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人:王丹妹 專業(yè):法學 實習地點:長春市檢察院
實習時間:2007年1月20日~2003年2月10日
年級:2004級 班級: 8班 學號:07040817
首先,我想向所有為我的實習提供幫助和指導的檢察院的工作人員及我的老師致謝,感謝你們?yōu)槲业捻樌麑嵙曀鞯膸椭团Γ▽W專業(yè)畢業(yè)生檢察院實習報告。
我的實習是由吉林大學法學院和長春市檢察院共同安排的,很高興能有這次機會來到檢察院和老師們學習,這樣我體驗到了很多,也發(fā)現自己的很多不足之處.
此次實習,主要崗位是審查起訴科,因此主要實習科目是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也涉及一些其他私法科目。在實習中,我參加了幾起案件的開庭審理,認真學習了正當而標準的司法程序,真正從課本中走到了現實中,從抽象的理論回到了多彩的實際生活,細致的了解了公訴起訴的全過程及法庭庭審的各環(huán)節(jié),認真觀摩一些律師的整個舉證、辯論過程,并掌握了一些法律的適用及適用范圍。跟隨干警提審,核實犯罪事實,探詢犯罪的心理、動機。真正了解和熟悉了我國的公訴程序及法庭的作用和職能..這一切原本都讓我感到好奇,接觸之后是興奮.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yè)知識的匱乏.在學校也許會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頭腦立即發(fā)蒙,對于書本上的一些理論和曾經學過的一些程序上的規(guī)定發(fā)現自己根本就那不準,開始實習時還對工作覺得無從下手,隊于案情的分析的方向也都不是很準確,這讓我感到特別的不好意思,有點難過,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實習報告《法學專業(yè)畢業(yè)生檢察院實習報告》。這也許是我一個人的感覺。不過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我們的法學教育和實踐的確是有一段距離的。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需要理論的指導,但是法學的發(fā)展是在實踐中來完成的。
在實習過程中,我發(fā)現我們要加大人們的科學文化素質,也發(fā)現法律的普及非常重要。我國政府大力提高九年義務教育,人們的文化水品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為推進法治建設而進行的多年的普法教育活動,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一些農村地區(qū)或者貧困地區(qū),還是沒有達到一般的水平.在我接觸的一些案件中,很多都是由于自身沒有文化,對法的不了解,在一時義憤的情況下作出了一些違法犯罪的行為,他們都不是社么窮兇極惡的壞蛋,都是一些生活水平不高,出在農村的農民.也許就因為一時的口角,或者是因為賭博等小事. .看見他們犯罪之后,親人們那絕望與痛苦的表情讓人心里非常的難過.在犯罪審訊的筆錄中,有的人就不認十幾個字,有的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對.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有怎么要求他們有理智的判斷,作出理性的行為呢?在我國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我們要建設法制社會,就必須解決他們的素質問題,我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這個問題如何解決還需要大家不斷的努力,并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確立人們對法律的信仰,確立法律神圣地位,只有這樣法治建設才有希望。
再有一個問題就是青少年犯罪。在實習中所接觸的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案件的被告是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甚至有兩個犯有搶劫罪的被告人是八七年的。不考慮被告人家庭和自身因素,從社會大環(huán)境來說,我覺得社會也有一些責任的。從八十年代初改革開始到八十年代末,這是一個重大變革的時期。這一段時間對精神文明建設有些放松,也就是說,有些犯罪人在童年時期就有可能已經沾染上了一些不良習氣。所以說,教育從娃娃抓起,不能只是一個口號,要真正落到實處。
學習法律的終目的是要面向群眾,服務大眾,為健全社會法治,為我們的依法治國服務的。現代的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是一個處處充滿規(guī)則的社會,我們的國家要與世界接軌,高素質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必不可少。因此,對人才的培養(yǎng),應當面向實際,面向社會。法學教育本身的實踐性很強,所以采用理論聯系實際,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學模式是比較可行的,大學的法學院應當與公、檢、法、律師事務所等部門建立良好的關系,定期安排學生見習,讓學生更好的消化所學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法學的興趣,避免畢業(yè)后的眼高手低現象,保證向社會輸送全面、合格、優(yōu)秀的高素質法學人才。
實習時間:2007年1月20日~2003年2月10日
年級:2004級 班級: 8班 學號:07040817
首先,我想向所有為我的實習提供幫助和指導的檢察院的工作人員及我的老師致謝,感謝你們?yōu)槲业捻樌麑嵙曀鞯膸椭团Γ▽W專業(yè)畢業(yè)生檢察院實習報告。
我的實習是由吉林大學法學院和長春市檢察院共同安排的,很高興能有這次機會來到檢察院和老師們學習,這樣我體驗到了很多,也發(fā)現自己的很多不足之處.
此次實習,主要崗位是審查起訴科,因此主要實習科目是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也涉及一些其他私法科目。在實習中,我參加了幾起案件的開庭審理,認真學習了正當而標準的司法程序,真正從課本中走到了現實中,從抽象的理論回到了多彩的實際生活,細致的了解了公訴起訴的全過程及法庭庭審的各環(huán)節(jié),認真觀摩一些律師的整個舉證、辯論過程,并掌握了一些法律的適用及適用范圍。跟隨干警提審,核實犯罪事實,探詢犯罪的心理、動機。真正了解和熟悉了我國的公訴程序及法庭的作用和職能..這一切原本都讓我感到好奇,接觸之后是興奮.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yè)知識的匱乏.在學校也許會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頭腦立即發(fā)蒙,對于書本上的一些理論和曾經學過的一些程序上的規(guī)定發(fā)現自己根本就那不準,開始實習時還對工作覺得無從下手,隊于案情的分析的方向也都不是很準確,這讓我感到特別的不好意思,有點難過,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實習報告《法學專業(yè)畢業(yè)生檢察院實習報告》。這也許是我一個人的感覺。不過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我們的法學教育和實踐的確是有一段距離的。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需要理論的指導,但是法學的發(fā)展是在實踐中來完成的。
在實習過程中,我發(fā)現我們要加大人們的科學文化素質,也發(fā)現法律的普及非常重要。我國政府大力提高九年義務教育,人們的文化水品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為推進法治建設而進行的多年的普法教育活動,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一些農村地區(qū)或者貧困地區(qū),還是沒有達到一般的水平.在我接觸的一些案件中,很多都是由于自身沒有文化,對法的不了解,在一時義憤的情況下作出了一些違法犯罪的行為,他們都不是社么窮兇極惡的壞蛋,都是一些生活水平不高,出在農村的農民.也許就因為一時的口角,或者是因為賭博等小事. .看見他們犯罪之后,親人們那絕望與痛苦的表情讓人心里非常的難過.在犯罪審訊的筆錄中,有的人就不認十幾個字,有的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對.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有怎么要求他們有理智的判斷,作出理性的行為呢?在我國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我們要建設法制社會,就必須解決他們的素質問題,我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這個問題如何解決還需要大家不斷的努力,并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確立人們對法律的信仰,確立法律神圣地位,只有這樣法治建設才有希望。
再有一個問題就是青少年犯罪。在實習中所接觸的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案件的被告是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甚至有兩個犯有搶劫罪的被告人是八七年的。不考慮被告人家庭和自身因素,從社會大環(huán)境來說,我覺得社會也有一些責任的。從八十年代初改革開始到八十年代末,這是一個重大變革的時期。這一段時間對精神文明建設有些放松,也就是說,有些犯罪人在童年時期就有可能已經沾染上了一些不良習氣。所以說,教育從娃娃抓起,不能只是一個口號,要真正落到實處。
學習法律的終目的是要面向群眾,服務大眾,為健全社會法治,為我們的依法治國服務的。現代的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是一個處處充滿規(guī)則的社會,我們的國家要與世界接軌,高素質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必不可少。因此,對人才的培養(yǎng),應當面向實際,面向社會。法學教育本身的實踐性很強,所以采用理論聯系實際,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學模式是比較可行的,大學的法學院應當與公、檢、法、律師事務所等部門建立良好的關系,定期安排學生見習,讓學生更好的消化所學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法學的興趣,避免畢業(yè)后的眼高手低現象,保證向社會輸送全面、合格、優(yōu)秀的高素質法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