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出人頭地的故事

字號:

【成語】: 出人頭地
    【拼音】: chū rén tóu dì
    【解釋】: 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眾或成就突出。
    【出處】: 宋·歐陽修《與梅圣俞書》:“老夫當(dāng)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BR>    【舉例造句】: 孫俊英見人家看得起,能出人頭地,一呼百應(yīng),好不威風(fēng)自在。 ★馮德英《迎春花》第八章�
    【近義詞】: 高人一等、嶄露頭角
    【反義詞】: 相形見絀、庸庸碌碌
    【歇后語】: 爬上寶塔尖邁步;谷子地里長高粱
    【成語故事】:
    蘇軾二十歲時便去京城參加科舉考試,當(dāng)時主考官是翰林學(xué)士歐陽修。當(dāng)他讀了《刑賞忠厚論》一文后,十分高興,便準備取為第一。由于當(dāng)時試卷是封上考生姓名,便以為此文是其學(xué)生曾鞏寫的,為了避嫌,便取了第二,其實,這篇文章是蘇軾寫的。
    后來,歐陽修得知此文并非其學(xué)生曾鞏寫的,而是初出茅廬的蘇軾寫的,便覺得心里過意不去,竟讓他屈居第二,更贊嘆不已。于是寫信給當(dāng)時頗有名氣的梅堯臣說:“蘇軾的文章實在是好,我應(yīng)當(dāng)讓路,使他高出我一頭?!?BR>    蘇軾由此得到了歐陽修等文壇名流的指點,加之自己的勤奮刻苦,文章便越寫越好,后來果然出人頭地,成為一代大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