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女大學生對人生意義的思考調查報告

字號:

摘 要:近幾年高校女大學生人數增長迅速,女大學生有不同于一般大學本科生的思想狀況,了解女大學生對人生意義思考狀況對辦好高等教育,把女大學生培養(yǎng)成為社會所需要的思想合格、作風優(yōu)良、技能過硬的綜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女大學生;人生意義;思考
    一、引言
    人生意義,是人們對于什么樣的人生值得追求與向往的根本回答,是人存在與發(fā)展的根本動力。人生意義對人生目的確立、人生態(tài)度的選擇、人生理想信念的樹立、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具有引領作用[1]。女大學生作為未來女性精英人才的基奠與推動社會發(fā)展的生力軍,應該而且必須正確地思考人生意義。但近年來,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等人生意義取向在女大學生中有抬頭趨勢。主要表現(xiàn)在部分女大學生公開把金錢、物質享受與個人利益擺在第一位,明確認同“有錢就是幸?!?、“幸福就是享受”等觀點。這不僅會影響女大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與發(fā)展,而且會影響整個社會的健康運行[2]。可見,女大學生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亟待關注。但反觀近年來有關女大學生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就如何對女大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婚戀觀教育等問題進行探討,少有研究者對女大學生關于人生意義的思考、思考人生意義的問題以及如何培養(yǎng)女大學生正確的人生意義觀念表現(xiàn)出應有學術關懷。事實上,相對于一般意義上的大學生教育而言,提供女大學生關于人生意義思考的教育更具有特殊性與現(xiàn)實緊迫性。
    其特殊性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女大學生是一個具有雙重人生價值取向的群體。從理論上講,女大學生是年輕女性中的佼佼者,她們有著較高的知識修養(yǎng)和較強的自我意識,并希望通過自身努力來實現(xiàn)理想,用實力證明自身的價值。然而在現(xiàn)實中,傳統(tǒng)的“男強女弱”、“男主外女主內”等性別評價標準,依然在制約著女大學生的人生意義取向。顯然,女大學生表現(xiàn)出了有別于男大學生群體著重于社會價值實現(xiàn)的特點。第二,女大學生是一個亟待關注的群體。這是因為女大學生有著不同于男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價值取向,在學業(yè)、就業(yè)、情感等方面,承受著比男大學生更大的心理壓力,因此需要社會、學校與家庭更多的關注與教育。更因為此,女大學生對人生意義的思考毫無疑問成為主要議題之一。
    其現(xiàn)實緊迫性表現(xiàn)在:第一,女大學生人生意義取向中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重視。第二,女大學生是一個十分引人注目的群體。隨著中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女大學生比例迅速提高,1978 年我國大學生中女生比例僅為24.1%,1997 年為37.3%[3],但到2007 年,全國普通高校本科生中,女生為在校生總數的49.1%[4]??梢姡髮W生這一群體正日益壯大,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引起社會的關注。
    因而,研究女大學生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不僅對于女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而且對于實現(xiàn)國家人才培養(yǎng)目標也具有重要奠基作用。本文以湛江師范學院為例,通過問卷調查,對女大學生關于人生意義思考的現(xiàn)狀和女大學生在人生意義的思考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初步的探討,以期引起教育工作者足夠的重視。
    二、研究方法
    1、調查對象
    本次調研以湛江師范學院為基點展開,把全校女大學生作為總體樣本,按照“十”字抽樣方法,隨機向女大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本次調研對象涵蓋了大一和大三共三個年級,樣本涵蓋師范類和非師范類。組員征得被調查人的同意后,再向女大學生發(fā)放問卷,進行“一對一”的實地調研。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50份,收回問卷142份,有效回收率為94.67%。
    2、調查工具
    參考女大學生對人生意義的思考的相關文獻資料,結合湛江師范學院特色自行設計了《湛江師范學院女大學生對人生意義的思考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包括了女大學生對人生意義的看法、思考人生意義的方式、實現(xiàn)人生意義的計劃以及女大學生實現(xiàn)人生意義的判斷標準等方面的內容。
    3、調查方法與數據處理
    本次調查利用暑假這段時間采用實地問卷調查、訪談與網上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湛江師范學院女學生進行施測。填寫調查問卷前,調研組先了解被調查的女同學是否同意接受調查, 然后向被調查的女同學具體說明此行的目的,再為女同學一一解釋問卷上的相關疑點,并及時回收問卷。我們先對問卷進行處理,再統(tǒng)計調查所得的總數據,并采用EXCEL與相關軟件結合對這些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分析和匯總。
    三、調查結果
    1、在有沒有找到人生意義答案的對比上,師范專業(yè)與非師范專業(yè)、不同年級的女大學生所占的比例明顯不同
    由表3.1.1數據可知,有97%的女大學生思考過人生意義的問題,僅有3%的女大學生沒有思考過人生意義的問題。這表明女大學生普遍都有積極思考過人生意義的問題。那么師范專業(yè)和非師范專業(yè)的女大學生其對人生意義的思考是怎樣的呢,不同年級的女大學生其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又是怎樣的呢?據表3.1.2數據顯示,22.67%的師范專業(yè)女大學生思考過人生意義的問題且找到答案,而非師范專業(yè)的女大學生僅有6%思考過人生意義的問題且找到答案。有思考過人生意義的問題但沒找到答案的師范專業(yè)女大學生占了45.33%,而有思考過人生意義的問題但沒找到答案的非師范專業(yè)女大學生只占了18%。由此看出,師范專業(yè)與非師范專業(yè)的女大學生其找到人生意義答案所占的比例不同,師范專業(yè)女大學生找到人生意義答案的比例大大高于非師范專業(yè)的女大學生。而師范專業(yè)與非師范專業(yè)的女大學生其沒找到人生意義答案所占的比例也明顯不同,師范專業(yè)女大學生沒有找到人生意義答案的比例也大大高于非師范專業(yè)的女大學生。這也表示,師范專業(yè)女大學生找到人生意義答案的比例高,同時沒有找到人生意義答案的比例也高。
    另外,表3.1.3數據顯示出,三個年級中,找到人生意義答案比例高的是大二,占了12%,其次是大一,占了9.33%,少的是大三,只占了7.33%。沒有找到人生意義答案比例高的是大一,占了39.33%,其次是大二,占了16.67%,少的是大三,僅占了7.33%。這些數據表明,不同年級女大學生其有沒有找到人生意義答案所占的比例也各不相同,大一的女大學生有沒有找到人生意義答案所占的比例相差大,大二的女大學生有沒有找到人生意義答案所占的比例相差較小,而大三的女大學生有沒有找到人生意義答案所占的比例沒有差別。不難看出,在大學一年級時,絕大部分女大學生沒有找到人生意義的答案。這個時間大體上與人的心身發(fā)展階段相吻合。這就要求我們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大學一年級就重視對她們進行關于人生意義思考的教育和引導, 使她們思考人生意義時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進而找到答案。目前, 很多高校為一年級新生開設“ 人生哲理”課, 可見是非常及時、必要和有遠見的。
    2、絕大多數女大學生思考人生意義的方式偏向于靜態(tài)型的思考方式——看書和閱讀報刊
    根據表3.2數據顯示,40%的女大學生是通過看書、閱讀報刊來思考人生意義的,14.67%的女大學生是通過上課來思考人生意義的,通過跟父母、長輩和朋友的交流來思考人生意義的占了28.67%,而14.67%的女大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查閱瀏覽相關信息來思考人生意義的。另外,7.33%的女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來思考人生意義的,還有6%的女大學生通過其他方式來思考人生意義的。這說明:女大學生思考人生意義的方式是多元的,但受女性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影響,絕大部分女大學生傾向于靜態(tài)型的思考方式——看書和閱讀報刊。身為女大學生的我們,不應局限于自身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應多嘗試通過動態(tài)型的思考方式來思考人生意義。
    3、眾多女大學生認同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xiàn)人生意義,且承認美滿的家庭在女性人生意義實現(xiàn)中的重要地位
    從表3.3.1數據可得,有83.35%的女大學生贊成“人活著就是為了實現(xiàn)人生意義”的觀點,其中很贊成的占了16%,較贊成的占了46%,而21.35%的女大學生是有點贊成(見表3.3.2)。而10%的女大學生不贊成“人活著就是為了實現(xiàn)人生意義”的觀點,另外,0.67%的女大學生對“人活著就是為了實現(xiàn)人生意義”持無所謂的觀點。這表明,女大學生普遍都認同“人活著就是為了實現(xiàn)人生意義”的觀點,但認同的程度就有所差異。人活著是為了什么?在活著時人應該努力去追求些什么?然而,活著本來就沒有意義,活著的意義實際上是人賦予它的。對整個自然界來說,甚至有沒有人類的存在都是無關緊要的,至少在沒有地球人類之前大自然就早已存在很長時間了。像人這樣的智慧生物肯定不止存在于地球上,而且也不止存在于像地球這樣的星球上。用薩特式的存在主義觀點看,人活著本身是荒謬的,是沒有人跟我們商量過就胡亂將我們拋灑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個冷酷的事實[5]。但眾多被調查的女大學生對人活著為了什么的問題明顯表現(xiàn)出人的目的性,流露出她們實現(xiàn)人生意義的強烈愿望。
    據表3.3.3數據可看出,90.66%的女大學生贊成“美滿的家庭是女性人生意義實現(xiàn)必不可少的部分”的觀點,其中很贊成的占了44%,其次35.33%的女大學生較贊成,而11.33%的女大學生是有點贊成。也有2%的女大學生不贊成“美滿的家庭是女性人生意義實現(xiàn)必不可少的部分”的觀點(見表3.3.4),還有0.67%的女大學生對“美滿的家庭是女性人生意義實現(xiàn)必不可少的部分”持無所謂的觀點。不難發(fā)現(xiàn),眾多女大學生都支持“家庭是女性人生意義實現(xiàn)必不可少的部分”的觀點。享受著改革開放豐碩成果成長起來的當代女大學生,對家庭生活體驗得細致入微且十分向往。在有關女大學生的各類調查中,明確表示為追尋人生意義而放棄家庭或保持獨身的女大學生非常少見。普遍當代女大學生視美滿的家庭為女性人生意義實現(xiàn)必不可少的部分,稱之為我們的“港灣”。
    面對這種現(xiàn)狀,為了探究個中緣由,我們進行了深入的調查,通過訪談,了解到了當中原因。在與女大學生交流過程中,她們說:“回到家里,在外遭遇的坎坷、挫折都會得到精心呵護和鼓勵;成功的喜悅都有人共慶與分享。美滿的家庭更成為自身發(fā)展的不竭動力”。她們認為“美滿的家庭生活承載著女性絕大部分的人生意義?!?BR>    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女大學生都把美滿的家庭作為自己人生意義實現(xiàn)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按她們的理解,家庭是一個人生活的基礎,家庭的美滿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逸和幸福;而人生意義的實現(xiàn)是個人追求的終極目標,人生意義的實現(xiàn)使人感受到人生價值實現(xiàn)的快樂和自信。只有兩個共同發(fā)展,才能構成完滿的生活。
    4、只有部分的女大學生對女性實現(xiàn)其人生意義付出的努力要比男性多有清晰明了的認識
    由表3.4數據可知,認為女性實現(xiàn)其人生意義付出的努力要比男性多的女大學生占了41%,而36%的女大學生不認為女性實現(xiàn)其人生意義付出的努力要比男性多,另外還有23%的女大學生表示沒思考過這個問題。當代女大學生生活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已取得明顯成效時期,是享受著改革開放豐碩成果成長起來的幸運一代。在她們成長的時代,婦女運動風起云涌,女性主義思潮迅猛發(fā)展,男女平等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因而,相當一部分的當代女大學生沒有思考過女性實現(xiàn)其人生意義付出的努力要比男性多這問題,不少有思考過的女大學生也持否定的態(tài)度。然而,女性實現(xiàn)其人生意義付出的努力確實要比男性多,女大學生就業(yè)難就是好的例證。國內大學生就業(yè)第三方獨立調查機構麥可思研究院針對女大學生就業(yè)進行了專項調查,該調查以20xx屆大學畢業(yè)生為調查對象,采用掛網調查和無隨機抽樣方式進行調查。2010年3月麥可思公布了調查,數據顯示:[6]截至2010年2月底,20xx屆女大學生簽約率為21%,明顯低于男大學生的29.5%。表3.4的數據也說明了只有一部分的女大學生對女性實現(xiàn)其人生意義付出的努力要比男性多有清楚的認知。
    5、女大學生普遍都有自己實現(xiàn)人生意義的計劃,但對該計劃實現(xiàn)的可能性的看法不一
    表3.5.1數據顯示出,92%的女大學生表示有自己如何實現(xiàn)人生意義的計劃,其中有4%的認為絕對可能實現(xiàn)該計劃,認為該計劃很大可能實現(xiàn)的占了23.33%,也有20.67%的女大學生認為較大可能實現(xiàn)該計劃,還有36.67%的女大學生認為較大可能實現(xiàn)該計劃,另外,也有7.33%的女大學生認為該計劃沒可能實現(xiàn)。僅有8%的女大學生表示沒有自己如何實現(xiàn)人生意義的計劃。總的看來,普遍女大學生都有自己如何實現(xiàn)人生意義的計劃,且對該計劃實現(xiàn)的可能性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然而,現(xiàn)實與計劃存在著矛盾,這使女大學生對實現(xiàn)人生意義的計劃的可能性不敢抱有絕對的信心。同時,這也反映出,一部分女大學生缺乏認真實踐計劃的勇氣和面對艱苦的思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