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征文800字

字號: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出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讀起來朗朗上口,意思是在天下人擔憂之前先擔憂,在天下人歡樂之后才歡樂。這不僅是一句話,更濃縮了抗日時期炎黃子孫的可貴精神。也正是先烈百折不撓,堅貞不屈的品質(zhì),使如今的中國繁榮富強,屹立于世界之東方。
    歷史的風,吹翻開77年前的那一頁。
    “一九三七,禍從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淪喪。侵華倭寇,擄掠燒殺,尸橫遍野,血染長江。三十余萬,生靈涂炭,煉獄六周,哀哉國殤……”一場日本侵華戰(zhàn)爭,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慘案,讓國人為之悲痛,歷史會永遠記住這一天。
    2015年12月13日是我國首個南京*死難者國家公祭日。77年后的今天,站立起來的中國人首次用舉國同祭的形式,緬懷一個民族的深重苦難,表達13億中國人不讓屈辱歷史重演的心愿。那天早上,我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了公祭儀式。10點,公祭儀式開始了。在奏唱國歌后,公祭現(xiàn)場拉響了防空警報,向南京*死難者默哀。警報鳴叫聲低沉悠遠,我仿佛聽見遭遇劫難的人們在哭訴,我仿佛看見77年前慘痛的場面……
    “亙古浩劫,文明罹難,百年悲嘆,警鐘鳴響。積貧積弱,山河蒙羞,內(nèi)憂外患,國破家亡……”當聽著77名青少年飽含深情地宣讀《和平宣言》,我陷入了深思:是啊,落后就要挨打!南京*就是這樣一個血淚的教訓。鴉片戰(zhàn)爭以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造成國力日漸空虛,中華民族成為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的羔羊,國土一寸一寸淪陷……在這里愛國不只是一個口號,而是一種行動。要想改變那段屈辱的歷史,就必須先自強。只有國富民強,才不會飽受欺凌。“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可見,我們青少年身上肩負著建設祖國的擔子任道而重遠。
    歷史的車輪已漸行漸遠,中華民族已經(jīng)走過了艱難困苦?;仡櫄v史,戰(zhàn)爭讓我們刻骨銘心。和平是人類共同的夙愿,只有和平穩(wěn)定,人類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我們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牢記歷史教訓,不忘國恥,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個愛國、守法、友善、誠信,文明的好青年。長大了不斷發(fā)展壯大我們的祖國,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