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類題目答題技巧

字號:

一、關鍵詞解讀
    在理解哲理類題目時,要準確把握和理解題干中的關鍵詞,這是最基礎的思維方式,只有解讀好關鍵詞,才能得其要旨,理出主線,進行后續(xù)答題。所以在鎖定題目關鍵詞時,要注意兩點:一要全面, 二要細致。例如:“1.02的365次方等于1377.4,而1.01的365次方等于37.8。多一份努力,得千分收獲。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題目中的數(shù)字形成了鮮明而直接的對比,但是,關鍵詞是后面一句“多一份努力,得千分收獲”,可表述為:正因為多了0.01的勤奮,才能夠獲得千分的收獲,這兩個等式告訴我們,點滴的努力能夠換來巨大的成就。
    二、意義的引申
    哲理類題目還有一大特點就是有些題干非常簡短,不用去概括總結(jié)。但是還要針對題目中的內(nèi)容論述二至三分鐘,這也是需要技巧的。首先不能針對題干中的內(nèi)容就事論事,應該結(jié)合實踐引申至做人、做事、做學問上。意義的引申,可以是由單個到多個,由特殊到普通,由物及人。例如,“新裝機器,通過一定時期的使用,把摩擦面上的加工痕跡磨光而變得更加密合的現(xiàn)象稱為磨合效應,請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對磨合效應的理解。”此處,我們就可以由物及人,把機器的磨合引申為人與人之間的磨合,即得出觀點:人與人之間需要不斷磨合,在接觸中不斷改變自己,適應對方,消磨自己的棱角,讓生活和工作變得更加從容。
    三、概括與提煉
    很多考生在作答哲理類題目時都會有這樣的困惑:能意會題目內(nèi)容中蘊含的哲理啟示,但是用一句話高度概括,就成為了難點。概括與提煉是關鍵性的思維過程,要將故事準確地凝練成一句言簡意賅的話,這句話可以運用“背景+主體+動詞+效果”的方式列出。例如:“當蟻群被大火包圍的時候,螞蟻們會迅速聚攏,滾成一個黑色的蟻球,沖出火海,烈火將外層的螞蟻燒的劈啪作響,但是蟻球卻越滾越快,最終穿過火海,絕處逢生?!?BR>    背景:火海,引申為遇到困難或危險時。
    主體:螞蟻,引申為人。
    動詞:滾成蟻球,引申為團結(jié)一致,并作出犧牲。
    效果:絕處逢生,引申為獲得成功。
    在最后的總結(jié)階段要綜合運用關鍵詞解讀、意義引申這兩種方法,相互結(jié)合,在此基礎上進行高度提煉概括才能提出正確觀點:當我們遇到困難和危險時,應該學習蟻群團結(jié)與敢于犧牲的精神,才能有獲勝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