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上冊《小狗包弟》教案范文

字號:

這篇《高一語文上冊《小狗包弟》教案范文》是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透過細節(jié)描寫來敘事,或隱或顯地表現(xiàn)感情的寫法;學習文章精巧的構(gòu)思和布局。
    (2)能力目標:拈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見大的構(gòu)思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德育目標:認識*給人身心造成的巨大傷害;能夠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領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珍惜生命、熱愛生活、善待他人的美好情愫。
    3、【教學重點】領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
    4、【教學難點】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三、教學方法: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回憶一下都學過哪些關于“狗”的成語和歇后語?
    (學生舉例)
    師:這些成語似乎都含有貶義,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狗是一種很可愛的動物,而且人類和狗之間發(fā)生過許多感人的故事。今天,老師就為大家推薦一篇巴金先生寫的關于“人和狗”的故事《小狗包弟》(教師板書課題)。相信你們能從中感受到這種小動物的可愛與偉大。
    (二)新課:
    1.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默讀課文并從中找答案。
    師:這篇文章用細膩的筆觸為我們描寫了人與狗相處的點點滴滴,那么哪些具體的語段寫了人與狗的相處呢?請大家默讀課文,并拿起筆將有關的句子劃下來。
    【明確】第二自然段:“狗來了 …… 不停的作揖?!?BR>    第三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發(fā)笑?!?BR>    (正面描寫)
    第三自然段:起由女士兩年后依然對他念念不忘。
    第五自然段:“聽妹妹們說 …… 等我們出來?!?BR>    (側(cè)面描寫)
    2.從這些語段中我們可以看出包弟的什么特點?
    【明確】可愛、聰明、重感情,通人性。
    3、作者為何要描寫包弟的這些特點呢?
    【明確】包弟越是可愛,作者一家越是不忍心讓它離開,為后文做鋪墊。
    4、盡管包弟很可愛,很聰明,它仍然逃脫不了厄運,請大家閱讀課文7 —— 9自然段,思考這樣兩個問題:
    (1)包弟很可愛,后為什么會成為作者一家的包袱?
    (2)想把包弟作為禮物,但是無法把它送出去,這又是為什么呢?
    【明確】(1)小狗包弟成為作者一家包袱的原因是:它是日本種的小狗;它的舊主人是瑞典人。
    (2)除了前面講過的小狗是一個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了當時那種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的社會現(xiàn)實,“*”要封“四舊”,和小狗沒關系,但是狗都遭遇了摧殘,何況是人?可見“*”那個瘋狂時代的慘無人道。
    5、寫到這里,作者與小狗的故事也就結(jié)束了,我們回頭看一下,作者一共寫了幾個故事?(兩個),對照這兩個故事,請大家將兩個故事中的主人公和情節(jié)進行對比,看看二者有什么異同。
    【明確】相同點:都寫了人與狗的故事。
    不同點:前面的寫了狗的忠誠,后一個則寫了人的背棄。
    (通過對比說明作者的自責的必然性和懺悔的必要性)
    6、作者一家雖然很喜歡包弟,可在殘酷的現(xiàn)實中,他們不得不背棄那份難得的感情:包弟終于被送走了,我們來看看包弟送走后,作者的心情是怎么樣的?請一位同學朗讀第10自然段,其他同學用筆劃出文中表現(xiàn)作者心情變化的詞語和語段。
    【明確】輕松 沉重 自責
    7、作者為什么感覺很輕松?
    【明確】從紅衛(wèi)兵開始封抄“四舊”開始,小狗就變成了全家的包袱,使他們整日生活在心驚膽戰(zhàn)中,害怕小狗包弟給他們帶來災難。如今,包弟送走了,沒有包袱了,自然很輕松。
    8、那他為什么后來變得沉重了呢?
    【明確】作者想到了解剖臺上的包弟的慘象,進而想到了自保,自己將相處了七年的、有著深厚感情的包弟犧牲掉,心中便產(chǎn)生了深深的愧疚,這種內(nèi)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9、這種包袱使作者的自我譴責,請大家找一下,哪一句話表明了作者的自責?
    【明確】“不能保護一條狗 …… 不能原諒我自己”。
    10、我們時常說:時間能改變一切,可是時間真的能撫平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嗎?我們來集體朗讀課文的后三個自然段,然后思考:作者寫了時光的流逝,又寫了庭院景況的改變,目的是什么?(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
    【明確】作者要說的是整整13年過去了,作者所住的庭院面目全非,但那種愧疚的和自責的心情仍然沒有減少一份,反而與日俱增,而且作者認為“這種煎熬不會終結(jié)”,除非“給自己過去十年的生活作總結(jié),還清心靈上的債”。所以巴金老人在他76歲高齡時,仍然帶病寫著心中真誠的懺悔,后輯成《隨想錄》一書。
    (三)課堂討論:對于作者為了自保,而放棄了小狗的行為,我們該如何看待?
    (學生發(fā)表意見)
    教師總結(jié):一種觀點認為作者的行為是自私的,另一種觀點認為作者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這兩種觀點都有道理,持前一種觀點的同學,你們的是非觀念很強,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擺正自己態(tài)度。而持后一種觀點的同學,你們則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寬容.雖然我們沒有經(jīng)歷“*”,對“*”所知甚少,但從文中的片段中我們依然看到了那個時代的*,因此我們對于生活在那個時代中身份特殊的作者,應該給予一定的理解。況且,在*結(jié)束后的一段時間里,幾乎沒有人為他們的所作所為承擔責任,而巴金老人作為一個時代的受害者卻站出來懺悔,這種勇氣和力量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
    (四)激qing總結(jié),深化主題。
    是呀,文明人類遠離大自然,靠復雜的技巧謀生,透過知識的眼睛觀察其他生靈,看到的只是皮毛,完整的形象卻已失真,豈不知它們與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個充滿輝煌與痛苦的世界上,并與人類建立起了單純、真誠的感情.而在人的世界里,卻存在著冷漠、鄙視,甚至是卑鄙和下流。所以,人不該以衡量自己的標準來衡量身邊的動物,因為人和動物間的感情有時是人與人感情所不及的。人,作為高等動物,不應在文明中淡漠我們善良的本性,而應在平等中交往,在和諧中發(fā)展。我們的同學也是一樣,你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并將走向不同的地方,相逢是短暫的,希望你們珍惜短暫的美好時光,彼此尊重,互相友愛,和睦相處。
    六、布置作業(yè)
    寫一篇關于你和動物的之間的故事,嘗著運用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