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學習中國書法的意義

字號:

書法作為我國獨有的民族文化,薈萃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其發(fā)展歷程中,不僅因其獨特的雄渾之美使遷客騷人為之醉心,也因其秀逸之美而深受文人墨客的親睞。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學的進步,書法教育改革已成了時代的吶喊和教育的主旋律。要繼承和發(fā)揚這門古老的藝術,就必須重視書法教育。
    作為一名熱愛書法的大學生,在對現代書法教育現狀的深入了解之后,不禁思索著這樣三個問題:書法這顆閃耀著傳統(tǒng)文化光輝的明星是否能在素質教育的天宇中璀璨依然呢?如何才能改變當前中國不容樂觀的書法現狀呢?書法對大學生的素質建構具有怎樣的影響呢?
    我國古代歷來重視書法教育。自古三尺蒙童讀書,塾師除了教“三字經”之外,還必須規(guī)定習字課?!叭照n三千”摹、臨之法不可缺。直到近代教育改革,不管是光緒、宣統(tǒng)朝的辦學條令還是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的教育制度,都設有專門的習字課,概莫能外。然而,我國目前書法教育的現狀如何呢?
    經過經緯兩向的比較,得知中國書法教育現狀不容樂觀。情況如下:在部分大學里,書法已不在必修科目之列,而成為任意選修課,加之書法教師水平普遍較低,指導不了學生提高書法,這在一定程度上澆滅了大學生學習書法的熱情,從而導致大學生淡化了提高書法之理念;設立了大學生書畫協(xié)會的大學很多,但能真正幫助提高會員的書法水平,指導其參加正式書法大賽的卻屈指可數;很多大學都在創(chuàng)辦各式各樣的刊物,如:《生物學報》、《詩刊》、《散文選刊》等等,而書法??瘏s很少,書法在他們所謂的刊物中充其量不過是一幅插圖、一個背景而已;不少學校每年度都會舉行書畫展,而在作品展示會上,繪畫作品前,參觀者蜂擁不已,而在書法作品前,參觀者卻寥寥無幾,究其原因,還在于大學生淡化了書法理念,缺乏書法欣賞水平,加之抵御不了繪畫作品對他們的視覺沖擊,于是在類似的書畫展中,這種“一家歡樂一家憂”的情況已經司空見慣。
    綜上所述,可知我國目前書法教育現狀不容樂觀,這并非杞人憂天。我國本是書法發(fā)祥地,然而,書法教學卻落后于外國,尤其是日本,雖然其由于文字障礙,書法的風格、書法的層次、書體的種類等尚不如中國,但書法教育的普及面遠在中國之上,大有爭奪書法霸主之勢。在中國,教育行政部門并沒有明文規(guī)定中小學生必修書法,對大學生更是降低了要求,因此,不少大學生便認為只要懂英文、會電腦、有口才就可以馳騁天下,而書法這門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傳統(tǒng)藝術并不在他們提高自身素質之列。 長期下去,確實令人擔憂。
    為改變當今書法教育現狀,大力宣傳書法的重要性、提高大學生對書法的認識勢在必行。
    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和象征,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從歷講,書法在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蘊藏著不可侵犯的民族尊嚴、崇高強大的民族意識和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造智慧。通過書法教學,讓大學生領會理解漢字文化以及書法藝術的崇高和深廣的哲思情理,可以激發(fā)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培養(yǎng)愛國主義思想情感,塑造完美人格。中國書法數千年的歷史,在給予我們不勝枚舉的佳作的同時,也為我們留下了高山仰止的人格形象。王羲之第五子——王微之曾說過“寫盡三缸水,只有一點象羲之;懷秦無錢買紙,便廣種芭蕉,以蕉葉代紙成冢?!边@昭示著書法在人格塑造中發(fā)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通過學習書法,可以使大學生的意識境界得到凈化和升華。 從根本上講,書法教育是一種審美教育。隨著書法學習實踐的不斷深入,大學生對美的感受力、感悟力、分辨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就會越強,對書法的老辣之美、剛健之美、豐滿圓潤之美等等的鑒賞能力也會發(fā)生質的飛躍。
    在了解了中國書法對大學生在提高綜合素質、陶冶情操等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之后,對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的書法教育已經尤為重要。
    書法,歷有“實用”和“審美”兩種相對應的狹義界說。立足教育角度,書法首先是從“蒙童識字習字”開始。凡有文字,既有書寫,必有美惡。書寫的美惡,既是實用的需求,也是審美的嬗變。
    現今的大學生大多是名符其實的書法初學者。如何入門?入門后可有發(fā)展之前途?不少愛好書法的大學生都為之焦心。自古以來,不少書法家都提倡從楷書入門,因為楷書是所有字體中規(guī)范的字體,其筆畫、結構都是其它字體的基礎。那是否就非得按千百年來的說法:從楷書入門呢?回答是:對于古人是肯定的,而對當代的大學生是不一定的。古代“蒙童識字習字”,即 “文化學習”也是“藝術教育”同步進行,相輔相成。他們首先要識字,而楷書是首選,楷書沒有明顯的審美提示,符合兒童的生理發(fā)育特征。
    現今的大學生——天之驕子,言其不識字頗欠妥帖;十八、九歲,已是成年,生理和心理發(fā)育都已成熟,因此不存在手不受控制的生理問題;至于心理,“完全成熟”是無法界定的;但就審美追求而言,大學生已完全具備這方面的能力。那大學生書法還應“從楷書入門”嗎?回答是可以從楷書入門,也可以從非楷書入門,如從篆書入門、從隸書入門、從行書入門等都可以。只要學習方法得當,都不是難題,加之其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往往會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風格,這對提高他們對書法的興趣是大有裨益的。
    伴隨著社會“書法熱潮”的興起,伴隨素質教育的深化,書法教育以一個重要的角色立足于大學講堂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求。書法作為民族文化的精萃,在書法教育現狀不容樂觀的情況下大力開展書法教育,既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也是培養(yǎng)書法專業(yè)人才的需要,更是普及推廣、提高全民素質的需要。做為跨世紀的接班人,我們大學生更應該注重陶冶自己的情操,培養(yǎng)各方面的才能,構建自身的綜合素質,為中國書法教育的發(fā)展添枝加葉。
    首先,書法是中國上下五千年來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它與中國文化相表里,與中華民族精神成一體,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世界藝術之林的奇葩,它以漢字為載體,涉及語言、文學、歷史、美學等方面,又與音樂、美術相通。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特別是當代學生、有責任有義務去繼承這一傳統(tǒng),練好中國書法。在指導時如能從趣味性、知識性的角度給予指導,能使當代大學生增長很多知識,達到知識與技能共同提高的功效。另外,有重點地選擇一些歷代名家作品給大學生以直接賞析指導,可讓學生們從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藝術魅力,從而激起學生們繼承發(fā)揚民族傳統(tǒng)的決心與信心,激發(fā)愛國熱情。
    其次,書法對于培養(yǎng)人的道德素質、身心素質、智能素質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個性塑造及審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書法是我國獨特的傳統(tǒng)藝術,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欣賞和喜愛。人們?yōu)槭裁磿矚g她呢?正是因為她能示人以美,觸發(fā)人們對美的感受和聯想,它是審美與實用的結合體。大學生多少不一對美應該在自己的心中有所定義吧。因為它是一種美德我們才去研究它、創(chuàng)造她。漢代的楊雄曾說過:“字為心畫”,即書法是表現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的。美的書法能通過形象而又抽象的線條使欣賞者獲得美的享受,并能夠陶冶人的人格和性情。練習書法實際上是習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練習探求美,用心領悟美,用手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魯迅先生說:“我國的書法藝術是東方的明珠瑰寶,它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它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它不是舞卻有舞的節(jié)奏,它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边€說:“我國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彼哉f,學習書法是美育的有效手段。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容美丑是先天的,但字寫得美卻可以靠后天努力而獲得,字是人的另一個儀表。而且,隨著社會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追求高質量的生活,許多人喜歡在家中掛一幅書畫作品以增加點書香,這不僅是裝飾,也體現個人的品味,同時更是一種美的享受。對于孩子們來說,把他們帶到書法美的意境中去,讓他們耳濡目染,深受熏陶,則必定會有全新的發(fā)現,久而久之,也就會有閃光的自我。這些在電腦中又如何能顯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