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練習冊答案

字號:

1 沁園春 雪
    積累與運用1.qìn fèn ráo xùn sāo hán shǔ zhāo 2.⑴嬌艷美好。⑵原指《詩經(jīng)》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后泛指文學作品。⑶形容雪后天晴,紅日和白雪交相輝映的壯麗景色。⑷指稱雄一世的人物。⑸這里指能建功立業(yè)的英雄人物。 3.⑴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⑵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4.詞牌 填詞 蘇軾 辛棄疾 李清照 柳永
    5.⑴對偶 夸張 ⑵擬人
    理解與鑒賞 1.日本帝國主義 陜北 2.北國雪景 英雄人物 3.⑴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⑵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4.望 惜 5.這樣寫使得群山與高原充滿了勃勃生機。以銀蛇飛舞比喻連綿之群山,以蠟象奔馳比喻起伏之高原,不只形象躍然紙上,而且賦予群山、高原以昂揚奮進的斗爭精神,使人聯(lián)想到自古以來生息、勞動在這塊土地上的富于革命傳統(tǒng)的中華民族。 6.不能。因為這些歷史人物是按時間順序由古至今排列的。
    拓展與提高 一、1.結(jié)構(gòu)框架相同,字數(shù)相同,上闋13句,下闋12句。 2.寒秋。橘子洲頭?!拔摇笨聪娼比?。 3.從“萬山紅遍”到“萬類霜天競自由”。描繪了一幅色彩絢麗,“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秋景圖。 4.“擊”寫出了雄鷹展翅奮發(fā),搏擊長空的強勁有力;“翔”寫出了魚兒在清澈的水中,自由輕快,像在空中飛翔一樣的特點。 5.上闋:設問,引出下文,自問自答。下闋:反問,答案包含在問話中并回應前文。 二、1.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閃閃照萬代。新時代的我們會踏著先烈的腳步,不辜負如此多嬌的江山。讓我們自豪地宣告: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我的選擇:丙 理由:《沁園春 雪》這闋詞風格豪放,氣勢恢宏,甲曲的“哀傷”很顯然不適合這首詞。乙方案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不是詠雪的抒情長調(diào),而是一曲愛情的悲歌,也不適宜作這首詞的背景音樂。丁方案《紅色娘子軍》節(jié)奏較快,不宜選為朗誦的配樂。只有丙方案的《安妮的仙境》節(jié)奏舒緩,柔美中隱含著剛勁,適合作為《沁園春雪》的背景音樂。
    2 雨 說
    積累與運用 1.pǔ suō dǒu lì gù zhì qiǎng bǎo yīn lǚ xuān rǎng 2.禁錮:束縛,強力限制。襁褓:背嬰兒用的寬帶子和包嬰兒用的被子;泛指背負、包裹嬰兒所用的東西。 喧嚷:大聲叫嚷。 探訪:訪求;探望。 安息:安靜地休息(多用于悼念死者)。 3.禁錮 干涸;喑啞 明暗;蓑衣 衰老;條縷 鏤空 4.⑴潤物細無聲 ⑵路上行人欲斷魂 ⑶兩三點雨山前 ⑷春潮帶雨晚來急 5. 笑,就是陽光,它能消除人們臉上的冬色?!旯侗瘧K世界》 6. 鄭愁予 錯誤
    理解與鑒賞 1.在這兩節(jié)詩中,“雨”鼓勵孩子們自由歡笑、勇敢生活。詩中洋溢著自由、快樂的情感。所以,這兩節(jié)詩,應當用喜悅、輕快的語調(diào)朗誦。 2.“笑”在這里代表一種快樂幸福、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柳條兒、石獅子、小燕子、旗子是不會“笑”的,作者在這里用了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道出了作者希望孩子們勇敢、樂觀地生活的愿望。 3.示例:雨下得很安靜,沒有一絲聲響,玻璃窗上也綴滿了水珠,那不是串串珍珠,而是散落的精靈。帶著泡沫一般的情懷,靜靜地滑落。 4. 擬人;讓人感到親切溫柔,充滿歡快情趣,切合兒童心理,能打動孩子們的心,能形象生動地表達思想。5.略 拓展與提高 1.人生 人生的目標 生活的坎坷和艱險 能給人以休息的港灣
    2.這首詩表現(xiàn)的是人應該勇敢地承受人生的坎坷。 3.這一句表現(xiàn)出詩人的昂揚斗志、盡管人生坎坷艱險如大海,但心中對人生的航向不迷茫。這是詩人的人生體驗,也是詩人給予讀者的啟示。 3 * 星星變奏曲
    積累與運用 1.顫 凝 慰 疲 覆 僵 朦朧 2.D 3.B (點撥:游動的正確解釋為悠閑從容地到處移
    動。) 4.朦朧詩 舒婷 顧城
    理解與鑒賞 1.該句運用了暗喻的手法,用星星“顫抖”形象地表現(xiàn)人靈魂受到禁錮時的苦痛。生活的壓抑,精神的不自由讓人的心靈寒冷孤寂,因而顫抖。 2. 在尋求自由和光明的過程中,在周圍都是黑暗的時候,只能燃燒自己去尋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獨,燃燒代表了犧牲。 3.“柔軟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寧、平靜、柔和、溫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給人以溫柔如夢的美好感覺。 4.這兩句詩,分別從聽覺上和視覺上描寫聲音的隱約,白丁香的朦朧,將人們帶入一種令人陶醉的朦朧迷離的美好意境,表現(xiàn)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詩人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因為聲音一會兒入耳,一會兒消失,一會兒清晰,一會模糊的感覺與視覺上“閃閃爍爍”的感覺是相通的。這是以形容視覺的詞語來表現(xiàn)聽覺,以視覺感來突出對聲音的時斷時續(xù)、隱隱約約的真切感覺。 5. 光明 茫茫黑夜中閃現(xiàn)的點點光明 在黑暗現(xiàn)實中執(zhí)著追求光明 6. 示例1:如果我是一張白紙/我會讓人們在我身上記事、算題/如果我是一根蠟燭/我會默默給人們帶來光亮 示例2:誰不愿意呼吸新鮮的空氣/誰不愿意沐浴溫暖的陽光/誰不愿意吮吸甘甜的雨露/誰不愿意擁有美好的生活/可是,人類肆意的破壞/使這一切都變成了虛幻。
    7. 示例: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拓展與提高 示例:句子:風吹落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賞析:“瘦小的星”比喻并象征人們對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僅太陽失去了,連“瘦小的星”也被“一顆又一顆”地吹落,可見黑夜之猖獗肆虐和冷漠無情。4 * 外國詩兩首
    積累與運用1.qī róng jìn xuān 2. 籬 幽 寂 暈 3. ⑴停留;歇息(多指鳥類)。⑵非常靜,沒有一點聲音。 4.英國 《詩歌》 俄羅斯 俄羅斯鄉(xiāng)村 5.B
    理解與鑒賞 一、1.夏日郊外的蟈蟈和冬夜爐邊的蟋蟀交替歌唱,這種歌唱作者把它比作大地的詩歌,它周而復始,不會停止。詩人借此揭示了一年四季大自然歌聲不絕的規(guī)律,從而贊頌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美。
    2.盛夏的蟈蟈“在新割的草地周圍的樹籬上飄蕩,那就是蟈蟈的樂音??!”“蛐蛐的歌兒,在逐漸升高的暖氣,昏昏欲睡中,人們感到那聲音仿佛就是蟈蟈在草茸茸的山上鳴叫。”通過“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這句話把二者聯(lián)系起來的。 3.蟈蟈和蛐蛐的歌聲與沉悶的環(huán)境對比,讓夏的豐盛與冬的寧靜在“大地的詩歌”中相連、交替,展現(xiàn)出生命的溫馨和諧。
    二、1.恬靜、欣喜。 2. 不好。因為“夜來臨,四下一片靜”,靜得連溪水也不好意思大聲流淌,只能“輕輕地”,突出了夜的靜謐,如去掉就沒有這種效果。 3.把夜鶯、秧雞、溪水、明月、大自然等當作人來寫,賦予它們以人的動作、情感,給人以親切自然的感覺,更能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夜的詩情畫意,使這首詩更富有感染力。 4.示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的《靜夜思》)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的《山居秋暝》)。
    拓展與提高 略
    5 敬業(yè)與樂業(yè)
    積累與運用 1.lè háng mù gōu lóu pián xiè dú lěi chán fó tiáo wù guō 2.⑴《老子》 ⑵《論語》 ⑶《中庸》 3.⑴但 ⑵所以 ⑶無論 ⑷但
    4.⑴引用。⑵在正業(yè)以外有所追求;不專心。⑶輕慢,不敬。⑷一同前進。⑸硬是絮絮叨叨說個沒完。⑹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⑺對自己的事業(yè)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⑻佛教用語,常用來比喻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理解與鑒賞(一) 1.人必須先要有業(yè)。 2. 整天和大家在一起,說的話沒有道理,好耍小聰明,這種人很難教育啊! 3.理論 事實 4.用百丈禪師的故事證明業(yè)是立身之本 用孔子的話證明無業(yè)之人無可救藥。
    (二)1.做工苦 2. 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 3.示例:居里夫人在成噸的工業(yè)廢渣中提煉“鐳”,幾年如一日,非常艱辛與枯燥,但她懷著找到“鐳”的夢想,從沒有認為這項工作是無聊的,從來沒有抱怨叫苦而想放棄。/歐立希研制抗梅毒的新藥失敗了605次,由于他不放棄努力,終在606次試驗中獲得了成功,
    品嘗到了成功的歡樂。 4.比喻論證 引用論證 5. “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6.略(須抓住“樂業(yè)”進行想象)
    拓展與提高 示例:贊同。假期補課占用了我們大量的時間,逼著我們整個假期在書本中打轉(zhuǎn),不利于我們的全面發(fā)展。本來我們可以利用寒暑假做社會調(diào)查、讀一些有意義的書、和朋友聯(lián)絡感情,因為補課,這些計劃全泡湯了。/不贊同。補課有利于鞏固我們所學的知識,彌補平時學習的缺漏,為下學期的學習打好基礎,雖然很辛苦,但是很有意義。
    6 *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
    積累與運用 1.dàn yǔn shǔ jiù sòng suì yùn ruì kè 2. 延長 誕生 涎水 靈柩 內(nèi)疚 針灸 凌駕 菱形 棱角 3.⑴墜落。⑵清早的陽光,也用來比喻美好的前程。⑶巴結(jié)討好上面的,欺負下面的。⑷有智慧,看得深遠。⑸謹守自己的職務范圍。⑹形容由于受感動而產(chǎn)生的恭敬和欽佩。⑺狂妄放肆,氣勢洶洶。 4.⑴雨果 法《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5. 恪盡職守 孤軍奮戰(zhàn) 彌留之際 惱羞成怒 媚上欺下
    理解與鑒賞 1.高度評價伏爾泰在人類歷的非凡地位(或作出的世紀性的貢獻)。 2.比喻。示例:百年、謝世。 3.“過去”象征著黑暗與邪惡,“未來”象征著正義與光明。他受到“過去的詛咒”,恰好反襯出他與黑暗的勢不兩立,他對世人的啟蒙碩勛,所以說“是榮譽的美好形式”。 4.“培育良知,教化人類”。
    拓展與提高 示例:反映了伏爾泰天賦人權(quán)的思想?;颍悍从沉朔鼱柼┲了啦幌蛏駲?quán)妥協(xié)的斗爭精神。 7 傅雷家書兩則
    積累與運用 1.yú xī ruì jiàn 2.庸 燼 竭 銘 3.⑴扶持,提攜。⑵比喻兩不相容。⑶再走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重視總結(jié)經(jīng)驗,汲取教訓,再犯以前犯過的錯誤。⑷能正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4.⑴B ⑵A ⑶C ⑷C
    理解與鑒賞(一)1.樂觀、堅強,敢于正視錯誤的人。2.要學會用平常心態(tài)去對待生活工作中的成功與失敗,保持心理平衡,不要高潮時使自己過分緊張,低潮時使自己過分頹廢,這樣才不至于受到傷害。
    3.不好,因為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guī)律和邏輯順序來說,在人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應該先安慰他,再去鼓勵,如果顛倒順序就不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guī)律與邏輯順序。 4.是為了鼓勵兒子像克利斯朵夫一樣堅強、樂觀,寵辱不驚,能用客觀的立場分析所面對的一切。5.敢于面對一切事實而又不大悲大喜的冷靜的、理智的心懷。(二)1.多災多難的逆境能使人才興起。2.A.消磨 B.磨煉 C.冶煉 D.砥磨3.(1)指張載的話:“富貴福祥,將厚吾之生也;貪賤憂戚,庸玉汝于成也”。(2)指代從“優(yōu)越的條件容易”到“增長人的上進心”。(3)指代優(yōu)越的條件。4.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這是從北宋哲學家張載的話里提煉出來的。5.是為了論證逆境的優(yōu)越性,即“多難興才”。6.從中外歷史的角度,用不容置疑的一系列事實證明“多難興才”的道理。
    拓展與提高1.這句話體現(xiàn)了作者開闊的心胸,勸說家人別為三尺之地與人斤斤計較,就如當年秦始皇修建了不朽的萬里長城,但是他終也要化為塵土,并不能永遠享受權(quán)力和富貴。既然如此,爭來三尺之地又有何意義呢!2.示例:做人要心胸寬廣,不要錙銖必較,這樣才能夠和他人友好相處,自己也會快樂。8 * 致女兒的信
    積累與運用 1.yǎn chà suì póu zhù níng tǎntè yòuzhì
    2.勃 惑 遏 3.示例:⑴一場臺風,讓幾萬蕉農(nóng)的辛苦化為烏有。⑵希臘神話中的海倫,她的美麗無與倫比。 4.⑴D ⑵C ⑶B ⑷A
    理解與鑒賞 1.真正的愛情中包含的“忠誠”“心靈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輝。 2.上帝三次來到人間,先后從人的眼神里讀到了“愛情”“忠誠”和“心靈的追念”。這三者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真正的愛情必然伴隨著忠誠,是愛人之間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永不厭倦;真正的愛情也必然是心靈的交融與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因此,作者把它們視為愛情的三位一體。 3.意味著愛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終于意識到人與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識到人必須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 4.示例:中學生不宜早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