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暑假作業(yè)本

字號:

以下是初二頻道為大家提供的《八年級下冊暑假作業(yè)本》,供大家參考!
    相關推薦:暑假作業(yè)|暑假作業(yè)答案|生活指導答案|八年級暑假作業(yè)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如圖9.1-1所示的四個實例 中,為了增大壓強的是:( )
    2、如圖9.1-2所示,底面積不同的圓柱形容器A和B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兩液面相平且甲的質量大于乙的質量。則此時液體對各自容器底部的壓強PA、PB的壓力FA、FB
    的關系是:( )
    A.PA
    3、如圖9.1-3所示,裝滿水的密閉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積之比為4:1,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F,壓強為P。當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 )
    A.F,P B.4F,P C. F,P D.F,4P
    4、沙漠中有一個沙丘(如圖9.1-4所示),當水平方向的風不斷吹過沙丘時,沙丘會慢慢:( )
    A.向左移動  B.向右移動 C.仍停原處  D.無法確定
    5、如圖9.1-5所示,甲、乙兩個不同的實心圓柱體放在水平面上。其中甲的高度小于乙,甲的底面積大于乙,而它們對地面的壓強正好相等,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B.甲的密度大,甲的質量 小
    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D.甲的密度小,甲的質量大
    6、下列有關液體壓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不同 容器內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越大,說明容器內液體重力越大
    B.相等質量的液體對不同容器底產(chǎn)生的壓強可以是不相等的
    C.密度較大的液體對容器底產(chǎn)生的壓強肯定比較大 D.以上說法都正確
    7、連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中 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圖9.1-6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8、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說明大氣壓的存在:( )
    A.用吸管吸牛奶 B.棒冰融 化 C.手握橡皮圈發(fā)生形變 D.水往低處流
    9、茶壺蓋上開一個孔作用是:( )
    A.好系繩子,防止打碎 B.讓外面空氣流進,不至于壺內空氣壓強減小使水流不出來
    C.讓熱所冒出來,便于熱茶冷卻 D.讓外面的空氣流進,可保證茶水的新鮮
    10.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人推車時,人也受到車給的推力
    B.兩個物體不接觸,就一定不會發(fā)生力的作用
    C.用手捏一個易拉罐,易拉罐變癟了,表明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D.排球運動員扣球使球的運動方向發(fā)生了改變,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11、在托里拆利實驗中,測出的大氣壓小于實際氣壓的原因是:( )
    A.往水銀槽內多加一些水銀 B.將玻璃管稍微傾斜一些
    C.將玻璃管稍壓下一些   D.在玻璃管中混進少許空氣
    12、下列現(xiàn)象及其原因分析,錯誤的是:( )
    A.高壓鍋容易將食物煮熟----液體表面氣壓增大,液體沸點升高
    B.臺風掀開屋頂?shù)耐?---屋內外空氣的流速不同,壓強不同
    C.軟包裝飲料吸管一端 做成尖形---- 減小受力面積 ,增大壓強
    D.鐵路的鋼軌鋪在枕木好----增大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13、小明在玻璃杯內盛滿水,杯口蓋上一張硬紙片(不留空氣),然后托住紙片,將杯子倒置或傾斜,水都不流出,紙片也不掉下(如圖9.1-8所示)。對整個探究活動的分析正確的是:( )
    A.探究的問題:大氣壓強有多大 B.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與大氣壓力的關系
    C.探究的假設:大氣對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D.探究的結論:大氣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14、一只可口可樂瓶,其側壁有a、b兩個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內盛有一定質量的酒精,如圖9.1-10所示,把可口可樂瓶放入水中,當瓶內、外液面相平時,拔出a、b兩個小孔上的塞子,則:( )
    A.a、b兩個小孔均有水流入   B.a、b兩個小孔均有酒精流出
    C.酒精從a小孔流出,水從b小孔流入 D.水從a小孔流入,酒精從b小孔流出
    15、如圖9.1-9所示,小強同學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個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從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氣,并將手指移 開,那么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乒乓球不會下落,因為其上方氣體流速增大,壓強變大
    B.乒乓球不會下落,因為其上方氣體流速 增大,壓強變小
    C.乒乓球會下落,因為其上方氣體流速增大,壓強變大
    D.乒乓球 會下落,因為其上方氣體流速增大,壓強變小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8分)
    1、的_____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____實驗測出了大氣壓強的值,該實驗中管內水銀柱上方為____;物理學把760mm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叫做1標準大氣壓,1標準大氣壓=_____Pa;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壓越____。
    2、抽水機是利用________的原理工 作的;自來水筆吸墨水時,把筆的彈簧片按幾下,墨水就進入橡皮管里去了,這是因為在按壓彈簧片時排出了橡皮管里的大部分空氣,使橡皮管里的氣壓____;管外的墨水在____作用下進入管內。
    3、如圖9.1-11所示,用兩食指同時壓鉛筆兩端,左手指受到鉛筆的壓力為F1、壓強為P1;右手指受到鉛筆的壓力為F2、壓強為P2。則F1___F2,P1___P2。(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為了適應生存環(huán)境,老虎都長有尖尖的牙齒,如圖9.1-12所示。當老虎用相同的力咬食食物時,受力的____越小,產(chǎn)生的____越大。
    5、如圖9.1-13所示,A、B為兩個等高圓柱形容器,容器內部的底面積之比為2:1,都裝滿水,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之比為___,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之比為____。
    6、如圖9.1-14所示,長方體冰塊熔化成水后,對容器底面的壓強____,壓力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7、小 明將旅行包背在肩上,肩膀受到壓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包的背帶做得很寬是為了減小對肩膀的____。
    8、甲、乙兩物體,質量之比為3:5,放在水平桌面上,與桌面的接觸面積之比為1:2, 則甲、乙兩物體對桌面的壓力之比為____,壓強之比為____。新*課*標*第*一*網(wǎng)]
    9、如圖9.1-15所示,某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塊勻速滑動,在木塊前端離開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____,木塊對桌面的壓力____,木塊對桌面的壓強____。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0、質量是300克的課本放在水平桌面上,課本受到的重力是____N,桌面受到的壓力是____N, 壓力的施力物是____。
    11重8N的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2N的水平拉力拉動時,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當水平拉力增加到3N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__ _N;若木 塊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0.02m2,則木塊對桌面的壓強為___Pa.
    三、作圖題(每小是3分,共6分)
    1、如圖9.1-16所示,作出物體對
    平面的壓力的示意圖。
    2、如圖9.1-17所示, 物體A靜止,
    作出A物體對豎直墻壁的壓力的示意圖。
    四、實驗題(每空2分,共20分)
    1、 小宇同學利用A、B兩物體、砝碼、泡沫等器材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如圖9.1-18所示。
    (1)實驗中小宇是通過觀察___________來比較 壓力作用效果的。
    (2)比較甲、乙兩圖所示實驗,能夠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應通過比較圖___所示實驗。
    此時實驗中要控制:_______不變;
    (4)小宇同學實驗時將物體B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9.1-18丁所示。他發(fā)現(xiàn)它們對泡沫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結論是: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小宇同學利用圖 9.1-19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液體壓強規(guī)律時所測得的部分數(shù)據(jù).
    (1)實驗所得的數(shù)據(jù)有一組是錯誤的,其實驗序號為____。;
    (2)綜合分析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歸納可以得出液體壓強的規(guī)律:
    ①________ _,該結論是通過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的數(shù)據(jù)得出來的;.
    ②_________,該結論是通過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的數(shù)據(jù)得出來的.
    五、計算題(第1小題10分,第2小題6分,共16分)
    1、如圖所示,平底茶壺的質量是400g,底面積是40cm2,內盛0.6kg的開水,放置在面積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試求:
    (1)茶壺所受的重力?(2分)
    (2)茶壺內水所受的重力?(2分)
    (3)茶壺對對桌面的壓力?(2分)
    (4)茶壺對桌面的壓強? (g=10N/Kg) (2分)
    (5)茶壺內水對茶壺底的壓強?(2分)
    2、根據(jù)你所學的壓強知識計算水面下h深處的壓強是多少?根據(jù)你的計算能否導出一個一般公式?(要求做圖)