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高中會考考試大綱(化學)

字號:

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yè)基礎會考

化學學科考試大綱

(試 行)


    一、命題依據(jù)
    依據(jù)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和福建省教育廳頒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化學學科教學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yè)基礎會考方案(試行)》、《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yè)基礎會考化學學科考試大綱(試行)》,并結合我省普通高中化學教學實際情況進行命題。
    二、命題原則
    普通高中學生化學學業(yè)基礎會考是考核學生化學學習能否達到《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中“化學1”、“化學2”、“化學與生活”的內(nèi)容標準規(guī)定的基本要求。命題應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1.導向性原則。面向全體學生,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健康地發(fā)展,有利于實施素質(zhì)教育,體現(xiàn)高中化學新課程的理念,充分發(fā)揮基礎會考對普通高中化學學科教學的正確導向作用。
    2.基礎性原則。突出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注重學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初步應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難易適當,不出偏題和怪題。使絕大多數(shù)認真學習的學生都能順利通過考試。
    3.科學性原則。試題設計必須與考試大綱要求相一致,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試卷結構合理,試題內(nèi)容科學、嚴謹,試題文字簡潔、規(guī)范,試題答案準確、合理。
    4.實踐性原則。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關注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lián)系,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三、考試目標要求 
    1.認知性學習目標的水平要求由低到高分為下列四個層次。一般高層次的要求包含了低層次的要求。
    A:知道、說出、識別、描述、舉例、列舉(即識別“是什么”)
    B:了解、認識、能表示、辨認、區(qū)分、比較(即明確“是什么”)
    C:理解、解釋、說明、判斷、預期、分類、歸納、概述(即懂得“為什么”)
    D:應用、設計、評價、優(yōu)選、使用、解決、檢驗、證明(即能夠“綜合應用”)
    2.技能性學習目標包含“初步學習、模仿”、“初步學會、獨立操作、完成、測量” 、“學會、掌握、遷移、靈活應用”三個由低到高水平層次的要求。技能性學習目標可有機結合紙筆測驗和實驗操作考查進行考核。
    3.《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中相關的體驗性學習目標可有機滲透到“考試內(nèi)容”中的知識內(nèi)容進行考查。
    四、考試內(nèi)容
    

化學1
    

主題
    

知識內(nèi)容
    

考試要求
    

備注
    


    


    

1
    

 
    


    


    


    


    


    


    


    1.化學科學的主要研究對象
    2.20世紀化學發(fā)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紀化學的發(fā)展趨勢
    3.化學是在分子層次上認識物質(zhì)和
    合成新物質(zhì)的一門科學
    4.物質(zhì)的組成、結構和性質(zhì)的關系
    5. 化學變化的本質(zhì) 
    6.物質(zhì)的量、摩爾、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7.摩爾質(zhì)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zhì)的量濃度
     
     
    8.實驗、假說、模型、比較、分類
    等方法
    9.化學科學對提高人類生活質(zhì)量和
    促進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A
    

A
    

 
    

A
    

 
    

B
    

B
    

B
    

 
    

B
    

 
    

 
    

 
    

B
    

 
    

A
    

 
    

 
    

 
    

 
    

 
    


     
    關注現(xiàn)代化學發(fā)展的新成就
     
     
     
     
     
    了解物質(zhì)的質(zhì)量、摩爾質(zhì)量、微粒
    數(shù)、物質(zhì)的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間的關系,能用它們進行簡單的化學計算
    體會定量研究的方法對研究和學習化學的重要作用
    認識實驗、假說、模型、比較、分類等方法對化學科學研究的作用
        能說出化學與人類衣、食、住、行的密切關系;化學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意義;化學在研制新材料、開發(fā)新能源和保護環(huán)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懂得贊賞化學對提高人類生活質(zhì)量和促進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2
    

 
    


    


    


    


    


    


    


    1.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2.物質(zhì)的檢驗(Cl-、Ag+、SO42、CO32等離子)
    3.物質(zhì)的分離和提純
    4.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
    5.實驗安全與實驗工作習慣     
     
     
     
    6.實驗能力
     
     
    7.實驗方法
    

B
    

 
    

B
    

 
    

B
    

B
    

B
    

 
    

 
    

 
    

B
    

 
    

 
    

A
    

 
    

 
    


        有科學探究過程的體驗;初步學會以實驗為基礎的實證研究方法
     
     
    初步學會過濾、蒸發(fā)等方法
        初步學會溶液配制的實驗技能
    具有實驗安全意識,能識別常見化學品安全使用標識,知道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緊急處理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實驗工作習慣
    能獨立或合作完成實驗,會記錄實驗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完成實驗報告,并能主動進行交流
    初步認識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條件控制、數(shù)據(jù)處理等方法在學習化學和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3
    

 
    


    


    


    


    


    


    


    


    


    


    1.物質(zhì)的分類
     
     
     
    2.膠體
     
     
    3.鈉的物理性質(zhì)
    4.鈉的化學性質(zhì)(與氧氣、水的反
    應)
    5.鈉的重要化合物
    過氧化鈉(顏色、狀態(tài))
    碳酸鈉(物理性質(zhì)、與酸的反應、熱穩(wěn)定性、用途)
    碳酸氫鈉(物理性質(zhì)、與酸的反應、熱穩(wěn)定性、用途)
    6.鎂的物理性質(zhì)和用途
    7.鎂的化學性質(zhì)(與氧氣、二氧化碳的反應)
    8.鋁的化學性質(zhì)(與氧氣、氧化鐵、酸、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
    9.鋁的重要化合物
    氧化鋁(兩性氧化物;與強酸、強堿的反應)
    氫氧化鋁(兩性氫氧化物;與強酸、強堿的反應)
    10.鐵的物理性質(zhì)和用途
    11.鐵的化學性質(zhì)(與氯氣的反應)
    12.二價鐵與三價鐵的相互轉化
    13.銅的物理性質(zhì)
    14.合金材料(鋁合金、鐵合金、銅合金)
    15.酸、堿、鹽在溶液中的電離
     
     
    16.電解質(zhì)和非電解質(zhì)
    17.離子反應
     
     
     
    18.氧化還原反應
     
     
     
    19.氯氣的物理性質(zhì)和用途
    20.氯氣的化學性質(zhì)(與鐵、銅、鈉、氫氣、水、氫氧化鈣溶液的反應)
    21.次氯酸的漂白性
    22.溴和碘(顏色,狀態(tài),在水、四氯化碳中的溶解性,氧化性強弱比較)
    23.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與氧氣、氫
    氣的反應)
    24.氮的重要化合物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顏色、
    狀態(tài)、氣味;二氧化氮與水的
    反應)
    氨(物理性質(zhì)、與水、氯化氫、
    氧氣的反應)
    銨鹽(受熱分解、與堿反應)
    硝酸(濃硝酸與銅、木炭的反
    應;分解反應;使鐵、鋁鈍化;
    稀硝酸與銅的反應)
    25.硫(顏色、狀態(tài)、用途、與氧
    氣反應)
    26.硫的重要化合物
    二氧化硫(顏色、狀態(tài)、氣味、
    溶解性;與氧氣、水的反應)
    三氧化硫(與水反應)
    濃硫酸(與銅、木炭的反應、
    使鐵、鋁鈍化)
    27.不同價態(tài)硫元素間的轉化
    28.硅的物理性質(zhì)
    29.二氧化硅的化學性質(zhì)(與氧化
    鈣、氫氧化鈉溶液、焦炭的反
    應)
    30.硅酸鹽(玻璃、水泥和陶瓷)
     
    

B
    

 
    

 
    

 
    

A
    

 
    

 
    

B
    

B
    

 
    

 
    

A
    

B
    

 
    

B
     
    A
    B
     
    

B
    

 
     
    B
    

 
    

B
    

 
    

B
    

B
    

B
    

B
    

A
    

 
    

A
    

 
    

 
    

A
    

B
    

 
    

 
    

 
    

B
    

 
     
    

 
    

B
    

B
    

 
    

 
    

B
    

A
     
    

 
    

B
    

 
     
    B
    

 
    

 
    

B
    

 
    

B
    

B
    

 
    

 
    

A
    

 
     
    

B
    

 
    B
    

B
     
    

A
    

A
    

B
    

 
    

 
    

A
    


    能根據(jù)物質(zhì)的組成和性質(zhì)對物質(zhì)進行分類,了解常見化學反應分類(化合、分解、置換、復分解;氧化還原和非氧化還原;離子反應)
    知道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知道根據(jù)分散質(zhì)粒子的大小區(qū)別溶液、膠體和濁液
     
     
     
     
     
     
     
     
     
     
     
     
     
     
     
     
     
     
     
       
     
     
     
    能列舉合金材料的重要應用
     
    能知道酸、堿、鹽在溶液中能發(fā)生電離,能正確書寫強酸、強堿、可溶性正鹽的電離方程式
     
    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fā)生的條件(有難溶性物質(zhì)、氣體、水生成),能正確書寫常見的離子方程式
     
    能判斷反應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能判斷氧化劑、還原劑;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zhì)是電子的轉移;能舉例說明生產(chǎn)生活中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
     
     
     
     
     
     
     
     
     
     
     
    了解氮氧化物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了解銨態(tài)氮肥
    認識氨氧化法生產(chǎn)硝酸的反應原理
     
     
     
     
    了解二氧化硫氣體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認識由SO2生產(chǎn)硫酸的反應原理
     
     
    知道晶體硅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
    知道二氧化硅可以制造光導纖維
     
     
    了解玻璃、水泥和陶瓷等硅酸鹽產(chǎn)品的用途
    

 
    

化學2
     
    

主題
    

知識內(nèi)容
    

考試要求
    

備注
    


    


    

1
    

 
    


    

質(zhì)
    


    


    


    


    


    1.元素、核素、同位素、質(zhì)量數(shù)
    2.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的初步
    知識
    3.原子結構和元素性質(zhì)的關系
    4.元素周期律
     
    5.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6.周期和族
    7.元素周期表的應用
     
     
    8.化學鍵
    9.離子鍵和共價鍵的形成
    10.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
    11.有機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鍵
    特征
    12.同分異構現(xiàn)象
    

A
    

B
    

 
    

B
    

B
    

 
    

A
    

B
    

A
    

 
    

 
    

A
    

A
    

B
    B
    

 
    

A
    


     
    能畫出1-18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能討論第三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變化規(guī)律
     
     
    知道堿金屬、ⅦA族元素的性質(zhì)的遞變規(guī)律,感受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重要作用與價值
     
     
     
    了解碳碳單鍵、碳碳雙鍵、碳碳叁鍵
    能以丁烷為例說明同分異構現(xiàn)象
    


    


    

2
    

 
    


    


    


    


    


    


    


    


    1.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實質(zhì)
     
    2.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3.化學能與熱能的轉化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
    4.原電池
     
    5.電池的應用
     
    6.化學反應速率
    7.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反應物的性質(zhì)、濃度、接觸面積;反應的溫度、壓強;催化劑)
    8.可逆反應
    9.化學平衡
    

    A
    

 
    

A
    

B
    

 
    A
     
    A
    

 
    

A
    

A
    

 
    

 
    

A
    

A
    


    知道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認識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開發(fā)高能清潔燃料的重要性
    能以銅鋅原電池為例,說明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關系
    知道電池和二次電池、研制新型電池的重要性
     
    了解控制反應條件在生產(chǎn)和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3
    

 
    


    


    


    


    


    

續(xù)
    

發(fā)
    


    


    1.烴、烷烴
    2.甲烷的化學性質(zhì)(燃燒、與氯氣的取代反應)
    3.乙烯的結構
    4.乙烯的化學性質(zhì)(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與溴的加成反應)
    5.苯的結構
    6.苯的性質(zhì)(燃燒、與硝酸的取代反應)
    7.石油煉制(分餾、裂化、裂解)
    8.煤的干餾
    9.乙醇的結構
    10.乙醇的化學性質(zhì)(與鈉的反應、氧化反應)
    11.乙酸的結構
    12.乙酸的化學性質(zhì)(酸性、與乙醇的酯化反應)
    13.酯和油脂(酯、油脂的組成和油脂的水解反應)
    14.糖類 [組成、分類(葡萄糖、蔗糖、淀粉、纖維素)]
    15.葡萄糖的性質(zhì)(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
    16.蛋白質(zhì)的組成(組成元素、氨基酸)
    17.蛋白質(zhì)的性質(zhì)[在某些濃鹽溶液中的析出、變性(凝聚或聚沉)]
    18.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膠、纖維)
     
    19.乙烯、氯乙烯的加聚反應
     
    20.海水的綜合利用(曬鹽,氯、溴、鎂的提?。?BR>     
     
    21.酸雨的防治
     
    22.綠色化學
    

A
    

B
    

 
    

A
    

B
    

 
    

A
    

B
    

 
    A
    A
    

A
    B
    

 
    

A
    

B
    

 
    

A
    

 
    

A
    

 
    

A
    

 
    

A
    

 
    

A
    

 
    

A
    

 
    

 
    

A
    

 
    

B
    

 
    

 
    

 
    

A
    

 
    

A
    


     
     
     
     
    認識乙烯在化工生產(chǎn)中的重要作用
     
    認識苯在化工生產(chǎn)中的重要作用
     
    知道化石燃料綜合利用的意義
     
     
    認識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認識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知道油脂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知道糖類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知道蛋白質(zhì)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能舉例說明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領域中的應用,說明合成新物質(zhì)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認識聚乙烯、聚氯乙烯在化工生產(chǎn)中的重要作用
    能以海水等自然資源的綜合利用為例,了解化學方法在實現(xiàn)物質(zhì)間轉化中的作用,認識化學方法在自然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的重要價值
    能以酸雨的防治為例,體會化學對環(huán)境保護的意義
    知道化工生產(chǎn)中遵循“綠色化學”思想的重要性
    

 
    

化學與生活
     
    

主題
    

知識內(nèi)容
    

考試要求
    

備注
    


    


    

1
    

 
    

 
    


    


    


    


    


    

 
    


    1.食品中的糖類、油脂、蛋白質(zhì)、維生素
    2.氨基酸、蛋白質(zhì)的結構特點
    3.氨基酸、蛋白質(zhì)的性質(zhì)特點(蛋白質(zhì)的鹽析、變性、水解)
     
    4.人體必需的維生素
     
     
    5.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6.合理攝入營養(yǎng)物質(zhì)的重要性
    7.營養(yǎng)均衡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8.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的某些生化反應
    9.常見的食品添加劑[防腐劑、著色劑、膨松劑(疏松劑)]的組成和作用
    10.膨松劑:NaHCO3的性質(zhì)
    11.某些藥物(胃舒平、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和療效
    

A
    

 
    

A
    

B
    

 
    

 
    

A
    

 
     
    

B
    

 
    

 
    

B
    

B
    

A
     
    

A
    

 
    

 
    

B
    

B
    


        知道食品中的糖類、油脂、蛋白質(zhì)、維生素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意義
     
    知道人體共有八種必需氨基酸,知道哪些常見食品中富含蛋白質(zhì)和氨基酸
    知道常見的幾種人體必需維生素及其主要來源和攝入途徑,了解它們在人體中的作用;知道維生素C的還原性
    知道常見的幾種人體所需微量元素及其主要來源和攝入途徑,認識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知道淀粉、葡萄糖、脂肪、蛋白質(zhì)在人體中消化和吸收的某些反應
    知道防腐劑、著色劑、膨松劑(疏松劑)的合理使用
     
     
    知道安全用藥常識和醫(yī)療保健的重要性
    


    


    

2
    

 
    


    


    


    


    


    


    

 
    


    1.生活中的常見材料
     
    2.居室裝修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作
    用
    3.金屬和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異
    4.生活中常見合金的組成
    5.金屬腐蝕的化學原理(鐵、銅的化學腐蝕;鐵的電化學腐蝕)
    6.金屬防護的常用方法
    7.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學成分、生產(chǎn)原料及其用途
    8.生活中常見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學成分及其性能
    

    A
    

 
    

A
    

 
    

A
    

A
    A
     
    A
    

A
    

 
    

A
     
    


        知道生活中的常見材料,知道化學在發(fā)展生活用材料中的重要作用
        知道居室裝修材料可能對居住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
       
     
     
     
    認識防止金屬腐蝕的重要意義
     
     
    知道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對人類生活質(zhì)量和環(huán)境質(zhì)量的影響
    


    


    

3
    

 
    


    


    


    

環(huán)
    


    


    


    


    1.水污染造成的危害
    2.污水處理中主要的化學方法及其原理
    3.大氣主要污染物
    4.減少或消除大氣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5.主要的居室空氣污染物
     
    6.“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7.廢水處理、垃圾和其他生活廢棄物處理的方法
    

      B
    A
    

 
    

A
    

A
    

 
    

A
    

 
    A
     
    A
    

 
     
    


     
     
     
     
     
     
    了解甲醛、一氧化碳、苯等主要居室空氣污染物對人體能產(chǎn)生危害
    知道“白色污染”,認識“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知道防治土壤污染、保護環(huán)境的要求,能舉例說明廢水處理、垃圾和其他生活廢棄物處理的方法
    

    [說明:根據(jù)高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特點,制定本內(nèi)容標準時,還參考了我省應屆學生使用的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即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和山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化學1(必修)》、《化學2(必修)》、《化學與生活》等相關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五、考試形式
    普通高中學生化學學業(yè)基礎會考采取閉卷、紙筆測試方式進行。對化學實驗技能部分另以實驗考核的方式進行。
    六、試卷難度
    容易題(難度值0.80以上)                    約80%
    中等難題(難度值0.60~0.80)                 約10%
    稍難題(難度值0.40~0.60)                   約10%
    全卷難度值約為0.80~0.85
        七、試卷結構
        1.試卷包括Ⅰ、Ⅱ兩卷,第Ⅰ卷為選擇題,第Ⅱ卷為非選擇題。
        2.試題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
    3.模塊知識內(nèi)容比例
    化學1                                   約40%
    化學2                                   約40%
    化學與生活                               約20%
    4. 試題知識內(nèi)容比例
          (1)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                   約30%
               其中:化學概念、理論                 約22%
                     化學計算                       約8%
    (2)元素化合物知識                       約50%
               其中:常見元素的單質(zhì)及其重要化合物   約36%
                     有機化學基礎知識               約14%
          (3)化學實驗                             約20%
    5.試題題型比例
         (1)選擇題 (共22小題)                 44%
          (2)非選擇題 (約11小題)               56%
               其中:簡答題                         約6%
                     填空題                         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