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車改最新消息:根據(jù)安排,去年年底前,中央和國家接管的公車改革要基本完成。近日,記者通過采訪多個中央部委證實,目前中央層面公車封存和補貼發(fā)放工作已基本完成,公務交通補貼已從上個月起開始發(fā)放。
去年,中辦和國辦印發(fā)了《關于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車改在這一頂層設計下,終于走過了試點實驗的階段,向全面推進前行。
不過,在所有的實驗性車改方案中,車補一直就是撩撥人神經(jīng)的詞匯。車補到底該領多少,領了車補之后,公務用車還要怎么安排,這些問題,在一些進行車改試點的地方,廣受熱議。雖說不同的地方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但是,依然免不了引起或多或少的爭議,說明車補解決不了車改的核心問題。
先撇開車補該領多少的標準不管,單單看車補發(fā)放之后,公務用車是不是就改變了原來受到詬病的問題。事實上,正是有的地方領導不僅享受了車補,同時又用各種名頭在繼續(xù)使用公務車,而且公車私用、公車費用依舊居高不下等狀況,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觀,反而使得車補成為額外的福利,于是,車補這一原本是為了撬動車改的支點,失去了效用。
不管怎樣,車補發(fā)放有了根據(jù),公車改革有了一個突破點,在此基礎上,政府和社會大眾都期待公車改革持續(xù)推動,不要領了車補而車改沒進展,那就是典型的有錢更任性了,公務車改革勢必會陷入更惡性的循環(huán),失去了民眾對于改革的信心。
由此可見,車補發(fā)放不是車改畢其功于一役的手段,一旦領了車補之后,公務車使用的任性沒變化的話,對于“最嚴厲車改”的沖擊會更致命。何況,全國各地的車改還要不斷摸索出適合地方特點的方案,也有許多具體的情況需要考慮,那么,車補還會在一段時間里成為全國車改值得關注的焦點。
其實,公車改革的目的,不只是車補一項措施就能達成的,而是需用通過公共財政預算和使用的科學化系統(tǒng)工程才能落實。然而,車補注定是車改的關鍵詞。如今,中央和國家機關車改的車補已經(jīng)落定,車改的效果如何,需要集中在相關的制度配套和監(jiān)督上了,假如既領車補又*病不改的話,只能說明車改壓根就不是車補的錢可以解決的。
為此要謹記,車補只是公車改革的第一步,只有嚴格把控把公共費用支出,花好納稅人的每一分錢,把剛性規(guī)定和加大懲戒相結(jié)合,車改等三公改革才會走得更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