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中試卷及答案

字號:

一、精心選一選(本題有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各組長度的線段能構成三角形的是(  )
    A. 1,4,2 B. 3,6,3 C. 6,1,6 D. 4,10,4
    2.下列圖形中,不是軸對稱圖形的是(  )
    A. B. C. D.
    3.已知圖中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則∠α的度數(shù)是(  )
    A. 72° B. 60° C. 58° D. 50°
    4.如圖,在△ABC中,BC邊上的垂直平分線交AC于點D,已知AB=3,AC=7,BC=8,則△ABD的周長為(  )
    A. 10 B. 11 C. 15 D. 12
    5.如圖,A、B、C表示三個小城,相互之間有公路相連,現(xiàn)要建一個貨物中轉站,要求它到三條公路的距離相等,則可供選擇的地址可以是(  )
    A. 三邊中線的交點處 B. 三條角平分線的交點處
    C. 三邊上高的交點處 D. 三邊的中垂線的交點處
    6.如圖,某同學把一塊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塊,現(xiàn)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塊完全一樣的玻璃,那么省事的辦法是(  )
    A. 帶①去 B. 帶②去 C. 帶③去 D. 帶①和②去
    7.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P(﹣4,5)關于x軸的對稱點的坐標是(  )
    A. (﹣4,﹣5) B. (4,5) C. (4,﹣5) D. (5,﹣4)
    8.不等式組 的解集在數(shù)軸上表示正確的是(  )
    A. B. C. D.
    9.如圖下列條件中,不能證明△ABD≌△ACD的是(  )
    A. BD=DC,AB=AC B. ∠ADB=∠ADC,BD=DC
    C. ∠B=∠C,∠BAD=∠CAD D. ∠B=∠C,BD=DC
    10.如圖,在△ABC中,∠C=90°,AC=BC,AD平分∠BAC交BC于點D,DE⊥AB于點E,若△DEB的周長為10cm,則斜邊AB的長為(  )
    A. 8cm B. 10cm C. 12cm D. 20cm
    二.細心填一填(本題有6小題,每題3分,共18分)
    11.若a>b,則a﹣3      b﹣3(填>或<)
    12.不等式3x>﹣12的解集是      .
    13.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長為 ,則它的斜邊長為      .
    14.如圖,Rt△ABC中,∠ACB=90°,CD是高,AC=4cm,BC=3cm,則CD=      .
    15.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BAD=∠DBC=90°,若AD=4cm,AB=3cm,BC=12cm,則四邊形ABCD的面積是      .
    16.如圖,△ABC中,AB=AC=13,BC=10,D為BC中點,DE⊥AB于E,則DE=      .
    三.耐心做一做(本題有8小題,共52分)
    17.解下列不等式(或組):
    (1)3x﹣5≥2+x;
    (2) .
    18.如圖,按下列要求作圖:
    (1)作出△ABC的角平分線 CD;
    (2)作出△ABC的中線BE;
    (3)作出△ABC的高BG.
    19.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1,5)、B(﹣1,0)、C(﹣4,3).
    (1)在圖中作出△ABC關于y軸的對稱圖形△A1B1C1.
    (2)寫出點A1、B1、C1的坐標.
    20.已知:如圖,直線AD與BC交于點O,OA=OD,OB=OC.求證:AB∥CD.
    21.如圖,△ABC中,AB=AC,∠A=36°,AC的垂直平分線交AB于E,D為垂足,連結EC.
    (1)求∠ECD的度數(shù);
    (2)若CE=12,求BC長.
    22.某校為了獎勵獲獎的學生,買了若干本課外讀物,如果每人送3本,還余8本;如果前面每人送5本,則后一人得到的課外讀物不足3本,請求出獲獎人數(shù)及所買課外讀物的本數(shù).
    23.已知,如圖,AB=AE,BC=ED,∠B=∠E,AF⊥CD,F(xiàn)為垂足,求證:FC=FD.
    24.如圖1,兩個不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OAB和OCD疊放在一起,并且有公共的直角頂點O.
    (1)在圖1中,你發(fā)現(xiàn)線段AC,BD的數(shù)量關系是       ,直線AC,BD相交成      度角.
    (2)將圖1中的△OAB繞點O順時針旋轉90°角,這時(1)中的兩個結論是否成立?請做出判斷并說明理由.
    (3)將圖1中的△OAB繞點O順時針旋轉一個銳角,得到圖3,這時(1)中的兩個結論是否成立?請作出判斷并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精心選一選(本題有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各組長度的線段能構成三角形的是(  )
    A. 1,4,2 B. 3,6,3 C. 6,1,6 D. 4,10,4
    考點: 三角形三邊關系.
    分析: 根據(jù)“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對各選項進行進行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 解:根據(jù)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得
    A、1+2<4,不能組成三角形,故此選項錯誤;
    B、3+3=6,不能組成三角形,故此選項錯誤;
    C、1+6>6,能夠組成三角形,故此選項正確;
    D、4+4<10,不能組成三角形,故此選項錯誤.
    故選:C.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邊關系,判斷能否組成三角形的簡便方法是看較小的兩個數(sh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個數(shù).
    2.下列圖形中,不是軸對稱圖形的是(  )
    A. B. C. D.
    考點: 軸對稱圖形.
    分析: 根據(jù)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對各選項分析判斷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A、不是軸對 稱圖形,故本選項正確;
    B、是軸對稱圖形,故本選項錯誤;
    C、是軸對稱圖形,故本選項錯誤;
    D、軸對稱圖形,故本選項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軸對稱圖形,掌握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軸對稱圖形的關鍵是尋找對稱軸,圖形兩部分沿對稱軸折疊后可重合.
    3.已知圖中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則∠α的度數(shù)是(  )
    A. 72° B. 60° C. 58° D. 50°
    考點: 全等圖形.
    分析: 要根據(jù)已知的對應邊去找對應角,并運用“全等三角形對應角相等”即可得答案.
    解答: 解:∵圖中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a與a,c與c分別是對應邊,那么它們的夾角就是對應角
    ∴∠α=50°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全等三角形的知識.解題時要認準對應關系,如果把對應角搞錯了,就會導致錯選A或C.
    4.如圖,在△ABC中,BC邊上的垂直平分線交AC于點D,已知AB=3,AC=7,BC=8,則△ABD的周長為(  )
    A. 10 B. 11 C. 15 D. 12
    考點: 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分析: 要求△ABD的周長,現(xiàn)有AB=3,只要求出AD+BD即可,根據(jù)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得BD=CD,于是AD+BD=AC,答案可得.
    解答: 解:∵DE垂直且平分BC
    ∴CD=BD.
    AD+BD=AD+CD=7
    ∴△ABD的周長:AB+BD+AD=10.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垂直平分線上任意一點,和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難度一般.對線段進行等效轉移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5.如圖,A、B、C表示三個小城,相互之間有公路相連,現(xiàn)要建一個貨物中轉站,要求它到三條公路的距離相等,則可供選擇的地址可以是(  )
    A. 三邊中線的交點處 B. 三條角平分線的交點處
    C. 三邊上高的交點處 D. 三邊的中垂線的交點處
    考點: 角平分線的性質;作圖—應用與設計作圖.
    分析: 根據(jù)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解答.
    解答: 解:∵貨物中轉站到三條公路的距離相等,
    ∴可供選擇的地址是三條角平分線的交點處.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性質,熟記性質是解題的關鍵.
    6.如圖,某同學把一塊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塊,現(xiàn)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塊完全一樣的玻璃,那么省事的辦法是(  )
    A. 帶①去 B. 帶②去 C. 帶③去 D. 帶①和②去
    考點: 全等三角形的應用.
    專題: 應用題.
    分析: 此題可以采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排除法進行分析,從而確定后的答案.
    解答: 解:A、帶①去,僅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個角和部分邊,不能得到與原來一樣的三角形,故A選項錯誤;
    B、帶②去,僅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部分邊,也是不能得到與原來一樣的三角形,故B選項錯誤;
    C、帶③去,不但保留了原三角形的兩個角還保留了其中一個邊,符合ASA判定,故C選項正確;
    D、帶①和②去,僅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個角和部分邊,同樣不能得到與原來一樣的三角形,故D選項錯誤.
    故選:C.
    點評: 主要考查學生對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靈活運用,要求對常用的幾種方法熟練掌握.
    7.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P(﹣4,5)關于x軸的對稱點的坐標 是(  )
    A. (﹣4,﹣5) B. (4,5) C. (4,﹣5) D. (5,﹣4)
    考點: 關于x軸、y軸對稱的點的坐標.
    分析: 根據(jù)關于x軸對稱的點的坐標,橫坐標相同縱 坐標互為相反數(shù),可得答案.
    解答: 解: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P(﹣4,5)關于x軸的對稱點的坐標是(﹣4,﹣5),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關于x軸對稱的點的坐標,注意關于x軸對稱,x相同,y互為相反數(shù).
    8.不等式組 的解集在數(shù)軸上表示正確的是(  )
    A. B. C. D.
    考點: 解一元不等式組;在數(shù)軸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專題: 計算題.
    分析: 先根據(jù)不等式組求出解集,然后在數(shù)軸上準確的表示出來即可.
    解答: 解:由不等式組得 ,再分別表示在數(shù)軸上為 ,故選B.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不等式組的解法及 在數(shù)軸上表示不等式組的解集.不等式組的解集在數(shù)軸上表示的方法:把每個不等式的解集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向右畫;<,≤向左畫),數(shù)軸上的點把數(shù)軸分成若干段,如果數(shù)軸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線的條數(shù)與不等式的個數(shù)一樣,那么這段就是不等式組的解集.有幾個就要幾個.在表示解集時“≥”,“≤”要用實心圓點表示;“<”,“>”要用空心圓點表示.
    9.如圖下列條件中,不能證明△ABD≌△ACD的是(  )
    A. BD=DC,AB=AC B. ∠ADB=∠ADC,BD=DC
    C. ∠B=∠C,∠BAD=∠CAD D. ∠B=∠C,BD=DC
    考點: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 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ASA,AAS,SSS)判斷即可.
    解答: 解:A、∵在△ABD和△ACD中
    ∴△ABD≌△ACD(SSS),故本選項錯誤;
    B、∵在△ABD和△ACD中
    ∴△ABD≌△ACD(SAS),故本選項錯誤;
    C、∵在△ABD和△ACD中
    ∴△ABD≌△ACD(AAS),故本選項錯誤;
    D、根據(jù)∠B=∠C,AD=AD,BD=CD不能推出△ABD≌△ACD(SSS),故本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應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
    10.如圖,在△ABC中,∠C=90°,AC=BC,AD平分∠BAC交BC于點D,DE⊥AB于點E,若△DEB的周長為10cm,則斜邊AB的長為(  )
    A. 8cm B. 10cm C. 12cm D. 20cm
    考點: 角平分線的性質;等腰直角三角形.
    分析: 根據(jù)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可得CD=DE,再利用“HL”證明Rt△ACD和Rt△AED全等,根據(jù)全等三角形對應邊相等可得AC=AE,然后求出△DEB的周長=AB.
    解答: 解:∵AD平分∠BAC,∠C=90°,DE⊥AB,
    ∴CD=DE,
    在Rt△ACD和Rt△AED中, ,
    ∴Rt△ACD≌Rt△AED(HL),
    ∴AC=AE,
    ∴△DEB的周長=BD+DE+BE=BD+CD+BE=BC+BE=AC+BE=AE+BE=AB,
    ∵△DEB的周長為10cm,
    ∴AB=10cm.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熟記性質并求出△DEB的周長=AB是解題的關鍵.
    二.細心填一填(本題有6小題,每題3分,共18分)
    11.若a>b,則a﹣3 > b﹣3(填>或<)
    考點: 不等式的性質.
    分析: 根據(jù)不等式的性質1,不等式的兩邊都加或減同一個整式,不等號的方向不變,可得答案.
    解答: 解;a>b,則a﹣3>b﹣3,
    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質,利用了不等式的性質1.
    12.不等式3x>﹣12的解集是 x>﹣4 .
    考點: 解一元不等式.
    分析: 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來解不等式.
    解答: 解:在不等式3x>﹣12的兩邊同時除以3,不等式仍成立,即x>﹣4.
    故答案是:x>﹣4.
    點評: 本題考查了解簡單不等式的能力.
    解不等式要依據(jù)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1)不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或整式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2)不等式的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正數(shù)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3)不等式的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shù)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13.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長為 ,則它的斜邊長為   .
    考點: 等腰直角三角形.
    分析: 根據(jù)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以及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解答: 解:∵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長為 ,
    ∴該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長是: = .
    故答案為: .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以及勾股定理,熟練應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是解題關鍵.
    14.如圖,Rt△ABC中,∠ACB=90°,CD是高,AC=4cm,BC=3cm,則CD=   .
    考點: 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積.
    分析: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長,然后可證明△ACB∽△ADC,再根據(jù)相似三角形的性質解答.
    解答: 解:∵∠ACB=90°,
    ∴AB= = =5,
    又∵∠CDB=90°,∠B=∠B,
    ∴△ACB∽△ADC,
    ∴ = ,
    ∴ = ,
    ∴CD= .
    故答案為 .
    點評: 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找到對應邊是解題的關鍵.
    15.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BAD=∠DBC=90°,若AD=4cm,AB=3cm,BC=12cm,則四邊形ABCD的面積是 36cm2 .
    考點: 勾股定理.
    分析: 先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長度,然后分別求出△ABD和△BCD的面積,即可求得四邊形ABCD的面積.
    解答: 解:在Rt△ABD中,
    BD= = =5,
    則四邊形ABCD的面積是S△DAB+S△DBC= ×3×4+ ×5×12=36(cm2),
    故答案為:36cm2.
    點評: 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運用,在任何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兩條直角邊長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邊長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長分別是a,b,斜邊長為c,那么a2+b2=c2.
    16.如圖,△ABC中,AB=AC=13,BC=10,D為BC中點,DE⊥AB于E,則DE=   .
    考點: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勾股定理.
    分析: 首先連接AD,由△ABC中,AB=AC=13,BC=10,D為BC中點,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的性質,即可證得:AD⊥BC,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D的長,又由DE⊥AB,利用有兩角對應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可證得△BED∽△BDA,繼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對應邊成比例,即可求得DE的長.
    解答: 解:連接AD,
    ∵△ABC中,AB=AC=13,BC=10,D為BC中點,
    ∴AD⊥BC,BD= BC=5,
    ∴AD= =12,
    ∵DE⊥AB,
    ∴∠BED=∠BDA=90°,
    ∵∠B是公共角,
    ∴△BED∽△BDA,
    ∴ ,
    即 ,
    解得:DE= .
    故答案為: .
    點評: 此題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以及勾股定理.此題難度適中,解題的關鍵是準確作出輔助線,注意數(shù)形結合思想的應用.
    三.耐心做一做(本題有8小題,共52分)
    17.解下列不等式(或組):
    (1)3x﹣5≥2+x;
    (2) .
    考點: 解一元不等式組;解一元不等式.
    分析: (1)首先移項,再合并同類項,后把x的系數(shù)化為1即可;
    (2)首先分別計算出兩個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據(jù)大小小大中間找確定不等式組的解集.
    解答: 解:(1)3x﹣5≥2+x,
    3x﹣x≥2+5,
    2x≥7,
    x≥ ;
    (2) ,
    由①得:x>2,
    由②得:x<3,
    故不等式組的解集為:﹣2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不等式組,關鍵是掌握解集的規(guī)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間找;大大小小找不到.
    18.如圖,按下列要求作圖:
    (1)作出△ABC的角平分線CD;
    (2)作出△ABC的中線BE;
    (3)作出△ABC的高BG.
    考點: 作圖—復雜作圖.
    分析:(1)作出∠ACB的平分線,交AB于點D;
    (2)作出AC的中垂線,則垂足是E,連接BE即可.
    解答: 解:(1)CD是所求的△ABC的角平分線;
    (2)BE是所求的△ABC的中線;
    (3)BG為所求△ABC的高.
    點評: 本題考查了尺規(guī)作圖,難度不大,作圖要規(guī)范,并且要有作圖痕跡.
    19.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1,5)、B(﹣1,0)、C(﹣4,3).
    (1)在圖中作出△ABC關于y軸的對稱圖形△A1B1C1.
    (2)寫出點A1、B1、C1的坐標.
    考點: 作圖-軸對稱變換.
    專題: 作圖題.
    分析: (1)利用軸對稱性質,作出A、B、C關于y軸的對稱點,A1、B1、C1,順次連接A1B1、B1C1、C1A1,即得到關于y軸對稱的△A1B1C1;
    (2)觀察圖形即可得出點A1、B1、C1的坐標.
    解答: 解:(1)所作圖形如下所示:
    (2)點A1、B1、C1的坐標分別為:(1,5),(1,0),(4,3).
    點評: 本題考查了軸對稱變換作圖,作軸對 稱后的圖形的依據(jù)是軸對稱的性質,基本作法是:①先確定圖形的關鍵點;②利用軸對稱性質作出關鍵點的對稱點;③按原圖形中的方式順次連接對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