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湘子橋的由來
韓愈要在惡溪上面造一座大橋,因為水深流急無法施工,便請八仙和廣濟(jì)和尚幫助建造,廣濟(jì)和尚負(fù)責(zé)西岸工程,八仙負(fù)責(zé)東岸工程。為了早日把大橋建好,兩邊仙佛們都施法力,各顯神通。
廣濟(jì)和尚跑到桑埔山來,口中念起符咒,用手一指,只見滿山石頭都滾動起來,霎時變成一群羔羊。由廣濟(jì)和尚趕往潮州城來。東岸八仙跑去鳳凰山,把山上石頭變成豬群,也趕向工地。
八仙人多,分批趕豬,別人都走了,只有鐵拐李趕著最后一批豬下山,那知半路碰到一個孝婦在一口墳前啼哭,被這喪氣一沖,即時符法失靈,那群烏豬都倒下去變成一座小山,叫做“豬山”。
廣濟(jì)和尚一人趕羊,顧此失彼,趕到潮州城一點(diǎn),少了兩只羊,急忙跑回頭尋找。當(dāng)他找到了羊又往回趕時,卻遇上一個財主,那財主見羊起了不良之心,便對廣濟(jì)和尚說:“這兩只羊是我家丟失的?!闭f完就把二只羊拖走了,財主趕羊經(jīng)過自已的田里,羊忽然不走了,財主在羊身上抽了一鞭,兩只羊變成了兩座山頭,把財主和他的一百畝地都壓在山下。這兩座山人們叫它“烏洋山”。
八仙少了一群豬,廣濟(jì)和尚又掉了二只羊。大橋建到江心,便沒有石頭可把橋接起來,惡溪兩岸照舊還是被水隔斷。鐵拐李急得直跺腳,結(jié)果把東岸橋墩踩低了一角,大家正不知如何是好,只見何仙姑把手中寶蓮花拋下,花瓣在江心散開來,變成了十八條梭船,對岸廣濟(jì)和尚看了,急忙丟下手杖,手杖變成了一條長藤,把十八條梭船緊緊連成一條浮橋 。
橋建成了,人們把大橋叫做“湘子橋”。也叫做“廣濟(jì)橋”。
(二)二只生牛一只溜
康熙年間,韓江一次發(fā)大洪水,把湘子橋的十八梭船沖得無影無蹤??笜虻模艨鸬?,所有行人進(jìn)城進(jìn)不去,出城出不來,叫苦連天。
知府張自謙說:“當(dāng)年韓文公造湘子橋時,曾和龍王打過招呼,潮州不能作洪水,不能讓百姓吃苦,還寫了“洪水至此”四個字,刻成石碑立在橋腳,叫龍王不要忘了這事,時長日久,石碑不知跑哪里去了,還是再刻塊石碑吧!”
于是,就在城里發(fā)動各家商號捐題,湊足了錢銀。擇了個黃道吉日,找來道士念經(jīng)降亂,請在天的韓文公重寫“洪水至此”四個字,還在橋上修了韓湘子廟。張知府覺得還不夠。就用生鐵鑄了兩只牛鎮(zhèn)橋御水,果然自此潮州平安無事。
開初,那二只生牛倒是挺神氣。也守本分,天天站在橋邊,不料日子一長,覺得枯燥無味,就學(xué)調(diào)皮了。開始,也不外是趁夜靜更深溜到江里洗澡。以后又跑到山林田園胡鬧,撞折了樹木,踩壞了莊稼,弄得四令的鄉(xiāng)民意見紛紛,可是大家敢怒而不敢言。有一夜,它們倆索性打起架來,還在東津堤捅了一個大洞,結(jié)果洪水淹了房屋,死了不少人和牲口,生牛知道闖了禍,其中一只就偷偷溜之大吉。這件事鬧到了天上,雷公跑去報告了玉帝,要求抓生牛問罪,玉皇就派雷公懲罰它們。雷公性情火暴,一個霹雷打下去。那頭沒有跑的生牛就被打得呆頭呆腦。從此老實(shí)了再也不會亂來了。
(三)橋腳鯉
從前,有個富家子弟叫鄭福祿,聽說潮州城湘子橋腳的鯉魚,結(jié)實(shí)鮮美、清甜,格外好吃,遠(yuǎn)近聞名,那年恰逢應(yīng)考秀才他到潮州城會試,特地帶來了一個廚子,想嘗嘗橋腳鯉的滋味。
到了城里,每日叫廚子專門買橋腳鯉做菜吃。因為害怕鯉魚是用人屎作餌釣的,所以每逢廚子買魚回來,特別交代他宰魚時要洗干凈,魚喉要多洗幾遍,不能有半點(diǎn)雜味,搞得廚子提心吊膽,每次宰魚足足要洗去半井水??墒堑搅顺贼~的時候,鄭福祿狼呑虎咽,自已吃得干干凈凈,半口也沒有留給廚子吃。
廚子很惱火,就想捉弄鄭福祿一下。有一日,他把買來的鯉魚洗干凈,用半截香蕉塞到鯉魚喉去,做熟之后,捧到主人面前,鄭福祿照例舉起筷子,一筷掐住鯉魚喉頭,沒料到提起筷子一看,箸頭挾著的不是魚喉,而是黃澄澄、軟粘粘的東西。啊,這不是人屎嗎?臉色驟變??墒撬麤]呵斥廚子,一陣?yán)湫^后,問:“你今天的魚洗干凈了嗎?”廚子回答說:“少爺,今天的魚,我格外洗得干凈?!编嵏5撜f:“那好吧,今天的魚就賞你吃。”廚子裝做消受不起的樣子說:“不,不不,少爺你是主,我是仆,你的東西我那有福氣吃呀!”鄭福祿一聽,火冒三丈說:“叫你吃,你就得吃!”廚子說:“好,好,我吃,我吃!”說完拿起筷子,左右開弓。不一會,一條條香噴噴的橋腳鯉魚就讓廚子吃得精光了。
韓愈要在惡溪上面造一座大橋,因為水深流急無法施工,便請八仙和廣濟(jì)和尚幫助建造,廣濟(jì)和尚負(fù)責(zé)西岸工程,八仙負(fù)責(zé)東岸工程。為了早日把大橋建好,兩邊仙佛們都施法力,各顯神通。
廣濟(jì)和尚跑到桑埔山來,口中念起符咒,用手一指,只見滿山石頭都滾動起來,霎時變成一群羔羊。由廣濟(jì)和尚趕往潮州城來。東岸八仙跑去鳳凰山,把山上石頭變成豬群,也趕向工地。
八仙人多,分批趕豬,別人都走了,只有鐵拐李趕著最后一批豬下山,那知半路碰到一個孝婦在一口墳前啼哭,被這喪氣一沖,即時符法失靈,那群烏豬都倒下去變成一座小山,叫做“豬山”。
廣濟(jì)和尚一人趕羊,顧此失彼,趕到潮州城一點(diǎn),少了兩只羊,急忙跑回頭尋找。當(dāng)他找到了羊又往回趕時,卻遇上一個財主,那財主見羊起了不良之心,便對廣濟(jì)和尚說:“這兩只羊是我家丟失的?!闭f完就把二只羊拖走了,財主趕羊經(jīng)過自已的田里,羊忽然不走了,財主在羊身上抽了一鞭,兩只羊變成了兩座山頭,把財主和他的一百畝地都壓在山下。這兩座山人們叫它“烏洋山”。
八仙少了一群豬,廣濟(jì)和尚又掉了二只羊。大橋建到江心,便沒有石頭可把橋接起來,惡溪兩岸照舊還是被水隔斷。鐵拐李急得直跺腳,結(jié)果把東岸橋墩踩低了一角,大家正不知如何是好,只見何仙姑把手中寶蓮花拋下,花瓣在江心散開來,變成了十八條梭船,對岸廣濟(jì)和尚看了,急忙丟下手杖,手杖變成了一條長藤,把十八條梭船緊緊連成一條浮橋 。
橋建成了,人們把大橋叫做“湘子橋”。也叫做“廣濟(jì)橋”。
(二)二只生牛一只溜
康熙年間,韓江一次發(fā)大洪水,把湘子橋的十八梭船沖得無影無蹤??笜虻模艨鸬?,所有行人進(jìn)城進(jìn)不去,出城出不來,叫苦連天。
知府張自謙說:“當(dāng)年韓文公造湘子橋時,曾和龍王打過招呼,潮州不能作洪水,不能讓百姓吃苦,還寫了“洪水至此”四個字,刻成石碑立在橋腳,叫龍王不要忘了這事,時長日久,石碑不知跑哪里去了,還是再刻塊石碑吧!”
于是,就在城里發(fā)動各家商號捐題,湊足了錢銀。擇了個黃道吉日,找來道士念經(jīng)降亂,請在天的韓文公重寫“洪水至此”四個字,還在橋上修了韓湘子廟。張知府覺得還不夠。就用生鐵鑄了兩只牛鎮(zhèn)橋御水,果然自此潮州平安無事。
開初,那二只生牛倒是挺神氣。也守本分,天天站在橋邊,不料日子一長,覺得枯燥無味,就學(xué)調(diào)皮了。開始,也不外是趁夜靜更深溜到江里洗澡。以后又跑到山林田園胡鬧,撞折了樹木,踩壞了莊稼,弄得四令的鄉(xiāng)民意見紛紛,可是大家敢怒而不敢言。有一夜,它們倆索性打起架來,還在東津堤捅了一個大洞,結(jié)果洪水淹了房屋,死了不少人和牲口,生牛知道闖了禍,其中一只就偷偷溜之大吉。這件事鬧到了天上,雷公跑去報告了玉帝,要求抓生牛問罪,玉皇就派雷公懲罰它們。雷公性情火暴,一個霹雷打下去。那頭沒有跑的生牛就被打得呆頭呆腦。從此老實(shí)了再也不會亂來了。
(三)橋腳鯉
從前,有個富家子弟叫鄭福祿,聽說潮州城湘子橋腳的鯉魚,結(jié)實(shí)鮮美、清甜,格外好吃,遠(yuǎn)近聞名,那年恰逢應(yīng)考秀才他到潮州城會試,特地帶來了一個廚子,想嘗嘗橋腳鯉的滋味。
到了城里,每日叫廚子專門買橋腳鯉做菜吃。因為害怕鯉魚是用人屎作餌釣的,所以每逢廚子買魚回來,特別交代他宰魚時要洗干凈,魚喉要多洗幾遍,不能有半點(diǎn)雜味,搞得廚子提心吊膽,每次宰魚足足要洗去半井水??墒堑搅顺贼~的時候,鄭福祿狼呑虎咽,自已吃得干干凈凈,半口也沒有留給廚子吃。
廚子很惱火,就想捉弄鄭福祿一下。有一日,他把買來的鯉魚洗干凈,用半截香蕉塞到鯉魚喉去,做熟之后,捧到主人面前,鄭福祿照例舉起筷子,一筷掐住鯉魚喉頭,沒料到提起筷子一看,箸頭挾著的不是魚喉,而是黃澄澄、軟粘粘的東西。啊,這不是人屎嗎?臉色驟變??墒撬麤]呵斥廚子,一陣?yán)湫^后,問:“你今天的魚洗干凈了嗎?”廚子回答說:“少爺,今天的魚,我格外洗得干凈?!编嵏5撜f:“那好吧,今天的魚就賞你吃。”廚子裝做消受不起的樣子說:“不,不不,少爺你是主,我是仆,你的東西我那有福氣吃呀!”鄭福祿一聽,火冒三丈說:“叫你吃,你就得吃!”廚子說:“好,好,我吃,我吃!”說完拿起筷子,左右開弓。不一會,一條條香噴噴的橋腳鯉魚就讓廚子吃得精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