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位權——財產(chǎn)本應增加而未增加
1、構成要件:
(1)債權人對債務人享有到期合法債權;
(2)債務人對次債務人享有到期債權;
(3)債務人怠于(非訴訟或仲裁方式)行使到期債權;
(4)債務人的怠于行使債權的行為對債權人造成損害。
(5)債務人的債權并非專屬于債務人人身。
合同法第七十三條 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合同法解釋一》第十二條 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債權,是指基于扶養(yǎng)關系、贍養(yǎng)關系、繼承關系產(chǎn)生的給付請求權和勞動報酬、退休金、養(yǎng)老金、撫恤金、安置費、人壽保險、人身傷害賠償請求權等權利。
2、代位權的行使方法:
(1)主體:債權人,以自己名義行使代位權;次債務人為被告,債務人可以為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原告未列的,法院可追加。
(2)行使方式:訴訟行使。
(3)清償:債權人勝訴后,由次債務人直接向債權人清償;兩個債務隨之消滅。
(4)抗辯權轉(zhuǎn)移:次債務人得主張其對債務人的抗辯權。
(5)訴訟費用:由次債務人承擔;最終費用由債務人承擔。
《合同法》第73條第2款: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合同法解釋一》第十九條 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勝訴的,訴訟費由次債務人負擔,從實現(xiàn)的債權中優(yōu)先支付。
(6)債務人對超過債權人代位請求數(shù)額的債權部分起訴次債務人的,應另行起訴。
法院在代位訴訟裁決發(fā)生效力前,應依法中止。
審理順序:債權人訴債務人>債權人訴次債務人>債務人訴次債務人。
法院都應受理,但中止后順序,待前順序結果。
(二)撤銷權——財產(chǎn)不應減少而減少
1、構成要件:
(1)債權人對債務人有合法且已屆至的債權;
(2)債務人有以下行為之一:(繼承放棄,贈與的拒絕不得撤銷)
a、放棄到期債權;放棄未到期債權;債務免除
b、無償轉(zhuǎn)讓財產(chǎn);贈與
c、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zhuǎn)讓財產(chǎn),且債務人為惡意,受讓人也須為惡意;
d、惡意串通的事后抵押(《擔保法解釋》第69條)
e、放棄債權擔保、惡意延長到期債權的履行期(《合同解釋二》第18條)
f、明顯不合理的高價收購他人財產(chǎn)(《合同解釋二》第19條)
(3)債務人實施上述行為,已危及債權人的債權。
第七十四條 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zhuǎn)讓財產(chǎn),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zhuǎn)讓財產(chǎn),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2、撤銷權的行使方法:
(1)行使方式:訴訟行使;
(2)訴訟主體:原告――債權人,被告――債務人,第三人――受益人; 未列的,法院加
(3)必要訴訟費用,由債務人負擔;第三人有過錯的,應當適當分擔。
(4)清償:被撤銷之后由債務人向債權人清償,債權人不可直接就撤銷部分受償
(5)行使期間:1年;除斥期間5年,自債務人的行為發(fā)生之日。
《合同法》第七十五條 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nèi)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fā)生之日起五年內(nèi)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合同法解釋一》第八條 合同法第五十五條規(guī)定的“一年”、第七十五條和第一百零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五年”為不變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規(guī)定。
1、構成要件:
(1)債權人對債務人享有到期合法債權;
(2)債務人對次債務人享有到期債權;
(3)債務人怠于(非訴訟或仲裁方式)行使到期債權;
(4)債務人的怠于行使債權的行為對債權人造成損害。
(5)債務人的債權并非專屬于債務人人身。
合同法第七十三條 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合同法解釋一》第十二條 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債權,是指基于扶養(yǎng)關系、贍養(yǎng)關系、繼承關系產(chǎn)生的給付請求權和勞動報酬、退休金、養(yǎng)老金、撫恤金、安置費、人壽保險、人身傷害賠償請求權等權利。
2、代位權的行使方法:
(1)主體:債權人,以自己名義行使代位權;次債務人為被告,債務人可以為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原告未列的,法院可追加。
(2)行使方式:訴訟行使。
(3)清償:債權人勝訴后,由次債務人直接向債權人清償;兩個債務隨之消滅。
(4)抗辯權轉(zhuǎn)移:次債務人得主張其對債務人的抗辯權。
(5)訴訟費用:由次債務人承擔;最終費用由債務人承擔。
《合同法》第73條第2款: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合同法解釋一》第十九條 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勝訴的,訴訟費由次債務人負擔,從實現(xiàn)的債權中優(yōu)先支付。
(6)債務人對超過債權人代位請求數(shù)額的債權部分起訴次債務人的,應另行起訴。
法院在代位訴訟裁決發(fā)生效力前,應依法中止。
審理順序:債權人訴債務人>債權人訴次債務人>債務人訴次債務人。
法院都應受理,但中止后順序,待前順序結果。
(二)撤銷權——財產(chǎn)不應減少而減少
1、構成要件:
(1)債權人對債務人有合法且已屆至的債權;
(2)債務人有以下行為之一:(繼承放棄,贈與的拒絕不得撤銷)
a、放棄到期債權;放棄未到期債權;債務免除
b、無償轉(zhuǎn)讓財產(chǎn);贈與
c、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zhuǎn)讓財產(chǎn),且債務人為惡意,受讓人也須為惡意;
d、惡意串通的事后抵押(《擔保法解釋》第69條)
e、放棄債權擔保、惡意延長到期債權的履行期(《合同解釋二》第18條)
f、明顯不合理的高價收購他人財產(chǎn)(《合同解釋二》第19條)
(3)債務人實施上述行為,已危及債權人的債權。
第七十四條 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zhuǎn)讓財產(chǎn),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zhuǎn)讓財產(chǎn),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2、撤銷權的行使方法:
(1)行使方式:訴訟行使;
(2)訴訟主體:原告――債權人,被告――債務人,第三人――受益人; 未列的,法院加
(3)必要訴訟費用,由債務人負擔;第三人有過錯的,應當適當分擔。
(4)清償:被撤銷之后由債務人向債權人清償,債權人不可直接就撤銷部分受償
(5)行使期間:1年;除斥期間5年,自債務人的行為發(fā)生之日。
《合同法》第七十五條 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nèi)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fā)生之日起五年內(nèi)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合同法解釋一》第八條 合同法第五十五條規(guī)定的“一年”、第七十五條和第一百零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五年”為不變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規(guī)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