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之硯的詳析書法入門

字號:


    硯雖然在“筆墨紙硯”的排次中位居殿軍,但從某一方面來說,卻居領(lǐng)銜地位,所謂“四寶”硯為首,這是由于它質(zhì)地堅實、能傳之百代的緣故。所以,現(xiàn)今社會上收藏“四寶”以硯最為多見,受人喜愛的范圍也最為廣泛。
    中國最早的硯臺是什么時候產(chǎn)生的?它和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硯臺有何區(qū)別呢?
    硯的歷史同墨一樣悠久。七十年代末,在陜西姜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了一套繪畫工具,其中有石硯、研棒及硯蓋,距今約7000年左右。1975 年,湖北云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戰(zhàn)國墨硯,是用鵝卵石打磨制成。不過,那時的墨為天然礦石,因而硯還需用研棒輔助,才能將墨磨至細(xì)。硯這種附帶磨杵或研石的形制從什么時候才開始發(fā)生改變,即取消磨杵或研石,而接近于現(xiàn)在的硯呢?目前所知,要直到兩漢時期。漢代由于發(fā)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硯上研磨,故不需再借助磨杵或研石研天然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來,磨杵或研石經(jīng)過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長跋涉,才逐漸消隱,盡管今天已不為所用,但其為傳播文化立下的功績?nèi)圆豢蓻]。
    古硯除了石硯外,還有用陶土燒成的陶硯,的唐代問世的"澄泥硯"即是陶硯中的名品;瓷硯,有南北朝時期青瓷硯,宋時的影青瓷硯、綠瓷硯、龍泉瓷硯、建窯墨瓷硯等。除此之外,還有以漢魏宮殿瓦制成的瓦硯等。
    硯歷來受文人雅士的喜愛,因而也就有了"石虛中"、"即墨侯"、"萬石君"、"石鄉(xiāng)侯"、"鐵面尚書"等別號。
    種類
    石硯的品種很多,其中以端硯、歙硯最為名貴。
    端硯是硯中,因產(chǎn)于端州(今廣東肇慶)而得名,大約問世于唐武德年間(618-626)?!抖讼幨贰贩Q贊它"體重而輕,質(zhì)剛而柔。摩之寂寂無纖響,按之如小兒肌膚,溫軟嫩而不滑"。它的優(yōu)點是既不損筆毫,又易發(fā)墨。除此之外,端石還有著美麗的紋理,的有魚腦凍、蕉葉白、青花、火捺、冰紋、石眼等。端硯從最初的講求實用逐漸走向?qū)徝烙^賞,加工日愈繁細(xì),除了形式多樣的形質(zhì),還依其紋理雕刻以山水、人物、花草、鳥獸等等各種圖案。
    歙硯約產(chǎn)生于唐開元年間(713-741),也因產(chǎn)地歙州(今屬江西)而得名。因硯材產(chǎn)于婺源龍尾山一帶溪澗中,故又稱"龍尾硯"。其石呈青灰色,質(zhì)地較端溪石軟一些,發(fā)墨也遜于端硯,較易干。的品種有龍尾、羅紋、金星、眉子等。
    除此之外,還有秦磚,漢瓦,玉硯,陶硯等。
    使用要點
    用時注水,不用時須洗滌干凈。洗硯宜用溫水或冷水,不可用沸水。以絲瓜絡(luò)擦之最宜。
    磨墨后不可將墨放置硯上,容易傷損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