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2減數(shù)分裂講解
(一)相關概念 ①. 同源染色體:兩個形狀、大小一般都相同,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在減數(shù)分裂中要配對的染色體。 1和2或3和4 都是一對同源染色體 (數(shù)目:同源染色體的對數(shù) = 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減半)
②.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行為。如圖
③.四分體:含有四個姐妹染色單體的配對的一對同源染色體。1和2或3和4各組成一個四分體
(一個四分體中有兩個著絲點、兩條染色體、四個DNA分子,四條染色單體)
(數(shù)目:四分體數(shù) = 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 = 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減半)
④.非姐妹染色單體:不是連在同一個著絲點上的染色單體
(二)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精子形成過程為例)
間期:精原細胞體積增大,染色體復制,初級精母細胞形成 | ||||
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
前期 |
中期 |
后期 |
末期 |
特點 |
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 四分體出現(xiàn),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 |
: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 |
同源染色體分離向細胞兩極,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
形成兩個次級精母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 |
細胞種類 |
初級精母細胞 |
次級精母細胞 | ||
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 |
前期 |
中期 |
后期 |
末期 |
特點 |
染色體散亂分布在紡錘體中央 |
染色體的著絲 |
著絲點分裂,染色體一分為二,姐妹染色體向兩極移動 |
分裂結果形成 |
細胞種類 |
次級精母細胞 |
精細胞 |
(三)、精子和卵細胞形成的區(qū)別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1個極體 2個極體
滋長 (2N) (N) 3個極體
1個卵原細胞 1個初級卵母細胞 1個極體(N)
(2N) 復制 (2N) 1個次級母細胞
(N) 1個卵細胞(N)
精原 復制 初級四分體(交叉互換)次級 單體分開 精 變形 精
細胞 精母 分離(自由組合) 精母 細胞 子
染色體 2N 2N N 2N N N
DNA 2C 4C 4C 2C 2C C C
比 較 |
精 子 |
卵細胞 | |
不 |
形成部位 |
動物精巢,植物花藥 |
動物卵巢,植物胚囊 |
形成特點 |
均等分裂,有變形期 |
不均等分裂,無變形期 | |
形成性細胞數(shù) |
1個初級精母細胞形成4個精子 |
1個初級卵母細胞形成1個卵細胞 | |
相 |
形成子細胞數(shù) |
4個子細胞 | |
分裂方式 |
減數(shù)分裂 | ||
分裂結果 |
其染色體數(shù)目是體細胞染色體的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