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入門:琴弓的鑒別

字號:


    弓子本身就是一件樂器,但許多的使用者,包括專業(yè)演奏員對弓子的認識很不足,小提琴弓子的長度、重量、平衡點、彎曲度、抗彎強度、弓毛的大約根數(shù)和弓毛使用壽命都有很嚴格的要求,普遍的現(xiàn)象是,將弓子用手掂量一下覺得有重量感,不輕飄,弓毛多,再在琴上拉兩下,跳三跳,就算是挑選弓子了。還有的是把弓子用手拗一拗, 就決定了一把弓子的取舍,當然上述方法能多少檢驗弓子的能力,可要準確是很難的.下表是琴弓的主要數(shù)據(jù)(單位:mm)項目小提琴弓中提琴弓大提琴弓弓桿全長740-743750-753720-730 弓桿直徑上端:最細處中端:全長1/2處下端:根部⒈上端5-5.5⒉中端8-8.5⒊下端7.7-8.7⒈上端 5.5-6⒉中端 8.5-9⒊下端 8.5-9 ⒈上端 7-7.5⒉中端 9-9.5⒊下端 9-9.5彎曲度彎曲點距兩端最低點:構成的水平直線的垂直17±1 18±120±1抗彎強度要使用特別的測量器,原理是固定弓尾的調節(jié)螺絲,托住桿身,再讓弓頭負重來測量, 距弓尾130處,負重170克,不大于25。
    使用壽命以每日練琴四小時計平均三-四個月?lián)Q一次弓毛量180-220根200-250根400根左右全重60-62克70-72克80-82克平衡點: 弓根末端至平衡點距離260-280265-285265-275 除上述數(shù)據(jù)外,還必須觀察弓桿的材料及工藝,由于性能上的苛刻要求,能用來做提琴弓子的木料品種很少,特別是高級提琴的材種更是稀少的很,就我國而言,除西南地區(qū)生有很少的蘇木以外(如今已禁止砍伐),沒有能用做高級弓的樹種。其它木種都只能是替代品,湊合著使用。
    早在18世紀,法國人圖特(Tourte)父子(現(xiàn)今提琴弓的發(fā)明人)就指定了用做提琴弓子的材種,伯爾南布克木(Pernambuco)俗稱進口蘇木,因它產(chǎn)于南美巴西伯爾南布克地區(qū)而得名,此木可謂木中精品,它不僅是做弓子最理想的材料,還是制作名貴家具,提煉染料,還能入藥(有舒筋活血的功能)既有這么多的用途,需求量可想而知,加上它生長緩慢,擔心此木絕種,巴西政府早已禁止出口。時至今日早已是稱斤論兩的換美元了,再者,除去樹身疤節(jié)、蟲眼、紋理扭曲、霉變、劈裂等不能用于琴弓的部分。經(jīng)長期自然干燥后裁出的琴弓胚料的價值可想而知,這樣的材料人們用象牙、玳瑁和黃金來陪襯它也是很自然的,加之弓桿制作工藝的苛刻要求,一只好弓子幾千幾萬的賣,實屬物有所值。樂和琴弓坊出品的高級琴弓全部通過專門渠道進口原產(chǎn)巴西的伯爾南布克木精心制作。
    產(chǎn)于南美巴西的伯爾南布克木(Pernambuco)巴西木(Braziletto)蘇木,這些木種材質輕巧堅韌,富有彈性,紋理緊密且纖維長,一經(jīng)制成就不易變形,觀察其紋理是否密直,喜質堅量重,通身不可有疤節(jié),弓毛放松或上緊后都不能有偏彎,彎弧中也不能有死彎,可用雙手試驗弓桿,應感覺整個弓桿彈性均勻,兩手觸感平衡,加力使弓桿向上高出平直線3毫米后,弓桿仍成弧狀,而又無兩側斜擺現(xiàn)象。在制作工藝水平相同的情況下,弓子的優(yōu)劣完全取決于弓桿的材質,而不是外型,弓子的型狀無外乎圓形,八角形,過去國外也見過南瓜瓣形的弓子。
    因為弓子的重量和抗彎強度有嚴格的標準范圍,制作者通常會用外形的變化來滿足使用性能上的要求,特別好的材料由于本身的優(yōu)劣,有的弓子上端最細處能制作到不足4毫米而彈性和重量都足夠且演奏性能優(yōu)秀。另外還有一種誤解,認為弓子越重越好。筆者曾經(jīng)在一位的演奏家處見到過一根弓子,重量不足59克,但能發(fā)出比其他幾把也屬名貴的弓子大的多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