復句”的表現(xiàn)形式較多(主要有三種),所以“并列中的主題句”對于考生而言把握起來相對較難:
    1.關聯(lián)詞語:既……又……、有的……有的、此外、(與此)同時、不是……而是……、是……不是……等等。
    2.標點符號:“、”、“;”、“,”等。
    3.既沒有關聯(lián)詞也沒有標點符號:用不同的主題詞引導的句子表達并列關系。
    下面就舉例剖析“片段閱讀”中“閱讀技巧秒殺”之并列主題句的用法。因為在近幾年考查的試題中,“并列復句”的出現(xiàn)形式主要以第1種和第3種形式引導的復句構成的文段較多,所以本文主要分析這兩種。
    【例1】從羊皮紙、竹簡到紙張、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從摩爾斯電碼、二進制代碼到影像的數(shù)字化,文化產品的載體越來越輕盈,精神產品的傳播也越來越迅捷。特別是互聯(lián)網的發(fā)明和應用,打破了文化內容傳播的時空界限,讓文字、視頻、音樂可以在瞬間傳到地球上的任何一個角落。同時,借助科技創(chuàng)新的種種新工具,人們可以以更快捷的速度,制作精彩紛呈的動漫游戲、數(shù)字影視、手機報紙、網絡出版、有聲讀物等等,并由此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全新的文化產業(yè)。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
    A. 文化的進步包含科技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B. 科技創(chuàng)新使文化創(chuàng)新的潛力變得無窮
    C. 科技創(chuàng)新大大推進了文化創(chuàng)新的進程
    D. 科技創(chuàng)新為文化創(chuàng)新提供了工具和載體
    【解析】本文段由三個分句組成。文段第3句中有一個很明顯的表示并列關系的關聯(lián)詞語“同時”,看到這個詞后的“新工具”馬上就可以判斷出“新工具”一定是多項內容并列中的一種,于是就可以快速得出答案為選項D。因為選項BC中根本沒有表達“并列”之意,可快速排除;選項A中根本沒有“新工具”一詞(盡管在形式上表達了并列之意)仍不難排除。對于該文段的閱讀,主要運用的就是“并列中的主題句”(同時 新工具)這一秒殺技巧。
    【例2】解決科技與經濟結合的問題始終是科技體制改革的核心。以往的改革從技術商品化、科技運行機制、組織結構、人事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著力在微觀組織層面。改革進程發(fā)展到今天,需要更多地從宏觀管理層面思考問題。換句話說,改革已經改到了推動科技體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頭上。政府科技資源配置的理念需不需要轉變?對科技活動管理的模式需不需要改變?管理科技活動的組織機構需不需要調整?回答了這三個問題,才有可能解決科技、經濟“兩張皮”的問題。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 應從政府管理角度思考科技體制改革問題
    B. 進行國家科技體制的深層次改革迫在眉睫
    C. 明確政府職責是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前提
    D. 科技與經濟相脫節(jié)是我國科技體制的弊端
    【解析】本文段是由“換句話說”引導的前后兩部分構成的并列主題句群,即“換句話說”前后兩部分內容只看其中一部分即可:前面的主題句可以概括為“改革進程發(fā)展到今天,需要更多地從宏觀管理層面思考問題”,或者把后面的主題句概括為“改革已經改到了推動科技體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頭上”,兩者內容一致,由此可以快速鎖定A項即是對主題句的同義替換。B、C、D均與文段主題不一致,故排除。
    總之,在近年來的國考、聯(lián)考試題中表示并列關系的顯性提示信息如關聯(lián)詞、標點符號相對較少,而隱形的并列中的主題句有趨多之勢。因此考生在熟練、準確把握前者的基礎上,一定要留心病熟練掌握隱形的并列中的主題句,這往往是命題人設置有一定干擾信息的考點所在,同時對于考生快速閱讀文段、解答試題有秒殺之功效。
    
    華圖網校2015年河南省考網上輔導全面招生!網??偨Y歷年成功輔導經驗,結合河南省考的命題規(guī)律、重點、難點,融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大膽創(chuàng)新??忌笥芽筛鶕€人實際情況,選擇符合自身特點的個性化輔導體系。機會難得,欲報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