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爾虞我詐

字號:

【拼音】ěr yú wǒ zhà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強大的楚國包圍了弱小的宋國都城,宋國大帥華元誓死守城不降,楚軍存糧不多,車夫申叔向楚莊王獻計,要士兵蓋房種地,裝做長住的樣子。華元急了,偷偷潛入楚軍統(tǒng)帥子反的營帳,說城里缺糧人們易子而食。于是兩軍講和。
    【出處】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左傳·宣公十五年》
    【解釋】爾:你;虞、詐:欺騙。表示彼此互相欺騙。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彼此互相玩弄
    【近義詞】勾心斗角、爾詐我虞
    【相反詞】推心置腹、坦誠相見
    【其它使用】
    ◎ 這正是寫作主體對當時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明爭暗斗的劣習的否定和抨擊。
    ◎ 人類中經常出現的那些爾虞我詐巧取豪奪*狡欺騙弱肉強食橫行霸道以及殺人越貨之類的丑惡行徑將蕩然無存。
    ◎ 于是就形成了這樣一種假象:似乎競爭就意味著瞞天過海,爾虞我詐。
    ◎ 那時,大地一片光明,人間充滿了歡樂、和睦、友愛,沒有殺戮,沒有爾虞我詐,更沒有了罪惡。
    ◎ 世界上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強詞奪理,沒有人剝削人,沒有流血,更沒有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