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政法干警考試專業(yè)綜合練習題

字號:

1.甲因遭受丈夫乙的虐待而被迫離家獨居。某日,甲的女兒丙(13歲)來看望甲,甲叫丙把 家中的老鼠藥放入乙喝的酒中。丙按甲的吩咐行事,致使乙死亡。對此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丙構成共同犯罪
    B.甲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
    C.甲是故意殺人罪的教唆犯
    D.甲單獨構成故意殺人罪
    【答案】D。
    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實施嚴重危害社會行為的,( )。
    A.不負刑事責任
    B.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C.應當負完全的刑事責任
    D.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答案】D。
    3.甲對某危害結果沒有阻止其發(fā)生的義務,如果該危害結果發(fā)生,甲的不作為行為( )。
    A.不可能構成犯罪
    B.可能構成純正的不作為犯罪
    C.可能構成不純正的不作為犯
    D.可能構成手段不能犯
    【答案】A。
    4.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是指人的危害社會的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存在的( )。
    A.表面聯(lián)系
    B.一般聯(lián)系
    C.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
    D.普遍聯(lián)系
    【答案】C。
    5.根據我國的刑法學說和司法實踐,最有可能排除某種犯罪故意的認識錯誤是( )。
    A.法律上的認識錯誤
    B.對象認識錯誤
    C.手段認識錯誤
    D.客體認識錯誤
    【答案】D。
    6.盜竊罪屬于( )。
    A.故意和過失犯罪
    B.過失犯罪
    C.故意犯罪
    D.故意或過失犯罪
    【答案】C。
    7.假定甲有外遇,為達到和第三者結婚的目的,準備殺妻,已將毒藥放入妻子的碗中,妻子發(fā)覺飯有異味而將飯倒掉,幸免于難,則甲的行為屬于( )。
    A.犯罪預備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構成犯罪
    【答案】B。
    8.某甲捏造某乙(某機關干部)受賄20000元,并寫成小字報四處散發(fā)、張貼,致使某乙名譽受到很大損害。某甲的行為屬于( )。
    A.誣告陷害罪
    B.誹謗罪
    C.侮辱罪
    D.報復陷害罪
    【答案】B。
    9.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年齡為不滿( )。
    A.14周歲
    B.16周歲
    C.18周歲
    D.12周歲
    【答案】A。
    10.犯罪未遂與犯罪既遂區(qū)別的關鍵在于( )。
    A.犯罪行為是否已經著手實施
    B.犯罪行為是否已經實施完畢
    C.犯罪行為是否已經造成犯罪結果
    D.犯罪行為是否具備了全部構成犯罪結果
    【答案】D。
    11.下列情形中,不屬于《刑法》第263條搶劫罪加重法定刑事由的是( )。
    A.在辦公室內搶劫的
    B.多次搶劫的
    C.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
    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
    【答案】A。
    12.下列犯罪行為中,屬于不作為行為方式的是( )。
    A.甲因高興將3歲兒子拋接但因失手致其死亡
    B.乙分娩嬰兒后為掩蓋未婚先孕真相將嬰兒扔出窗外致嬰兒死亡
    C.丙分娩女嬰后不愿撫養(yǎng),遂以2萬元價格將其賣給他人
    D.丁分娩嬰兒后將嬰兒棄置于火車站致其凍成重傷
    【答案】D。
    13.間歇性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實施重危害社會行為的,( )。
    A.應當負刑事責任
    B.不負刑事責任
    C.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D.待治療痊愈后再追究刑事責任
    【答案】B。
    14.非法拘禁罪屬于( )。
    A.繼續(xù)犯
    B.牽連犯
    C.結合犯
    D.連續(xù)犯
    【答案】A。
    15.在下列犯罪中,犯罪主體為特殊主體的是( )。
    A.重大責任事故罪
    B.交通肇事罪
    C.放火罪
    D.破壞交通工具罪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